民族艺术的使者

2009-05-13 08:09
时代人物 2009年3期
关键词:中国画艺术文化

梵 柯

金刚山,山东即墨人,自号即墨道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美术家协会主席。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进修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新华每日电讯》、《经济参考》、《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环球游报》、《中国电视报》、《美术报》、《美术之旅》、《东方美术》、《人民画报》、《中国画报》、《中国经贸画报》、《中国收藏》、《中国文化画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美术家协会网等几十家媒体作了专题报道,在各大报刊发表了上千幅作品,在国家级出版社发行个人作品集5册,举办了大型个人书画展,许多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是我国当代有影响的著名中国书画家之一。

我们《时代人物》杂志成功出访俄罗斯,同俄罗斯美协进行了文化交流,受俄罗斯美协主席谢德洛夫委托,为“中俄文化艺术”搭建交流平台。同时金主席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和支持,因此当第二期杂志出版后,我们便约见了金主席,受到了他的热情接待。

金刚山这位有着17年军龄的山东汉子,在中国金币总公司搞了近15年金银币设计组织工作的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绘画传统艺术的捍卫者,对绘画艺术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见解,有着独特的艺术思想,他的人生经历精彩而丰富。

他的举止言谈仍透露着一种军人的刚毅气质和诗人般率真的纯朴。当问起他1978年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放弃了深造机会选择从军之路的原因时,他有些淡然,不愿再提起那些经历。他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艺术界的齐白石、黄秋园等都没读过大学却在艺术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它行业的例子更多,只要我们做出了努力,成才的路会很多。”

步入艺术殿堂

1978年他到部队后认识了李苦禅、李可染、刘开渠、周怀民、启功、张朋、陈维信、白雪石等人,1987年办画展时这些老前辈几乎都参加了。他很庆幸,年轻时就有机会见到这些大师,从这些老前辈身上他学到的不仅仅是绘画技巧,还有很多做人的道理,他认为现在找到这样的艺术大家恐怕难了,那代人身上,那种朴实做人,真诚待人,不摆架子,没有代沟,关心后生的品质太可贵了。实际上这些东西在画里都能够潜移默化地体现出来。他说:“我在欣赏他们的画时,除看到精湛的艺术外,能感受到这种精神的存在,这就是我们中国画的神奇魅力。现代的画,有的就缺少这种精神,火气、燥气、霸气的东西太多,有的笔路不清,玩花架子,表面粉饰的东西太多,实际上这些作品缺乏内涵,不大气,究其原因,是受到了文化修养的限制,缺乏包括文学知识的画外功夫。有些欣赏者看了这样的展览作品说:“画面看着很好看,但却感觉作品不舒服,又说不出什么地方不舒服。”实际上这就是创作者文化素质对艺术的影响。老一辈的艺术家,像黄宾虹先生等对国学研究是很深入的,包括宇宙自然规律、周易、佛学方面的研究,这些知识为他们后期创作的作品增添了很深的内涵。

1978年参军后,部队发现他有绘画方面的才能,新兵连刚结束就被军区司令部抽调去搞部队军事方面的展览,包括美术展览。多次参加过军区司令部美术展览的评审。1979年至1986年他参与北京军区指挥自动化展、北京军区科技成果展、全军武器装备技术革新成果展、全军电子计算器械展等大型军队科技展览的美术总体设计和组织工作就有六次,最长的一次展览准备工作搞了8个多月。这期间还曾多次受到军区司令部的嘉奖。1980年,他还参加了军里举办的美术训练班。这些经历,包括后来他从事的金银币设计组织工作,为他对综合艺术的驾驭能力和他所钟爱的中国画艺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那时起,他就养成了熬夜的习惯,通宵达旦是经常的事,那些时间,他不熬夜倒让人感到不正常了。1982年他的国画《高空利剑》长卷获北京军区书画展二等奖;1984年他创作的国画作品《夏》在北京军区书画展中又获得了唯一的一等奖;1983年,仅上半年时间,他的147幅作品被几十家报刊发表,成为当年军区发表作品数量最多的一位,年底获得北京军区政治部和司令部颁发的新闻报道一等奖。这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他成功举办的两次大型个人书画展在美术界和军队里所引起的广泛影响。不知梅花寒香苦,哪得今日放清香。所以说他在艺术上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80年代末他走进了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接受了系统的训练,为他今后通向更高层次的艺术之路架起了桥梁。1986年他创作的中国画《残荷》、《崂山颂》在中国美术馆的“新时代画展”上展出时,受到同行们的好评。1987年国画《晨曲》、《残荷》在中国美协主办的“九江连展”上又连受好评。同年,5幅国画作品被中国艺术开发公司送往日本参加“当代著名中国画家画展”。

坚定步伐写意韵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画坛也迎来了改革的春风。特别是1985年美术思潮之后,中国画的改革浪声,一声高过一声。那期间金刚山的思想也经受了很大的冲击,在痛苦中斗争,在创作中摸索。他经过对中西方文化的反复研究后,坚定了中国画走立足传统创新的道路更有出路、更有前途的信心。

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用笔、技法、造型语言及章法,具有明显特征的程式化规律。中国画所讲的用笔问题,是指以浓淡、干湿、枯润、轻重、徐疾等各种不同效果的线条来塑造形象的画法技巧。是指骨法用笔。“骨者”,书法用笔也。关于中国画的传统:一是指道德和学问,二是指中国人的美学观念,三是指笔墨艺术。概括起来说中国画的传统实质是抒情写意和骨法用笔。这些美学观点与西画截然不同。在用笔上,欧洲油画是用画笔,甚至用画刀、炭笔、铅笔做工具的西洋素描速写的用笔方法。其用笔方法不能与中国画用笔方法混为一谈。更主要的是,中国画传统特有的书法与绘画工具的共同性,使得书画同法的观念根深蒂固。中国画以线为主塑造物象的手段,通过点线组合变化,展现虚灵的空间,加上独特的构图变化,构成着优美的意境。这里面,有节奏、有力度、有情态、有意趣、有音乐之旋律,是中国独特的无声之诗。这种抽象的艺术,不但能表现抒发审美物的情态和绘画者的情感与文学心境,而且独具审美价值,是举世无双的审美形式。

他说:“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画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中国的艺术不断走向开放、繁荣、多元。特别是在倡导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绘画艺术真正迎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气象。具有继承传统的艺术、中西合璧的艺术、民间特色的艺术、借鉴摄影及合成的艺术等,多形式、多风格的艺术门类如雨后春笋,争奇斗艳,现代国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上世纪80年代的85美术思潮,源于美术评论家李小山刊在江苏画刊的一篇批评文章。尽管作者对固有的中国画传统抱有偏见和缺乏深入研究,但对美术创新和促进中国画走出国

门起到了积极作用。”现代国画成气候于90年代中期,这种以借鉴国外艺术主要元素中西合璧的绘画,既不同于传统型的中国画,也不同于写实型的中国水墨画,是一种主要表现形式美、视觉美,构成上借鉴西画形式等特点为主的画种。这种风格的画,不太重视传统中国画笔墨的应用和章法,不在乎用笔的重复,主要重视和追求画面最终的视觉效果。这类作品画面比较繁茂,色彩比较浓重、艳丽、新颖,形式感强,很符合时代变革进程中人们的鉴赏心理。直至今日,这种风格的画仍占据中国画的主导地位。如果说,这种风格出现之初,曾有人指责它是在割裂悠久传统的艺术,盲目地模仿西方现代艺术,但是今天人们已经能够平静的接受它。金刚山认为,这种画风的出现,对西方人认识和了解传统中国绘画艺术(主要是代表性的文人画)将起到积极的桥梁作用和引导作用,我们不可忽视及低估它的贡献。

其实,20世纪上半叶,徐悲鸿、刘海粟等艺术家将西画艺术带到中国后,将中国传统绘画进行了革命性改良,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同代的黄宾虹、齐白石以及之后的潘天寿、李苦禅包括在台湾省的张大千等,旗帜鲜明地坚定走中国传统艺术之路,在传统艺术道路上不断研究、探索、发展,将中国画艺术再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金刚山经过多年书画艺术的研究探索后,在创作中始终以坚持立足中国画传统创新的原则,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吸纳多方营养,丰富自己的艺术创造。随着阅历和学识的不断积累,他的国画艺术日臻成熟完美。

金刚山的画传统功底坚实。他能够消化、吸收古人精华为我而用,并努力从生活和大自然中寻求自我,完善自我,追求个人风貌。他的画特别注重以气取势,以意领笔,无论泼墨大写的荷或洒脱轻柔的兰,在运笔用墨上都寻求骨力、泼墨的丰富的内涵和灵动变化。他还善于把书法中线的内涵和气韵——力量感和节奏感用于作品中,使画面充满变化,充满韵致。

他写意画作品仅仅是寥寥数笔,但细细品赏的确能够使人感觉到,艺术家所表现的画面里蕴含着更深层的含义。金刚山的画,是以生活为本,自然为源进行创作,在国画创作过程中,他不善于用制作的方法。认为制作固然可出现很好的肌理效果,但削弱了传统精华中之书卷气和笔墨味,难以抒发强烈的感情和外露的哲学、个性等素养及经久品味。尽管他选择了以高难度的书写形式创作,但是其作品总是以豪迈之笔泼墨挥洒出淋漓尽致的艺术效果,耐人寻味。他的画形象简练,造型夸张而形象,构图平中出奇;笔法严谨而空灵,技艺精湛且不拘绳墨,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笔下那层次分明的花叶,再以行草的苍劲笔触写出枝梗鸟雀等画面,构思朴实精巧,风格活色生香,苍润雅致,相映成趣,自然天成。他的画非常注重诗书画结合,更重视中国画笔墨的情趣和意境的表现。在承脉上,他的画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写意形式,虽然在题材上很多内容是传统文人画家的表现写意精神,但其意趣却大相径庭。当人们注目玩味时,能令人信服的体会到他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没有任何精神束缚,没有任何负累和名利干忧。他的画是一种胸臆直抒的宣泄,在感情恣肆中有能够持重意象和理智,鲜明的艺术语言寄托了他对一花一木深深的爱,真正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因此他的画能够首先以情动人,以真诚的人格感人。所以他的画不同凡响,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产生引人生情的艺术感染力量,清逸古雅、大气豪放、韵味无穷。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曾这样评价:“金刚山的绘画厚重、朴质、爽利、大气,金刚山是一位颇具个性和实力的写意画家。他笔下的书画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静穆、安详、和谐、真诚、高尚,不躁、不霸、豪放、大气。”

赴俄罗斯学习的经历

1996年金刚山有机会到俄罗斯列宾美院进修雕塑。他在俄罗斯学习期间主要接触的是雕塑,走了很多博物馆,看了很多博物馆的藏品,包括列宾个人的陈列室。在没有普及相机的年代,这位19世纪后期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以充分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理解生活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的油画作品,造型的准确,色彩的丰富,语言的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作品有几丈长,这么大的画,笔触,色彩应用的地道,气势很大、很生动,从造型和技法上太震撼了。

半年的充电很快过去,将要回国时,库巴索夫(列宾美院雕塑系教授、著名雕塑家)问他:“你来这段时间,总往艺术馆跑,而且特勤,谈谈你对中国画的认识,还有对西欧的画怎么看?”金刚山当时脱口而出:“在客观与主观的关系上,西画偏重于客观,因此艺术表达上注重写实;而中国画则偏重于主观意识,倾向于印象,艺术表达上注重于写意。在物与我的关系上,中国画作品中的我处在创作者始终是主动地去表现客观对象的地位,寄情于景、寄情于物。因此,作品中的形象,既是客观的,又是经过了作者主观的再创造,故所再现的形象与生活的物象有较大的距离。加上中国特有的毛笔、宣纸和墨汁的结合以及中国书法用笔的要求,形成了中国独有的美学特色。要读懂中国画,只有了解了这些知识,具备了这些鉴赏素质的人才能欣赏得懂中国画。”这是金刚山对国画与西画特点的认识。库巴索夫教授听后说:“你这种比喻和认识我还从没听过,有道理。”当金刚山反问西方人怎么看中国画及作品的留白处时,库巴索夫教授说:“实际上我们部分画画的人喜欢。大部分人包括画油画的见过你们中国画,认为画面的空白处还没有画完。”金刚山解释说:“想读懂中国画不了解中国文化确实很难看得懂。中国画在一定的场合下,作品里的这种留白处有时它代表着天、地、水等,也有时这种留白既当云又当水,寄白当黑。这种意境的创造,只有懂得东方文化的人才能理解。所以,中国画要让西方人认识到这种美学,需要的是让加强沟通,普及交流,引导和赏读。”

对艺术发展的看法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具有陶冶人们道德情操、抒发人类美好理想、丰富人们艺术享受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小平同志在第四次文代会上指出:“不论是对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文艺工作都负有其他部门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责任。”胡锦涛同志在第八次文代会、第七次作代会上指出:“文艺工作,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国家领导人的这些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为开创文化艺术工作新局面,为推进文化艺术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国家的倡导和推动,使我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这为文化的改革、创新、推广和繁荣发展创造

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开辟了广阔空间。我们共同走过了这段中国文化与改革开放、民族复兴共兴共荣的非凡历程,感奋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日益提高。广大文化工作者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出色的艺术劳动,非凡的创造力,热情歌颂全国各族人民的生动事迹。我国文化各个门类异彩纷呈,文化氛围更加融洽和谐,文艺创作更加积极活跃,文艺队伍更加意气风发,文艺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深刻变化。文艺创作的空前繁荣,为反映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文艺创作坚持了正确的导向,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的潜心创作、勤奋耕耘,使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包括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和民间文艺,创作出许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成就斐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开放的实践成为文化领域改革的源泉,我国文化事业由此迎来了一个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春天;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新时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现实需要和可能;经济体制改革为文化领域的改革创新提供了示范和借鉴,促进了文化艺术生产力的解放。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我国的文化艺术条件已成熟,国家各部委及民间相继成立了艺术协会组织,这些新兴的文化组织的繁荣与已有的专业艺术组织,共同繁荣和丰富了民族性文化,加强了艺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广泛性。它的繁荣不仅提高了各阶层的文化素质,而且引导人们的兴趣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也在推动着社会主义建设更好的开展。中国金融的美协组织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诞生的。谈中国画走出国门

金刚山讲:“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积极活跃,我国文化国际影响日益扩大。相关机构重视发挥文化工作在服务方面的作用,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推动华夏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据相关资料统计,1979年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仅有190多次、3000余人次,2006年达到3700多次、46000多人次。同时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文化交流合作关系,大力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通过组织开展中国文化年、中国艺术周、艺术之旅等大型活动,举办各门类文化艺术的主题展示、展演,搭建双边或多边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推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风格、气派的对外文化交流的精品项目,多领域、多范围、多层次,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目前,中国画艺术走出国门,加强对外交流是最佳时机。尽管有些官方、民间机构在国外多次举中国画艺术的展览,为扩大世界人民认识中国画做出了贡献,但是,这些工作远远不够,博大精深的中国画艺术要想让西方人看得懂,我们今后的任务很重,有很多工作要做。”他认为,今后不仅仅应该加强对外交流的频率,而且对外举办中国画展览时,一起展出的还要有中国画的材料、创作的过程、装裱程序的演示;以及中国画与中国书法的联系、中国画的材质特点、创作特点、鉴赏解读的演示;介绍中国画画家除掌握技巧和苦练得来的功力识别方法以外;还要介绍成就一个中国画家需具备的文化素养对作品艺术价值的关联等。西方人将会逐渐认识、熟悉、了解、识懂我们的传统中国画,以达到将我们中国人创造的这种伟大的艺术与世界人民共享的目的。他说:“目前在西方人还读不懂传统中国画时,并不需要他们来对中国画传统的好坏当裁判,而是引进来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绘画艺术及中国的其它类艺术。”金刚山还认为,在过50年,乃至若干年后,到西方人识懂传统中国画艺术的时候,中国这种至高境界的美学,其艺术价值将会让西方人认识到中国画是立在世界其它艺术种类之巅的。尤其像八大山人、黄宾虹作品艺术的纯度和高度将会越来越受到世界的重视。

在我们准备离开时,金刚山向我们表达了谢意。他高兴地说:“感谢《时代人物》杂志为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所做出的努力。这次《时代人物》杂志得到俄罗斯美协及美协主席瓦连金,谢德洛夫的委托与信任,达成了今后文化互访、交流和长期合作的意向。《时代人物》杂志为加强中俄两国文化的相互了解,实现流通互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祝贺!”

最后,他建议我们今后在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方面,以《时代人物》杂志媒介为平台,多形式、多方法、多层次来做好艺术宣传,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图\梵柯)

猜你喜欢
中国画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书画名人汇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