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石英
摘要: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迅速崛起和发展,并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渗透进学校教育之中,对学校的教育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并重点探讨了这种挑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应对这种挑战的对策。
关键词:大众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9)D2-0112-04
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和主体的、通过现代传媒传播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集中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需求的文化形态。它最早产生于西方社会,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国家。在我国,大众文化在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迅速崛起,并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渗透进学校之中,对学校的教育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一)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坚定信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需要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高度认同。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意识形态高度统一、文化氛围单一和高等教育精英化的条件下,高等教育作为国家话语的执行者、国家意识形态的维护者、主流文化的传播者,其合法性和合理性是由意识形态所给予的,具有不容质疑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性。然而,大众文化的发展挑战了其原有的先天性权威。首先,大众文化的发展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加速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化、民主化发展进程,增强了人们的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尤其是处于独立意识正处于上升期的大学生。在这种文化环境下,要大学生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高度认同不可能像过去那么容易。其次,大众文化的商品消费性冲击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意识形态性。大众文化是商品消费的文化,在商品消费的时代里,只要你需要消费,那么你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都无关宏旨。大众文化保障大众现实利益,大众文化没有主流意识形态,只有商品消费,或者可以说商品消费同时就是其自身的意识形态。随着大众文化的蔓延和商品消费意识形态的扩散,主流意识形态从中心地位推向边缘,大众也从关注主流意识形态转向关注日常生活。在高校,政治理论课不太受欢迎,而与个体日常生活相关的教育内容却越来越受欢迎,就是很好的例证。
(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众所周知,大众传媒(尤其是互联网)是大众文化的传播途径,虽然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物质手段,但同时它也带来了信息干扰,影响价值判断,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首先,信息量的急剧增加,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干扰,大众传媒尤其是信息网络的发展,使人们处在信息的海洋中,这些信息既有健康有益的,也有不少是消极有害的,所有这些信息交织在一起使青少年无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感到价值迷茫,无所适从。其次,大众传媒尤其是信息网络的发展,使外来文化与日俱增,特别是发达国家通过网络向广大青年传播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正如杜勒斯所说的:“如果我们能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要求他们采用的方法来思考问题。”
(三)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大众文化时代的高校教育面对的是现代技术的挑战,现代化的影视技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令通俗的大众文化呈现出极大的魅力,使大学生们受到极大的诱导,反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则显得十分苍白无力。现在高等院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往往是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教化、灌输,尽管也在不断地调整、补充和完善这其中的内容,但仍不能适应外部环境、条件和对象的变化,尤其是不能适应大众文化兴起带来的冲击。
二、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挑战的原因
(一)从产生挑战的途径分析
首先,大众文化传播的载体是大众传媒,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各种传媒不得不走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为了争夺更多的受众,许多大众传媒往往采取迎合受众的方式来推销自己的观念和产品,从而流露出媚俗、猎奇。其次,国际上的大众传媒尤其是信息网络,无论在技术的先进性还是在设备的完整性方面,西方国家都有明显的优势,这使得许多信息的发送都由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使受教育者接受的信息大都来自国外,而这些信息的内容往往是西方国家以文化的方式传播其意识形态的内容。正如《泰晤士报》在一篇社论中所证实的那样:“美国的破坏活动中心正在向一项秘密计划大量投资,以便用流行音乐腐蚀苏联青年的思想。”这些也正在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强烈冲击。
(二)从大众文化自身的特质分析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大众文化出现于长期的思想禁锢与意识形态一体化被打破之时。大众文化带来的民主化,是对民主的推动和促进,不仅体现在大众对文化资源的共享上,更主要的是空泛的文化承诺被实实在在的世俗文化生活所代替。历史地看,它是作为对于这种意识形态一体化驯化的批判与否定力量出现的;现实地看,它的应运而生适应了工业文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它所蕴含的现代文化意识在总体上体现了对农业文明的批判和超越,对工业文明的企盼和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境遇与大众文化的这些特质相“合谋”,造就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景观:20世纪90年代以后,无论是启蒙主义的知识分子文化或是国家意识形态文化,也无论是现代主义,或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都或者悄然退出或者被挤出文化舞台的中央,而大众文化则似瀚海浪潮,迅速地勃兴。大众文化一遍又一遍地用那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情人终成眷属”等一些世俗的愿望,安排了一个又一个文本中虚幻的主体位置,含蓄地排泄着人们心中各种无意识的冲动,从中大学生得到了象征性的满足。大众文化是现代生活中普通老百姓的一种文化需要和认同,是普通人的文化实践形式,它体现了百姓的文化追求,直接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施加重要的影响。在大众文化五彩缤纷的光环的笼罩下,大众沉迷其中,如鱼得水,如痴如醉。在这样的文化格局中,出现大众文化一呼百应、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曲高和寡”的情形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从大学生精神需求特点分析
青年大学生是以学业为主要社会关系的群体,这个群体中均为青年,而且群体的规模大小适中,便于大众文化在群体中快速地横向流动,因此,青年大学生很容易成为大众文化的代言人。大学生正处在从学生到“社会人”角色转换的关键时期,处在求新、求知、求奇、求乐的年龄阶段,他们与大众文化之间有着一种近乎天然的“亲缘”关系。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亲密接触”是通过以
下三个方面的心理机制架接的。一是大学生的“协调性体验”愿望。所谓协调性愿望就是希望与社会、群体、他人保持一致性的愿望。借助于大众文化,大学生的“私人性”存在获得了一种“公众性的形式”。通过消费大众文化产品,参与大众文化活动,他们自发地形成以“文化趣味”为纽带的文化伙伴群体和精神互助团体,个体能够感受到自己与时代潮流同步,与同龄群体合拍,从而获得安全感和归宿感。二是大学生的“差别性体验愿望”。这种愿望指的是大学生内心深处渴望把自己与别人区别开来的愿望,它的外化表现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新”、“奇”、“怪”。可以说,追求个性是大学生最为鲜明的个性,大学生经常挂在嘴边的“个性”、“酷”、“另类”等词汇就是这种心态的典型表现。一方面,他们对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流派极为关注,另一方面,他们在性格上、思维上不够成熟,在心理上也不够稳定,形成特有逆反心理。大众文化的求新求异、消解神圣、结构规范等特点正切合了大学生的心理与情感需求。三是大学生的“替代性体验愿望”。大众文化虽然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其它形式的文化能像它一样具有如此大的包容量和渗透力。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种文化产品如八面来风,大学生在大众文化审美活动中表现出一种纷杂多变的新潮性特点,已经成为大学生审美活动的发展趋势。由此可见,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成功“俘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它强大的商业谋略,大学生对大众文化的痴迷热爱更不能武断地认为是他们的幼稚甚至是堕落,从相当程度上说,大学生与大众文化的“合谋”既是一种历史逻辑的结果,更是一种文化逻辑的结果。
(四)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分析
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使许多高校不同程度地介入了大众文化产品的开发、生产和营销活动,许多高层次的文化精英放弃了自己个性化的创造活动,同时很多大学的出版机构、学术活动机构纷纷下海,为追求商业利益而炒作,这就使得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受到严重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本身的文化内涵的缺失必然促成大众文化等社会亚文化形态的火爆。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强调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就必然去占领”的思想也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而言的。与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相比较,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魅力究竟缺失在哪里。反观大众文化的优势,我们不得不承认,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文化内涵,过分突出它的政治导向作用而忽视它的文化育人功能,强调管理育人而忽视文化育人、服务育人,人为地削弱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应有的人文关怀价值。大众文化的兴起对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冲击,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随着大众从学习到文化消费的心理变化而逐渐到来的。站在大众文化的面前,无论是关切与批评、欣赏与忧虑,都是基于人们对它不同的理解。这就使得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无法对大学生动态的思想实际做出快速地、准确地反映,无法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无法为大学生丰富的、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提供充足的精神养料,结果是传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就难免沦为失信与失语的尴尬境地。而此时,大众文化钻了空子,打着“自由、个性、时尚、民主、品位”等相当煽情的口号来兜售自己的生活准则与价值观念,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心栽花花不开”,而大众文化“无心插柳柳成荫”局面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应对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的主要对策
(一)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和重构功能
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兴起和发展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高等学校,有必要主动迎接这种挑战。大学有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大学有先锋性和批判性的文化品格,大学有实施人文教育的广阔空间,大学应该成为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制高点,无论时代潮流如何变化,大学教育永远都没有理由放弃这一精神高地,没有理由放弃对人类关怀的永恒责任。正如金耀基先生所言:“大学不能遗世独立,但却应该有它的独立与自主;大学不能自外于人群,但却不能随外界政治风向或社会风向而盲转、乱转。大学应该是时代之表征,它应该反映一个时代之精神,但大学也应该是风向的定针,有所宗,有所执著,以烛照社会之方向。”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高等学校教育不仅仅要适应社会,还应超越社会,没有理性的超越,仅仅成为各种社会趋势的追随者,那么就失去了现代高等教育的本性。对社会的积极适应和超越,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社会的批判和重构。高等教育的使命是育人,就是把人培养成什么样人的问题,其最高价值目标和标准是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即“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由此目标所决定,高等学校文化必须是优秀的、有助于人性完善、理智发达、人格养成之文化。这种文化是一种有助于健全体魄的文化,是一种能够开启智慧的文化,是一种有助于健康情感养成和道德情操提高和完善的文化,是“可以帮助一个人以一切可能的形式去实现他自己,使他成为反应与变化的主体、民主主义的促进者、世界的公民、实现他自己潜能的主人”的文化,是一种有利于和能够促进而非阻碍或有损于人全面、和谐、自由发展和完美个性形成的文化。只有这样的高等学校文化才会培养出理想的新人。
(二)认真研究青年大学生的特点,加强教育和引导
当代社会,通常将青少年文化理解为青少年所具有的独特风格和价值,他们主张遵从与成人不同的规范。而青少年亚文化则是指在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一般而言,青少年亚文化的主要发生期在两个阶段:14~18岁和19~25岁,分别为青少年亚文化的初始期与发展期,其基本表现为“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在不实际反抗社会主流文化立场的同时,采取一种对社会主流文化虚拟反叛的立场,用象征性的方式破坏社会的规则,以标榜自己的离经叛道来引起社会的关注,以拒绝主流文化的自我流放,来突破社会主流文化的坚固屏障”。这与当前大众文化所竭力渲染的内容有惊人的一致,尤其是在西方大众文化的强势控制和西方的价值观念进行全球渗透背景下,青少年亚文化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冲击是巨大的,必须将青少年亚文化问题纳入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框架中,有针对性地予以干预和引导。一方面,要根据处在青少年亚文化不同发展期的青年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干预手段。另一方面,在满足青年学生生理和精神需求的同时,要把青年学生社会需求的满足作为引导青年学生度过亚文化期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青年学生的社会需求因社会结构、分配方式、生活方式的多元化而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必须加以正确教育和引导。再者,还可以建立健全集体
心理辅导制度,通过经常性的心理疏导活动,帮助青年学生获得心理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提高其理性判断的能力。
(三)借鉴大众文化的某些有效形式,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大众文化有它自身的特点,并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有其合理的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主动迎接大众文化的挑战,知己知彼,吸收百家之长为自己所用。特别是大众文化渗透式传播策略值得借鉴。以往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经常使用的一个词是寓教于乐。这是一个好提法,但实际上,我们往往重“教”而轻视甚至忽视“乐”。这种教育的结果,常常使得教育效果不尽人意。大众文化的娱乐性特点是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体现它的通俗性,从而吸引大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大众文化的娱乐方式,在教育的形式上更加灵活,把“教”与“乐”有机地统一起来,同时也可以用大众文化的娱乐方式装进思想政治的内容。这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摈弃大众文化追求纯感官刺激的观念,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大众既获得趣味享乐又享受审美愉悦。柏拉图告诫我们:“教育的基本原理……应当向幼年的心灵说清楚,但是不能有一点强迫性,因为一个自由的人在获取知识时也是个自由的人……在强迫的情况下获得的知识不能铭记在心。因此不要强迫,不如让早期教育成为一种娱乐,这将使你能更好地发现孩子的自然倾向。”令人欣慰的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看到大众的品位正日益提高,大众文化低级、庸俗、暴力、色情的内容存在的空间正日益缩小。如果说在七八十年代,大众文化是太过前卫的时尚,影响范围既小且弱,那么在当今中国,大众文化己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了。其成功的策略不能仅仅以“媚俗”两个字简单概括,应看到大众文化所运用的文本策略和手段与主流文化所尊奉的手法是不完全相同的。例如大众文化产品夸张和浅显的特点,这也不能仅从负面特征来理解。夸张和浅显在大众文化产品中有它自己的积极功能。以夸张而言,它溢出某些压迫性的约束而并不直接对抗那些规范,而是以过度的顺从这种规范为手段来逃逸它们。“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大众文化究竟是否“好雨”,现在下结论,还未免太早。但它的兴盛与其渗透的特点分不开。它从局部现象渗透到社会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是一个“润”字在起作用,说到底还是一个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摆脱纯粹说教,而以“润”的方式来进行,效果自然要理想得多。
责任编辑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