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咏吟
内容提要“向善而在”,作为生活与艺术的根本法则,涉及审美目的与道德目的之价值追问。审美是为了认知生活的美善价值,道德是为了提升生活的存在意义。审美与道德的目的,都是为了确证生命自由创造的力量,弘扬人的生命德性与良知,表达至善与仁爱的生活理想。不过,传统美德伦理过于强调生命的理想性要求而忽视生活的现实性要求,因此,为了重建现代生活的价值秩序,应该特别引入正义论的道德观,只有这样,审美目的与道德目的才能找到坚实的现实生活基础。
一生生之德:审美目的论与道德目的论的思想基础
“向善而在”,是生活与艺术的根本法则,也是人类生活的美好理想。为何要将“向善”作为生活与艺术的出发点?这与自然比德观和美善生活理想有关,“天地之大德,曰生”;“凡生天地之阈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爱其类。”这说明,“生生”与“仁爱”,就是生命本有的伟大德性,人类思想的任务,特别是艺术的任务,就是要发扬它的力量并肯定它的价值。人之为人,有其生理基础,亦有其精神基础。生理意义上的人,能吃能喝能劳动能生育,即为自由健康的人,但是,精神意义上自由健康的人,则不只追求于此,他还需要追求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实现。正是在对人类生活的反思与人类精神法则的制订中,人们形成了审美的思考与道德的思考,政治的思考与经济的思考,宗教的思考与法律的思考,等等。“向善而在”,正是从精神生活与生命目的论出发,为人生确立的生存法则与生存理想;当审美的目的与道德的目的皆归依于此时,生命存在的意义就得到了真正美好的彰显。“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最高的学问的根本目的所在,就在于要以知识为基础,通过人生理解去昭明伟大的德性,确认忠诚并爱戴普世民众的意义,故而,追求个人生命存在的至善德性应成为生活的根本目的。有意思的是,东西方古老的思想仿佛约定好了似的,皆将“至善”作为生活的目标。在印度人的《吠陀经》和《奥义书》中,“至善”是生活的伟大目的所在。同样,在希腊人那里,“至善”也是人类生活的实践智慧与生活积极目的。柏拉图指出:“每个灵魂都在追求善,把善作为自己全部行动的目标。”亚里士多德说:“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地,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在基督教神学中,哲人也将“至善”视作生活的重要目标。自此以后,“至善”或“美德”,一直被看作是中外思想的重要生命价值追求,惟有“向善而在”,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在论证至善理想时,东西方思想采取了不同的思想路径。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道家重视自然的充盈而伟大的生命德性,以自然德性作为人类生命实践的基础,儒家则更加重视人自身的光明德性,以仁爱至善作为生活的目标,追求人际间的伟大和谐。在论证“至善理想”或“向善而在”原则时,中国古典思想家从天地自然的德性理解出发。例如,“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这种比德于天地的思维方式,独重生命美德。在阴阳或乾坤两种力量中,周易解释者看到了至善的生活价值理想,例如,“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正是从天地自然的美丽而伟大德性的理解中,哲人们形成了至善的德性原则,并以此作为生命存在的积极道德价值立法。对此,老聃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他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有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也就是说,天地之间有充盈伟大的德性,人作为天地之间的生物,其生活目的,就是要发挥人的充盈而伟大的德性。在庄周书中,对此有更加具体的想像:“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故执德之谓纪,德成之谓立,循于道之谓备,不以物挫志之谓完。君子明于此十者,则韬乎其事,心之大也,沛乎其为万物逝也。”也就是说,只有顺天合道,生命才充满伟大的自由与美丽。
儒家对美德伦理实践的价值立法是:“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孙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这种对仁爱的强调,就是对人生美德的赞颂。当然,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在天地德性与人生德性的理解上,也有其统一性。他们看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正是基于此,“向善而在”的价值原则,在中国思想传统中得以牢固建立;在建立了向善原则之后,君子或圣人之所为就有了合法依据。所以,周易君子学或儒家君子学,就成了中国文化生活的自由生命理想,“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从乾坤卦象中,他们发现了“元亨利贞”四大美好德性,“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日:乾,元亨利贞。”…正是从易传解释中,一个有价值的发现是:在周易六十四卦卦辞的解释中,《易传》的作者直接就六十四卦中的五十三卦,给予“君子学”解释,即通过卦象的理解,确认“君子”应如何配合天地自然的德性而行动。在这种充盈的生命德性中,审美目的与道德目的,在生命存在的目的论沉思中获得了高度统一。审美价值与道德价值,就是生命自由价值的谐和。正是通过这些德性原则的发现,在对生生之德的解释中,中国美学或诗学,不仅把“向善而在”看作是人生的原则,而且也把它看作是艺术的基本原理;艺术的真谛,就在于寻求人生理想与艺术理想之统一,审美目的与道德目的之统一。只要追求生命的伟大理想,艺术才能实现它的向善价值。反过来说,如果艺术强调向恶原则,那么,社会就会处于邪恶与非和谐的社会动荡中,生活的意义与目的就不能实现。
希腊人有关“向善而在”原则的思想证明,与中国思想传统有所不同。他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证明“向善而在”的合法思想价值:一是从神学信仰意义上论证“向善而在”的必要性。从荷马史诗与希腊悲剧来看,希腊人承认神圣命运对人的生活具有决定性作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日常生活的基本信条。二是从城邦正义意义上论证“向善而在”的必要性。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强调城邦正义是城邦发展的根本价值所在。三是从美德伦理意义上强调“向善而在”的必要性。在《尼各马
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指出:“德性在爱活动的人们看来是比荣誉更大的善,甚至还可以假定它比荣誉更加是政治生活的目的。”也就是说,希腊人对“向善而在”的理解,主要是从宗教、政治和伦理三个方面入手,不同于中国的美德至善信仰,直接从自然天地的“比德”中获得。希腊人至善观的形成,主要是从美德伦理受人尊重这一意义上说的,即坚持美德伦理,你就会在社会生活中受到高度尊重。正是这种人格生命尊重需要与生命价值实现需要,人们强调美德信守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他们也在意来世的美丽生活或者说灵魂的安宁,并假定灵魂的安宁离不开现世的美德信守与至善追求。为此,在现世生活中坚守美德或至善,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向善而在”,就是日常生命存在的最高价值原则,也是人类生活实践的智慧原则。这个美德理想与至善生活追求,就是艺术的真理,它体现了古老的艺术生活理想,带有强烈的艺术实践意向。也就是说,只要在艺术中歌颂美德与理想就是有价值的;在艺术生活中,艺术家坚守“诗性正义”,是必须的审美法则。艺术无论表现怎样的生活,最终必须坚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正义法则,让代表正义的英雄最终战胜邪恶并获得胜利。艺术家可以表现生命欲望,也可以表达生命理想,不过,在表达生命欲望时,一定要让邪恶者最终失败并让良善者最终获得胜利。
生命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人类永久的价值追问方式,在诸多的价值追问中,审美与道德的目的论追问,显得最为本源。从诗与思入手,你可以看到:诗人就是为歌咏生命而诞生的,他们歌唱美丽的生命,反抗丑恶的生命,哲人则反思人性如何,在人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的本源作用,于是,古老的诗学和哲学,就达成了共识,即,审美与道德的理想追求,皆是为了“向善而在”。生命的探究,是审美与道德的共同出发点。生命存在是无限多样的,生命的诱惑又是相对具体的,所以,无限多样的生命存在,往往在最根本的生命诱惑面前容易失去方向。对于人类来说,生命的诱惑是相似的,因而,人的向善与人的为恶,呈现对立冲突。如何在生命的诱惑面前成为真正自由的人,这是对生命的最高考验。从诗思协同而言,生命存在,既可凭体验想像的方式来理解,即通过形象来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又可以通过理性反思的方式来解释,即通过哲学反思理解生命的复杂性。生命的价值或生命的存在方式,在这些体验与反思中,却并没有固定的答案;生存选择是多元的,而不是固定的,你只要不断地体验生命与探索生命,生命的价值就能找到信仰,但是,可能永远找不到真正的答案。生命是无限可能的,生命存在也是无限多样的,我们共在世界中,必须形成生命存在的基本价值信仰。在真实的生活中,我们必须具备生存的能力,需要基本的生存条件。凭借主体性的生存创造意志,就能在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地位。我们的地位,不是先天给定的,而是需要与自然和同类进行竞争与合作,才能找到自己的地位,可是,正如我修改卢梭的话所说的那样,“人是生而不平等的,但无往不在追求自由与平等中”。正因为这样,生命现实存在充满了斗争和痛苦,为了生存与发展,人往往无法严格遵守普世的道德准则。传统的自然美德观或神圣美德观,皆只强调理想性而不重视现实性,重视实践性而不重视正义性,因此,在强调传统生命伦理实践之同时,我们需要置入现代政治正义论的内容。传统的美德能够激发人们的诗意激情,并不一定能够造成理想的社会生活。
二从道德至善论到政治正义论:审美道德诉求的现实要求
我们应该从全新的文化视野来审视正义问题,以正义作为我们时代最重要的审美道德法则。按照现代正义论的认识,“正义有两个相反相成的侧面:一方面,作为利益交换的规则,正义是有条件的;另一方面,作为道德命令,正义又是无条件的。”正义,不是单向的奉献而是相互的尊重,“相互性是正义秉性的固有特征。”“相互性指的是人对规范的有条件服从,但‘规范指的不是任何规范,而是合理规范。因此,更确切地说,相互性是合理规范下的相互性。根据这一定义,‘相互性是一个恒定因素,而‘合理规范的具体内容则是一个变动因素,后者在不同的正义观中有不同的定义。”与此同时,追求事物的正义秉性也极重要,“正义秉性的相互性是一个适合于不同正义观的概念,其中,既包括以公道为定义的正义观,也包括以互利为定义的正义观,以及许多其他的可能性。”应该说,作为理论话题的正义问题,可以进行许多论证,关键在于要明嘹其根本内容。基于政治正义论的道德伦理指向,能够保证生命的自由平等,促进整个社会公平有序、和谐进步。正义理论的目标,就在于促成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实际上,这就是美的生活,也是审美的重要目的。西方人的古谚说,“公正是一切德性的总括。”为了重建现代中国艺术文明,我们需要将传统美德伦理和现代正义伦理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审美道德认知。在美德伦理与规范伦理并存的现实生活格局中,只要我们谈论道德,人们本能的反应,即在于要承担责任与义务,或者说,以此作为至善的追求。的确,古老的道德伦理学传统最关心的问题,即是至善,人的生命最高价值,即在追求至善,问题在于,至善给人类设定了太高的价值目标。不论是至善目的论,还是宗教伦理学,皆有太多的道德规范,结果,道德对个体生命的要求实在太高,特别是牺牲伦理与献身伦理,给人类日常生活设置了太高的门槛,有时候,规范伦理或时尚伦理甚至是反生命的。人们往往通过生命的奉献,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才能成就生命的传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太高的生命的要求,对于缺乏生命道德想像的人来说,生命奉献与道德理性,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那简直是生命的浪费。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在意生命的价值实现,即生命伦理实践,若得到公开宣传或道德表演,得到物质回报或精神奖励,比纯粹的道德实践更能让人觉得快乐幸福。没有回馈的道德实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值得的这说明,至善作为生命的伟大要求,需要伟大人格才能完成,不适宜于普通大众的选择。从生活实践可能性意义上说,不能过于强调规范伦理与义务伦理,其实,规范与义务更应该由法律来承担。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最大限度地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是道德实践的基础。只有在富足的生活实践上,道德实践才成为必然的要求。
我们应该强调美德伦理,更应强调政治伦理。即在国家生活中,所有的公民皆是自由平等的,每个公民,既有追求自由幸福的权力,也有承担义务与责任的权利。美德伦理展示生命的自由与伟大,政治伦理则展示生命的公正、社会的公正或法律的公正。在中国思想传统中,天公地道的思想一直存在,我们相当重视公道,不过,公正的真正实现,往往是通过善有善报与恶有恶报的原则来体现。因此,正义论的思想,虽然也是道德理想的具体表现,但并没有成为政治与道德的最高追求,相反,在西方思想中,政治正义则被看作是最基本的道德价值。至善,就是正义的最高追求。美德伦理,既重视私人伦理,又重视公共伦理,
他们并没有特别重视良知的作用,也不把人性善恶看作是道德的基础。在他们看来,道德至善就是生命的美德追求。苏格拉底极重视道德,相信灵魂不朽,只有良善的灵魂才能幸福,而这种幸福与理性生活追求有关,只有在理性中,生命才显得富有智慧。柏拉图思想的主旨在于探讨灵魂或理性问题,但是,在Ⅸ国家篇》中,他把灵魂至善与政治正义联系在一起。正义是国家的最高追求,为了实现这一至善目标,就需要培养共和国理智的公民,诗人创作中不完善的人格形像,就很难符合城邦正义与理性生活的要求。柏拉图之后,亚里士多德则更重视正义与美德的价值,伦理学的第一追求,就是正义,而正义是政治学建立的前提。在多元化的政治制度考察中,他认为,只有开明的政治制度,才能保证美德伦理,寻求共和国的道德完善,必须坚守政治正义。康德明确地强调理性生活的重要地位,而且把正义看作是规范伦理的重要基础。罗尔斯的正义论思想,则把正义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原则。
西方正义理论确有自己的独特性,在强调美德伦理时,重视生命至善,而在强调现实生活时,最重视正义伦理。正义伦理是规范伦理,也是美德伦理,是至善伦理,也是最高的生命价值原则。这就使得美丽的生活具有现实可能性,“公正最为完全,因为它是交往行为上的总体的德性。它是完全的,因为具有公正德性的人不仅能对他自身运用其德性,而且还能对邻人运用其德性。”“守法的公正不是德性的一部分,而是德性的总体。它的相反者,即不公正,也不是恶的一部分,而是恶的总体。”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一般地强调美德,应该在政治正义的基础上强调英雄伦理或美德伦理,这样,在艺术中就有着伟大的生命价值原则作基础。罗尔斯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是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和废除。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在西方正义观念的影响下,近代以来,我们开始强调德陛正义,梁启超认真地探讨了公德与私德问题,只是我们一直在中国古典美德伦理与规范伦理的基础上讨论文学与道德的关系,还没有形成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审美与道德和谐理论、诤陛正义与政治正义协同的理论。
为何要如此强调政治正义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其目的就在于要寻求文学艺术与审美道德的真正结台。非常有意思的是,正义伦理是法律与政治的基础,法律与政治反过来保护正义伦理。只有在政治正义的前提下,审美艺术才有真正的自由,反过来,自由的审美艺术必以政治正义为生命与社会生活的真正目标。这就是文学艺术与政治伦理间的自由关系。没有法律正义与政治正义保证,社会生活中对理想与美丽的渴望只是梦想而不是现实;只有法律正义与政治正义,才能保证文学艺术美丽梦想的实现;只有在自由的前提下,文学艺术中的政治正义才能成为生活的普世价值法则。从政治正义论意义上说,审美目的与道德目的,可以形成更加自由和谐的生命理想。政治正义,不仅能够保证自由民主的果实,而且能够保证人格的平等与自由,形成秩序良好的美丽社会,因此,时代的文学艺术,应该特别强调政治正义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三道德的诗意化重建与民族艺术创造的时代使命
“向善而在”,既应该肯定生命欲望表达的合法价地位,也应强调美德伦理与规范伦理互动的重要作用。在“审美优先,道德殿后”的前提下,重建生命审美与道德和谐的艺术关系,应该成为当代艺术创造的理性意识。如何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许多艺术家对此感到困惑不解。他们很注重生命表达与生命野性抒情,为何不能让人深深感动?事实上,批评家对于我们的时代为何诞生不了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也有反思。如何克服固有的生命价值理解的局限,让中国艺术真正以美丽的艺术走向世界?寻求审美与道德的和谐,就变得相当关键,即艺术家必须寻求对审美与道德问题的伟大理解。艺术家应该自由地表现道德,为“向善而在”创造自由的艺术作品,这是时代生活交给艺术家的伟大任务。道德的诗意化表现,是我们时代的艺术家最重要的任务,这不只是简单地讨论审美与道德的问题。对于艺术家来说,是如何通过艺术形象创造将审美道德或生命道德具体化或诗意化。“道德的诗意化”,就是通过个体的自由生命体验,想像美丽的生活与美丽的感情故事。道德的诗意化,就是艺术与道德的最自由的交融方式,是通过形象创造与形象感知,最终确证人生的美善相济理想,让美善形象成为人心的财富。
这个自由与美好的道德理想,可以是古典的,也可以是现代的。应该说,道德的诗意化或道德的形象化并不是简单的事,因为道理恒在,而道德的形象化,则可能有各种故事或生活形象的自由探索与自由表现。道德的诗意化生活或道德的形象化建构,可以从古典思想中寻求启示,更需要从现实生活体验中去捕捉那些动人而美丽的生活故事。道德的诗意化或道德的形象,使得古老的生活真理永远保持着新鲜而年轻的面孔。例如,“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这是对道德美好生活的想像。“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也是对道德美好生活的理解。这些道德观念,体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思想智慧,作为民族的艺术,我们应该贯穿这一伟大内容,惟有强调这一伟大内容,我们的艺术创造才能提供给接受者自由而美好的思想启示。再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些道德思想,并没有过时,它赋予了我们的当下生活许多重要的启发。按照《周易》的情境生命德性体验法则,在自然比德过程中,我们就能找到道德的对象物,例如,“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辩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应该说,在古老的《周易》中,由于以生命体验为根本,因此,审美体验与道德价值之间的感通,显得强大生动。孟子说得更为明白,他说:“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就是中国古典审美道德价值理想的精神表达。艺术的伟大理想始终是自由的思想传统,文学艺术的伟大价值,就是要寻求生命的伟大和谐,创造生命的伟大自由形象。亚里士多德说:“我们见到每一个城邦(城市),各是某一种类的社会团体,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种善业:所有人类的每一种行为,在他们自己看来,
其本意总是在求取某一善果”;“既然一切社会团体都以善业为目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说,社会团体中最崇高而包含最广的一种,它所有的善业也一定是最高最广的:这种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就是所谓‘城邦,即社会团体(城市社团)。”道德的诗意化或道德的形象化,必须要有正确的道德意识,特别是政治正义论意识,因为只有把美学与政治学有机地结合,现实生活的美丽想像才会具有真正坚实的生活地基。如果说,美德伦理体验,可以发掘人心中的自由与美丽,那么,政治正义体验,则可以发掘民族国家的自由生活理想,这两方面的自由结合,一定能够使我们的艺术充满美丽与欢乐的思想情感。
对于现代艺术家来说,怎样创造出属于中国思想信仰的美丽的艺术作品,成了最为迫切而重要的思想与艺术任务。这不只是抽象的原则问题,更是生命形象的创造问题,即如何通过形象的创造深入反思审美与道德的价值。道德的诗意化,既要想像生活中质朴的美丽情感或人格自由情操,更需要重视生命本应具有的美丽欲望要求,即要从有活力的美感生活出发,让人的爱情与野性获得现实生活的表现,但是,在世俗的生活中,人们却难得地葆有那些珍贵而美丽的情感,这种道德的诗意化形象,就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感动与力量。虽然恶的艺术或先锋的冷漠的艺术,特别是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中不美丽的艺术,也能深深地震撼人心,但是,应该承认,这并不能代表自由而美丽的生命情感价值追求,或者说,它只是以特有的方式说明:人们面对冷漠的现代生活时,对自由而美丽的生活情感更加渴望。
在艺术中,应该如何强调审美与道德和谐,我们时代的艺术如何表现自由的生命意识?在此,可以强调古典民族美德伦理的地位,即继续探索生命的道德理性,强调传统伦理中的礼乐和谐。与此同时,在当代艺术中,强调公平正义极为重要,既要有古典伦理,强调爱与平等,又要有政治正义,强调审美与自由。当代艺术创造中需要深沉的理性意识,这就需要歌唱生命,歌唱法律正义,这是我们时代的艺术最重要的任务。歌唱生命与歌颂政治正义,这是艺术最根本的价值选择。审美道德和谐是可能的,这是人类艺术的重要任务,按照审美道德原理,即审美优先与道德殿后法则,自由的生命艺术总能感动人心。艺术中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它需要想像,需要通过形象来实现这一理论。理论的原则,需要感性具体的形象来实现,应该说,人类艺术中已经有无数审美道德想像的模式。在古典审美想像中,“言语之美,穆穆皇皇。朝廷之美,济济翔翔。祭祀之美,齐齐皇皇。车马之美,匪匪翼翼。鸾和之美,肃肃雍雍。”这正是美的文明的极致。恶的艺术,可以刺激我们的情感,可以满足我们一时的好奇心,但是,不可能持久,只有那些在苦难中坚持的自由美丽情感,那些在人性泯灭时代中的美丽行动,更能持久地感动人心。我们需要找到返回自然生活的审美道德模式,即通过自然的伟大理解领悟生命的价值理想。正义的生活价值追求,总是人类生活的基本价值,向善而在,这是艺术家的崇高使命,也是通过审美目的论与道德目的论反思必须坚守的生命真理。在现代艺术反思中,我们常常反省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艺术那么崇尚历史现实主义,缺乏最自由美丽的精神信仰,在我看来,这实际上是政治正义论与道德至善论分离的结果,也是审美道德原则无法在生命形象创造中获得自由与和谐的问题。艺术需要现实的,也需要浪漫的,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其内在的根本精神价值信仰。从根本上说,这种内在精神之光或生命价值之魂,就离不开审美与道德和谐的精神价值信念。
我们的艺术家,必须要有自由生活的理想,必须要有自由的艺术想像;诗人只有在自由体验生命存在者的活动中,才能创造伟大的生命形象。应该通过自由的生命形象来理解生活的价值与意义,所以,对于诗人来说,形象创造是第一任务,而在这形象创造中,应体现出怎样的生命价值信仰?是遵循真实的审丑纵恶原则,还是自由的审美道德原则,就成了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对于诗人来说,这个理论原则,就变成审美道德形象如何可能的问题;对于哲人来说,这个理论原则,是生命价值理性证明的问题。无论是形象思维,还是概念思维,我们要追问的问题是:生命的目的论如何确证?“向善而在”与“向美而在”,这是艺术家的生命想像的自由与美丽信念。当代艺术创造中必须有这样的美丽之光,这是艺术的根本精神价值信念所在。
责任编辑吴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