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华
摘要电脑和因特网的普及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然而,网络上情色信息与服务的泛滥给青少年提供了大量接触或投入其中的机会。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约有46%的大﹑中学生承认自己光顾﹑浏览过色情网站;76%沉迷于聊天室,只有近三成的学生在回答上网目的时,选择“搜索信息”﹑“下载软件”……可见,网络色情信息已严重摧残了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如何有效消除网络色情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是一个值得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色情青少年 影响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
1 网络色情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
青少年处于青春期前后,对与情、色、性有关的内容,原本就有强烈的兴趣。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里,长期以来对性的话题一直讳莫如深,对性的控制十分严格,从而加重了特别是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的好奇心,他们往往会产生窥视和探究的欲望。而一些声像并茂、富于刺激性的情色信息,伸向了网络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为青少年方便地调阅、浏览那些“带劲的镜头”提供了机会。
青少年的好奇心驱使他们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获取知识。但这种好奇心、特别是对性的好奇,也往往驱使青少年追逐性信息,实践性行为。殊不知把脚插进去容易,再想拔出来就难了。而互动性的网恋、网婚,由于其新鲜、刺激,则更是为青少年热烈追捧。这种网恋、网婚使不少身心尚不成熟、自控能力不强的青少年置身其中,知迷不返,难以自拔。
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心理学家麦克﹒格里弗斯博士对于一些整天沉溺于网中色情的青少年的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他们的表现同吸毒成瘾或酗酒者类似:一接触因特网就兴奋异常,如果没有机会接触因特网,就会“网瘾难耐”,无心做事。稍大些的青少年也是如此。就英国著名的高等学府牛津大学而言,学生们通过网络观看黄色录像的时间比用在学术交流的时间多,这严重影响了该校正常的学术气氛,后来学校当局不得不做出决定,禁止学生利用互联网观看黄色录像,并切断了一条可以看这种录像的渠道。
在世界文化、中国文化都处于转型期的今天,跨地域、大规模的黄色、有害信息的泛滥,不仅危害着青少年的学业,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健康,而且以多元化的性观念,如性解放、“杯水主义”等,误导青少年,从而影响他们的正常成长,甚至导致种种犯罪。事实上,我们已经从生活上、媒体上了解了太多此类悲剧:一些孩子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辍学、失学,进而走上犯罪的道路;一些孩子因受其毒害和影响而“性早熟”;一些少男少女深陷网络,堕入“性解放”、性自由的误区……。
还有在网上活动的一些恋童癖者、专门的儿童色情犯罪者。恋童癖、以儿童为对象的性犯罪在西方本来就十分严重。这类犯罪团伙生产、制作了大量的儿童色情物品,也绑架、拐带、强奸、甚至杀害了一些儿童。由于因特网事更方便、更少风险,这些恋童癖者更加无所顾忌,大量复制儿童色情资料,对影片、图片等加以剪接、加插说明、加配声音效果和音乐,然后借助因特网与别人交换。
与一般信息相比,色情信息对青少年更具诱惑力。有调查显示,近43.3%的学生在上网时都有意或无意地接触过色情信息。麻省理工学院电脑科学实验室高级研究员克拉克认为:“互联网的最大成功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对人的影响。”青少年正处于文化需求高峰期,其模仿性强,可塑性大,但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还尚未发育成熟。在充斥着色情信息的网络环境中,他们可能以盲从的形式接受其影响,从而遭受色情网络的侵蚀。
1.1 激活、强化青少年的性欲望,为早恋推波助澜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青少年发育水平也大幅提前。在中学生中,有与异性交往欲望的男生和女生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对青少年来说,性是陌生、朦胧而神秘的,性的成熟唤起了他们对性的好奇和关注。色情网络对性的描写和赤裸裸的展现,更激起了青少年对性的向往,他们与异性交往的愿望会更加强烈和迫切,从而为早恋推波助澜。
1.2 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健康成长
青少年自控能力差,看了色情画面后难免被吸引,从而分散学习精力,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加之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相对落后,青少年过早接触性,盲目模仿而无节制,这危害他们的健康成长。同时,青少年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不足,对“性”尚未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判断标准。因此,错误的性观念可乘机而入,甚至导致观念异化,对青少年的幸福是潜在的威胁。
1.3 钝化青少年对性暴力行为的心理敏感度和抑制力
青少年正处于社会规范逐渐内化的初期,尚未形成稳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色情网络中大量的暴力信息,久而久之,青少年对暴力行为的敏感度受到弱化,使他们对此类行为麻木不仁,甚至在一定的时机,背景下诱发越轨行为,在特定情景的刺激下,他们可能会不自觉地在头脑中按照色情网络中接触过的模式实施性犯罪。
1.4 诱导青少年偷尝禁果,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青少年过早的性行为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成长,还可能引发很多的社会问题。如:未婚同居、少女妈妈、单亲家庭、吸毒、卖淫等等。在12-16岁的少女中,性活跃者比童贞者自杀的比例高6倍,离家出走的可能性高18倍,被警察拘留的可能性高9倍,被勒令停学及学习不良的可能性高5倍,使用大麻的可能性高10倍。
1.5 危害青少年的人身安全甚至性命
一些有组织的色情制造、传播者利用网络聊天室诱骗青少年提供各种有偿的性服务(为别人或为自己)。一些犯罪分子利用聊天室与青少年网友进行“网恋”,“网婚”,时机成熟时约清见面。女性被网友强暴并残害的实例在媒体上屡屡曝光,足以说明网络色情是“电子海洛因”,危害性极大。
2 防治措施
对青少年网络情色活动的教育、管理,是全社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显然,消极保守和无所作为是不负责任的;而急功近利和因噎废食也可能是得不偿失的。那么,如何防治孩子被网络色情污染呢?
2.1 家庭教育的正确态度
关于青少年的网络情色活动的管理,应慎重行事。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们上网,无法监视,更难加以控制,因而过分地抵制和限制青少年使用电脑及网络,显然是一种因噎废食的行为。毕竟,信息社会、网络时代永远是属于年轻一代的,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应该鼓励、保护和引导青少年迈人网络时代,让青少年从电脑及网络上接受信息和教育,培养他们进入信息社会所必须的能力。否则,可能是让青少年失去在信息社会中充分竞争的能力和机会。同时也应该看到,青少年有其自身的身心特点,应该依照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依照网络的发展趋势来管理网络,而不应简单地依照“成人”标准或过去的规范,来简单化地统一青少年的行为。
虚拟情色是一个新事件,既没有现成的道德标准可以评判,也没有既有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可以适用。网络情色活动常常是跨地域、跨国界的行为,而各国的文化传统,法律和道德规范,因而,对于网络色情的管理上不应该,也不可能简单地“一刀切”,或生硬粗暴地进行处理。而是在总体上,在还没有形成既定结论时,保持一种宽容、理解、沟通的态度,这样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才更让孩子容易接受。
2.2 正确地引导青少年
网络色情的存在往往在丰厚利润的诱惑下有着很强的顽固性。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倡导网民自律就显得至关重要。包括安全文明上网教育、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目前,我国性教育大大不能满足青少年成长的需要。调查显示,我国高中生从父母和教师出获得性知识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不到四分之一,而大学生则更少。家长们应改变传统观念,及时、有效地针对孩子生长发育中的一些具体情况,对孩子进行正确的疏导和引导。
2.3 加强法律意识
对于那些可以用法律明文规定的、可以明确界定的网络色情犯罪。如传播青少年色情信息、针对青少年的性侵害、性骚扰等犯罪行为,家长或孩子本身应该积极地向相关部门举报,并采取相应的技术和法律手段,对此类犯罪给予实际有效的遏止和坚决快速的打击。特别是在今天网络情色信息和服务泛滥的情况下,政府有必要加强执法力度,加大事后的追偿和惩罚力度,令那些针对青少年实施犯罪的人受到应有的处罚。
2.4 监督IT业自律
监督IT业自律,对各大网络服务商、信息制造与传播者加强有效控制,在源头上,严禁各种低俗、违法的色情信息上网,特别是防止针对青少年的性犯罪信息,如儿童色情资料上网,对〝少儿不宜〞的成人情色信息,也应在采取必要措施(如分级管理)后才能上网,以避免未成年人接触到网络色情。
2.5 安装儿童过滤软件
在网络上安装儿童过滤软件,使青少年无法接触到不良信息,目前已是一项基本策略。软件商推出了可以过滤出黄色和暴力节目的网络软件。澳大利亚还推出了一种能过滤有害节目的芯片,政府宣布,今后所有澳大利亚出售的电视机都必须装有这种过滤芯片。美国微软公司在其浏览器中设计了一个接受因特网内容的分级过滤装置,比如,“裸体”分成:无、脱衣服、半裸、正面裸体和正面裸体的挑逗性表演五级;“性”分成:无、热烈的亲吻、穿着衣服的性抚摸、非暴露的性抚摸和暴露的性抚摸五级;“语言”分成:不令人讨厌的语言、轻微的秽语、中度的秽语、猥亵的手势和暴露而粗暴的语言五级。于是,家长可以通过设定浏览器的安全级,限制儿童接触色情内容。
1997年在全球范围内投入使用的、由国际环球网络联合会研制的互联网监控软件“互联网络内容选择平台”,对加强互联网络的管理、清除不良信息提供了可能。家庭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利用这一软件,限制孩子调阅网络内容,并可根据不同的要求限制调阅不同的内容。
2.6 设立密码
家长、学校还可以为孩子设立密码,使用这种密码只能调阅经过选择的特定内容;或者根据需要,将网址设为“禁止访问”的和“允许访问”的,限定儿童在网络上的访问权限;以此限制未成年人调阅因特网中的不良信息。美国SurWatch公司最近推出了一种网络防色情软件,它可“封锁” 互联网中可传播色情信息的近千个地址,使青少年用户难以进入这些“红灯区”。公司还设有专人检测“黄源”,随时“封锁”新的“黄毒”网址。
参考文献
[1]檀传宝.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121.
[2]郭良.网络创世纪[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62.
[3]魏曼华.当代社会问题与青少年成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121.
[4]戴永明,蒋思铭.网络伦理与法规[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95.
[5]李伦.鼠标下的德性[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155.
[6]严耕.孩子上网错了吗[M].19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