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毅敏
[摘要]现代绘画的极端个性化与艺术设计的矛盾与统一关系是此篇文章的中心容。设计艺术的社会特征及其主要特征——混浊之美。重点描述美的内涵及表达方式,代表人物。绘画与艺术设计的差异性体现,表现对观赏性和实用性的追求上。
[关键词]个性化 社会性 混浊美 黄金分割
绘画艺术和设计艺术从艺术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两者同根同源,只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文化的发展的需要而出现分离,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两个概念分开理解,更不能把两者置于相互对立。
一、现代绘画是个性的表露
绘画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创新,而创新只有通过“个性化”才能够得以实现,重复的绘画没有生命力。回顾绘画发展史就会发现,无法中国还是西方,每一位杰出的大师都普经创造过极端个性化的作品。每一位巨匠都具有自己的典型特征。画家,尤其是现代派画家,他们在创作时可以完全不用考虑其作品的社会性,在某种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正表现在个性化上。通过作者对美的形式法则的特殊理解而存着。任何一个伟大的画家,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个性。画家必须把自己个人的主观意志潜能释放出来,最大限度地表现自我。这方面,梵高无疑最具典型的代表意义。梵高于他生前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所创造出的大量个性化作品从未卖掉过,就是因为其作品的极端“个性化”,以致不能被人们所接受。
二、设计艺术的经济社会性
设计艺术依附于具体的理念和商品之上设计艺术是艺术发展过程中一个从原料加工程序到成品之间的关系问题,她同人的视觉思维,审美观点、生理需求一样,贯穿于艺术作品创造的始终。这是设计艺术和绘画艺术的根本区别,设计艺术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于顾客的需要。
人类在其历史发展长河中,通过大量劳动和思考,把实用和美观相结合,赋予产品物质与精神的重含义,这是人类进行艺术设计活动的一个基本特点。随着社会经济进一步深入发展,绘画艺术和设计艺术走向更加相互独立的方向。
三、对混浊美的追求是绘画艺术的主要特征
我们祖先对混浊美有独特的认识,明白事物的发展,有草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升华期、衰弱期以至到残废期,周而复始,循环轮回,亦把这种言、象、意的结果自然转接为方弧线组合。无始无终,阴阳交合、交替的太极图,这是中国古人对设计艺术的最高水平的贡献,亦揭示出了宇宙的终极规律,展现了大美、大智。
在东方传统文明中,美学与设计、物质与精神都处于良性互动、相互统一之中,从来没有物质与精神相对立的哲学,印度梵的高度统一,中国阴阳与道的转化统一,成为美学与设计思想的主导。
四、设计艺术的本质是美
绘画艺术中的美的内涵成为设计艺术的灵魂,美在长期的艺术实践活动中犹如发酵粉一样伴随着艺术的草创、成熟、升华。在时间坐标和能量场的共同融合下形成独特的艺术形态,它对纯美术和纯物质有排斥作用,它属于非物质领域的。
在现代设计史上对20世纪影响最大的代表人物是勒•科布歇。他运用建筑学的基本理论根据人体比例进行黄金分割,被称为模数设计体系。模数最初对于建筑形式有着重要的贡献,后来被运用到平面设计中,模数理论的基本原理就是对太阳神的肚脐、头顶和伸直手臂的指尖进行分割。之后勒•科布歇将之变为44个长方形进行空间分割。模数体系的核心,就是试图利用人们对级数变化心理反应所产生的秩序美进行设计。在勒•科布歇发明模数之后,欧洲各国设计师纷纷运用这一设计原理并将之进一步推进,最终形成了网络设计的理论体系,网格设计体系把几例分析法和数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其特征是重视比例感、秩序感、连续感、清晰感。总之,它是以理性的数理为基础的形式法则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五、新时代设计艺术的探索
工业设计关键问题之一是正确处理设计观念与社会经济的关系,设计必须把握时代的脉博,我们这个时代的理念是和谐、和睦、中和、节能型社会和对气候变暖的拒绝。因此,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形势形成良性互动是设计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是呈现螺旋式的上升,后现代主义提出的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这一问题,将在信息时代的设计中得以解答。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3G时代的来临,从事具体工业生产的人数可在大幅度减少,从事信息业和服务业的人数在迅速增加,人们的需求重点从物质领域向精神领域转移,社会也从“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转化,人类已快速从知识经济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如此,设计艺术也要随之转变不仅仅是设计手段,更重要的是设计理念,必须适应快速发展和变化的信息化时代的个性化需求。
六、绘画与设计的差异性体现在各自的实现方式上
由于绘画与设计存在着巨大的功能上的差异性,同时,在工艺制作的实现方式上也就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绘画虽然是一门艺术,但在制作过程中技术的成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果说绘画在艺术的前提下,是一个运用新观念新手段面的创造过程,那么绘画在其技术中所包含的材料、技巧等一系列因素则是完成和实现这种创造性思维的最重要的手段。
综上所述,绘画与现代市场设计有着巨大的差异。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两个不同性质行业之间的关系——是实用性与观赏性的关系;是多层次、多社会性的理性思考与情感宣泄,表现个性才气的关系,是体现工业化的生产技术水平与个体艺术者之手工技巧的关系。
参考文献:[1]葛赛尔,傅雷,译.罗丹艺术论.[2]杜威.艺术即经验.当代美学,1986.[3]王仲.新论现实主义.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