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9-05-12 05:58张春骅李绍文
云南教育·视界 2009年11期
关键词:大理州专业课中等职业

张春骅 李绍文

2009年10月30日至11月5日,大理州教育局组织全州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到山东省学习考察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经验。通过学习考察,结合外地经验和大理州实际,笔者对大理州中等职业教育存在问题和对策作了思考。

大理州中等职业教育在历届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九五”、“十五”期间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2003年全省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工作会议和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后的几年间,州委、州人民政府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完善保障措施,加大经费投入,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为目标,以基础设施、实训基地、骨干专业、示范学校和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深化办学体制、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狠抓招生和毕业生推荐就业,形成了招生、办学、就业和效益的良性互动,全州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由2003年的21 807人增加到2008年的36 860人,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在校生比例达到0.7∶1,保持了较好的发展速度。

一、存在的问题

回顾和审视大理州职业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

一是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对职业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还不到位,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依然存在。多数县重视普通高中的规划、建设和发展,而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则缺乏整体规划和基本投入。同时,干部和群众普遍认为学生只有上普通高中考大学才是人才,读职业学校是不得已而为之。认识上的偏差和投入上的一轻一重,使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于普通高中教育。

二是办学资源严重不足。2008年,全州19所职业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38.7万平方米,平均每所学校2.03万平方米,而平均每所学校的在校生已达1 940人,按国家级职业学校C类标准测算,校舍缺口16.6万平方米,多数县市的职业高中已超负荷运转,教学用房拥挤,扩容增量难度较大。

三是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2008年,大理州有在编专任教师1 241人,按教育部提出的师生比1∶16的要求,尚缺专任教师1 062人。特别是专任教师中,专业课教师比例仅占30%左右,学校开设的课程,纸上谈兵多,实际动手少,违背职业教育办学规律。

四是实训实作设备匮乏。按目前学校所开专业,要基本满足教学需求,配足配齐教学设备所需的经费为1.2亿元,而目前仅有价值为4 699万元的设备。绝大部分学校实训实作难以开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得不到加强,质量得不到保障,导致职校毕业生就业的水平低、层次低、报酬低,稳定性差,返回率高。

五是专业设置重复,小而全。据统计,大理州职业学校共开设专业100多个,重复专业超过50%。个别学校开设专业达10个之多,少的也不低于5个专业。专业设置的重复,形成无序竞争,专业的小而全导致师资设施紧缺。学校的长线专业、骨干专业不明确、不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不鲜明。

六是办学模式单一。近几年,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与省内外高校、企业实行了联合办学,订单培养,但合作的程度不深,稳定性不够,实效性不理想,实际上就是一个顶岗实习的地点和场所,还没有进入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办学。就拿州内校际之间的联合办学来说,也因为学校利益和学生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等因素难以实现。由于学校办学理念陈旧,办学模式普遍单一,闭门办学现象突出。

七是民办教育发展滞后。90年代中后期,大理州民办职业教育曾一度得到发展。但在办学过程中,一方面投资办学者经济实力单薄,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和设备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另一方面,政府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力度不大,优惠措施不具体,吸引力不强,因此,民办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于发达地区。

二、对策

目前,职业教育已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发展期,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时代的呼唤,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新形势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突出工作重点,解决突出问题。

1.深化三项改革

一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职业学校区别于普通学校的一个较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职业学校必须拥有一支师德好、业务精、技术硬、数量足、结构合理的专业课教师队伍。大理州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因历史原因和现行政策的制约,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录用困难,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要保持大理州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改革中等职业教育的人事制度。首先全州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必须走专兼职相结合的发展路子。专兼职结合,一方面能有效解决专业课教师不足和专业调整时教师的及时更新,另一方面能有效避免学校教师又缺乏又臃肿的现象,同时可为财政节约大量经费。根据职业教育办学特点,兼职教师应占在编教师的30%以上。兼职教师由学校聘请,财政承担基本工资。其次应放宽教师录用政策,允许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在一般普通本科院校中招聘录用优秀毕业生。

二是深化运行机制改革。职业学校不同程度存在岗位不明确,职责不分明,任务不具体,教师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运行机制改革,对教职工实行动态管理,实行聘任制。学校应根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每年对工作岗位进行一次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对未被聘用的教职工,实行转岗或待岗,待岗期间扣减相应绩效工资,并限期通过自学、函授等形式使其达到相应岗位资质要求。同时,应积极推行收入分配绩效工资制,将教师工资中绩效工资部分和预算外收入中经批准用于个人报酬部分作为绩效工资,实行二次分配,多劳多得,奖优罚劣,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州中等职业学校要把培养学生立德、做人、敬业和创业作为目标,把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作为核心,要切实改变目前文化课和专业课(实践课)学时倒“三七”现象。首先,要把德育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并贯穿于教学管理工作的始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团结互助精神。其次,要增加专业课和实践课学时比例,专业课和实践课要占学时的三分之二以上。再次,要实践和落实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办学模式,大胆推行弹性的学习制度,进行学分制试点,把实行学分制和建立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习期限更加灵活、学习形式更加多样、学习内容更加实用。

2.落实两个到位

一是管理到位。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行为习惯差,学习兴趣不高和信心不足的问题。学校要结合“三生教育”,根据职业学校办学特点和学生实际,遵循以人为本、教真育爱的原则,把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道德情操和学习兴趣作为重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建立从上到下、职责明确、任务具体、操作性强的管理流程,把工作落实到各处室、班主任和全体教职工。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以人为本、依法管理、民主参与、科学高效、环境和谐、运转顺畅的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管理制度,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是资金到位。州、县两级必须单列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并根据事业发展需要逐年增加,县市城市教育费附加的30%必须用于职业教育。各级部门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要科学合理,必须突出工作重点,解决主要困难,明确投资方向和比例,明确配套原则。保障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学校的实训实作建设,骨干专业培植、重点学校建设和师资培训培养上,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要制定优惠政策,采取政府担保,学校和政府共同分担本金和利息的办法,举债超前发展职业教育,解决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同时,创造条件招商引资,举办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大理州专业课中等职业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英语笔记
自治区近年将建65所标准化中职学校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