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08年底,楚雄州有普通中学163所,其中完全中学14所,高级中学10所,初级中学13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全州有完全小学1 041所,教学点729个(其中一师一校659个)。近年来,对普通中小学进行布局调整,大幅减少村完小以下办学点、适度撤并初级中学学校数,是楚雄州优化教育布局、提升基础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战略目标。今年3月以来,楚雄州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重要历史机遇,把全州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重大变革列入州委、州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建设标准化学校的要求,科学合理制定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全面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深入调查研究
为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科学合理,今年以来,楚雄州人民政府先后派出调研组到北京、江苏、内蒙等地和省内的昆明、玉溪、曲靖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借鉴外地工作经验。与此同时,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到全州各县市、部分乡镇和村(居)委会、学校开展调查研究。各县(市)也高度重视,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乡镇、校区、校点进行深入细致地调研,摸清各乡镇中小学校布局、办学状况以及生源分布情况,并对未来学校生源和办学规模进行预测,对各乡镇学校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及城区学校的接纳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在深入调研,并综合考虑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经济条件以及人口密度、未来10年至20年区域人口增减变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加速做大城区,积极巩固坝区,逐步优化山区”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方向。目前全州10个县市的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已通过各个方面的论证和评审,基本确定。
二、明确思路目标
楚雄州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现状,着眼未来发展,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优质均衡发展的要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遵循“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适当集中、适度超前,分级负责、分步实施,优化资源、提高质量”的原则,坚持走“高中办到县(市),初中办到县、乡镇,小学办到乡镇、村”规模办学的路子,采取撤并、新建、扩建以及建寄宿制学校等途径,优化学校布局,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和谐化发展,构建与全州城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中小学布局,全面提高办学效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是:到2010年底,全州撤并学校933所,其中“一师一校”办学点659个,小学211所,初中63所。新建中小学校18所。小学撤并学校数的比例为49.2%,初中撤并学校数的比例为46%。中小学布点基本达到“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结构优化,资源均衡,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较高”的目标,做到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满足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公平的需求。在研究制定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时,全州各县市均按照政府研究、政协协商、人大决议、党委决策的程序,广泛征求各级干部群众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努力做到三个确保:一是确保校舍校产资源的共用共享,优化重组;二是确保各类教育与县域人口在布点上科学合理;三是确保中小学布点和办学规模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使全州城乡中小学布局结构更趋合理,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办学效益显著提升。
三、稳步推进工作
楚雄州在中小学校点撤并工作中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行撤并,条件成熟的先撤并,条件暂不成熟的待条件成熟后再行撤并,既要推动发展,又要维护稳定。在操作过程中,采取分段撤并、整校撤并、新建学校等多种方式,扎实开展布局调整工作。如:楚雄市立足建设滇中特色大城市的定位要求,结合东南片区城市快速扩容发展的实际,积极争取鹿城中学、彝海中学和小花山小学的改扩建项目,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布局与“扩城”战略同步推进;元谋县通过整合“8·30”地震恢复重建、明德工程、校舍安全工程等项目资金,着力打造江边小学整体搬迁新建项目,实现了全乡21所小学集中到江边完小办学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州已下拨中小学校舍建设资金1.57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07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舍9.73万平方米,全州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和校舍安全工程正同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