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弗雷德·金西打开性学之门

2009-05-12 09:11陈安
凤凰周刊 2009年31期
关键词:性行为研究

陈安

2004年,好莱坞出了一部名为《金西》的影片。美国观众自然很熟悉金西这个人,知道这个教名为“艾尔弗雷德”的生物学家于上世纪40、50年代编著了两大册关于男女性行为、俗称“金西报告”的书,使他成了家喻户晓也备受争议的人物。

影片中饰演艾尔弗雷德·金西(AlfredKinsey)的演员是主演《辛德勒的名单》的利亚姆·尼森。辛德勒和金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做了两件不同的事情,前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纳粹大屠杀时期在波兰拯救了一千多名犹太男人、女人的生命,后者则是战后在美国先后采访了上万名男子、女子,写成《人类男性性行为》(1948)和《人类女性性行为》(1953)这两本在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影响巨大的畅销书。

《金西》这部电影问世于金西去世50多年后。金西身后受到了两种绝然不同的评价。就在这部影片开始公映时,《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其标题如此发问道:“艾尔弗雷德·金西:究竟是解放者还是性变态者?”说他是“解放者”的人,称赞他是驱散围绕人类性行为的神秘气氛的先锋,把国人从清教禁欲主义中解放了出来;说他是“性变态者”的人,是将其性学研究成果贬为“使腐化堕落合法化的垃圾科学”,并对他个人的性行为提出质疑。连金西的两部传记对传主的态度也迥然不同。一部将之誉为“大无畏的先驱者和改革家”,另一部则对他大加訾议,甚至指控他是“性罪犯”。

正是由于这些由来已久大相径庭的分歧看法,导演比尔·戈登决定拍摄金西的传记片,从而让人们对这个20世纪美国知识分子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金西持有比较客观和全面的认识。生于爱尔兰的尼森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扮演金西的片约,从他20多岁一直演到60多岁,并惟妙惟肖地模仿他的中西部口音。他说:“金西发现了人类知识中的空白,他想填补这个空白。他是带着紧迫感去做调查研究的。我赞赏他那种非凡的职业道德。”

从大自然取得灵感

1948年7月,艾尔弗雷德·金西(左一)与他的两位助手在一台试验用的分拣机前。

金西1894年生于新泽西州霍博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家庭,是家中的长子。其父是斯蒂芬斯技术学院教授,当时教授的收入甚低,家中生活贫寒,金西连牛奶也喝不上,因缺乏维生素D而患了佝偻症,还犯过风湿热和伤寒,都未能得到妥善治疗,所以尼森演他时要演出他有点儿弯腰曲背的情状。不过,他的轻微驼背倒使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未被征召入伍。父亲家教甚严,要他的三个孩子笃信宗教,礼拜天定为祈祷日,男孩子平时禁止跟女孩子交往。

孩提时代,金西被禁止学习任何后来带给他名声的知识和学问,但他很早就显示了对大自然、对野营露宿活动的浓厚兴趣,甚至曾打算在学校毕业后去基督教男青年会当专职人员——因为这个青年会每年都举办夏令营活动。他参加过美国童子军,经过不断努力,最后当上了“鹰童子军”,也即童子军的最高一级——需获得规定的11种奖章,另加别的10种奖章后才能取得这份荣誉。尽管幼时的疾病令其心脏变弱,他还是热衷于参加童子军的一系列艰苦的野外活动,如长途徒步旅行、扎营考察等,在大自然中感受无比的乐趣。电影《金西》中的主角似乎颇有“英雄”气概,如影片结尾处,他和妻子漫步森林,抬头仰望树木,音乐轰然响起。有觀众问,这样处理,是否将金西过于英雄化了?尼森答道:“金西一生从大自然取得灵感,大自然使他感到充实。”

中学时代的金西是个安静而刻苦学习的学生,不喜欢体育,却爱弹钢琴,曾梦想当个音乐会钢琴家,但后来决心集中精力学好功课,而一名生物学老师把他的兴趣引向了生物学、植物学和动物学,并使他立志当一名科学家。他在斯蒂芬斯技术学院学习了两年,由于主要学的是英语和工程,学不到生物学,于是想转学,其父竭力阻挠,结果他还是转至缅因州鲍多因学院修读生物学和心理学,父子关系因此而破裂。在鲍多因学院,以及后来在哈佛大学专攻生物学,金西都是成绩出色的优秀生。他的博士论文写的是“瘿蜂”,为此,他曾到全国各地去采集、制作大量标本。1919年,他获得哈佛理学博士学位。后来他把标本赠给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该馆收藏的1800万件昆虫标本中有金西采集的500万件瘿蜂标本。他于1926年出版的《生物学导论》一书曾是美国中学普遍使用的教科书。

成为“性学之父”

1948年7月,艾尔弗雷德·金西与妻子在家中。

在开始其性学研究之前,金西一直在印第安纳大学当生物学教授,而对性学产生兴趣也是在该校任教之时。为了使学生们将来有个美满的婚姻,学校准备开一门“性教育”课,金西参与了筹划工作。在备课过程中,他惊讶地发现,有关性的科学文献几乎是不存在的,有的却是由某些医生和牧师散布的无稽之谈。他所读到的有关性的出版物都是基于“兼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伦理标准写成,在他看来完全是一些压抑人心灵的性观念。他批评那种对“性结构和性心理”的普遍无知状况,认为“延误的婚姻”(即“延误的性经验”)在心理上有害无益。

由于他的自由观念及对避孕节育的公开支持,校方很快便把他从性教育课中撤了出来,而他对性学研究的兴趣却越来越浓。他相信,如果以科学的方法进行采访面谈,就一定能把性学研究引向深入。1940年,在获得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赞助后,他开始了他的研究计划。

1940年代中期,金西招收、培训了14名采访者,组成一支调查研究队伍,并在印第安纳大学校园内开办了“性行为、性别和生殖研究所”(现名为“金西性行为、性别和生殖研究所”)。他们仿效盖洛普民意测验手法,四处出动,约人面谈,先后采访了5300名白人男子和男孩,向他们提出300个有关性行为的隐私问题,回来整理记录,统计数字,分类归档。到了1947年,金西觉得已经掌握了足够资料来编一本有关男子性行为的书。第二年,厚达800页的《人类男性性行为》一书便轰然问世了。

1948年7月,艾尔弗雷德·金西的家庭合影。

当时在美国,“性”仍然是一个禁忌的话题,可这部书大谈特谈的就是男人的各种性心理、性行为,从异性恋、双性恋到同性恋,从性幻想、做爱到自慰,从壮阳物、安全套到性病,等等,应有尽有,无所不包。书中并无复杂的理论、晦涩的术语,而都是被采访者的亲口叙述、过来人的经验之谈,真实、自然而详尽。金西首创了衡量性倾向的“0至6”这个尺度,“0”是绝对异性恋,“6”是绝对同性恋,后来他的同事又加了“7”来代表“无性”。这个尺度现被称为“金西尺度”。他也让读者第一次知道,同性恋者在人口中并非只占百万分之一,

作为一个认真、求实的科学家,全西;中破传统的保守势力,打开“性学”这个冷门,把“性”这个神秘话题公之于世,把某些由来已久错误的性观念纠正过来,使性学开始走出学者的书斋、医生的实验室和门诊所,进入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金西报告在社会上引起轰动效应和激烈争议,这是必然而无可惊奇的。

此书一出即售罄,以致连续多次再版。据报道,其销售盛况为小说《随风而逝》以来所绝无仅有。金西被称为“性学之父”,《时代》、《生活》和《麦克科尔》等杂志均作采访报道,《时代》还把他用作封面人物,在其肖像四周饰以鲜花、鸟儿和蜜蜂,另有一行文字:“维纳斯的镜子”(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作曲家科尔·波特写的音乐剧《亲亲我,凯特》里甚至有这样一句歌词:“根据金西报告/你认识的所有普通男子/都很喜欢他的情人宝贝殷勤求爱”。连在那些以基督教新教伦理为美国伦理、只能发出一种声音的白人小镇上,人们也开始敢于谈论性生活健康问题、同性恋者权利运动,先前被人们视为“不正常”、“变态”的行为开始变为“正常”、“非变态”。

有价值又有争议

然而,许多虔诚的宗教信徒历来把任何有关性行为的描述都视为导致腐化堕落的罪孽,所以当时那些保守派,尤其是宗教界人士视金西报告为洪水猛兽,斥之为宣扬肉欲、伤风败俗的“淫书”而大加鞭挞,就不足为奇了。对此,金西及其读者倒并不在乎,印第安纳大学校长挺身而出,为金西及其从事的科学研究辩护,一时更传为学术自由佳话。唯一使金西感到气愤的是,有些宗教团体竟对他的资助者施加压力,要他们撤销对他的赞助。

《人类男性性行为》出版后,金西及其团队开始了对女性的调查。他们先后采访了5940名白人女子和女孩。5年之后,《人类女性性行为》问世。不过,这一次他们的劳动成果却遭到了冷遇。这是因为“冷战”这只黑鸟展翅而来,荒谬的意识形态之网笼罩了整个社会。不少美国人居然相信,共產主义敌人正在试图败坏美国的道德风气。国会“剿赤”部门之一里斯委员会竟然散布说,金西可能与“共产分子”结盟,企图用其“淫书”来摧毁美国人的道德防线,从而“轻取”美国。

金西不是共产党人,当里斯委员会发出威胁要追查他及其研究所时,他否定了他们的指控,但洛克菲勒基金会因此而终止了给他一年10万美元的资助。没有经费,他便无法开展下一阶段繁忙的研究工作。他打算为新的性研究计划搜集资料——狱中男性犯人的资料、欧洲人的资料、动物的资料,等等,而现在这一切都落空了。对他而言,工作高于一切,在无法继续工作的情况下,他心情沮丧,郁郁寡欢。两年后,也即1956年,金西卒于心脏病和肺炎,享年62岁。有关他的研究工作,《纽约时报》在其讣告中写道:

“艾尔弗雷德·C·金西博士的过早死亡使美国舞台失去了一个重要、有价值而又有争议的人物。对他的调查研究结果以及某些内容不太审慎的使用,不论有何种反应,其事实是,他首先是、最后是、始终是一个科学家。从长远观点来看,他对当代思想所作出的贡献的价值,或许较少在于他所发现的事情,而更多地在于他使用的方法及具体运用之道。任何解决性问题的科学手段都是困难的,因为这一领域为诸如道德戒律、禁忌、个人和集体训练与长期形成的行为方式等一类东西严加遮掩。其中有些东西本身可能是好的,却无助于产生用以取得真情实况的科学的、源自经验的方法。金西博士以超脱态度和精确性挑开了这层遮盖物。他的工作是认真而全面的。当然,他的死将会造成这方面的大退步。让我们衷心希望,激起这项研究工作的科学精神将不会随之而受到损伤。”

1948年7月,艾尔弗雷德·金西在教小女儿读书。

对金西的新兴趣

金西报告之所以引起激烈争议,一方面是由于它勇猛地冲决了传统而保守的性观念(如对同性恋的错误看法),另一方面也由于报告内掺杂了一些不必要的内容(如恋童癖患者的叙述)。至于1960年代的“性革命”、“性解放”、同性恋者权利运动,肯定都与金西报告的影响有关,同时也是50、60年代民权运动影响的结果。金西本人的某些性观念或许也有令人质疑之处,但“性革命”、“性解放”因矫枉过正而产生的弊端,如色情电影的泛滥、性生活随意和混乱造成的性病、性侵犯者惩治法律的宽松等,显然不能归咎于金西报告。

21世纪伊始以来,我们可以感觉到人们对金西所产生的新兴趣。除本文开头提到的传记片《金西》和两部传记外,还出现了纪录片《金西》、长篇小说《内圈》,而以《性博士》为题的戏剧作品既有音乐剧,还有广播剧和外百老汇剧。这种新的兴趣显然说明人们对这名无畏的“性学之父”有所怀念,或许也是人们希望有更多勇敢的新人间进一般人怯于进入的科学研究领域。就在传记片《金西》上演之际,《纽约时报》发表一篇长文,题目是《金西之后很久,只有勇者在研究性学》。文章介绍了美国性学研究的现状,笔者觉得有必要摘译部分内容如下:

“自金西报告发表以来的几十年里,很多情况都变了。但科学家们说,有一点却始终没有变:美国人对性科学研究的模棱两可态度。

“在性革命之后数十年,美国的性学研究人员仍然在类似地下科学工作的状态中从事研究,担心受到压制或公众谴责。在这个发明了伟哥、拍摄了《欲望城市》的国家,在一种人们侃侃而谈性事,杂志、电影和白天电视充斥性话的文化里,研究人员却要用密码语言来标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因为他们知道,不定什么时候,他们就会像金西博士一样成了对公众的威胁而被勒令停止工作。

“国会已扬言要取消几个受到高度关注的性学研究项目。……卫生部门官员拒绝向一个参与者众多、得到三所大学支持的研究计划提供经费,这项计划旨在培训对性学研究有兴趣的学生。

“研究人员们说,由于这些持续不断的敌视状况,他们对一些基本问题仍然知道得很少,其中包括性欲如何影响判断,年轻人如何形成性认同,为何有如此多的人甘冒性风险,个性和心情如何影响性生活健康,互联网上的性资料和网上约会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等等。”

显然,在美国已被金西打开了门的性学尚有许多课题需要研究,而研究能否进行和深入,将取决于政府和公众能否真正理解这种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编辑 晓波 美编 黄静

猜你喜欢
性行为研究
“性”有更广泛的内涵!心理学家分析3种形式
动物进化中的性谜题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做爱,要做健康与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