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办学为民”宗旨笃行“育人为本”追求

2009-05-12 05:58潘光伟
云南教育·视界 2009年12期
关键词:办学育人学校

潘光伟

“办学为民,育人为本”主题实践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解放思想成果的巩固。红河州教育系统开展“办学为民,育人为本”主题实践活动一年多来,不但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向深入,而且理性把握“办学为民,育人为本”的基本内涵,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引领观念转变,推动制度变革,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推进红河教育现代化进程。

一、深刻理解宗旨内涵,明确宗旨追求

要深刻理解“办学为民,育人为本”的内涵,必须对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使命与目标作深入剖析,才能真正厘清红河教育发展的方向,端正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思想,提高办学效益。

当今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全面的要求,要求教育从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中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量的激增及其存在形式的变化,知识共享的可能等,使教育从内容到方法都面临严峻的考验;数字化社会的到来,新技术、新媒体的涌现,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必然对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对人的精神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人们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精神世界,科学地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以积极、昂扬的精神状态面对世界,这有赖于教育作出贡献。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的生态、能源、人口以及民族文化传统等一系列危机,也向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性课题,要求教育作出回答。为此,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出现了种种不适应的情况,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必须正视摆在面前的种种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我们的教育现状是,学生经过9~12年的漫长教育历程之后,却越来越远离社会现实,越来越感到涉足社会的困难。基础教育能否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能否使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创造潜能获得充分的发挥?他们能否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并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他们能否在生命历程中获得愉悦、和睦、关爱和成功的满足?他们能否担当起传承历史和人类文明的责任?一句话,他们作为完整的生命个体,能否获得充分、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这已经成为我们普遍感到焦虑而又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没有谁会怀疑,基础教育本质上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的教育。但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的“基础”究竟是什么?传统观点认为:“双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相信中国的基础教育质量不错,尤其是数学与自然科学教育的质量不错。但是,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至少是片面的。为此,我们必须对基础教育的“基础”进行再认识,认清基础教育的使命与目标。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应当体现在帮助学生打好终身学习的基础上。而这一切都要求把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学会学习的能力、探究精神、责任心以及适应社会和推进社会发展的能力放在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位置上,把它们确定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从而也把它们确定为基础教育的“基础”。

“办学为民,育人为本”的提出,是红河州教育系统党组织和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结果,是对教育现状的深刻反思,是对教育模式变革的渴望,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学术化表达。“办学为民,育人为本”既具有深刻的学理渊源,又具有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现实意义,它是我们的办学宗旨、价值追求和改革方略。不能全面理解“办学为民,育人为本”的内涵,就不能体现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全州教育系统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高举“办学为民,育人为本”的旗帜,以循道精进、奋发有为的精神,团结带领广大师生朝着“统筹区域教育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前进。

(一)在办学宗旨上,要坚持办学为民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教育机构向他们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让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是社会绝大多数家庭的共同愿望。我们坚持“办学为民”,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因此,必须把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和要求,作为教育决策的主流意识,把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学生,作为实现国家根本利益与广大学生和学生家长具体利益相统一的切入点,把社会经济发展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把人的发展规律对教育的要求,作为我们构建现代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的重要准则,把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教育实践的基本维度。

办学为民,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公益性是教育的一种客观属性,是由教育内容、教育产品和教育利益主体的公益性决定的。党的十七大强调坚持教育公益性质。教育是公共产品,是惠及全民的公益事业。因此,教育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而不应该是实现少数人利益的工具。公益性是“办学为民”的第一要求。

办学为民,要坚持教育的公平性。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在法律上,是人人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在教育政策上,是人人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资源;在教育活动中,是人人受到平等的教育对待,是人人具有同等的取得学业成就和就业前景的机会。教育公平是教育的社会理想和教育政策的追求目标,是教育普及和质量的统一,是人民对教育的普遍要求,对教育公平的不懈追求更是我们党“办学为民”宗旨的直接要求。

办学为民,要坚持教育的均衡性。“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发展教育要狠抓源头建设,将均衡作为活水引领教育发展,使教育生态呈现良性发展。要推进校际均衡,使每个学生都能就近找到优质学校,享受优质教育;要推进城乡均衡,使农村教育标准化,给农村孩子平等的就学机会;要推进群体教育均衡,确保低保家庭子女、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弟、残疾青少年等弱势群体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要着重提升义务教育,努力办好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改善幼儿教育,健全和完善与红河州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国民教育体系。

办学为民,要坚持办学的效益性。学校办学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因为办学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人才的培养、学校职能的发挥和办学目标的实现。学校办学效益的内涵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和三个方面的内容。学校的办学效益,一方面是学校产出与投入的对比关系;另一方面是学校的产出必须符合社会的需要,这是一种社会化层次的含义。办学效益的内容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表明数量方面的对比关系;二是具有一定的质量要求;三是达到一定的社会适应性规定。因此,学校要根据相关政策,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依托当地实际情况,正确处理学校投入与产出、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之间这两对矛盾的关系。比如在规模方面,学校不是越大越好;在质量方面,要追求全面育人,而不只是片面强调升学率;在适应性方面,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能主动融入、适应社会的人,而不只是一些上过学、读过点书的“无用书生”。

(二)在价值取向上,要坚持育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教育实践中就是要坚持育人为本,要以人的发展,特别是要以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为根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身为教育人,从事着光辉事业的我们,“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就应当成为我们永恒的追问;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教育怎么办则是我们应当潜心思索的问题。在思索中我们逐步明确:教育从古到今,都承担着传授知识、传承文化、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的职能;教育不仅仅是一种传授知识的社会行为,也不仅仅是教授个体谋生技能的工具,教育是一种培育人和陶冶人的活动,是一门促进受教育者个人成长和获得幸福,成为“人”的艺术,是推动社会发展、为人类美好明天奠基的崇高事业。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做到“正本清源,返璞归真”。

要做到和坚持育人为本,就要把教育的重点转向人本身,特别是要转向人的主体性。教育的眼中不应该只有知识,只有分数,只有被规定的、僵硬的“知识容器”,而应该是现实存在的、有意识的、会思考的、能动的社会人,是有智慧、有活力、会创造、富有人性底蕴的有生命光彩的人。但是,长期以来教育一直过分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而忽略了作为个体而存在的学生生命,严重背离了教育的本源。展望当今的教育现状,分数承载了太多的希望,学习承受了太重的压力,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在当今的形势下,我们的任务是什么?从总体上来讲,我们的任务是使教育回到它的本来属性上,即让教育回归“育人为本”。我们应该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和永恒追求,将“人本”这一核心思想落实到教育工作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环节,在教育过程中充分体现人性关怀,使教育活动始终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要关注人人接受教育的公平性,要坚持尊重个性和承认差别,满足每个人的个性需要和期望。

二、深化实践活动,提升教育品质

教育系统党组织存在的合理性、作用发挥的有效性,都离不开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正确解读和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文化整合能力。一句话,没有文化影响力和社会认同感的组织就没有存续的合理性。因此,全州教育系统务必要从巩固和扩大学校党组织执政基础、提高执政水平和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办学为民,育人为本”主题实践活动的意义,以实践的经常化、行为的自觉化、制度的规范化、成果的多样化来深化主题实践活动,促进教育科学发展。要突出实践特色,密切结合教育理念重构、现代教育制度建设、新课程改革、学科建设、教师专业化发展、师德师风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等一系列重要工作务实推进,把主题实践活动看成一场提升红河教育品质的变革。

(一)着力强化五项工作

一是着力更新教育发展观念。人类教育史是一部从神化教育走向物化教育,再走向人化教育的发展史。前者表现崇拜性,中者突出占有性,后者体现自主性。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主客体互动的、教真育爱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使人成其为人,使人全面发展,使人幸福生活。教育事业是具有适应性和引领性二重特点的社会事业。现代教育是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以人为本,坚守公平,培育人的心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和引领时代进步的事业。为此,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揽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着力构建有利于现代教育发展,有利于现代教育价值实现,有利于现代教育生态建设的人才观、知识观、评价观、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学习观、活动观、校园文化观及学校管理观等新的教育观念,以此提升红河教育的价值品质。

二是着力推进现代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为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培养目标,运用现代理念、体制、方法,整合和创造内外条件,组织引导教职工协调一致地、富有活力地完成学校发展目标的活动过程。加强学校现代管理是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需要,是发展现代教育的需要,是构建现代教育价值的需要,是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需要,是克服影响学校发展因素的迫切需要,是提升红河教育品质,实现红河教育内涵发展的战略措施。

推进现代学校管理,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紧紧围绕现代教育人本性、公平性、开放性、法制性、效益性五大特征,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管理活动中,全面融入现代教育的价值观,牢固树立全面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全面满足教育对象成长需求、全面提高教育效能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在价值教育、能力教育、制度教育过程中突出教真育爱的核心价值。切实加强学校发展战略管理、体制机制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学校建设标准化管理、价值建设管理,切实加强基础管理、全程管理、系统管理、精致管理,促进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和依法管理,提高学校整体素质,为现代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管理基础。

三是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育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事业,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核心素质。建设一支“社会信任、家长满意、学生崇敬、师得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提升红河教育品质的关键。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核心,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广大党员教师要带头履行红河州教师履职“八不准”的规定,做到不违规收费,不徇私舞弊,不弄虚作假;不在教育教学中消极怠工,敷衍塞责;不歧视、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进行有偿家教;不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不在酒后上课,课堂上不吸烟,不使用手机;不言语粗俗,不行为轻浮,不穿奇装异服;不向学生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

四是着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当今教育教学改革风起云涌,各种新的教育思想在课堂上激荡,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各种原因,红河州当前的课堂学习奉行的是传统的课堂学习观。其突出特点是维持性、被动性、盲目性、单维性和知行对立性。课堂重传授轻训练,教师拼命地讲,学生使劲学。这样的教学脱离了实践,学生的能力、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难以达到要求。有的教师则照本宣科,不能及时消化知识、反馈信息,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影响了课堂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新课程改革及现代课堂学习观要求课堂学习体现创新性、主动性、科学性、多维性和知行统一性。现代教学论、课程论提倡开放的课堂观,认为课堂就是一个开放的场域,各种教育教学在此间生成,没有单纯预设,唯有生长。教师和学生在此间的关系并不是“讲与听、教与学”简单的二元关系,而应该是相互共建、共生的生态共赢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打破单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倡符合现代教育精神、适应学校特点的多种课堂教学模式。

五是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近年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已成为世界中小学教育的共同主题和趋势。红河州也必然要把教育工作的重点从确保数量的增长转变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国民充分享有优质教育的资源。为全面提升红河教育品质,我们要以课改为契机,积极进取,树立现代的教育教学方法论,科学的现代教育教学质量观;要旗帜鲜明地推进“减负提质”工作,让教育回归纯真,激扬师生生命激情和学习兴趣,提高教的质,提升学的质;要坚持和完善以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为代表的现代教育评价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以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为基础,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和检测体系,提升教学品质,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红河教育核心竞争力。

(二)努力践行“四个育人”

一是教书育人。教师工作的实质不仅在于教书,更在于以教书这一工作形式达到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目的。教书可以惠养育人,因为书中有科学、有经验、有知识、有道德,蕴涵着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历史传统、现实观念等等。将书授之于学生,会使学生从中受到多方面的教育,获得一些为人的道理和行为准则,形成做人的品格和规范。教书虽有如此之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教书都能够达到理想的目的。因为,教师如果只重记诵识读,只重推演形式,只重搬弄文词,不引导领略书中为人之道,不引导领略做人之品行,就难以培养出对社会有益之人、负责之人。因此,教书不等于育人。教书育人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对教书工作目的的认识。因此,作为教师,在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上,要始终明确教书和育人,育人才是目的,是根本,教书是工作形式,是达到育人的手段。教书和育人两者密切联系、相互促进,但又不能等同。

二是管理育人。学校管理与普通意义上的管理有所区别,学校管理本质上是“育人的管理”,就是要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与实施控制等职能协调师生的活动,使师生在价值上认同共同目标,在行为上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的活动过程。学校管理,就是最大限度的调动与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全体师生参与学校的各项事务,最终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一种活动。学校管理制度的设计要以“生命人”为人性假设,从生命的视角去关注师生,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实现自我价值的幸福共同体。

要倡导生命关照的学校管理,以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怀,保证人性的张扬,呵护生命的健康成长。首先,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要以人为本。制定制度、执行制度的目的,是要用制度去约束人、规范人,统一大家的行为。要以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更有效、更好地达到既定目的或完成既定任务为基准。其次,要践行人性化管理。在实施人性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爱是根基,坚持师生平等、率先垂范、诚信、快乐感等原则,创建健康、和谐、快乐、积极的育人环境。第三,管理要遵循一些伦理准则。伦理在本质上是人对自我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规范、设计和引导,是为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服务的,其实质是人对自我的一种内在管理。师生都有追求自主、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自由,在管理中要充分运用信任、尊重、关心的伦理准则。第四,要加强日常行为的管理。科学有效实施常规管理,促进自我管理,由他律走向自律,由结果走向过程,由苛刻走向宽容,尊重个体差异,逐步形成一种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持续性“内部受益”机制。第五,教师应努力提高管理育人素质,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教师应有高尚的人格素养、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淡化权威心理,有一颗炽热的博爱之心,用人格去影响人格。要学会用系统论的观点进行管理,改进管理作风,提高管理水平,优化学校教育环境。

三是服务育人。学生在学校所经历的不单是求学,也是一种生活,一种生长。学校除了教学生学知识,还要教学生学做人,让学生在学校服务中快乐成长,幸福生活。学校要强化教育服务意识,不能只重学业结果,而忽视过程服务。学校不只是一个教学的场所,更应该是一个让学生成长、向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寓所。具体而言,可以从课程建设、行为示范、生活关怀三个方面提供育人服务。

课程建设。课程是学校最直接、最丰富、最系统的产品。课程是学生起飞的跑道,是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我们应该更新课程理念,建立健全现代课程体系,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开发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努力形成国家课程精品化、地方课程特色化、学校课程个性化,最终构建学校自己的课程文化。学校教育要以课程为载体,融父母之希望、社会之要求、学校之寄托,从而真正做到服务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的目的。

行为示范。教师这个职业特别强调言传身教。上所教,下所效,教师的行为示范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一个学高身正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持续一生,影响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学校应该向学生提供优质的行为示范服务,让学生在教师的言传身教、知行合一中领悟、学习。

生活关怀。学生在生活中,既是积极的探索者,也是一个脆弱的初涉者。教育的发生不仅仅发生在课堂教学中,更发生于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生活中服务学生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后勤服务,也不仅仅是职业性的规劝或关心,而且是在爱的世界里带领、教会他们领悟生活,思考人生。教师和学生在这个共同的生活场域中共建和谐校园,共同生成,共同快乐生活。

四是文化育人。学校文化作为群体认同的一种社会规范和意识形态,育人功能是学校文化的本体功能,即通过学校文化的导向、激励、价值认同、情感陶冶功能,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不断完善、对真善美的不断向往与追求,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学校文化的构建,需要科学定位,吸纳古今,注重传承,不断创新。一是要亮化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是基于对学校本质、特色、品牌、办学规律以及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的深度认知,在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这也就是说,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声誉及凝聚力、感召力、发展力、生命力的集中体现,它对学校师生具有指引、熏陶、规范乃至强制作用,激励学校师生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实现人生的理想与价值。二是要融合多元文化。学校文化要海纳百川,承认和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文化,采取尊重、包容、鉴赏、吸纳的态度,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提供条件和奠定基础。三是要彰显特色文化。要明晰学校的办学定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己合适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四是要规范制度文化。合理的制度是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思想品德的规范化。规范而相对稳定的制度有利于教风、学风和服务作风三位一体优良校风的形成。

◇责任编辑 李配亮◇

猜你喜欢
办学育人学校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