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理论及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启示探讨

2009-05-11 08:52汪小明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6期
关键词:归因理论

汪小明

摘 要: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针对当代大学生择业的不良心态以及就业困惑,我们可以用归因理论进行全景式探析,并在其指导下,构建现代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从而培养适合大学生自身个性特点的科学择业观,以形成当代大学生具有竞争力的“就业力”,促进国家就业工作。

关键词:归因理论;择业困惑;科学择业观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145-02

1972 年,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ernard Weiner)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很有影响的“三维度、四因素理论”,即成败归因理论。韦纳分析确定了归因的三个维度,即原因源维度、稳定性维度和可控性维度。进而通过大量分析认为,人们可以为自己或他人的成就找出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只有少数原因显得特别突出,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韦纳认为归因理论的基本原则就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一旦先前行为的结果是正确的,人们就可能会力图恢复原有的因果关系,而如果先前的结果是人们不希望的,人们就可能会改变这个结果的原因,以期结果向好的方向转化。所以韦纳认为,对成败的归因在先行条件和成就行为之间起着关键的作用。归因作为前一行为的结果和后一行为的启动之间的结合点,成为两个行为周期之间的桥梁。由动机到行为再到行为结果是一个受众多因素影响的过程。在众多的因素中,有一个或数个被知觉为产生结果的原因,这种归因引起期望水平和情绪体验的变化,进而影响后继行为;后继行为的结果又会再一次被归因,由此而形成循环。如果归因是良性的,即有利于维持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的情感,那么这一循环就趋于良性循环;如果归因是不良的,不利于自尊和自信,产生消极情感,形成恶性循环。因而进行科学合理的归因,归因的正确与否,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而言,在当代大学生中间建立科学合理的归因方式不仅有利于其学业成绩的发展,而且对指导大学生做好自我评价、形成合理科学的择业观具有积极的意义。如果能在大学生活中运用归因理论建立科学合理、适合自身发展的择业观,就可以从源头上杜绝不良的择业心理和观念,有助于大学生对自身的正确认识,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就业压力。

1 大学生择业难问题归因分析

1.1 目前就业的新形势、新问题

(1)由于高校连续扩招,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增长。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并没有大的变化,从而导致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

(2)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过去的统一分配制度一去不复返。而逐步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市场化就业运作模式。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学生,由于特定的独生子女年代背景,本身比较叛逆和不独立,同时从小到大均生活在学校这个“温室”里面,导致生理和心理相对不成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应对挫折能力相对滞后,面对国家新的就业政策,表现出了不同的心理状态。

(3)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上存在着地域不平衡以及突出的结构性矛盾。

(4)由于就业市场上供过于求,导致许多用人单位过分关注文凭,动不动就强调要博士、硕士、MBA,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才学识与应聘职位不相称,并造成局部的人才积压,最终导致人才难尽其才,加剧了人才的浪费和人才市场的恶性竞争;过分强调性别,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等,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过分重视地域,一些用人单位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导致外地户口学生机会减少;过分看重经验。许多用人单位越来越喜欢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要求“来了就能用”。一般大学生无法满足要求。以上这些用人要求对许多毕业生心理上也带来了一些不平衡。

1.2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

(1)就业茫然心理。就业茫然几乎是每个大四毕业生都必须经历的一段心理困惑。许多大学生在学校这个象牙塔中安心、努力的学习,并怀着最美好的梦想期望能在社会中找到一个做适合自己发挥才能的位置。但是,许多学生对于自己能够做什么或者说想要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却不太清楚。部分毕业生过高估计自己的知识时评和专业技能,对一般的用人单位不屑一顾;部分毕业生过低估计自己的水平,严重缺乏自信,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能恰当评价自己,但是却没有一个职业的定位,仍然不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由于茫然的心理,许多毕业生不能准确找准自己的位置,也就不能以积极心态去寻找就业机会,甚至于部分毕业生选择放弃就业,从而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工作。

(2)就业求稳守旧心理。受中国传统观念和家庭的影响,现代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期望依据表现为报酬、工作的地域、工作是否相对稳定、发展机会、专业是否对口、福利、合同期限等方面。因此,许多毕业生在就业时,仍然首选公务员、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国有企业等一些过去的“铁饭碗”单位,因此,也才会出现近1000人争抢20个岗位的公务员报考现象。在一些招聘会上,一些人满为患的大型国企面前门庭若市,而一些求贤若渴的私企面前却门可罗雀。

(3)就业盲目攀高的心理。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成长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安定,生活条件优越,且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受到百般呵护,在生活中大多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在求名、求富动机的驱使下,不能从自身实际出发,正确评价自己的主客观条件,而一心追求大城市、高报酬、好福利的用人单位。所以在求职中不肯“屈就”,坚决要留在一些大城市,而不愿意到省会城市周边地区甚至西部等一些特别需要人才的地方去。同时,有部分毕业生喜欢跟同学、朋友进行比较,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几个单位的优胜劣汰,从而百般挑剔自己的岗位,羡慕别人的工作,有时候会轻易进行放弃,更有甚者,对朋友、同学进行诽谤、造谣中伤等,从而严重影响与他人的交往状态。

(4)消极依赖心理。当代一些大学生均是80年代的独生子女,很多事情由父母进行代劳,从高中开始,学校、专业的选择基本由家长完成。他们从小养尊处优、在生活上自立、自理能力较差,存在很强的依赖心理,很难形成独立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很难在用人单位面前充分展示自己,而是想着依靠父母或亲戚的努力为自己安排一个好的就业单位。而近年来,也确实有很多家长利用职权为孩子谋取私利,这个现象在冲击廉政的同时,也给广大没有就业关系的学生带来心理上的严重不平衡。

2 运用归因理论培养大学生科学择业观

当代大学生之所以在就业时存在着诸多不良就业心态与不能对自己进行合理归因判断有很大关系。科学择业观的养成能使学生摒弃不良择业心态,有利于大学生合理定位、科学分析,形成一种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就业力”。要培养科学择业观,首先要运用归因理论构建有别于传统就业指导模式的个性化大就业指导体系。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沿袭的是传统的应试育的模式,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实践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开始进入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就业工作也进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艰难转型的时期。同时,只有对学生进行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科学的归因和设计,制订出一个长远的、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发展规划,构建一种新型的就业指导模式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才能使大学生具有就业竞争力。

构建个性化大就业指导体系,运用归因理论是基础。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 假定成就动机或成就行为的形成过程是一种序列的、历史的发展过程,即成败结果、评价、归因、情感、期望、行为或动机, 归因起着关键作用。人们对结果的不同归因, 通过自信心、自尊心、情绪态度的变化影响了人的后继行为。按照归因理论构建这样一种广义的就业指导模式,除了传统就业指导模式众多要素的不可或缺外,还需要结合影响人们归因的个人特征、他人反映、社会常模等因素来进行设计,这就需要按照全程化、分层化等原则进行设计安排,而重要的是要遵循个性化原则。根据归因理论设计的就业指导模式应完全是以个性化为基础的。这样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才最有针对性。社会心理研究者认为,个性特征是影响人们归因过程的重要因素。个性特征与归因倾向密切相关。人们在进行归因时,时常会对那些自认为有重要影响的原因表现出某种偏爱和重视。有的倾向于内部原因,有的倾向于外部原因;有的倾向于稳定的、不可控因素,有的则倾向于不稳定的、可控因素。因而,职业生涯指导模式必须是在常规模式的基础上,完善突出个体化、差异化。实施个体化辅导,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能力、个性特征及行为风格,根据每个人所处的组织环境等来制定不同的设计方案,从而使职业定位准确、设计方案科学。构建出这样一种个性化的大就业指导模式,按照全程渗透指导的原则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将极具针对性,对大学生科学择业观的养成将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依据归因理论引导大学生进行归因训练,逐步养成科学合理就业观念。归因理论认为“寻求理解”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与推论,进而通过这种因果关系来认识、预测、控制周围的环境及随后的行为。这样,一个前因、归因、后果的相互作用体系就暗示了一种可能性,即通过控制外界信息,改变个体的自我归因,进而改变其后继行为。这就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归因,增强行为效能感,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分析问题、认知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

归因理论者设想,人们在活动中表现出不正确的消极归因,会导致不良情绪和行为,如果采用一系列干预法,纠正或改善不适当的归因方式,随之就能改变情绪和行为。如果学生在就业观的养成方面形成了不良心态,则对其未来的就业可能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形成一种类似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影响到大学生科学就业的成功率。反之,如果我们在大学生就业之初,就采取一系列的干预,对其不良的就业观念及时进行纠错,及时进行因势利导,不仅能有利于科学就业观念的养成,也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在个性化大就业指导模式的环境下,学校的教师及辅导员,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择业观方面,要开设有关归因理论方面的课程,结合社会发展情势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归因方式,逐步形成科学的择业观念。另外,还可举行模拟招聘等活动,通过具体的就业演练,让学生运用归因理论合理分析具体就业中涉及的具体问题,根据自身特点并结合社会的实际现状,科学判断哪些因素是客观不可控因素,哪些是主观可控性因素,最终理性地做出适合自己的判断。只有坚持这种长期化的归因培养和指导,才能使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时时、事事运用科学归因进行分析。从而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和青春焕发的精神面貌,用积极、主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就业过程中的所有困难和挫折,向社会跨出自信、成功的一步。

参考文献

[1]杰弗里·H·格林豪斯,等.王伟,译.职业生涯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张添洲.生涯发展与规划[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1993.

[3]韩仁生.归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

[4]楼仁功.大学毕业生择业观探析与引导[J].中国高教研究,2001,(10).

[5]殷雷.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不良心理状态[J].心理科学,2004,(4).

猜你喜欢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下外语学习动机激发策略研究
基于归因理论的中小学生学习动机自我激发研究
归因理论视角下大学生英语学习效果调查研究
归因视角下公众参与邻避事件的动机及治理
基于情感倾向的在线评论对购买决策的影响
基于归因理论的顾客网上重复购买意愿研究
浅谈归因理论与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