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泛读—精读—味读

2009-05-11 08:52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课文英语能力

曾 钫 谢 兴

阅读始终是英语教学中的主要音符,传统课文教学强调精读,过多地把精力投放在语言点、语法知识和听说译的操练上,对于“读”仅仅是蜻蜓点水式,且往往以教师为中心,违背了“学生主体观”的原则。如何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交际能力,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通过研究构建了“导读——泛读——精读——味读”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提高交际能力。

一、提出“导读——泛读——精读——味读”教学模式的依据

1.知识建构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英语学习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内驱力)尤其重要。我们的学生只是在非目的语环境下进行的英语学习,无法与习得母语相比,这样的语言环境已经对英语学习构成了一定的局限性,因而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机会,变外部压力为内在动力,把更多的时间留与学生实践,更大的空间留给学生发展。因为教学的成效主要在于学生的学,关键在于通过教学,学生的求知欲是否增强,是否学会了探索知识的方法。只有这样,掌握更多知识的钥匙才能牢牢握在学生自己手中,才有自由度可言。但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非忽略教师的存在,教师应自觉扮演“引导者”与“助学者”的角色,起好中介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就在于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苦学”为“乐学”。然而,学生的主体意识并非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不断指导他们勤于总结、善于归纳、制定策略,让学生逐步做到主动地学。因此,指导学生进行成功的阅读,不仅要善于扩大信息渠道,增大信息量,更主要的是要在教学中体现“学得+习得”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2.读是有目的地获取书面信息的交际行为。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交际性阅读能力,有效地获取书面信息,实现交际目的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阅读有目的性。任何阅读都受一定的目的驱使,明确的目标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产生阅读愿望,吸引读者对作品加以预测,并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加速阅读过程。盲目性的阅读最终只会一无所获。(2)阅读目的制约阅读方式。如何达成阅读目标,且保证速度与效率,阅读方法起着重要作用。要达成阅读有效性,就必须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阅读方法加以训练与指导,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效果。(3)阅读是交际。除口头语言之外,文字也是一种语言,人的大脑通过运用正确的认知策略,对文字信息重新加工或构建,通过阅读获得书面信息,实现读者与作者间的交流。因而,阅读教学也是互动过程,能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能培养深层次理解作者意图和文章主题的能力。

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步骤分析

1.导读。在呈现材料前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迫切释疑的欲望,用启发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进一步阅读做好铺垫,并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激活记忆中的相关知识网络,使他们做好阅读的心理准备和产生阅读的强烈愿望。一般可根据文章的体裁及内容采用不同方式。

(1)设计问题。问题的提出需留有思考余地,不该是表层理解问题。语言需简练,切忌拖沓冗长。以下面阅读材料Is there life on Earth?为例,教师可以这样的问题作为开场白:

Teacher:Is there life on Earth?

Students:(laughing) Of course.

T:But you see,it is the title of this passage. Why do the writer ask this question? Is he foolish?

S:(stopping laughing,beginning to ponder)

T:Now go through this passage,trying to find the answer.

短短三个问题使学生从感到可笑转入沉思,产生了探究的愿望,又明确了自己的阅读任务。

(2)看图说话。图片是导入新课的好素材,师生可针对出示图片进行一些听说活动,充分发挥想象力,作一些猜测(预测是一大阅读技能),再到文章中查找验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泛读。泛读即泛泛而读或称为通读,也是学生的第一次阅读,又可分为跳读和略读。

(1)跳读。又称“搜寻式阅读”,学生带着老师所给的某个指导性问题从文章中迅速寻求一个或几个特定的信息,抓一些关键词句,这是一个目标式任务,掌握这种技巧就能尽快获取所需的信息,而老师在这阅读过程中扮演监控者兼指导者角色,计算学生的阅读速度,引导学生检验答案的正确性。在导语引起学生深思时,适时给出关键问题。如:

(a)The atmosphere is filled with carbon monoxide and other deadly gases.

(b)The river is polluted and the water is unfit to drink.

这两个重要问题突出了地球上污染的严重性,学生不由联想起标题的用意,这样就使学生抓住了全文的主线“地球上的污染”即环境问题。

(2)略读。要求老师指导学生高瞻远瞩,以较快速度浏览全文,找出主题句(topic sentences),分析文章主要脉络,阐述篇章结构,概括全文主题,训练学生的联想力和推理能力,阅读中不是一词一句去抠,而是通过上下文或构词法猜测词义。阅读后教师可使用快速问题(如T or F questions等)或填表、作摘记等方式进行检测。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自学能力,对英语写作也起着潜在影响,为今后的终身学习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精读。在学生对全文有大致了解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精读、细读课文,把握文中细节,因为整体离不开部分,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此时获取一些详细信息有助于深化对篇章结构的理解,与上述步骤相辅相成;更何况这是外语学习课,语言知识的多少也直接影响语用能力的强弱;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释疑解难,扫除一些语言障碍,对于一些生词及词汇、语法现象,可采用根据上下文或构词法猜测,新旧知识联系等方法,启发学生排除这些困难。如On Venus,教师在指导学生粗读课文后,可设置以下细节问题,有助于深化主题:

What will set back the flying saucer program several years?

(a)The flying saucer will bemade heavier because they have to bring theirown oxygen and water.

(b)The Consolidated EdisonBelt could give them a lot of trouble and they have to make further tests.

(c)It is possible to land a flying saucer without its being smashed by one of the metal particles.

(d)Because there are so many sky scrapers.

这四方面的问题使得学生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4.味读。即整篇文章教完后联系人文背景知识,深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表现手法等,进一步挖掘课文思想。通过味读,读者更能品出作者言犹未尽的意味,实现读者与作者、读者与社会的交流,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这一过程是一堂课的巩固,是沟通与合作的过程,是学生从语言学习能力向语用能力的转换,是学生锻炼口语的机会,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测试,也是英文写作的萌芽阶段,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场所。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能联系自己的思想感情来思考和讨论实际生活中的多种问题,思考能力和语用能力得到培养。笔者倾向于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进行味读,即教师给出问题,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自定一人为记录者,确保人人参与,最后由一人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各组发表观点后,还可自由抒发对他组结果的意见。仍以上述教材为例,在学生个人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在讨论了课文的结构及字词句后,老师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活动,而后进行小组汇报。

(a)Why did the author writ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Venusian people,not people on other planets?(学生需了解金星的有关常识才能回答此问题,从而品出作者的讽刺意味,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b)If you write an essay about pollution, how would you write it?(要求学生能换位思考,充分理解作者在诙谐中反映的沉痛心情,并能组织语言,发表见解,为英文创作打下基础)

通过味读,同学们不再为读而读,而变成“我要读,我要有独立的思想,我要学习一些技能与手法,为我将来写作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徐忠显.重视对高中学生英语阅读方法的培养.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5).

[2] 曾葡初.教学模式建构与高中英语单元教学.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3).

(责任编辑 陈国庆)

猜你喜欢
课文英语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