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日志:外语教师反思性教学的有效途径

2009-05-11 08:52赵恕敏
大学教育科学 2009年2期
关键词:外语教师反思性教学有效途径

赵恕敏

(注:[收稿日期] 009-01-30

[基金项目] 肃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背 景下的优质课堂研究”(GSZ[2007] 22)

[作者简介] 恕敏(1972-),女,黑龙江海伦人,天津师范大学讲师 ,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论、教师教育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天津 300387)

[摘 要] 学日志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经历予以归纳、概 括、反思和评价,从中觉察存在的问题,明示改进思路和措施。它是反思性教学最主要和 最便利的形式。教学日志的内容不是预设的,而是经过教学实践和反思后生成的。教学日志 的生成应遵循具体性、客观性、经常性和批判性原则。分析教学设计、回顾教学过程、 观摩同行教学和反复教学实践,可使教学日志得以进一步丰富和升华。

[关键词] 学日志;外语教师;反思性教学;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 642.41[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672-0717(2009)02-0056-04お

随着“教师发展过程即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更新过程” (Doyle,1990)这一观点普遍为学术 界所接受,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探索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新途径,越来越引起人们的 关注[1] 作为反思性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的教学日志,记录着教师的教学行 为, 总结了教 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是提升外语教师自我发展能力和促进外 语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

一、教学日志的内涵与内容

1.教学日志的内涵

“日志”一词源于法语,指的是个人一天中可能完成的行程,是对经验和观察的 记录。如飞行员的飞行日志、船长的航海日志等。Hook指出,日志是一种与个人的对话,它 可以记录作者认为有意义的事件。但是,日志不是文学作品,一般情况下只为作者本人使用 和保存[2] P58)。后来该词被运用到教育领域,被理解为日志为学习者或教育者 记录一天 学习、生活及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场所。日志在英文中有不同的名称,如:diary, logs, f ield notes,journals等。

对于什么是教学日志,迄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美国学者布鲁克菲尔德认为:研究日志 (又称教学日志、工作日志或教师日志)是一种教师对生活事件定期的记录,它有意识地、 生动地再现了教师自己。它不是仅仅罗列生活事件的清单,而是通过聚焦这些事件,更多 地 了解自己的假定[3] 可见,教学日志被理解为一种教师个人的记录文件。教师在 工作一天或上完一堂课后,用教学日志的形式记录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以 此作为反思基础。国内一些研究者也对教学日志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从教学反思的角度对教学日志的内涵作 了解释。如,教学日志是教师关于教学情况的日常记录,它是把教师观察时所听到的、看 到的、感受到的详详细细地写出来,以作为分析研究的根据和来源。撰写教学日志是教 师与 自己的对话,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思空间,是对教学经历作书面描述与反馈。教学 日 志可以记录和观察教学情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以及对教学的认识、反思、设 计和分析等很多有关教学的内容;通过日志这种最自然和熟悉的方式可把教师带入自我认识 、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的良性教师发展与成长的过程。

综合所述,教学日志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经历予以归纳、概括、反思和评价 ,觉察存在的问题,明示改进思路和措施,进而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提 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教学日志的内容

Mckernan认为教学日志主要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到对自己有意义的事件 、想法和感受。它可以真实、自然地记录下教学的情景,自己的观点、情感、理念 及其变化。通过日志的方式,这些情景、观点和看法将不 会因为记忆的有限而被遗忘。教师可以把日志看作自己教学案例的发展史,它可以包括 对教学的评价、预期的结果、未预见到的事件、教学的成功之处与还不满意或有不足的地方 。通过日志,教师必然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因而使反思成为经常性的行为[2](P59) 。

要写好教学日志,首先要明确日志应记录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不是预先预设的,而是经过教 学实践后在回顾、总结、反思中生成的。一般而言,教学日志可涉及以下方面:一是教学理论。包括对教学理论和信念的认识,以及对教学的 影响,还包括对学生背景知识以及学校环境的认识。教师用新的教学观念、思想与自己 教学实践对照,从中发现问题。如对照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主体教育、研究性学习等新的 教育 思想,查找自己的教学存在什么值得思考和改进的方面,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过 程情况等。二是教学内容。如教师教了什么,如何教的,教学计划是否与教学实际情况相符 ,教学计划是否完成等。三是自我意识。包括教师对自己长 处和局限性的认识,通过了解自己的教学风格、语言熟练程度,从而制定个人发展目标。 四是学生情况。如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学生对本次课 程内容的理解度、 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课堂上的见解,学生课堂纪律情况,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迷惑点、学习的场景、行为描述、突发事件等。五是教学方法。包括教师 对自己教学方法的反思,也包括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如现在流行的教学方法是否适 用于 所有的 课型,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什么不相适应之处;自身在教法上有哪些创新,哪种教学方法最有 利于 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等。六是教学评价。包括对课堂教学正面和反面的评价,师生互动情况, 师生双边交际活动进行情况,对学生、教师课堂交流中的问题诊断及改进计划,等等。

二、 教学日志对于外语教师反思性教学的意义

1.教学日志凸现外语学科特点,为外语教师提供了教学反思平台

外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沟通与交流。因此在整 个外语教学过程中,外语教师不但要讲述语言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 学生的外语水平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都有一定提高。这样的教学目标自然令外语 教学具有了多样性和复杂性特点。因此,外语教学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式的传授, 而是强调在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中学习语言、文化和思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 交际能力 。在学习和运用语言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教学过程中,必然会有很多语言、思想、情感上的碰 撞与摩擦。而这种种碰撞与摩擦的过程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并且会带来许多意想不 到的闪光点,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这样的学科特点 决定了在长期的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用一种方法和工具来记录、诠释和反思这些在碰 撞与摩擦中所产生的知识点,以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日志正是这样一种能够 凸现外语学科特点的工具,它使外语教师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点,而是开始关注教学的过程 、方法、目的和结果等更深层次的问题。外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日志及时掌握教学情况,捕 捉相关信息,从中发掘值得肯定和提倡的教学观点和方法,对它们进 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不断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这可为教师今后的教学提供借 鉴和参考,从而不断提高外语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学日志既是外语教师了解教学活 动的基本平台,也是外语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关键素材。

2.教学日志本身是一种反思,提升了外语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日志是教师进行经常性回顾和反思的一种形式、过程和途径,就其实质而言,教学日志 本身就是一种反思。通过教学日志,外语教师可以自己观察、内省和反思课堂教学活动,及 时 发现自己在以往活动中存在哪些长处或短处,了解学生对下一步教学活动改进 意见或具体要求。教师经过客观分析后,可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今后的发展目标,有的放 矢地改进自己的课堂行为,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可见,教学日 志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思空间,是外语教师在用自己的理性思考来评判自己的教学行 为,力图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的过程,也是引导教师步入反思境界,迫使其提升反思 能力的有效途径。

3.教学日志推动了教学科研,加大了外语教师的教学反思动力

教学日志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源头、为内容、为线索,将教师所经历的、所感悟的教学事件 记录下来,它以其独具优势的丰富、详实与生动、实用,成为一种富有个性的教学研究形式 。可以说,写教学日志的过程,就是教学研究的过程,是研究和实践相互融合、相互对话的 过程,也是外语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过程。通过这个,教师把稍纵即逝的新思想、新启发、 新体会、 新感受记录下来,对自己的教学经历及时予以归纳、概括、评价与创新。这种由教学实践走 向教学理论,由教学理论引导着教学实践的方式,使教师更为清晰 地看 到自我成长的轨迹;同时,由于教师从中拓展了教学思路,开阔了教学视野,就可根据自己 的经验和 体会撰写出专题教育教学论文,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和研究 能力,从而把学会教学与学会研究整合起来,实现教学与研究互补相长。关于教学日志对教 师的专 业发展和教学生涯的重要影响,国外的一名教师曾这样描述:“它(教学日志)是一种有价 值的工具。 我经常回来读一读在过去的一周中发生了些什么。我能够注意到一些关于我教学的事情,例 如,有用的和无用的教训。我每星期至少做四次记录。这看起来能使我关注于教学实践中的 关键问题。”[4]

三、 教学日志促进外语教师反思性教学的途径

1.教学日志促进外语教师反思性教学的原则

根据教学日志的内涵、内容与意义,通过教学日志促进外语教师反思性教学,应遵循以下原 则:

(1)具体性原则。教学日志要写得具体,不要采取概括方式来写,要包括具体的想法、工 具、手段等等;要记录具体的可见可闻的事实和事件;要记现象和过程;要记录与彼时彼地 直接关联的即时想法。若每天记“今天学生记住了很多外语单词,我心里很高兴……”,则 教学日志的意义就不大。

(2)客观性原则。教学日志应客观地记录教学过程中真实发生的事件,实事求是,客观公 正,不能掺杂任何个人情感。既要记录自身在师生互动、共同构建的教学活动中产生的灵感 、奇思妙想,也要写出教学中存在的疏漏失误之处和某些值得注意的现象与问题。

(3)经常性原则。写教学日志,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否则教学中很多当时 的认识和感受,以及情景很快就会被遗忘。教学日志写作必须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使 教 师经常地回顾已经走过的路程,分析其中具有意义、价值的事件和观点,最终达到反思的目 的。

(4)批判性原则。教学日志虽是对教学情景的真实记录,但并非纯粹的教学“录像”。教 师必须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理性的、批判性的分析和建设性的思考。教学日志中不 仅记录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还应深入分析其发生原因、探讨解决对策。

2.教学日志促进外语教师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教学日志并不是简单地罗列课堂中所发生的情况,而是要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 解 决问题。外语教师作为外语教学反思的主体,应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记录、生成、丰富和 升华日志来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

(1)分析教学设计,记录教学日志。教学设计最能体现教师教学的能量,教师教学的能量来源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领悟、表述、 解释和反思。由此观之,分析教学设计和进行教学设计是获得教学日志内容的主要途径之一 。教师可根据以往经验,超前思考教学行为中的问题,做好教学日志,从而更有效地指导未 来的教学活动。如外语教师分析教学设计时,教学日志内容可考虑外语语言的使用范围,是 否能体现或符合教学理论和外语教学规律,课堂中采用何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使用语言的兴 趣,如何处理语言知识的难点和重点,组织学生发言时学生表现将会如何等。如教师分析教 学设计 时能够及时记录自己当时的想法,并与课后的反思日志进行对比,使他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 设计能量。

(2)回顾教学过程,生成教学日志。教学日志实际上是教师通过回顾教学过程,记录教学 事件和自身感受,对其教学经历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分析和评价。 因为教学日记记录事实并非终极目的,而是要在记录事实的过程中,通过对其进行批判性的 反思、分析和评价,以理清思路、提高认识,改进教学。只有这样,教学日志才具有生成意 义和反思价值。例如,外语教师通过对实际教学的回忆,及时地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 单 词释义、语法讲解和语言应用上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是教师在收集 自己的教学 活动信息的同时,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旨在通过分析、观察寻找问题的成因 ,积极 寻找新思想和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构思新的教学方案,并付诸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 。如此反复循环,教师在生成一个具有丰富案例和实践价值的教学日志的同时,也勾勒出了 自身专业成长的轨迹。

(3)观摩同行教学,丰富教学日志。教师通过同行教学观摩,可观察、分析、学习同事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并对比自 己 的教学行为,从中进行比较和分析。与传统的听课形式不同,这不是教学的检查和评比,而 是通过观摩这一形式,教师相互模仿和学习,同时记下所观察到的情景和发现的问题等,然 后彼此客观地交换意见,提出改进措施,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同时,这种观 摩行为不仅仅限于课堂内,还可以通过观看录像的形式进行学习。因为录像极为详细地记录 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这就完全有可能使教师通过反思来挖掘自己的优点,并选择合适 得当 的教学行为,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概言之,通过同行教学观摩这种生动形象的反馈素材 ,极大地丰富了教师教学日志的内容,触发了教师的反思性思维。

(4)反复教学实践,升华教学日志。教师每节课下来,都要静心沉思,思考在教学方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 学方面有何新招,课堂情境中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学生的外语知识和应用技能、情感态度价 值观是否统筹兼顾等。除了及时记下这些得失,教师还要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再教 这部分内 容时应该如何做,并且将这些思考的闪光点记录下来。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反复实践,以及 详细地、缜密地在教学日志中对自己的经验、心得进行重组和 优化,这样不仅可以使自己的 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更重要的是教学日志不再局限于零碎心得和局部问题 解决的方法,而是展现出具有系性和理论性的教学经验和典型问题的解决思路。从这一角 度而言,这不仅使教学日志的内容得以升华,而且提升了外语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 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教学日志给予了教师一个很好的反思空间,成为外语反思性教学最主要、最便利 的方 法和形式,这有助于教师通过联系自己的教学经验内化新的知识,形成个人的实践能力。可 以说,教学日志是外语教师促进自己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强有力的方法,也是外语教师进行反 思性教学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甘正东.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 外语界,2000, (4):12.

[2] 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58-59.

[3] [美] 鲁克菲尔德.批判性反思ABC[M]张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 2.90.

[4] [美] oanne M.Arhar, Mary Louise Holly, Wendy C.Kasten.教师行动研究—教 师发现之旅[M]黄宇,陈晓霞,阎宝华,等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36.

(责任编辑 黄建新)

Teaching Journal: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to Conduct Reflective Teaching

Zhao Shu-min

(College of Educatio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China)Abstract: Teaching journal is that a teacher induces, summarizes, reflects and e valuates his own teaching experiences, from which he can perceive problems exist ed and show improved train of thought and measures. It is the main and the mostconvenient method and form of reflective teaching.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journ al is not anticipated but generated after teaching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Teac hing journal keeping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corporeality, objectivity,regularity and critique. Teaching journal can be generated, enriched and sublima ted by analyzing teaching designs, recalling teaching procedure, inspecting andlearning from other teacher'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repeating teaching practice .

Key words:teaching journal;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reflectiv e teaching; effective approach

猜你喜欢
外语教师反思性教学有效途径
“互联网+教育”下的外语教师TPACK框架构建
后方法视野下外语教师角色述评
浅谈反思性教学在外国语言学课程教改中的探索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大数据时代大学外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探究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高校外语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