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燉宫廷庆赏剧研究

2009-05-11 03:59
艺海 2009年4期
关键词:杂剧宫廷牡丹

郑 莉

朱有燉(1379—1439),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周定王朱橚的长子,字诚斋,号全阳子、全阳道人、梁园客等,谥宪王。他是明代前期重要的杂剧作家,所作杂剧三十一种,艺术成就独特。他的作品在当时流传甚广,李梦阳有诗云:“中山孺子倚新妆,赵女燕姬总擅场。齐唱宪王新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8页)他的杂剧在后代评价很高,沈德符说他的杂剧“虽警拔稍逊古人,而调入弦索,稳叶流丽,犹有金元风范。”(明·沈德符《顾曲杂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206页)吕天成《曲品》评他“色天散圣,乐国飞仙,嗣出天潢,才分月露。”(明·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220页)他的作品分为宫廷庆赏剧、神仙道化剧、烟花粉黛剧、历史故事剧几大类,而宫廷庆赏剧是他作品的一个重要题材类型。

所谓宫廷庆赏剧,就是为宫廷祝寿贺节所作的杂剧。节令和贺寿演剧是历代宫廷和贵族生活的重要内容。为了适应这种宫廷生活的需要,便产生了大量的宫廷庆赏剧。朱有燉的这类作品大多是描写宫中、藩府宴乐庆寿活动的,包括十二部杂剧:《吕洞宾花月神仙会》、《瑶池会八仙庆寿》、《群仙庆寿蟠桃会》、《神后山秋獵得驺虞》、《福禄寿仙官庆会》、《河嵩神灵芝庆寿》、《十美人庆赏牡丹园》、《洛阳风月牡丹仙》、《天香圃牡丹品》、《东华仙三度十长生》、《四时花月赛娇容》、《孟浩然踏雪寻梅》。

一、朱有燉宫廷庆赏剧的内容

朱有燉创作宫廷庆赏剧主要是庆赏祝寿的,如《群仙庆寿蟠桃会》杂剧叙瑶池蟠桃成熟,西王母邀请东华仙、南极八仙以及人间唐代白居易为首的香山九老、宋代司马光为首的洛下耆英等,开蟠桃盛会。最能体现朱有燉杂剧雍容华贵特点的是他的一组“牡丹剧”,如《洛阳风月牡丹仙》剧演述宋代欧阳修和邵雍、司马光等名流共赏牡丹,感得牡丹花仙现形,与欧阳修等笑谈风月,评量花事,以成一段佳话。《十美人庆赏牡丹园》则叙东华仙派西王母下界中州,赏玩名花,增福添寿,金母大会群仙,司花女受命赴牡丹园,聚合姚黄、魏紫、寿安红、素鸾、粉娥娇、鞓红、宝楼台、紫云芳、玉天仙、醉春容十位牡丹仙,号为十美,群歌群舞,以呈祥瑞。《天香圃牡丹品》则是写贵族藩王欢宴赏花,铺陈宫苑牡丹之天香国色。牡丹本为富贵的象征,喜爱牡丹本身就体现了一种王者的气魄,以牡丹庆贺祝寿充分表现出朱有燉作为贵族藩王的皇家气派。

朱有燉在这些作品的自序中谈到了他的创作意图,主要是在剧中表现喜庆吉祥的欢乐气氛,祈求福禄寿喜或宴会佐樽等。如《天香圃牡丹品》小引云:“宣德庚戌春,牡丹花时,予既作牡丹仙传奇,以为樽席间庆赏之音矣。今年,天香圃牡丹尤盛于前,将欲会亲友,命音乐享赏之。偶忆昔人有云,赏名花,安可用旧乐之语,乃复制牡丹品传奇一帙。”(周藩原刻本《天香圃牡丹品·引》)再如《群仙庆寿蟠桃会》序云:“自昔以来,人遇诞生之日,多有以词曲庆贺者,筵会之中,以效祝寿之忱。今年值予初度,偶记旧日所制,南吕宫一曲,因续成传奇一本,付之歌,唯以资宴乐之嘉庆耳。”(周藩原刻本《群仙庆寿蟠桃会·引》)而对于一些传统神仙道化题材,为适应喜庆气氛,朱有燉做了一些修改和创新。如《新编吕洞宾花月神仙会》序言云:“予观紫阳真人悟真篇内有上阳子陈致虚注解,引用吕洞宾度张珍奴成仙得道事迹。予以为长生久视,延年永寿之术,莫逾于神仙之道。乃制传奇一帙以为庆寿之词,抑扬歌颂于酒筵佳会之中,以佐樽欢,畅于宾主之怀。亦古人祝寿之义耳。”(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843页)其《瑶池会八仙庆寿》小引中也说:“庆寿之词,于酒席中,伶人多以神仙传奇为寿,然甚有不宜用者,如《韩湘子度韩退之》、《吕洞宾岳阳楼》、《蓝采和心猿意马》等体,其中未必言词尽皆善也。故予制《蟠桃会八仙庆寿》传奇,以为庆寿佐樽之设,亦古人祝寿之意耳。”(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820页)在朱有燉的宫廷庆赏剧中,原来那些不适合庆寿佐樽之用题材转变成了喜庆吉祥的象征,正如吴梅在《瑶池会八仙庆寿》跋语中说的:“通本以西王母蟠桃宴集,邀福、禄、寿三星,八洞天仙,庆贺桃宴,而以香山九老作陪,即取人瑞之意,合天、地、人同庆也。”(《吴梅全集》(理论卷中),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50页)在这些杂剧中,充分的表现出朱有燉的皇家气派和贵族气质。

二、朱有燉宫廷庆赏剧的艺术特点

朱有燉宫廷庆赏剧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雍容华贵气象。

第一,舞台形式华丽。宫廷庆赏剧主要通过繁盛的场面来渲染雍容华贵、吉祥喜庆的特定气氛,所以更注重曲目的可搬演性和舞台效果。朱有燉的庆赏剧透露出他贵族的生活情趣,他的作品歌舞升平,讲究排场,肆意铺陈,词彩绚丽,如《天香圃牡丹品》中,一连用了十五支曲子来数说牡丹名品,颇似汉大赋的铺张扬厉,体现了朱有燉追求华美新奇的审美心理。他的作品追求喜庆热闹的排场,宏伟华丽的情节场面,轻松滑稽的小戏穿插,花团锦簇,反映了其独特的审美意趣和艺术追求,舞台艺术具有皇家气派,特别是在剧中穿插了大量的歌舞表演,使得场面更加宏大灵动,如《洛阳风月牡丹仙》第二折,[采茶歌]后有“扮花旦两人唱舞佐樽科”,《河嵩神灵芝庆寿》第四折,有五芝仙舞唱[沽美酒]等曲,《天香圃牡丹品》第四折,[天香引]后有“十牡丹仙旦舞一折了”,《四时花月赛娇容》第三折,[小梁州]后有“众花仙歌舞十七换头一折”,第四折[太平令]后是“七花仙唱舞天魔队曲一折”。为了追求场面的热闹华丽,朱有燉还大量的将队舞编排进杂剧中,以增强舞台效果。队舞就是由一定的艺人扮演,以歌舞为主,边唱边舞,人数众多,是一种大型的歌舞形式。如《河嵩神灵芝庆寿》第一折有八仙队子,第二折有东华队子,第四折有南极寿星队子;《东华仙三度十长生》开场有十长生队子,第二折有瑶池金母队子,南极寿星队子,第四折有福禄寿队子等。朱有燉在杂剧中插入了这些歌舞、队舞等形式,使舞台演出绚丽多彩、富丽堂皇,呈现出气势宏大的皇家气派。

第二,音乐体制的突破和创新。朱有燉在剧本的音乐性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他有意地打破了元杂剧一人主唱的体制,在剧中使用了形式多样的演唱方法,让更多的角色参与演唱,以更适合舞台的演出。

从演唱人数上看,有双唱,有合唱。如《福禄寿仙官庆会》正宫套中头两支曲子[端正好]、[滚绣球]由末与副末双唱。《天香圃牡丹品》双调套除头两支曲子及[余音]为末唱外,中间十支曲子均为“众和乐唱”。从演唱形式上看,有轮唱、接唱、舞唱。如《河嵩神灵芝庆寿》第一折[么],旦唱前句:“俺这里从容,向云中,稳驾刚风,直上苍穹,旌节穹隆,足蹑长虹,霞彩飞空,日色如烘,遥听着愚鼓膨膨。千万道神光护拥,岩壑畔语笑供。”末接唱后几句:“你看那翠柏苍松,绿竹青桐,白鹿相从。有黄鹤对舞仙花供,更有那鲜果垂红。俺这里步苍苔满地白云,重有丹炉火暖,宝剑光横。”再如《洛阳风月牡丹仙》、《天香圃牡丹品》等剧都使用了舞唱的形式。

朱有燉宫廷庆赏剧最能表现其对元杂剧音乐体制的突破,在作品中,并非只使用一种演唱方法,而是多种唱法并用。如《四时花月赛娇容》第一折仙吕调,牡丹旦独唱[清江引]前诸曲,[清江引]后十一曲则由牡丹旦、芍药旦、梅花旦、海棠旦、玉堂春旦、莲花旦、桂花旦、菊花旦、水仙旦、松、竹每人唱一支,有旦唱有末唱。第四折双调由梅花旦、水仙旦双唱[川拨棹]前六支曲,[川拨棹]及后五支曲由众人合唱。《河嵩神灵芝庆寿》第一折仙吕调由末、旦轮唱。第四折双调,紫芝仙唱前三曲,五芝仙舞唱[沽美酒]、[太平令],玉芝仙唱[川拨棹]、[七弟兄]、[梅花酒]、[喜江南]四曲,五芝仙合唱尾声。《十美人庆赏牡丹园》首楔子由金母独唱,第一折[哪吒令]以前由姚旦独唱,[节节高]以下六支曲子由魏旦唱,最后一支曲子由姚、魏双唱。第二折寿安旦唱前四曲,素鸾旦唱后四曲,楔子由粉旦独唱。第三折由鞓旦、粉旦唱。第四折由宝旦、紫旦独唱、双唱。第五折由玉旦、醉旦双唱前三曲,十位牡丹仙合唱后七曲。

另外,朱有燉还突破了北杂剧全用北曲的格式,在北曲套中插入南曲。如《吕洞宾花月神仙会》一剧就有意的插入南曲曲牌。我们以前三折的曲牌组合为例:

第一折:仙吕·点绛唇—混江龙—南金蕉叶引子—油葫芦—天下乐—南山花客—南山花客—金盏儿—金盏儿—余音

第二折:大石调·六国朝—喜江南—醉太平—南驻云飞—南驻云飞—南驻云飞—南驻云飞—喜江南—卜金钱—初相会—催花乐—净瓶儿—余音—南四朝元—南四朝元—南四朝元—南四朝元

第三折:越调·梅花引—耍三台—络丝娘—络丝娘—南柳摇金—南柳摇金—南柳摇金—南柳摇金—络丝娘—络丝娘—络丝娘—络丝娘—余音

从以上三折南北曲的合用可以看出,朱有燉杂剧已经开始对北曲的体制进行革新。万历时人祁彪佳的《远山堂剧品》评此句的音乐体制是:“北调中间用南调,凋必用四,或两之,此创格也。”他说的“创格”就是指剧中前三折都是由末扮吕洞宾唱北曲,旦扮张珍奴唱南曲,但这还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南北合套。朱有燉显然是在尝试将南北合套的方式引入杂剧,但其主体仍然没有摆脱四大套北曲的系统,唱腔主体仍然是北仙吕、大石调、北越调、北双调,而且剧中的[南山麻客]、[南驻云飞]、[南四朝元]、[南柳摇金]等南曲曲牌与北曲的组合并不整齐,而显得凌乱和杂凑。虽然是尝试,但自朱有燉后,明代传奇、散曲中南北合套形式使用非常广泛,可见其创格之功。南北合套形式把南北两种风格和旋律的曲牌,融汇在一套中使用,既扩大了套式音乐的容量,又取得了非同寻常的听觉效果,对于杂剧音乐性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

朱有燉为追求热闹喜庆的场上气氛和变化多端的舞台场景而别出心裁,创造出如此形式多样的音乐形式,突破了元杂剧的束缚,使宫廷庆赏剧以华丽富贵的场面和多样的演出形式取悦于观众。

第三,曲辞和宾白的雍容典雅。朱有燉杂剧的曲辞典雅,着意堆砌,如七宝楼台,风光满眼。华丽的辞藻,细腻的描绘,精心的铺排,渲染出富丽堂皇的宫廷气氛。如《洛阳风月牡丹仙》第二折:

[南吕·一枝花]象牙床孔雀屏,琥珀枕鲛绡帐。翡翠帘氍毹毯,鸂鶒鼎鹧鸪香。春满华堂,花重锦千枝放,柳摇金万缕长。暖融融丽日暄妍,香馥馥和风荡漾。

[梁州]名园馆今晨庆会,小红亭别是风光,启朱扉、临绣榻、开罗幌,列仙班两行珠翠,动仙音一派笙簧。酌仙酒九霄沆瀣,赏仙花十里馨香。绮罗丛玉佩玎榼,翠红乡金缕飘扬。恰转过花斑石、斜纹甃、小径雕阑,行来到红粉壁、平泥就、低檐短墙。遥望着碧琉璃鱼鳞砌,转角回廊。看花半晌,相陪佳客同来往。设筵宴小亭上,弃取花前醉一场,一任俺走斝传觞!

他极写牡丹的雍容华贵和赏花场景的奢华气派,真是“缀词如绣”,不遗余力。他还擅长对繁华场面的描绘,如他描写蟠桃大会:

[混江龙]俺如今奉邀仙眷,驾祥云飞下九重天。看了那蓬莱一瞬,隔着这弱水三千。鹤氅金冠游阆苑,霓旌宝盖会华筵。拂玉阶和风习习,照金铺化日暄暄。映绣阁祥光冉冉,袅芳林瑞霭绵绵。接银汉瑶空隐隐,湿金盘玉露溅溅。舞碧落青鸾对对,带红霞彩凤翩翩。挂丹崖苍松偃偃,荫古涧翠竹涓涓。拥晴霄庆云靉靆,溢东海福水源源。转宝树鸦年悠久,宿嘉莲龟息绵延。翠巍巍寿山高耸,青湛湛古柏新鲜。

朱有燉杂剧不仅在曲辞上体现出典雅华丽的风格,宾白也是如此。如《孟浩然踏雪寻梅》,写的是文人学士的雅兴韵事,剧中李白和孟浩然咏牡丹、咏梅,将牡丹的高贵典雅与梅花的清癯淡远描写的恰到好处。如李白赞牡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定向瑶台月下逢。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官家带笑看。解释东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百花丛里说姚黄,柘色栀容总道妆。春满名园红紫畔,也应消得作花王。”孟浩然咏梅:“从来花发压群芳,又向丛中独擅场。毕竟先开定先实,冬前雪里更馨香。玉姬手捻白硃砂,散作春风六出花。夜半月明天似水,满襟清露湿铅华。密瓣千里玉作围,就中芳芷孰能窥。待看水月澄明际,仿佛观音变现时。”真是“以殊绝之词,写出淡香疏影,而艳不伤雅,以是见文章之妙。”(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剧品校录》,上海出版公司,1955年版,第196页)

在朱有燉宫廷庆赏剧中,曲辞、宾白与作品题材内容以及宫廷戏台相适应,成了渲染雍容华贵场面的主要手段。

第四,杂剧非情节性。明初洪武时期,对一应宴乐场合的仪文及用乐都有严格的规定,而在宴乐中的进盏仪式对宫廷演剧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按照规定,宫廷宴仪分为大宴、中宴、常宴、小宴,这些大大小小的宴会仪式,都是以乐曲、乐舞为主,根据进盏的次数,在每一段乐章中间,夹杂队舞、院本、小唱、百戏等依次演出。进盏制度可以追溯到宋代,《梦粱录》等史料笔记有详细的记载,如《梦粱录》卷九所载“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条记载的盏数为九,每盏或兼进歌舞,或独奏乐器,或搬演杂剧,或呈百戏,或歌、舞、戏俱呈。周密《武林旧事》卷一“圣节”条中列有理宗朝禁中寿诞乐次,即“天基节排当乐次”,所列竟达四十盏,以各种乐器的独奏为主,间杂百戏、杂剧、队舞。到了明代,进盏仪式更加严格,洪武间所定大宴礼,以九爵(盏)为度,并严格遵守一段乐章夹杂一段队舞、或院本、杂剧、百戏等乐舞形制。有规定“中宴礼同大宴,但进酒七爵。凡常宴,同中宴,但百官一拜三叫头,进或三爵,或五爵而止。”(《明会典》卷七二,礼部三十)受进盏制度的影响,宫廷杂剧特别是宴会佐樽之用的庆赏剧便趋于非情节化,甚至既无鲜明的叙事,也无细致的抒情,而纯以角色之繁多,服饰之绚丽,排场之壮观,载歌载舞来表现庆赏的场面,从而勾勒出一派生平气象,如《四时花月赛娇容》:

第一折,春日行酒,松竹行令,十二旦扮十二花仙,各唱一支[清江引]带过曲,曲子俱描写平时宴乐的情景,曲中舞躯老儿。

第二折,夏日玩景,松竹请奏,“唤梅将琵琶筝蓁笛上,各占吹弹一折了。”莲旦分唱筝蓁琵琶笛拍板的由来。

第三折,秋日众梅香打诨,各自叙述主人的娇态,“众唱带舞”耍笑一个采茶歌——十二月赏花歌;众化县“歌舞十七换头一折了”。

第四折,冬日行宴,待王母队子上后,“七位花仙上唱天魔队曲一折了”。王母赐芳名福寿,又穿插诸梅香打诨,西王母宴饮,每以司花女按喝,开场。

可见,这一部《赛娇容》其实全无故事,不过是以数段歌章夹杂种种歌舞、弹唱、小唱、院本、队子等敷演四季宴饮盛事。其间,以牡丹(春)、莲花(夏)、菊花(秋)、梅花/水仙(冬)为首的十二花仙为主,以十二花婢为副,而松、竹二末往来其间以为联络,最后,又有王母设宴,司花女上场按喝,整场都是宾客四季赏花,席间众乐女歌舞弹唱的情景,场面热闹,排场豪华。

三、朱有燉宫廷庆赏剧艺术特征的形成原因

探究朱有燉宫廷庆赏剧艺术特征的形成原因,笔者认为与他的身份地位、命运遭际和社会风尚不无关系。

第一,贵族气质。朱有燉的祖父为明太祖朱元璋,祖母为马皇后,外祖父是明朝开国功臣冯胜,其父为朱元璋第五子朱橚,其一生由世子到藩王,有纯正的贵族血统,所以,无论人生经历是坎坷还是平稳,其贵族的身份和心态都没有发生过变化。这种自觉的贵族意识影响着他的杂剧创作,使他的作品中充满着贵族气质和皇家气派,具有浓厚的宫廷文化色彩,特别是他的宫廷庆赏剧,弥漫着浓郁的优雅闲适的贵族气质,透露出他贵族化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意趣,体现出宫廷文化的华贵、庄重、典雅的特征。如《群仙庆寿蟠桃会》给观众展现出一幅盛世景象,帝王圣明,母后仁慈,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人间的盛世感应了天上的神仙下凡相庆,降福赐寿。《瑶池会八仙庆寿》则表现了他优雅闲适的生活情趣和超迈情怀:

我是个无拘无束烟霞隐士,不思凡风月神仙,尽他世事云千变。见几番秦宫楚阙,更几遍海水桑田。笑一回龙争虎斗,看两轮兔走乌旋。叹尘中为名利急急煎煎,争如我向山林散袒俄延。有时向翠岩中卧白云坦腹熟眠。呼童,近前!喜松醪新酿咱独劝,满盏斟,不辞倦。闲坐云根玩玉泉,逸兴飘然。

在他的庆赏剧中,随处可见其藩王生活的闲适。他过的是“园畦频占检,书画悦心情”、“诗因中酒多随意,棋为饶人不用心”、“灌园呼内竖,临帖写宫奴”的生活,其杂剧作品中流露出的是浓郁的贵族生活情趣。

他的作品歌舞升平,讲究排场,恣肆铺陈,辞采绚丽,如《天香圃牡丹品》中,先由付末备说牡丹名品:“这牡丹色有数般,香多万斛。碧黄红紫相辉,世间称誉。品第最合宜,自是高人庆赏生平日,共乐雍熙。新曾见欧阳学士,传说古今奇,人间何处有?观云鬟雾鬓,翠绕珠围。正满栏娇艳,玉瓣金蕤,共道幽观密宠,听歌咏鼓板声催,同欢笑蓬壶阆苑,仙子会瑶池。”接着一连用了十五支曲子数说牡丹名品,牡丹本就是富贵尊荣的象征,朱有燉一连写了三出牡丹剧,且曲辞华丽典雅,体现了他追求华美新奇的审美心理和贵族审美情趣。

对于神仙世界生活的豪华和奢靡的铺陈描写,也体现出他的贵族气派,如《群仙庆寿蟠桃会》中对瑶池仙境的描写。再如他作品中琼楼玉宇的天宫,俨然就是人间帝王的宫殿:“卧十城八十里如牛样,有艮岳峥嵘踞大梁,东北有黄河襟带势威强,宫殿广,王国奠中央。”这气势磅礴的宫殿群,充分体现了皇权的威严、尊贵和至高无上。朱有燉的贵族气质与宫廷文化相结合,彰显出皇权独尊,帝王神圣,即宫廷文化的华贵、庄重。

第二,命运遭际。建国后的文学史研究由于受到“左倾”思潮的影响,评论界多认为朱有燉的杂剧“以大量神仙庆寿、美人赏花的戏曲来点缀豪门贵族的生活,内容更少可取。”(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第四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60页)诚然,朱有燉的杂剧是宣扬了一些消极、落后、陈腐的思想观念以及对太平盛世的过分赞美,但这确实也有当时社会升平之象的痕迹。在明开国几十年后的永乐、宣德年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社会处于上升时期。朱有燉作为“加岁禄至两万石”的藩王,当然会在富贵乡里优游闲适,轻歌曼舞的粉饰太平了。然而我们透过朱有燉极力营造的和平氛围,也能够看出他深藏的避祸远灾,明哲保身的韬晦之心。

明初皇权政治的统治,异常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使得朱有燉认识到现实的残酷无情。从洪武十三年(1380)年开始,朱元璋开始有计划的清除那些当年追随他南征北战的开国功臣,从洪武十三年到二十八年(1380—1395)间,左相胡惟庸、大文学家宋濂、大将军蓝玉、太师李善长、大将傅友德、甚至包括朱有燉的外祖父、大将军冯胜,朱元璋的亲侄子朱文正,外甥李文忠,朱元璋的第八个儿子潭王梓等大批元勋宿将相继被杀,而被牵连者更是以万计。这场政治斗争残酷到惨绝人寰,令人发指的地步,这滥杀之风夺取了朱有燉数位亲人的性命,使成长中的他对政治的残酷有了初步的认识。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世称建文帝。燕王朱棣不满,趁建文帝削藩之事,以“诛奸臣”、“清君侧”为名,率“奉天靖难之师”发动叛乱,三年后,朱棣从亲侄子手中夺取了帝位。在这场骨肉相残的斗争中,朱有燉的父亲朱橚也被卷入其中。他受次子有爋诬告,被充军云南,朱有燉一直跟随。由一位富贵的藩王世子而蒙家难、遭流落,成为宫廷斗争的受害者,朱有燉对政治的险恶有了切身的体验。从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的杀戮到永乐元年(1403)朱棣称帝,朱有燉的成长过程始终伴随着皇族内部的权力斗争,骨肉残杀,耳闻目睹了残酷无情的宫廷斗争和血淋淋的屠杀,使得他深深地感受到政治斗争的残酷和恐怖,并产生惧怕和厌倦的情绪,痛定思痛,他决定远离政治,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于是开始将精力投入到杂剧和散曲的创作中。

朱有燉虽贵为藩王,生活条件优越,但心理压力却是巨大的,长期生活在政治斗争的恐怖之中,不仅家庭屡遭变故,几于不测,自己也饱受劣弟的攻讦,他不得不处处小心,步步留神。于是,他选择了远离政治,将大量精力投入词曲和杂剧创作中,寄情声色以远祸。纵情声伎,对朱有燉来说,不仅是闲暇之余的极好消遣,也是韬光养晦、表明心迹的一种方式,那些看似随意的宫廷庆赏剧,在极尽奢华之能事的背后都有一片苦心,是委曲求全,也是无可奈何。所以他庆赏剧中对帝王的过分歌颂是有深意的。这使得朱有燉走上了一条独特的刻有明初皇家政治烙印的戏曲创作道路。

朱有燉的宫廷庆赏剧主要为宫中宴乐或庆寿佐樽而作,不太注重故事情节,而追求场面的热闹,重在表现赏心悦目的声色之美。他的作品透露着浓郁的贵族气质和贵族的生活情趣,并与宫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

(作者单位:张家口教育学院中文系)

责任编辑:晓芳

猜你喜欢
杂剧宫廷牡丹
“三不够”牡丹节
歲朝图 帝王宫廷篇
“唯以杂剧为正色”年代考
牡丹的整形修剪
浪漫宫廷
宫廷古法白米饭
热闹的宫廷
宋官本杂剧段数本事新考
“牡丹”情
国家图书馆藏吴奕杂剧二种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