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辉
下篇:从一个族群的迁徙寻找一种戏剧范型的流变
当江西人风尘仆仆、大规模地从东向西迁徙至湖南中部地区的250年之后,一支由古州(今贵州榕江)龙氏族人组成的队伍,也颠沛流离、由西向东逃往湖南。
前者是在北宋,而后者则在宋末元初。前者是遭遇到汉族官府的追杀,后者却是为躲避蒙古人的入侵而舍弃了自己的家园。
1、从贵州到湖南
编印于民国22年(1933)的《龙氏族谱》告诉我们:1334年(元顺帝二年),有一位名叫龙地盛的贵州人,与弟弟龙地文从贵州榕江(旧称古州)的乐里乡平茶村,迁徙至湖南靖州飞山脚下。一年以后,两兄弟分家,龙地盛又迁往今新晃县平溪龙寨。明洪武年间,龙地盛的儿子龙金海、龙金湖又从龙寨迁往四路村盆溪。明永乐年间某天,龙氏兄弟见一白牛入一山谷未出,于是登顶查看,见其地脉“山环水绕,气聚风茂,可以为宅”,遂于永乐十七年(1419),由盆溪往迁5公里之外的新址,取名“天池”。(参见民国22年《龙氏族谱》)之后,世代在此繁衍,后世将天池更名为天井。
龙氏一族为什么从贵州迁入湖南?答案是:战争。
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秋,蒙古统治者为了消灭南宋王朝,采取迂回包抄战术,以50万大军大举进攻四川,成都克陷。宝佑元年(1253)十二月,蒙军分兵三路攻占大理首府太和城(云南大理府);第二年,云南大部为蒙军所占,形势危及贵州。1274年,元朝置行省于云南,省治于中庆(今昆明),之后,贵州各地土官纷纷归附于元。元朝灭南宋后,一部分在蒙古军事统治时期尚未降服或者降而复叛的地区和部族,也相继被招附,置于云南行省统治之下(参见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但侗人的反抗和元统治者的镇压与“宣慰”并没有停止,至元十六年(1280),元代统治者于贵州置顺元路宣抚司,将侗人居住的“九溪十八峒”纳入了自己的统治范围。至元二十三年(1287)峒酋罗天佑不服元朝统治,被斡罗思镇压。
《元史·本纪第十七·世祖十四》载:
庚午,斡罗思招附桑州生猫,罗甸国、古州等峒酋长三十一,所部民十二万九千三百二十六户,诣阙贡献。
1330年(庚午),元湖广行省“八番罗甸宣慰使”斡罗思率兵不断向东推进,先后招附桑州、罗甸国、古州等峒酋长;不服异族统治的侗人,便离开古州平茶(即今乐里)向东边靖州的方向逃亡。
1334年,龙氏家族迁徙至靖州飞山,最后落户深山老林无人区——新晃四路村天井。
综合《元史》和《龙氏族谱》所述,史料告诉我们:龙氏家族的龙地盛兄弟,极有可能是古州三十一峒酋之一,当元代统治者的势力达到古州之后,龙地盛兄弟便率领自己的族人逃离了故乡。
2、从贵州带来了“跳戏”
元代,从古州来到靖州的这支宗族,带来了一种古老的戏剧,后人将它称为——“咚咚推”,湖南学者称之为“侗族傩戏”。
今天,傩戏“咚咚推”仅存于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的天井寨一地。湖南境内别无此种侗傩。
新晃县天井寨处于万山丛中,离新晃县城南60公里。明代永乐年间龙氏迁入居住67年之后,另一姓氏——姚姓人迁入。(姚姓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由县内新寨乡迁至田家寨,其子辈再迁徙四路村。)清道光、咸丰年间,天井村曾发展至200余户、千余人口,天井成为集市墟场;咸丰四年(1854)侗人姜芝灵起义,天井人奋起响应,至同治十三年(1874)起义遭镇压,天井寨人口锐减。至1949年底,仅住14户侗民,其中龙姓6户、姚姓4户、杨姓4户。
侗傩咚咚推,天井人又称之为“跳戏”。其演出期一般为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至十五,七月十五(即“鬼节”),或如遇天灾或节庆,天井人也以咚咚推祈祷、庆祝。其演出场地,就叫“跳戏场”。
咚咚推是天井人的集体活动,不为私家演唱。演唱之前,全寨人执香火纸钱,聚集一起,祭祀盘古;主祭人铺摆猪肉、糯米粑、果品和米酒,向神禀告演出的目的,请求神的保佑。然后炮声一响,开箱取出演出用具,商定演出剧目。接着,主祭人将面具、戏装搬至演出场地,再次供奉;然后进行演出。
3、咚咚推的剧目
天井寨所现存的侗傩咚咚推剧目现存21部。其中“三国”时期蜀国故事的剧目占了很大的比重,有9部,它们是:《桃园结义》、《古城会》、《开四门》、《过五关》、《关公捉貂婵》、《关公教子》、《云长养伤》、《天府掳瘟华佗救民》、《造反》(即《关公战蔡阳》);其次是民间故事剧6部:《盘古会》、《癞子偷牛》、《土保走亲》、《杨皮借锉子》、《驱虎》、《老汉推车》;仪式性剧目2部,如:《跳土地》、《跳小鬼》;另有其他4部剧目:《刘高斩瓜精》、《背盘古喊冤》、《菩萨反局》、《铜锣不响》,似乎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咚咚推在开井寨发展演变的蛛丝马迹。
“咚咚推”的演出内容,没有定本,由老艺人讲述大致剧情后,台词由演员即兴发挥。因此,内容的传承变异性较大。
《跳土地》:又名《庆丰收》。农人在田中耕耘,田头有土地庙,农人见到了土地神。农人向土地神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村民安康,土地神慨然允诺,一一满足农人祈求,最后农人向土地神答谢感恩。“咚咚推”开场必演此剧。湖南傩戏这类剧目,多称“搬土地”、“扛土地”,“咚咚推”称为“跳土地”,可见与“跳戏”相关。此剧的主人公姓龙名渊,当是龙姓带入天井寨的剧目。
《跳小鬼》为小鬼公、小鬼婆舞蹈、嬉戏,意在驱瘟逐疫,纳吉迎祥。《跳土地》后,必演此剧。此剧没有道白,为纯粹的“跳戏”。
《造反》(即《关公战祭阳》)是每次演出的压轴剧目。此剧无具体情节,由关公、蔡阳各领一队人马,戴上面具,跳场穿花,象征两支浩浩荡荡的造反大军。
4、咚咚推的表演
咚咚推的表演以舞蹈为主,道白用侗语。
咚咚推之所以又名“跳戏”,是因为整个表演均在跳跃中进行。演员根据剧情需要,在道白和演唱之余,均要进行名为“跳三角”的跳步。基本调度有“跳梅花”、“跳半梅花”、“跳八字”、“跳大圈”、“踩洲形”等。如《跳小鬼》,首先由二小鬼上场,双手合什作揖。上马,先手捧右膝盖,腿变曲抬起作上马状;又手捧左膝盖,腿弯曲抬起作上马状。上马后,两小鬼背靠背,手握起空心拳按顺时针方向舞三圈再直臂出拳。跳三角形三圈后,二小鬼面对面,手拉手打对方耳光三次。放手后,走三步,右手背拍左手掌三下,再回身走三步,左手背拍右手掌三下,谓之“牵交堂”(走堂角)。然后,两小鬼拉着双手,转身翻套三次。放手跳三角形舞步退场。
在整个演出过程中用锣鼓打节拍子伴舞,打法为两声鼓音(咚咚),随之一声锣音(推),左脚一步,右脚一步,然后双脚一跳,随着鼓点便完成了一个单元动作。这样两鼓一锣、两步一跳,无限反复。“咚咚推”因此而得名。
“咚咚推”有面具42副 (侗语称“交梅”),用楠木制成,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神鬼精怪共8具;群众角色共7具;官衙人物共5具;神职人员共3具;乡间丑类共2具;历史人物:刘高1具;三国人物共12具;动物3具。
“咚咚推”另有菩萨神像1座,盘古神像1座;道具有推车(用布和竹条制作)一辆,刀、剑、戟、梭镖、布带、龙头拐杖、拂尘、锄头、镰刀、油纸伞、木凳、竹簸等。
咚咚推的头饰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剧中各种角色戴上面具之后,头上均缠约8尺长的黑色丝帕,帕两端从脑后长拖于地,表演时,头帕自双肩搭过,双手各执一端进行各种象征性的表演,如摸胡子、牵牛、骑马,乃至开肠破肚。
咚咚推(跳戏)发生的地域不广,影响的规模不大,源头却指向了遥远的宋末元初、也指向与新晃毗邻的贵州。——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5、屯军与少数民族戏剧
咚咚推为什么多演三国戏?
首先,这与天井寨人原居住在贵州的先民有关。
三国蜀建兴三年(225)春,诸葛亮征南中以后,分设了七郡,其中古州(榕江)乐里就在牂牁郡的东部边境之内。在诸葛亮的倡导下,蜀国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十分友好。这在史籍中有所记载。西南少数民族,因其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所决定,有着“尚武、重义”的民族品格。因此,他们的祭祀活动和闲暇生活中,多对三国故事中蜀国刘关张的故事进行演绎,是必然的事情。
其次,屯军对少数民族戏剧的影响:唐时在边境地区“黔州”就出现过屯军,边境地区也出现过屯军戏剧;至宋代广西的诸军傩和百姓傩,既然“名闻京师”,对近在相邻地区的“溪峒人”必有影响。而军傩中,宣扬“尚武、重义”的三国戏,也是重头戏。
第三,“溪峒人”的社会组织形式有利于群众艺术活动的生成和发展。宋代对南方民族仍然采用“蛮夷之俗,羁縻而已”的绶抚政策:“分析其种落,大者为州,小者为县,又小者为峒”。并推其雄长为州、县、峒的统治者,称为土官。居民以农业为主,耕种水田,大都“依阻山谷,并林木而居”,“无固定治所,寄治于山谷间”(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蛮》)。“溪峒”是自治性、自卫性很强的集体。平时耕田,遇战时则为兵。耕作粗放,不用耕牛,无文字。因此,这种生活、生产方式有利于戏剧的发生和发展;在屯军戏剧“诸军傩”的影响下,三国戏必是“百姓傩”首选的剧目。
宋代是中国的“祭祀戏剧”向“审美戏剧”的转型时期。两宋时期,军队庞大,北宋升平日久,军队的闲暇特别多;因此,军戏开始出现。宋人彭乘著《续墨客挥麈》说:“王子醇初平熙河,边陲宁静,讲武之暇,因教军士为讶鼓戏,数年间遂盛行于世。”
6、龙氏与京都戏剧
龙氏是贵州少数民族中的大姓。北宋时期,黔西、滇东地区以南宁州龙氏最为活跃。自宋太祖干德五年(967)龙彦滔(?-971)率先归附,龙氏屡率牂牁等部落入朝。据《宋史·蛮夷四》记载,干德五年至景德元年(1004),龙氏共十余次率西南牂牁各部入贡。规模大的多达1600人、贡献马460匹。宋太宗至道元年(995),龙汉尧遣使龙光进率西南牂牁各部一庞大的使节团入朝,并带去一个民族歌舞团,把贵州的歌舞和芦笙第一次带到了中原,促进了贵州与中原的文化交流。
宋代名著《都城纪胜》、《东京梦华录》也都记载了京城百戏的繁荣、军中官乐的兴盛,与皇家关系密切的黔地龙氏,累赴京师,不会不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南宋灭亡之际,龙氏不服元朝统治,率族人逃亡,将其文化传统带至深山,是一个既有偶然性而又有必然性的行动。
7、一个与南戏相关的剧目
除“三国戏”之外,咚咚推的另外几部剧目值得我们关注:
《刘高斩瓜精》:赖子和瓜精偷牛,王秀才报官,县官令邓钧、宏云前往安溪王家庄捉拿赖子和瓜精。赖子畏罪逃逸,瓜精夺刀杀公差,县官上报朝廷,刘高王爷亲自前往,斩杀瓜精。这一剧的核心情节为“刘高斩瓜精”。傩戏《刘高斩瓜精》应源于宋元南戏四大名剧之一的《刘知远白兔记》的《斩瓜精》一折,该折至今在三、四百年前从泉州、漳州、潮州等地传往台湾的布袋戏中还有经常性的演出。台湾“乱弹戏”(又称“子弟戏”),也保存有《斩瓜》一折。“咚咚推”《刘高斩瓜精》的剧情虽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刘高王爷亲自前往,斩杀瓜精”的核心情节却依然保存。咚咚推与南戏的渊源,由此也可见一斑。
8、天井人的“历史剧”
咚咚推的剧目,也记录了一些地方的历史:
《背盘古喊冤》:讲述了姚艮被龙根诬为偷棕贼,姚艮百口莫辩。求保董出面讲理,保董碍于龙姓的势力,再三推诿。姚艮向龙根求情,龙根不肯放过他,要他速还棕钱。姚艮悲愤交加,毅然背起庙中盘古神像,一路喊冤。逢庙必拜,遇神烧香,求神主持公道,还他清白。从早喊到天黑,直至声嘶力竭。最后,以龙根临死前发自内心的忏悔而谢幕。
在天井寨,龙姓是最早的入居一族,姚姓、杨姓是后来的“外姓”,三者之间的历史关系,有些迷雾重重。这个戏,似乎透露出一些历史信息。如果没有同一样的“案件”出现在生活中,恐怕不会让它刻骨铭心地“记录”在傩戏中。
《铜锣不响》:寨老将一面铜锣交由寨上后生杨腊柱保管,并要他经常巡逻,如发现有土匪、贵州苗子之类来犯,就敲响铜锣报警,众人就聚集拢来抵御外敌。可杨腊柱日夜看守了大半年,并没有发现敌情。于是,就用铜锣向小竹生调换了一只猪颈圈来煮了吃,铜锣则用竹簸箕糊上牛皮纸代替。但是,贵州苗子突然来犯,杨腊柱手中“铜锣”敲不响了,危急之中,小竹生敲响铜锣为他解了危。
这是不是一个历史故事剧呢?如果是,它很有可能解释:在咚咚推的习俗中,为什么杨姓人不能参加“咚咚推”的演出活动。
《菩萨反局》: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天井寨姚家姚老豹在湘黔交界的顶天山建起一座庵堂,塑有释迦牟尼、伽蓝、观音、罗汉等众多神像。数十年间香火不断。后来,上香的人少了,菩萨没有吃的,要人背他下山,另寻住处。迁到狮子洞,仍不理想,最后菩萨反过来背起了人,继续走上迁徙之路。终于找到理想之地——梗偷脚。遂花十年功夫,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庙宇,还架起了桥,并为人类截平燕子坡来建造了一座学堂。
此剧全部为唱,似为姚姓人创作的剧目。它也许给了我们一些新的历史信息。
9、咚咚推的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第一,根据《龙氏族谱》记载,咚咚推是发生在元代之前、宋时的戏剧在南方的遗存,它至少已经存活了660至700余年;是中国早期戏剧传承至今的“活化石”。
第二,由于咚咚推来自贵州,它的存在,证明了贵州地戏,并不一定是“明太祖朱元璋派颖川侯傅友德率兵三十万出征云南,从江南各省大量移民来此‘填南,而由军队带入贵州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引自《黔途网》http://www.chiyou.name/);也不是受弋阳腔影响而形成的戏剧形式。因为明代发生的戏剧,经过宋、元南戏——杂剧阶段,已形成为成熟的戏剧形态;受弋阳腔影响而形成的地方戏剧剧种,无一例外都成为了以后各地的大戏剧种;而地戏却呈现出一种更为原始的状态。并且,傩戏的唱腔,多为“不被管弦”的高腔,从声腔上来看地戏与弋阳腔之间的联系,并不科学。
第三,正如《天府掳瘟》所描述,咚咚推不信巫术不驱傩,而只用于祭祖活动,说明中国戏剧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由祭祀戏剧,逐渐演变成为审美的戏剧。戏剧的范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咚咚推有傩戏的印迹,也有观赏戏剧的雏形,它的存在,正好是这一演化阶段的证明。
种种迹象表明,咚咚推是发生在元代之前、宋时的戏剧在南方的遗存,它至少已经存活了660至700余年;是中国早期南戏传承至今的“活化石”。
咚咚推(跳戏)的存在,也在提示贵州地戏(跳戏),它不止发生于明代,而指向了更加久远的宋代。因为宋代已有军傩,亦有南戏。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