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西
日前,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表示,印度正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提升其在全球的国际影响力。该委员会主任古普塔说,为了打造全球“软实力”,印度已在21个国家设立了24个海外文化中心。每个海外文化中心都肩负着推广印度电影,向外国居民传授印度音乐、舞蹈、印地语和印度国技瑜珈的职能。他同时表示,在未来两年,印度还会在全球再建16个海外文化中心,其中包括美国首都华盛顿和法国首都巴黎以及非洲国家,以进一步推广印度文化,提升印度的“软实力”。
夺回“亚洲文明中心”名衔,源于中国的刺激?
10月7日,一个关于印度皇家用品的展览在英国伦敦举行。
显然,这个已拥有11亿人口,经济增长速度每年8%的古老国家,正在力求强势回归世界强国行列,并且这样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惊人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军购规模上,近几年,印度一直努力夺回印度应有的名衔——印度是亚洲文明的中心。
如果说从印度独立到1991年,是印度外交的最初阶段,其重点在于让印度文明在结束殖民统治后重新认识自我的话,那么如今的印度外交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主席卡兰·辛格表示:“除突出信息技术和高经济增长率之外,‘软实力对于印度这样一个正在兴起的力量来说极为重要。”
然而印度的宏图远望,正在遭到另一个亚洲大国的有力竞争,那就是中国。而令印度更加紧张的是这名对手正在领先自己,印度担心中国的发展正在压缩自身的生存空间。而具体到“软实力”层面,这里有个例子。印度人最大的骄傲莫过于自身的佛教文化,发源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的佛教传遍整个亚洲,在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日本、韩国、蒙古和中国等国遍地开花,但在盛行数百年后,佛教却在其发祥地衰败。而佛教虽然在印度诞生几个世纪之后才传到中国,但如今中国的佛教徒却比印度多。据统计,中国的佛教徒多达1亿,已成为全球佛教徒最多的国家。
新德里对此显然不会满意,印度政府正在考虑如何从与中国的文化竞争中胜出,很明显海外文化中心是印度想出的一个方法,当然这个方法是有根有据的,但根据竟还是中国,或者说是源于中国的刺激。
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新德里准备提供额外的资金用来开展提升印度软实力的各项计划。目前印度已在21个国家设有24家文化中心,未来准备在美国、非洲和拉丁美洲设立文化中心,两年增设至40家。最新开设的是泰国曼谷和日本东京的两家。未来3个月内,还将在达卡、雅加达和阿布扎比开设另外几家。
印度还正在积极拓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在不丹和缅甸的文化中心也被列在计划之内,中短期内还将在巴基斯坦增设另外一家。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还已经决定在美国开设第一家印度文化中心,总部将设在华盛顿。目前在美国的印度人已超过300万。而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和巴西的印度文化中心也列入了日程。
全方位与中国竞争,“决不能落在后面”
虽然印度经济增长速度达到每年8%,但贫困仍是其一大问题。图为印度铁路路基下的贫民窟。
而除防范中国外,印度还喜欢与中国进行对比,就像中国喜欢与日本、美国相比一样。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当中国2006年底刚刚公布载人登月计划时,印度就立即表示“决不能落在中国的后面”。随即宣布将在2020年之前把印度的宇航员送上月球,这样就比中国提前74年。而当2008年11月印度发射的月球探测器携带国旗撞击月球成功后,印度全国为之欢呼,原因之一便是印度在这一方面领先了中国。
而就在中国的“孔子学院”计划刚刚推出时,印度国内的媒体和学者就向政府建议开办“甘地学院”,大有与中国竞争之意。但印度的文化、宗教和语言的多样性以及印度政府的结构,决定了它很难以与中国用相同的方式来提升其软实力。
特别是在语言方面,印地语是印度的主要语言,但与此同时印度也有10来种其他的语言,这些对于印度以外的国家和人们都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此外,印度广泛普及的英语在有利于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打消了外国人学习印度语言的必要性。所以在确定“模仿中国”的方法不可行之后,印度海外文化中心计划于2006年正式启动,该计划以印度电影等优势文化为主打,明确提出要和中国在“软实力”方面进行竞争。
不得不提的是印度的宝莱坞现在已经成为了真正可以和好莱坞抗衡的电影制造基地。宝菜坞年产1000多部电影,都很卖座,这种现象几年前就引发西方媒体的关注和大量报道,导致这些年大量印度电影工作者进入好莱坞工作。去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荣获奥斯卡更让世界看到印度电影人和音乐人的实力,印度的歌舞电影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印度文化的一个有力象征。
而印度电影不单单面向11亿印度人,其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中东等地也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随着塔利班统治的结束,音乐和电影重新回到阿富汗民众生活中,当时街头飘荡的音乐、司机开车时听的卡带全部来自印度。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今年7月访问孟买和新德里期间曾给出了关于印度软实力的生动解释,她说:“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民在看印度电影时会认为所有印度人长得都很好看,过着丰富多彩的美满生活。”宝莱坞电影行业的非凡感染力把印度自由、世俗的价值观传递到了缅甸和孟加拉国等地,秘密地进入巴基斯坦家庭,穿越阿富汗,从西亚进入北非。
软实力“霸主”竞争,中国领先一步
2004年中国政府正式启动“孔子学院”计划,据中国大陆官方媒体的描述,中国政府的“孔子学院”计划内容是在2010年以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500所孔子学院,以向海外推广汉语、中国文化和其他关于中国的各方面知识。截至2008年12月,全球已经开办249所孔子学院和56所孔子课堂,分布在78个国家和地区。
儒学在中国正经历复苏,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具有胁迫性内涵,孔子学院的命名也恰到好处。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目的之一便是在全世界推广汉语。中国政府每年拨款几千万美元用以资助对外汉语教学。孔子学院教授的课程对那些想了解中国的人很有吸引力。
虽然近年来,中国政府对孔子学院的投入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但如以每所孔子学院投入10万美元计,249所孔子学院的投入是249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近2亿元。在没有社会力量或者个人资助之前,如此大的投入没有政府支持显然难以为继。有消息人士声称,在欧洲一些国家,孔子学院的费用由双方各承担一半,但在第三世界,孔子学院的费用多由中国全部承担,尤其是中亚和非洲地区。
中国通过孔子学院提升国家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一张柔和而强大的面孔,这让印度感到不悦,因为没能达到中国在地区和全世界享受到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使得印度越来越视中国为一个崛起大国、新兴大国甚至超级大国。
相比印度的潜在影响,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更倾向于直接化,即以资金和外交影响力换取自由使用当地资源的权利当然这种倾向也同样发生在非洲和拉美地区。这显然与中国百年前的祖先的做法大不一样,中国政府闪电般地为这些地区修建的公路、铁路、电站等基础设施,正为中国换来大量的石油、木材、铜和其他原料:
可以想见,中国的这些做法会在未来迫使印度在外交方面做出更加“务实”的改变中印这两个新兴大国的崛起雄心有着难以同避的交叉点,事实上中国模式和印度模式的界限正在趋同。而无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根本竞争就是在世界范围内争夺“软实力”霸主的竞争。目前中国已表现出领先一步的姿态,但是印度不会甘心人后关于实力崛起的“龟兔赛跑”理论,印度人有其不可动摇的信念,那就是“印度虽然速度慢,但肯定会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诸多障碍,最终获得胜利”。
编辑 萧方 美编 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