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辉 赵海平 李 艳
[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前提下,重视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共识,积极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主体性空间,其目的就是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主体性空间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思维视域:从二元对立式视界到复合统一式重建;可能空间:从封闭式活动场到生态式环境空间。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主体性空间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2-0017-03
[作者简介]董玉辉,赵海平,李艳,长春工业大学教授(吉林长春130012)
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前提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掀起了新的改革探索。特别是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置于“问题”的话语中。长期以来,虽然众多专家学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改革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实践,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和可贵的经验,但改革的原创性成果甚少,教育的实效性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提高,这样就势必造成它的“问题化”现象。这一现象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在历史和现实、继承和创新、坚持和发展、叙事和反思等文化背景中产生的,但当它作为“问题”出现时,使我们更深切地感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主体性空间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
一、思维视域:从二元对立式视界到复合统一式重建
一直以来,教育界是以现代主义的思维模式为理论和实践基础的。“现代主义”以主客二分的对象性思维模式把世界的存在物归为两类,即“思维的东西和具有广延的东西,进而把自我设立为主体,而把世界上一切具有广延的东西设定为自我的对象即客体。在主体与客体之间,主体是主宰,人作为主体在自己的对象中印证自己的存在,在对客体的征服中体现自己的能力,并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实现自己作为人的本质”。
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来看,主客二元论思维模式极度夸张主体的活动能力和决定性作用,强调个人独立于他人的重要性,主体对客体的“控制”和“占有”,而他人作为自我活动决定的对象,则“合乎逻辑”地遭到统治和贬低,其结果无疑会走向人我之间的相互排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在一定时期内,我国教育界受西方这种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严重影响,形成了一种主客对立式的简单化的思维方式。如在教育的认识上,或立足于教,或立足于学;在师生的关系上,是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在课堂活动的安排上,是单向式纯知识的输出,或纯知识的接受。甚至就连本来完整意义上的人,也被二元分割为生理和心理、理性和感性、认知和情感等。这种极端僵化的思维模式反映在现实教育工作模式中,使我们不自觉地走人了两个误区:一个明显的误区是在教育实践中强调教师单主体论,教师单主体论类似于历史上的“教师中心理论”。这一模式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赫尔巴特认为,学生的心智成长全仰仗于教师对教学形式、教学阶段和教学方法的刻意求工和定式指导。为此,他十分强调教师的权威,宣称:“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教师单主体论也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主流,影响甚大。另一个明显的误区是学生单主体论,类似于历史上的“学生中心理论”,这一模式以卢梭和杜威为代表,把学生的发展视作一种自然的过程,教师不能主宰这种自然的发展过程。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给教育下的定义为“教育即生长”,学生自然而然的生长就是教育,直接否定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他提出,教师不要站在学生面前的讲台上,教师应该站到学生背后去,把教师降到一种辅导性的地位。这种模式曾在我国文革期间占据统治地位,危害极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曾出现的一系列固定的、单一的、陈旧的、无生机的现象,就是二元对立式思维模式在教育实践中的反映。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均表现为受动的客体(教师是社会的客体,学生是教师的客体),或是教师单主体和学生单主体的模式,师生关系变得紧张甚至对立,教育活动中应焕发的朝气和活力被抑制,达不到所追求的最佳效果。
现代主义二元对立式的主体性理论思维模式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无情批判。在当代社会中,这种人的主体性(主客对立)在取得辉煌的胜利之后,已开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主体间或主体际关系随着人们实践的深入和理论的伸展由此而衍生了出来。单纯的“主体-客体”模式,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时是行之有效的,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就遇到了“他人不是客体”的困窘。从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在于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从“主体-客体”模式向“主体主体”模式转变。在这里,“主体-主体”的模式并没有完全否定和取代“主体-客体”模式。一方面,“主体-主体”关系是以“主体-客体”关系为背景的;另一方面,在“主体-主体”关系中,每一主体作为对象性存在,具有一定程度的客体性。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讲,他人不完全是客体,但也不完全不是客体。在人与人之间,每个人作为现实的存在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具有主客体的二重性。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主体主体”关系中包含着更微观的“主体客体”关系。主体间性的思维视域在学理层面的凸显,昭示了人类理性思维已萌发了某种深层的变革,开始向复合统一式发展。严格来说,主体间性范畴正式成为一种话语,肇始于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以后开始成为存在主义、哲学解释学、语言分析哲学和社会学一般理论关注的主题,现代更成为教育界深化改革、转换模式的一种诉求。
主体间问题的实质就是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体与类的关系问题。在胡塞尔看来,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为主体间的互识,即交往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间是如何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的;其二为主体间的共识,即在交往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如何对同一事物达到相同理解,也即主体间的共同性和共通性。毫无疑问,主体间的互识与主体间的共识是相互联系的。主体不能互识,便很难达成共识。确立了主体间性就意味着交往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作为平等的主体而存在的,由此也实现了关于人与人关系的价值观念的革命。这种思维模式的建构无疑拓宽了我们思维的苍穹,也使我们以新的眼光和理性视角,重新审视教育世界。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人的活动(人不仅指学生,而且指教师),教育作为人的活动,不是被给予的,是人类的意向与目的以及行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教育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充满创造的动态的双边性活动,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既不能相互取代,又密不可分地统一在教育活动当中。两种主体在特定情景和为特殊目的进行的交往活动,构成了教育活动的实质性内容。这种以复合统一式即“主体主体”思维模式为前提的理解范式,在现实层面上,
应实现对转型期教育活动范式进行理性的设计与重构,即建构民主的和双向活动的理想教育模式。但目前的研究尚偏重于文本层面上的理解和阐释,而以主体间为对象的教育活动问题研究显得较为薄弱,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主体-主体”的思维范式构建教育模式更是缺少现成的经验。但它却不失为教育模式的较为理想的选择,我们只有努力探寻其实践发生机制,才能在更高的意义上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发展。
二、可能空间:从封闭式活动场到生态式环境空间
由主体-客体二元对立思维决定的教育活动模式,其活动的可能空间,必然是一种由单体话语决定的封闭式强权环境,这种传统的教育环境给我们教育带来的痛楚和困惑的时间很长。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面对新的思维范式,所寄予的理想模式,就不能不使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其实践的可能性。既然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那么我们只有积极地进行实践,才是科学的态度。但是,任何一种模式的选择、实施和完成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也就是说它是在可能性环境中发动、展开和完成的,它也只能从历史所规定的前提出发。现有的社会历史文化是其基础性条件,它预先规定了实施理想模式可以利用的资源,必须具备的前提和可能遇到的障碍。我们只有进行充分的研究,才能准确地把握理想模式的基本特征,从而进行有效的实践。我们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主体性空间的理想模式就是创建一种生态式教育环境。
1、文化可能环境
更新教育理念,推进教育改革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深深植根于特定民族的文化模式之中。这种文化模式深刻地制约着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体的活动方式,并渗透到特定民族或群体的政治、经济和各种社会活动之中,成为社会活动的内在机理。这种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模式对于该社会的教育价值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尤为深刻。文化人类学家的研究表明,每一民族的各种文化特质是趋于整合的,其结果是各种文化要素由于文化的整合力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主体性既是多元文化整合背景中教育理念更新的诉求,也是新教育价值观念中我们进行的理性选择。文化环境为形成主体性空间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及其限度:一是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使我们能以宽容的心态对待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为打开新的思维视界提供了可能性;二是正在交融、撞碰的多元文化中,形成了能海纳百川的中华文化胸襟,为探索主体性教育的新路径奠定了知性基础;三是正在转型的社会,已经具备了破旧立新、追求理想的文化底蕴,这是主体性教育最理想的条件;四是主体性蕴涵于个性之中,而个性是在与多元的文化背景相互刺激的过程中形成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追求普遍性到尊重多样性发展,应允许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文化刺激作用于学生,形成学生主体。由此奠定的价值观最稳定,这是主体性教育最需要的文化前提。
2、课堂可能环境
相对于传统教育体制下的课堂设计精细、预定答案标准和时间分配精确等典型样式来说,“主体一主体”思维视界中的教学模式所需要的教学环境更应具备活力空间。一是心理环境。主体的培育需要自由作为土壤,自由的心灵才会有能动性和创造性。一个饱含支持、鼓励、欣赏等积极成分的环境气氛能够激发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形成探求的心理愿望,达到最佳心理适应状态。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最可宝贵的宽松环境,是实现主体性教育的理想空间。二是交往环境。“主体-主体”教育模式意味着在师生有差异的存在中实现相互交流、理解和沟通,这就需要允许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平等主体的生成。平等主体是相对于主体间的相互关系而言的,师生每一方都保持人格的独立与平等。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实现由传统的主体与客体间的权威服从关系到新型的主体与主体间的民主交往关系的转化,是处于教学动态活动过程中达成主体间理解、交流、提升的一个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培育平等主体,就是营造主体性教育的理想模式环境。三是教育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所需要的课堂环境,要求教师在教育方案的设计中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过程中来,引导他们进行质疑、察觉、分析和判断,使课堂教育更有可能贴近社会和学生实际。
3、评价可能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途径,对其教育活动及其效果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它包括教学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通过评价确定现实目标的实现程度,调节预期设计,达到理想要求。评价活动的重要功能是能够形成一种导向,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模式实施的重要环境条件,可以为实施新模式营造认同和接受的现实基础。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考试评价更能表现出评价的引导和教育功能。
在高校整个教育系统中,考试评价虽然只是一个子系统,是服务于教学的,但是由于考试评价以其对学习成果的显示、对学习方向的引导、对学生的激励,而在教育过程中起控制器、调节器和加速器的作用。主体性教学的考试评价,在实际操作中,既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状况,又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并将能力的测试分数按比例计入考试总分。如根据学生在辩论会、平时发言和热点问题透视等活动的表现和参予程度给出适当的分数,为形成能力构成内在引导。另外,还要增加有利于培养理论思维的试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而不是死记硬背。同时老师针对有创见、有新意、言之有理,即使与参考答案大不一样的答案,也应给予肯定。在阅卷中把“采点给分”和“采意给分”结合起来,注重“采意给分”,引导和鼓励学生反思、批判和创新,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同时还可鼓励学生脱离书本的束缚,设计一些自由发挥的题目,使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能够获得表现自己才能和智力的机会,获得充分发挥和展示自己创造性才能的环境和条件。唯此,才能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营造出主体性模式实施的可能环境。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模式一直是我们积极探索和研究的范式,目前所进行的理论探讨和具体实践,无论其形式还是内容,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主体性空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责任编辑:向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