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蔚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活动只是把学生看作一个认知体,强调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任务被直接规定为向学生传递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系统文化知识和使学生形成学习知识的技能、技巧,而对于前人是如何获取知识以及怎样运用这些知识的则无瑕顾及。在实践中,“应试教育”强大的压力造成学科教学更趋于让学生死记硬背或强化练习预期的考试内容,以达到牢固记忆、熟练应答、考试成功的目标。
从教科书内容的呈现方式来看,它主要突出学科领域内已经形成了的基础性知识,按学科的逻辑顺序来编排,以客观真理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获得知识。但是,这种呈现方式也造成了学科育人价值的贫乏化。它割断了两个联系:一是抽象的书本知识与人的生活世界的联系;二是抽象的书本知识与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知识过程的联系。
教材内容本身的局限以及教师对教学价值取向的片面理解,导致传统教学忽略了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完美精神世界的建构。
现代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活动应具有促进社会发展和促进个人身心发展的功能。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和发展”,即要将学生培养成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这种教学价值的取向和定位,超越了以往单纯重视知识目标的局限,把能力培养和情感陶冶也作为重要的目标。我们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育人是教学活动之本,教师要通过教书实现育人。
因此,我们要重新理解教学活动的性质,重新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并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我们新的课堂教学过程观。
一、在知识学习中使学生形成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
学科教学必须让学生掌握基础性的知识,但教学的价值不应局限于此,应通过对学科知识结构、内在逻辑的传授提高学生的整体认识能力,通过学科的符号、认识知觉、思维方法的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
案例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教学设计(片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设计以下驱动性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
1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元素)
2目前已发现多少种元素?(112种)
3天然及人工合成的物质一共有多少种?(几千万种)4物质与组成它们的元素数量差距为什么如此之大?列举实例:氧气和臭氧、金刚石和石墨、SO2和SO3、蔗糖(C12H22O11)和麦芽糖(C12H22O11)等,使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元素可以由于其同种或不同种、原子个数相同或不相同、连接方式相同或不相同等方面的原因形成多种物质(如同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单质,不同元素可以形成不同化合物等)。进而引发学生对物质进行科学分类的深层思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分类方法。元素之于物质很像字母之于文字。也像积木块之于模型,只要把握住构建原则,就可以像拼写出无数单词和搭出各式各样的模型那样构成多种物质。简单化合物(或单质)元素的组成对其性质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概念是初等化学中最为基础的概念。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究,建立起物质的组成是物质性质的基础这样的基本化学观点。但物质的组成相同,其性质未必相同,就像同样的字母可以组合成不同的单词,同样的积木块可以搭出差别很大的模型一样。认识这点,对结构知识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在深入“物质的性质”教学中再进一步探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明确核心观念与认识方式的发展目标,通过问题、讨论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化学观念。学生有了基本观念、基本知识,在继续学习中就会有一种轻车熟路的感觉,这就形成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也学到了方法,发展了思维。
二、挖掘独特的学科价值。发展学生的认识
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除了使学生掌握某个领域的知识以外,从更深的层次看,至少还可以为学生在这个世界中形成、实现自己的意愿,提供不同的路径和独特的视角、发现问题的方法和思维的策略,提供唯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
案例2:“电离平衡的建立”教学设计(片段)
教师提供两瓶物质——氯化氢气体和纯醋酸,分别将其加入水中会有什么变化?(物质溶解,化学键断裂)请用语言描述它们在水中存在的形式,并分别绘制它们在水中存在形式的示意图。(在水中以离子或分子形式出现)
问题:根据所学知识,盐酸是强电解质溶液,CH3COOH是弱电解质溶液。用什么简单的实验可以证明CH3COOH溶液为弱电解质溶液?
实验:进行盐酸和CH3COOH的导电性实验。往盐酸和CH3COOH中加水,观察其导电性的变化。请学生总结实验现象。问题:实验现象中,盐酸和CH3COOH的差异是什么?
思考:CH3COOH溶液出现变亮现象说明CH3COOH的电离有什么特点?(电离平衡)平衡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我们从微观角度分析,纯醋酸里面有什么微粒?加水后CH3COOH分子会有什么变化?CH3COOH、H+有没有可能结合生成CH3COOH?分子电离为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为分子的速率相等的状态是什么状态?(电离平衡状态)
物质在水溶液中是以分子、离子等微粒形式存在的,为了让学生感受、体验电离平衡的存在,本设计以化学科独特的视角,设计问题、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宏观现象与微观构成和化学符号之间的有意义联系,形成用微粒观看物质的认识方式,形成相应的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观念,给学生提供学科独特的学习经历,发展学生的认识,让学生得到整体、融通式的体悟与提升。
三、发挥教学素材的多种教学功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不可能仅仅通过讲授和纯粹的学习,还必须通过学生具体的学习活动才能得以实现。在教学中应努力拓展学科的育人价值,在传递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揭示书本知识与人生活的世界的联系,与知识形成过程的联系。
案例3:“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思路
元素周期律是在一百多年前被发现证实的、客观存在的规律,教材中关于元素周期律就是一句话“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性质呈周期性的变化”。要将它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认识,拓展学科的育人价值,教师必须整合教学内容,发挥教学素材的多种教学功能。
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卤素、碱金属)出发,用方法论的思想进行归纳、推理,指导学生观察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周期性的变化),推测元素化学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出元素周期律。这样的设计体现了科学的方法,同时渗透了“一切客观事物都是互相联系和具有内部规律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但仅仅这样还不够,还应让学生了解知识背后的人及其创造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周期律是如何发现的。在门捷列夫之前,前人也作过许多努力去寻找元素之间的联系,如发现“三元素组”、“六元素表”、“八音律”等,但这只是追求把性质相似的元素归并在一起,找出的只是元素间单向的而不是网状的联系。它只能对已知元素分类和整理,不能外推,不能预见新元素。门捷列夫之所以能发现元素周期律,一是他有见识。他深信一切化学元素之间一定存在内部联系。没有这种信念他的研究是不能坚持到底的。所以我们介绍的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应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问题的产生—存在的困难—崭新的论点一理论的完善。二是他有正确的方法。门捷列夫进行大胆的假设,创造性地运用比较的方法,把化学性质不同,但原子量相近的元素排在比邻,从而使互不相关的元素能彼此联系起来,从而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建立了周期性理论。这样的教学设计思路,能使学生懂得科学本身蕴含着深刻的科学认识及科学方法,体会到人的创造,这样学生的知识才是鲜活的知识。
充分发挥教学素材的多种教学功能,要求教师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自觉去体会、挖掘教材的内涵,挖掘知识的来源、规律的发现、知识的活用、创造的顿悟。学生掌握这些东西,其意义是深远的,素质的提高可使学生终身受益。
唯有如此,学生的精神才能从学科教学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学生才能在发展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体验、认识、欣赏、改变、创造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世界,满足生命成长的需要。
(责编王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