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迪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26例临床疗效观察

2009-05-08 03:33吴新宇姜爱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5期
关键词:灌肠溃疡性结肠炎激素

吴新宇 姜爱芳

【摘要】 目的 探讨艾迪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艾迪莎组66例,采用艾迪莎颗粒1.0 g研粉加生理盐水100 ml;激素组60例,采用地塞米松1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两组均睡前保留灌肠,每晚1次,疗程3周。结果 总有效率艾迪莎组为89.4%,激素组为4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复发率艾迪莎组为10.2%,激素组为40.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艾迪莎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激素保留灌肠。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艾迪莎;激素;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以黏膜和黏膜下层浸润为主,特发于大肠的非特异性肠病,至今病因不明尚缺乏较满意的治疗方法。笔者对126例患者分别采用艾迪莎与激素保留灌肠治疗,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本院消化内镜室共检出溃疡性结肠炎126例,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的金标准。其中男64例,女62例,年龄14~76岁,<45岁的64例,≥45岁的62例,随机分为两组,艾迪莎组66例,激素组60例。126例UC均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及活检病理确诊。

1.2 治疗方法 艾迪莎组:采用艾迪莎颗粒1.0 g研粉加生理盐水100 ml,混合摇匀,加热至37℃~39℃,睡前保留灌肠,保留50 min以上,每晚1次,疗程3周。激素组:地塞米松1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混合摇匀,加热至37℃~39℃,睡前保留灌肠,每晚1次,疗程3周。两组患者均取左侧卧位灌肠,再胸膝位15 min,同时均配合全身综合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①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肠镜复查肠黏膜恢复正常;②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部分消失,肠镜复查肠黏膜轻度炎症或较治疗前改善;③无效:临床症状轻微改善或无改善,肠镜糜烂溃疡面积无变化或增大。

2.2 治疗效果,见表1。

2.3 复发情况 经过6个月的随访,艾迪莎组复发率为10.2%,激素组为40.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结直肠黏膜炎症性病变,多认为与免疫、遗传、感染、氧自由基损伤等致病因素有关,多累及直肠及远段结肠,治疗的药物种类很多,临床上应用以5-氨基水杨酸、激素、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免疫抑制剂及中药等治疗。长期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毒副作用较大,现多用5-氨基水杨酸制剂取代之。艾迪莎的成分为美沙拉嗪(5-氨基水杨酸),其不良反应少,笔者采用艾迪莎和对照组激素进行对比,其临床疗效优于激素组,而复发率明显低于激素组。通过研究笔者还认为采用药物保留灌肠,不仅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便于肠黏膜吸收利用,而且用药量小,不良反应少,可延长药物在局部的作用时间。渗透扩散,最大限度的改善局部肠黏膜的微循环。在灌肠过程当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液体量控制在100~150 ml较为适合;②液体的温度保持在接近人体正常体温为佳;③给药以缓慢滴注为佳;④灌肠插管不宜过深。否则以上因素可造成不适而排便,药物保留时间较短,影响疗效。

艾迪莎保留灌肠疗效显著,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是目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较好的一种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和疗效标准,中华消化杂志,1993,13(6):354.

[2] 郑芝田.胃肠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灌肠溃疡性结肠炎激素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谈激素色变?没必要!
激素怎么用才安全
激素草莓能吃吗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灌肠机专利技术综述
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
肠炎清对ICUC大鼠结肠组织TLR4、NF—κB蛋白表达、TLR4mRNA的影响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好中医也会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