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语
老年人急诊手术的死亡率约为同年龄择期手术的20倍[1],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合并有严重的全身多系统并发症,全身状况差,加上急诊缺乏充分的术前准备,死亡率更高。2002年4月至2008年3月们笔者应用乌拉地尔联合硬膜外阻滞,对27例老年高血压急诊患者实施手术,围术期血液动力学稳定,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66~89岁,22例术前检查有ST改变,电轴左偏,心肌肥厚,传导阻滞等心电图异常;3例合并糖尿病,2例曾有心肌梗死史,1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手术种类:下肢开放性骨折12例;急性阑尾炎3例,嵌顿疝8例,急性肠梗阻4例。入室血压最高204/122 mm Hg(1 mm Hg=0.133 KPa),最低145/95 mm Hg。
1.2 方法 入手术室后常规供氧,采用DASH型多功能监测仪连续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静脉穿剌后,乌拉地尔0.3~0.5 mg/kg静脉滴注,血压平稳后,硬膜外穿剌并置管,分批注入0.5%罗哌卡因,麻醉平面控制在T6以下,术中血压高于基础值30%,静脉注入乌拉地尔0.5 mg/kg严重低血压者,注射麻黄碱5~15 mg术毕所有患者均送ICU病房进一步观察。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记录手术前、手术时﹙切皮﹚、手术中、手术后30 min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②术中使用升压或降低处理及效果,出现心血脑血管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经乌拉地尔联合硬膜外阻滞处理后,患者手术时(切皮)SBP、DBP均下降,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30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SpO2各阶段无明显变化。见表1。
2.2 术中采用升压处理3例,降压1例,处理效果满意,无心血管严重并发症及死亡。
3 讨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外周血管阻力的增高,使全身器官贮备功能明显降低,尤其是心肺耐受差;而急诊可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使该类患者病情更加复杂,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入手术室后患者紧张焦虑等应激状态,导致血压升高,麻醉和手术操作刺激,血液动力学进一步剧烈波动,造成心肌耗氧及供氧失衡,最后导致心肌缺血,严重出现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因此围手术期控制血液动力学的波动,是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的关键。
乌拉地尔为苯唑嗪类尿嘧啶,具有外周和中枢双重降压作用[2]。在外周选择性阻断突触后a1受体,显著降低外周和肺血管阻力;也有部分阻断突触前a2受体,使突触间隙去甲肾上腺素被吸收减少,而不至于产生恶性低血压;中枢主要是激活延髓的5﹣羟色胺IA受体,降低延髓心血管中枢的交感神经反馈调节而降压和稳定心率。双重作用的结果是降压明显,而不导致严重低血压及反射性的心率增快。硬膜外阻滞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降低应激反应及心肌氧耗量,有利于维护心肌氧供需平衡[3]。因此,乌拉地尔联合硬膜外阻滞,避免高血压导致心脑卒中等损害和血压降低过度导致脏器灌流不足,有效维护血液动力学稳定,使老年高血压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
参 考 文 献
[1] 曾邦雄,急症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61.
[2] Langtry HD,Mammen GJ,Sorkin EM.Urapidil a reviw of its pharmacodynamic and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and the rapec on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Durgs,1989,58(6﹚:900-908.
[3] 俆启明,郭曲练,姚尚龙,等.临床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