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2009-05-08 03:33邓志斌万洁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5期
关键词:稳心颗粒疗效分析心律失常

邓志斌 万洁华 黄 晖 刘 济 龙 瑛

【摘要】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随着环境的破坏、人口老龄化、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许多患者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多表现为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陈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也可有心房扑动及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传统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效果不是很理想,且不良反应重。步长稳心颗粒是一种新型中成药,其配方系由党参、三七、琥珀、甘松组成,其具有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的功能[1]。主治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无力,头晕心悸,胸闷胸痛。适用于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属上述症候者[2]。本研究通过稳心颗粒治疗对60例慢性肺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心律失常;稳心颗粒;疗效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60例老年慢性肺心患者,其中男42例,女18例,最大年龄86岁,最小年龄60岁,平均(73±0.6)岁。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其它胸部肺疾病或肺血管病变病史,最长病史41年,最短病史12年。有肺动脉高压、有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如P2>A2、颈静脉怒张、肝区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下肢水肿及体静脉压升高等体征,有实验室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均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

60例患者中房性期前收缩(简称房性早博)36例,其中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16例,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性早搏)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24例,其中合并室性早搏16例,房颤病例8例。见表1。

1.2 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双盲分成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吸氧,控制感染、控制心力衰竭、控制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给予β受体阻滞剂、普罗帕酮、莫雷西嗪等药物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给予β受体阻滞剂、美西律、普罗帕酮、莫雷西嗪等药物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给予洋地黄、维拉帕米、胺磺酮等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给予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等药物治疗。

试验组:30例,给予吸氧,控制感染,控制心力衰竭,控制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除给予β受体阻滞剂、普罗帕酮、莫罗西嗪等药物外,还给予稳心颗粒,一次9 g,3次/d;室性期前收缩除给予β受体阻滞剂、美西律、普罗帕酮、莫雷西嗪等药物治疗外,还给予稳心颗粒,一次9 g,3次/d;室上性心动过速除给予洋地黄、维拉帕米、胺磺酮等药物治疗外还给予稳定颗粒,一次9 g,3次/d;心房颤动除给予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或钙道阻滞剂外还给予稳心颗粒,一次9g,3次/d。

2 结果

观察对照组、试验组在用药1、2、3、4、5、6、7、8、9、10 d内的疗效。结果如表2。

3 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常伴发心律失常,多表现为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及陈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其中以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最具特征性,也可有心房扑动及心房颤动,以往的传统心律失常治疗疗效不佳,疗程长。

本研究通过对6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发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传统的给予吸氧、控制感染、心律心力衰竭、控制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给予β受体阻滞剂、普罗帕酮、莫罗西嗪等药物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给予β受体阻滞剂、美西律、普罗帕酮、莫雷西嗪等药物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给予洋地黄、维拉帕米、胺磺桐等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给予洋地黄、β受体阻滞或钙通阻滞剂等药物治疗。试验组30例患者,给予吸氧控制感染、控制心力衰竭、控制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除给予β受体阻滞剂、普罗帕酮、莫西嗪等药物外,还给予稳心颗粒,一次9 g,3次/d;室性期前收缩除给予β受体阻滞剂、美西律、普罗帕酮、莫雷西嗪等药物治疗,还给予稳心颗粒,1次9 g,3次/d;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除给予洋地黄,维拉帕米、胺磺酮等药物治疗外还给予稳定颗粒,一次9 g,3次/d;心房颤动给予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外还给予稳心颗粒,一次9 g,3次/d。结果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稳心颗粒是一种新型的抗心律失常中成药[1],其配方系由党参、三七、琥珀、甘松组成,具有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的功能。主治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无力,头晕心悸,胸闷胸痛。适用于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属上述症候者[2]。临床试验证明稳心颗粒确定为一种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有效药品,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特别是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稳心颗粒具有增加心肌细胞膜钾外流,同时对过度的钠内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稳心颗粒还能提高冠脉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3]。稳心颗粒除了具有直接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外,尚可通过改善心肌缺血,消除心律失常的病理基础而间接导致的心律失常。临床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病毒性心肌炎、失眠等,疗效显著,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3],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谢日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3.

[2] 郭继鸿,等.抗心律失常中西药与离子通道.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

[3] 崔德芝.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108例.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3):52-53.

猜你喜欢
稳心颗粒疗效分析心律失常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2769例临床分析
冠心病心律失常应用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的可行性探析
稳心颗粒联合美西律片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评价
稳心颗粒合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