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人幸福生活新模式

2009-05-08 10:02
妇女之友 2009年3期
关键词:阳阳洗碗女儿

豆 角 渔 佬

前言:一年一度“我们的节日”快到了,这是一个让所有女人都快乐的节目,这一天,女人享受到特别的尊重和爱惜,这一天的幸福常让女人久久的留恋,这一天,大家对幸福仰望最多,本期我们采撷了几种幸福新模式,透着鲜明的21世纪零年代的气息。

当过年像过平常日子一样波澜不惊,当金钱和地位像好朋友一样如约而至,当你眼睛直勾勾地望天说啥想不出生日礼物想要什么,你还知道什么是幸福吗?当然喽,无论世界怎样变化,我们对幸福的向往绝不会改变,改变的只是随着时代不断进化的衡量标准噢!

◎爸妈:

住在楼上楼下

这个前提当然是房要有,车也要有喽!要想结婚,没房不行。要想要娃,没车哪成。

小娆是被幸运女神青睐的女人,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聪明可人,工作很好,薪水很高,在女人堆里算得上出类拔萃。更令人羡慕的是,她还嫁了个出类拔萃的凤凰男,丈夫学的法律,善于为人处事,毕业不到十年就有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

两人刚结婚的时候,无依无靠,也过了几年紧日子,然后买了个小二居,乐的什么似的,兴高采烈地要了娃,是个又胖又漂亮的女孩。有了孩子,自然需要照料,所以乡下婆婆来了,婆媳二人处的很融洽,但日子久了,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方便,像是卫生问题、饮食问题、早睡晚起的问题,而且把公公丢在乡下一整年,婆婆也很惦记,怕吃冷饭、睡凉炕,本来就有胃病和关节炎。可是女儿只有一岁,离不开人,请人看又不放心。于是两口子一咬牙贷款买了个小三居,有卫生间的一个套间给公婆住,一个儿童房,还有一间两口子住。

公公来了以后,最让人头疼的事发生了,因为小两口都是凤凰男凤凰女,而今又混得不错有了那么大的房,双方亲友于是不断登门造访,上学的、看病的、结婚旅游买东西的、专门来走亲戚的……应接不暇,单个小青年还好说,住客厅就行了,若是长辈,怎么好意思,只能睡他们的卧房,他们睡客厅。如果来的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三个五个,就更麻烦了,女儿和爷爷奶奶挤一个床,女客和小娆睡儿童房,小床上挤俩,男客和丈夫睡他们的卧室,横着摆仨,沙发上还要有一位打着呼噜。小娆有个毛病,如果身边睡的不是丈夫或女儿,一晚上都睡不着,太遭罪了!

这样忍了两年,夫妻俩都受不了了,恰好这时,他们的事业都很有起色,收入成倍增长,于是买个复式的计划一拍即合,甭管来多少人,楼下三间客房都够住,一家五口只管住在楼上,总算有点私人空间。可是当他们真的住进豪华复式楼,小娆发现她的麻烦更大了!

首先,以前的三居有婆婆帮忙,小娆还可以打扫过来,现在这个光使用面积就二百多,马马虎虎擦一遍地板就得三个小时!小娆于是请钟点工上门,可婆婆这个一辈子都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农家老太太受不了了,老太太平时对地板干不干净并不太在意,她觉得比起乡下水泥地已经很干净了,可是现在儿媳妇却花钱请人擦地板,还不如我自己擦!于是把孙女送到幼儿园以后,老太太自己趴在地上擦起来,整整花了四个小时!晚上小娆回来的时候,发现老爷子在楼下花园领着孙女等她,说奶奶病了,回家一看,老太太正躺在床上哼哼,高血压老风湿一起爆发,足足在医院躺了一星期!

其次,因为住进豪宅,小娆家更是车水马龙仿若高级大车店,有出差的同学住几天,有来看病的,一住半个月,有来找工作的一住小半年,而不管来干什么的,来了总要带人家逛一逛,有一年小娆的丈夫在两个月里顶着北风冒着酷寒披星戴月看了八次冰灯!这么一大家人,小娆要上班,婆婆要带孙子,公公什么也不会,小娆不仅要请钟点工打扫房间,还要请厨子做饭,一笔大开支不说,家里整天闹哄哄的,很难有清闲的时候,两口子犯愁,啥时候是个头儿啊!

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小娆夫妻坐在被窝里合计了三个晚上,终于想出一条妙计,激动得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接下来俩人只花半个月就完成了买三处新房和卖掉复式豪宅的重任。一处三居给一家三口,一处二居给公婆,还有一处二居给小娆的父母,老两口不太想来,因为农村的传统靠女儿养不太体面,小娆夫妇一通劝,说什么儿子女儿,还不一样,而且城里多好啊,不用烧包米杆就有暖屋子住就能吃上饭,老两口经不住忽悠,手拉手进城了。

从此以后,凡小娆老家来人,都住小娆父母家。凡夫家来人,都住公婆家。只有偶尔的同学造访,才由小娆接待。最有巧思的是,这三处房子都在一个单元,公婆家住对门,爸妈家在楼下,既方便他们照顾老人、老人照顾孩子,又方便两口子忙乱的时候去蹭饭,而四个老人白天闲暇时还能凑上一桌麻将,小娆一家从此彻底过上幸福生活。

◎孩子:

但求省心懂事

有一个聪明的孩子自然省不少心,而彬彬有礼的孩子更能让父母心情舒畅。

有一天下班,因为刚下了雪,出租车很难打,终于上了一辆车,没走多远,有一对儿母女招手,司机问我的意见,我想能行方便就行方便,司机可以多赚点,那母女俩也不用再挨冻,就点点头。

那妈非常健谈,一上车就谈起来,说补习老师太不像话,有事也不提前说一声,害她们大冷天白跑一趟。我随口问一句补什么,她就滔滔不绝起来。原来坐在她身边那个沉默不言的小姑娘读初三,夏天就要读初四,然后考高中,可是成绩却不太好,所以她带女儿出来补数学,是一对一的,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每节课两小时,300元。我很惊讶,太贵了!妈妈一摇头,不贵,如果是高二补一对一,每节课要600元!看到我眼睛瞪得像包子,她仿佛终于找到倾谈对象,毫无保留地讲起她失败的家庭教育。

她和丈夫都是名牌大学毕业,后来她经了商,丈夫在某大企业做高层,毫无疑问,俩人都很忙,就把孩子交给爷爷教育,爷爷可不是普通人,某名牌大学教授,教育个小孩子还不是小菜一碟!另外,夫妇二人也对自己的成功模式很自信,当年俩人都是小县城走出来的,从来没补过课,不是照样上名牌大学?所以当别的孩子走路还不稳就去学这学那补这补那的时候,她女儿一直和爷爷奶奶待在家里。小学的时候,也没看出什么不对,上了初中就不行了,别的孩子英语都学了六七年,女儿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拿什么和人家拼?于是孩子感觉很自卑,对学习也丧失了兴趣。父母看到这种情况才感到事情的严重性,两人一商量,当妈的决定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专职陪女儿读书。这位妈妈感慨地说,女儿同桌的妈妈一直不上班,专职照顾儿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结果儿子回回考年级第一。以前觉得自己这样的妈妈才是成功,现在发现,人家妈妈才是真成功,孩子学习好就是在省钱,现在省了补课费,将来花三表一半学费就能读一表大学,找工作也容易,赚的还多,这里外里省多少钱啊!更重要的是省心,这可是钱买不来的!

这一大堆的话,我使劲眨着眼睛判断对错,那边一直沉默不语的女儿突然说一句话,我甚至记不得那句话是什么,只记得语气之恶劣令人后背发冷,那是怀着不满、轻视、厌恶甚至仇恨的语气!女孩的年龄显然正值青春期,逆反情有可原,可仇视就令人恐怖了,如果青春期的女孩这样对待母亲是理所当然,我们又为什么如此辛苦地养育她们?我们小时候,是绝不敢和父母这样说话的,不为什么,就为他们是父母。

做母亲的受了指责,显然很尴尬,但也没说什么,讪讪地把话题叉开。现在的孩子,得到了太多理解、太多爱,反而丧失了理解和爱的能力。就此问题,我特意问过很多父母,也观察过很多父母,他们最大的希望,不是孩子成绩多优秀,越来越多的父母能够接受孩子不是出类拔萃,只要拥有生存的能力,只要快乐并感到幸福。他们最大的希望,是拥有一个有礼貌有教养有一颗宽容之心的孩子,这本身就是一种生存能力。

不求未来他们多少回报,只要对爸妈以礼、以情相待,懂事省心就好。

◎同事:

来往而不过密

融洽的同事关系建立在亲密有间的基础之上,现在,就连刚毕业的大学生都知道不能和同事住一起噢!

刚刚出了大学校门上班的时候,总有点惶惶的,特别怕孤单,于是三个一起进公司的小姐妹相处得比亲姐妹还亲,就商量一起租房住,房子是干净小巧的两居室,开始计划得很好,你做饭她洗碗她擦地板,又公平又省钱,要知道天天在外面吃又贵又没营养,几个人一合伙,小日子就美多了!

可是有一天,地板妹因为帮部门经理的忙,回来晚了没擦地板,吃完饭心安理得睡了,做饭姐、洗碗妹的心里就有点点不舒服,我做了饭,她洗了碗,凭什么你的地板就不擦?就凭经理让你帮忙?切!

又有一天,做饭姐病了,怎么能让一个病人做饭呢,于是两个人去外面吃,还帮做饭姐带回一份,做饭姐大概觉得这么好的姐妹一碗粥一点小菜不算什么,就没付钱,其他两个也没说什么,可心里都有点那个。第二天,大家都说有事,没在一起吃饭,做饭姐的饭自然也就没人带,病床上的做饭姐很伤心。于是,大家不再在一起吃饭,自然也不用洗碗,地板妹工作也自动省略。

再后,漂亮的洗碗妹恋爱了,男友是博士,英俊又有风度,可做饭姐和地板妹看到他的时候,态度总是淡淡的,因为他来的太频了,让她们觉得自己的空间受到侵犯,再也不能穿着随随便便就去卫生间和厨房了,再也不能想开什么玩笑就开什么玩笑了。这还不算什么,到后来,独处一室的洗碗妹甚至开始留男友过夜,这让其他俩姐妹非常气愤,这算什么!于是她们找洗碗妹谈,洗碗妹说她不想留他,他一定要留,她没办法,因为她爱他。最后洗碗妹说,我愿意每月多付100元房租,两姐妹就勉强答应了。可是从此以后,三姐妹无论在公司还是在家里,见面的表情都是怪怪的,彼此话很少。做饭姐和地板妹终于受不了,决定一起搬走。洗碗妹听了很生气,已经多付房租了,还不行吗?留下我一个人住这么大的房子,哪住得起!你们不用搬,我搬!于是洗碗妹先搬走了,从此也不再和其他两人说一句话。

洗碗妹刚搬走的时候,做饭姐和地板妹着实高兴了两天,两人一人一间房,虽然多摊了房租,可咱心情舒畅!可是好景不长,她们有时候因公司的事在家里吵,有时候因家里的事在公司冷漠以对,不到两个月,两人就退房,分别出去和以前的同学或朋友住。

三个好朋友就因为上班下班都在一起,反而成了冤家。而当她们分开住以后,慢慢的竟又在公司里成为知己和朋友!

◎夫妻:

刻意彼此照耀

无论多么贫穷困顿,只要互相知疼知热,丈夫懂得关爱呵护妻子,就是无数女人心目关于幸福婚姻的模式了。

别看阳阳是搞美术的,穿得很“赞”,个性十足,但骨子里婚姻观还是很传统,她在文化馆工作,因为在大伙面前揶揄馆长,被馆长“淡化”,失意后的阳阳心情低落,烦躁易怒,在厅里综合处给局长“拿大材料”的老公大冰处处陪着小心,让着阳阳。让阳阳度过了那段难挨的岁月。

事后阳阳感到自己有福,觉得嫁大冰这辈子很值,阳阳妈对这老实女婿也很赞不绝口,人家大冰在局里风头正健,一点不嫌弃自己这个使小性儿的“作”丫头。觉得不管遇到多大波折,宝贝女儿这辈子都保险了。女人,差点钱不打紧,最要紧的是丈夫能对自己好,而这个好大多体现在生活的关爱上,因为那是最直接能感受到的。但是令阳阳和大冰都没想到这种传统的幸福模式不知怎么就不那么幸福了。

阳阳被“淡化”,心情平复后,迷恋上了欧洲古典家具,学油画的她闲来无事勾了些古典家具的草图,被一位上门来求大冰办事的出口家具商看到,打样后,竟然在广交会签了订单,随后阳阳作为人才被高薪挖到了这家公司去做设计,不久,阳阳恃才傲物的毛病又犯了,认为老板不如她懂行,原本有求大冰,现在又有求自己,便拿老板“不当回事”,设计上有分歧就直接PK,言词失当,不料遭到曾在他家点头哈腰的老板的抢白。阳阳觉得压抑不服,就愤而辞工,而那些欧洲客户却直接找到阳阳。大冰和丈母娘一核计,认为阳阳这种不服天朝管的主儿只能自己当老板,不能在别人手底下,于是大冰和老丈母娘合资给阳阳在伊春兑了一个小家具厂。

这一步棋走对了,阳阳从此一路干得风生水起,又当老板又当设计,阳阳的设计才华自不必说,加上伊春的柞木在欧洲被称为小橡木,以材质好著称,订单也就源源不断。“作”丫头几年的光景就成了大老板。可大有大的难处,问题紧跟着就来了。

阳阳忙得脚打后脑勺,孩子的一应事全交了大冰打理,每天接送、看病、托人办理转重点校,最要命的是女儿秉承了她妈的脾气,经常与同学老师冲突,大冰便不断被老师传唤训话求校长调班。加上她们夫妻俩都是外县来的,亲戚来办事购物看病的特别多,迎来送往订票宴请的事也都由大冰承包。可这大多都得占工作时间。两口子一盘算,反正大冰经常在家给领导写材料,白天办私事,晚上熬个夜就有了,大冰脑袋瓜儿好使,领导也不知道,赶写并不误事儿。

纸里包不住火,久了,大冰白天办私事好几次被局里同事看到,他这么个红人又容易被人盯,不知怎么就反映到处里局里。

事也凑巧,一次,大冰趁写材料中午宴请阳阳娘家来的表兄,那表兄不小心喝大了,下午4点还不撤退,恰巧主管局长公务宴请一位国外客人也到这家饭店吃钣,跟都喝大了的“表兄”及大冰撞个照面,大冰吓得顿时脸都歪了。

大冰从此就不那么被信任被看好,加上竞争激烈有人“拱”,提副处时,大冰本是公认的人选“煮熟的鸭子”愣是飞了。大冰事业上低迷,阳阳的生意越做越大越不着家,这让大冰的情绪迅速恶化,那些家务事该做还做,可常常跟阳阳吵架,一言不和便恶言相向,蔫巴萝卜辣死个人。阳阳想不通,家里穷时,自己啥也不是时,老公好好的,现在啥都上去了,老公反到“作”上了,先前的幸福感荡然无存。难道女比男强婚姻真要翻船?阳阳脾气虽坏和大冰感情却很深,没办法,只好求助于高中同学,经常在电视上当嘉宾点评婚姻情感的同学小雨,在这之前,阳阳老是笑小雨尽在电视上瞎掰。小雨给阳阳夫妻开了一个药方:

21世纪,婚姻只有彼此照耀才会找到幸福,仅仅局限于生活上的关爱呵护已经远远不够了。而阳阳大冰的毛病就出在两个事业型人,却没有在事业上相互照耀,而是沿用老一套,舍一保一,让大冰当了人梯。

小雨对他俩说:

如果夫妻不能互相照耀,像他们这种都是事业型的人,很难再找到幸福。文/渔佬

猜你喜欢
阳阳洗碗女儿
浅谈公开不充分的判断与审查实践
大三的女儿
交换秘密
海的女儿
洗碗记
洗碗记
洗碗记
第一次洗碗
聪明de猴子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