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背景和意义

2009-05-08 10:02冯卓亮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2期
关键词:大众化背景意义

冯卓亮

【摘 要】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命题。从根本上来讲,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必由之路;是夯实全国人民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制胜法宝;是解决改革开放进程中突出矛盾的思想武器。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背景;意义

马克思主义从传入中国那一刻开始,就在不断的大众化。党的三代集体领导人的治党治军治国思想中,都有大众化的影子,比如毛泽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常常被我们运用在解决生活工作问题中,邓小平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气魄一直被广大人民所推崇,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也被广大人民视为共产党人的代名词,胡锦涛的“和谐社会”也被广大人民套用成“和谐家庭”、“和谐社区”等等出现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视角。但在党的政治纲领文件中,首次提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是在十七大。研究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背景、意义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任务。

一、十七大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背景

1.全球化的快速推进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的时代条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文化全球化、政治全球化也随之而来,面对全球化的冲击,如何迎接全球化给予我们的挑战,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道难题。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全国人民正确认识国家发展现状,夯实发展基础,有利于凝聚人心,提高发展动力,更有利于应对国际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政治现象,不会被敌对的腐朽的文化政治假象所迷惑。在全球化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必然要求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高社会主义文化竞争力,更好的适应全球文化政治经济大繁荣的时代背景。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的提出,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发展是分不开的,建党80多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无不致力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探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同科学性一样,应该受到人们的重视,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归宿、最终目的,对这个问题的深刻认识,促成了十七大命题的提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提出的理论基础。

3.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社会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的现实土壤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突出成就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果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如果没有十三亿人的万众一心,那么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实现大众化的重要性,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正确性。十年文革让大家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片面的认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频频失误,也让大家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怀疑的态度,但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进一步坚定了大家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决心和信心。所以说,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的现实土壤。

二、十七大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意义

1.标志着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入新阶段

中国共产党历来提倡以民为本,走群众路线,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在西方敌对势力每每打着人权、民主的幌子来制造事端之时,我们更应该加快民主政治的发展步伐。提倡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党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当国家的主人。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民主政治最好的证明,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民主政治的根本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前提条件。要更好的体现自己作为共和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必须加强对国家政策和法规的学习。

2.标志着中国社会发展的进步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政党文化,他的普及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需要,同样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参政的需要,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行,说明了我国的经济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生理需求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求,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基础上,才有资格谈精神需求,政治需求是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也是人表现自我、关心社会的体现,人民群众对政治的日益渴求,说明了中国社会已经摆脱贫困,人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增加。同时,社会的全面发展,平衡发展,使人民不再谈政色变,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创造了一个宽松的政治生活空间。

3.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高

首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思想重要地位的新认识。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要地位,继续为全国人民营造宽松、和谐稳定的发展空间的战略任务,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足干劲是解决全球化思想领域挑战的首要方法,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任务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其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成熟的体现。把马克思主义由政党文化推向全民,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英明抉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政党的成熟性。

三、十七大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意义

1.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必由之路

虽然现在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占主导地位,但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西方敌对势力打着自由、平等、人权的幌子,从来没有放弃对我们进行价值观人生观的腐蚀,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更为西方鼓吹中国威胁论提供了理论支持。思想领域没有硝烟的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意识形态阵地,科学的大众的理论不去占领,非科学的非大众的思想必然去占领,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必然去占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教育人民、武装头脑,有利于抵制西方思潮的强力冲击。

2.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夯实全国人民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制胜法宝

随着“苏东剧变”的落幕,国际共产主义进入低潮,共产主义到底是理想还是现实,是大家心目中的一个疑问,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成就,从一个方面证实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时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让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存在一些顾虑,要解除这些疑问和顾虑,重树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需要提高大家的思想政治觉悟,让更多的人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理论精神,夯实全国人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理想信念。

3.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解决改革开放进程中突出矛盾的思想武器

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很大成绩,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提高,但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比如医疗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是改革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问题,在发达国家也时常出现,广大群众如果对此不了解,还以为是社会主义的弊病,如果我们能正确的引导大家认识问题产生的根源,问题形成的过程,让大家明白,这些问题是社会主义改革发展过程的伴随物,我们正在不断的进行改进,不断的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思路。

【参考文献】

[1] 党的十七大报告.

[2] 中国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3] 刘建军:《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

猜你喜欢
大众化背景意义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有意义的一天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跟踪导练(一)5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