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统计学》课程教学设计的几个问题

2009-05-04 10:15李爱兰
金融理论探索 2009年1期
关键词:财经类学习效果统计学

李爱兰 张 娟

教学设计就是应用系统理论、传播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对教学过程各要素进行整合,并合理安排和计划的过程。教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教学要素构成的,主要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要素。教师通过教学设计,使诸要素之间连结整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便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便于课后的反馈和评价,以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一般是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内容、选择评估标准与手段。下面针对高校财经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一、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企望达到的目的,也是对课程进行教学设计的中心。要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个中心进行教学设计。由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其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因而,即是相同的课程其教学目标也不相同。因此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根据学校及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

统计学是收集、整理、分析统计数据和预测未来的方法论科学,有广泛的应用性。掌握基本统计理论知识和统计技能是财经专业人才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当前社会上需要越来越多的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我国高校教育也正在适应这一要求而进行改革。为了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财经类专业本科层次的统计教学目标应是:培养具备一定的统计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财经类专业人才。

二、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

1,确定《统计学》课程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实践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我们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十分有效的,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被动地把知识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完全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各种教学媒体也不再完全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创设情境”,即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教学方法。财经类专业学生自身的知识背景和课程的教学目标决定了《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必须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方法,始终把培养学生的统计实践能力贯穿于课堂之中。鉴于财经类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在《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向学生介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给学生演示用统计理论和方法认识、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存在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增强学习统计理论和方法的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应用统计方法,并通过学习形成自己对国家社会经济形势和具体问题的认识。具体的教学环节包括:教师提出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讲授相关理论;应用理论分析所提出的问题;学生接受或质疑教师的授课内容并进行分析现实问题的训练;学生向教师反馈自己的训练结果并形成自己的认识;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在有限的学时内实现教学目标,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整合为一体,以防止前者挤后者,保障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寓统计理论方法的讲授于解决现实问题之中,把统计理论方法的内容讲授贯穿在分析实际问题的案例教学中,让学生在接受或质疑中掌握统计理论,学会使用统计方法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1,评价依据。评价学生学习《统计学》课程学习效果,应该以《统计学》课程教学目标为依据。《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一定的统计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统计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财经类专业人才。掌握一定的统计理论知识、运用统计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两个观测面,其中重点是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评价学生学习《统计学》课程学习效果的原则和评价标准。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工作中,应坚持统一、规范、高效率、低成本的原则。对学生掌握统计理论知识的评价,可采用学期末统一组织闭卷考试的形式;对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评价可采用学期末闭卷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形式。《统计学》课程考核重点是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该部分的考核成绩所占比重应该较大。我们认为,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核成绩应各占50分,其中,期末考试中理论知识试题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考题各占25分。这样进行考核,考核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能力的考题占到了总成绩的75%。体现了考核的重点。这样的考核方法不仅能引导学生增强统计应用能力的训练。同时还能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实训教学环节的工作质量,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财经类学习效果统计学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大数据的统计学基础分析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二)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文史财经类)
莲心宝宝有话说
统计学教学与实验实践的一体化整合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