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山
勾勒西方的戏剧史,尤其是20世纪充满矛盾、错综复杂的古典与现代交织的戏剧诗学,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这里不仅需要视野的开阔与知识的精密,还要有叙述主体的诗学作为坚实的基础。张兰阁凭借多年戏剧研究与实践的底蕴,把戏剧范式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其一是摹仿范式:包括戏剧性戏剧、散文体戏剧、时空心理剧;其二为象征范式:象征主义戏剧、表现主义戏剧、精神分析剧、契诃夫戏剧;三是寓意范式:史诗剧、存在主义戏剧、政治剧、现代滑稽剧、寓言剧。这些划分与阐释,在学界能否被普遍认同并不重要,细密而新颖的论证,为纷纭多样的戏剧现象提供了一个可归纳的谱系视角,使我们可以尝试用结构主义的眼光看待戏剧与世界。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当下学人解读世界的方式偏爱局部与感性,不再关注整体,缺乏因关照整体而具有的力量。张兰阁的著作却让我们感到学者关注整体的气魄,一种从20世纪80年代传导、至今仍未改变的对艺术与思想的强烈热爱,以及大视野、大建构的雄心。这是能力的见证。在微观化、碎末化的学术世界,写作这本书可以看出作者严肃的写作态度与学术上的坚持,其广博与塑形的建构能力,让人叹为观止。也可以说,张兰阁的宏观视野,到了戏剧研究的极限,书中涉及的专业和戏剧史知识,在规模上已抵当今研究之最大可能。
在作者眼中,戏剧的伟大与重要,在于其节日庆典性与类似古代广场的群体狂欢体验。戏剧与印刷文化、传媒文化以及影视不同,它是身体在场的活人与在场观众交流的艺术,是鲜活而不可复制的,因而戏剧是对现有格式化生存方式的突破,具有颠覆虚拟世界的意义,传达时代所匮乏的酒神精神。这是一个着眼未来尊重生命的见地。作者在序言里说,但愿这本书能成为戏剧爱好者的“工具箱”,但我们从中看到的是一个殷实的资料库,一座包罗万象的戏剧博物馆,以及通向这个博物馆的道路与站台。
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鼎力推出的《戏剧范型:20世纪戏剧诗学》,让我们看到了戏剧类型理论的可能边界。张兰阁这部学识渊博的著作,处处流溢思想与见识,整体性梳理西方精神发展的脉络与肌理,阐释的话题,远远大于、多于戏剧本身。作者的指向也由此确立,即把中国戏剧的百年进程纳入世界戏剧版图,寻找之间的衔接与对位关系。这一西方戏剧史与中国戏剧探索性进程的契合历史因此有了一种反观性:我们看出,中国既往的戏剧进程曾做过什么,在世界戏剧视野里已是什么,今天的中国戏剧,能成为什么。如果你想便捷地进入戏剧王国的诗学领域(世界和中国的),这是一张最专业最完整的导引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