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笛
过去,主持人在荧屏上出现一点不当的表现立即就会引起观众“炮轰”,无论是微笑播空难的李梓萌,还是直播中途补妆的贺红梅以及陷入“哈欠门”的主播文静都遭到观众批评。但是,在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中央电视台和四川电视台的多名主持人陆续出现哽咽、流泪的画面,不但没有引起观众的批评,而且成为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亮点感动了亿万观众,赢得了广泛的赞誉。特殊的身份决定了新闻节目主持人必须在节目中控制个人情绪、有分寸地把握情感。新闻节目主持人在突发事件特别是灾害报道中如何把握情感?
一、注重政治理论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对把控情感至关重要。在突发事件、灾害报道中,由于遇事突然,事态发展变幻莫测,节目主持人的准备时间近乎为零,所以节目主持人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水平、政策水平和法制观念,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和思想分析能力,善于理解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部署,善于体察受灾、受害群众的情绪、思想、愿望和要求,选择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和舆论引导力量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和精辟入理的提炼点拨。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作为江西省会城市的主流媒体,南昌电视台新闻频道在第一时间派记者赶赴四川灾区,多角度报道灾区情况以及江西派出支援灾区的救援人员和志愿者的救灾情况,为心系灾区的南昌人民及时发来准确和详细的报道。要处理好这类稿件,新闻节目主持人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来对待播音工作,这样才具有完整地传递出报道中每一个感人信息和细节的心理基础。
二、在播报新闻之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有一个竞技状态问题。作为播音创作的主体,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报道时也有一个竞技状态问题,他们必须培养一种“抗干扰”的能力和适应各种环境条件的稳定心态。
新闻报道追求快速,但是,即使做现场同步报道也应有事前准备。准备既包括技术上的、内容上的、组织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灾难事件的报道,几乎都是在灾难发生以后才进行的。主持人在快速赶赴现场或走进演播室前,都有一个短暂的准备过程。这个过程中主持人可以对即将面临的报道进行心理状态调整,对事件作一个大概的预判,包括对灾情的判断、灾难的场面猜想、政府和媒体报道灾情的基调把握以及大众关于灾难的态度分析。灾难事件虽然突如其来,但是关于灾难事件的特征、灾难事件可能引起的社会后果、党和政府对灾难事件的态度、媒体报道灾难事件的惯常措施等,主持人应该有基本的认识。
三、在播报新闻时对情绪有意识地自我调节。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环境中,不可能没有观点、没有感情。新闻工作者也是如此。但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主持人要冷静地面对生动事实,平静地向观众陈述惊心动魄的情景,就必须具有自控力,以平和的心态寻找应对办法,使节目顺利进行。这时良好的自控能力有助于主持人持久地保持注意力集中,提高工作效率。
《新闻说报》是南昌电视台的一档民生新闻栏目,语调犀利、幽默是其一贯的特色。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那些日子里,栏目主持人的情感经历了从担忧到悲痛的积聚过程,播报语气变得凝重、舒缓,动情处更是语调低沉,感情肃穆。在这次灾难事件报道中主持人流淌出了真情,也在时刻努力地调整着自己的心态,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来控制情绪。使用“深呼吸”的生理调控法,是有效调整播音主持心理的一种方法,它可缓解紧张情绪,使僵硬的声音气息得到些许调整;利用演播室的环境提醒自己:此时是对着摄像机镜头向社会大众传播信息;用职业身份不断提醒自己:主持人的情绪会感染广大受众,具有导向作用。
四、主持人在表达情感时应注意分寸的把握。新闻是公正客观的,新闻播音时要有真情实感,但是情感的流露要有度。“激情”和“控制”是节目主持人必须处理好的一对矛盾,是主持人的基本功,也是主持人语言艺术中的重点和难点。比如有的播音员在播报灾难时,情绪松弛,好像事不关己,留给观众的印象是麻木不仁;有的在灾情和画面前,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冷漠地发表着评论,让观众无法接受;有的在灾难报道中泪水婆娑,甚至泣不成声,报道根本进行不下去。这些都让人感叹平时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在此时此刻的作用之大。
在南昌台新闻频道《新闻说报》栏目的大型直播节目《千里寻亲之旅》中,播出了在派往四川前线记者的全力帮助下,多名失去联络的亲友在演播室中通上了电话,现场场面异常感人,节目现场嘉宾的深情通话让主持人以及电视机前的所有观众为之动容。这时主持人的情感不能沉浸在感叹中,应该超脱出来,在亲人之间穿针引线,为嘉宾和观众间的沟通牵线搭桥,积极地引导现场气氛,向观众传递更多积极向上、给人激励的感动。这是媒体赈灾的重要力量,也是主持人的社会职责所在。
(作者单位:南昌电视台)
栏目责编:曾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