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娟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现代的个人征信行业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基础上的高科技行业。加强标准化建设有助于从根本上确保各领域内征信系统的规范化、提高建设效率、规避建设风险, 并且有助于实现系统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关键词:个人信用 征信体系 标准化
个人征信标准体系的建设内容
个人信用征信体系标准化建设的目标,是面向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建设,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工协作,适时推出关键性标准,逐步完善,依托现有资源和各相关部门的基础,建立并不断完善个人征信标准体系,为征信体系建设提供支持与服务。它包括征信行业国家标准的制订,建立标准化的个人征信数据库,标准实施及标准管理和监督等内容。
(一)技术参考模型
技术参考模型是制订标准体系的基础,它是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抽象和概括出个人征信标准体系的技术框架(如图1所示)。
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由各征信系统依据统一的接口规范,采用对等连接模构成。技术参考模型(自底向上)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层等技术层次。信息安全与系统管理贯穿三个技术主体层面。
网络基础设施层向各征信系统提供必要的网络基础环境,为各类信用征信服务提供可靠、有效的信息传输服务通道,是各类信用信息的最终承载者。
应用支撑层向各征信系统的应用层提供所需的各种通用服务,以及供信用系统设计的模块化构件,主要实现功能包括:信息交换、事务处理、流程控制及其他基础信息技术。
应用层专注于实现支持业务的应用技术,其结构形式是基于通用的数据集、信息发布、增值服务及其他系统管理功能,支持业务应用的扩展。
信息安全贯穿技术主体的各个层次,为征信系统提供加密、签名、认证、授权、访问控制等安全服务。
管理涉及网络基础设施、应用支撑、征信系统应用各个层面的技术和运行管理。
(二)基本框架
按照标准技术参考模型,并充分考虑标准体系的纵横关系,确定征信标准体系框架(如图2所示)。
从技术的角度考察,个人征信标准体系结构由两个层面的六个部分组成:总体标准:包括征信系统总体性、框架性、基础性的标准和规范;应用标准:包括各征信系统所涉及的共性标准,主要包括基础信息、数据元及其代码、身份标识代码、信用数据格式等方面的标准;应用支撑标准:包括为各种征信系统提供支撑和服务的标准,主要有信息交换、事务处理、流程控制和数据库等方面的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包括征信应用网络的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所涉及的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包括为征信系统提供安全服务所需的各类标准,主要信息安全级别管理、身份鉴别、访问控制管理、加密算法、数字签名和数字书格式等方面的标准;管理标准:包括为确保征信系统质量所需的有关标准。
(三)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
个人信用管理的征信查询、个人信用评级、信用管理咨询、信用管理软件、网上服务等方面都涉及到国家征信标准问题。我国应该制订统一的个人征信标准,并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个人征信活动。从国际经验来看,个人征信标准化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国情建设独立的国家标准,另一种全面接受国际标准,并对国际标准作出在本国通行的认定。前者的优点在于国家标准符合本国状况,有利于将国家标准对应的个人征信产品服务本地化,主要缺点是不利于征信产品的海外销售,需要投入研究费用。后者即全面接受国际标准,能迅速与国际接轨,缺点是对本土企业要求过于严格,在个人征信产业本就不发达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个人征信业发展。
从目前我国的国情和个人征信发展的情况看,在初期阶段应该以本国的国家标准为主,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个人征信标准。在个人征信业取得一定的发展之后,通过逐步修改国家征信标准,达到与国际接轨的目的。这里将涉及的领域和范围上对个人征信标准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论述。总体上,个人征信的国家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国标行业分类编码。这是一种类似SCI形式的分类编码,在征信行业的作用在于提供客户分类管理和数据检索。这样的分类编码必须要有一定的预见性,保持长期稳定,不能经常修改。第二,个人识别编码。个人信用调查数据库的档案编码一般以个人身份证号为基本检索点,不编特殊的识别编码。实际操作中,除使用个人身份证号码为识别标志以外,当个人征信和信用活动涉及到海外人员时,还必须对国外人员确立一套识别编号。第三,标准的调查报告或记录的格式。这类国家标准涉及个人信用调查报告格式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规范,包括标准的数据采集格式和信用报告的基本格式等。制订这种规范能够促进信息流通,方便不同的客户和消费者,也便于个人征信的行业监督。
(四)标准化的个人征信数据库
标准化的个人征信数据库是个人信用制度体系的核心环节,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征信数据库的硬件设施。一个典型完备的个人征信数据库必须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这是建立征信数据库的基础条件,主要包括高级的计算机资料中心,它有大型先进的计算机、自动化磁带取读码机、大型机房、大量应用软件;完善的电力控制机组,以保证充足的、不间断的电力供应;必要的系统工程人员,进行系统管理,以确保系统与网络的正常工作。
消费者个人信用调查原则。从调查项目看,可分为一般项目与特定项目,调查的重点从涉及消费者个人的品行(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担保(Collateral)和条件(Condition)诸方面考察,即所谓的5C项目调查。个人信用调查主要考察消费者个人信用偿还意愿与偿还能力。
消费者个人信用调查报告。报告应具有标准化的版式,包括消费者识别号码、当事人的姓名、住址、信用历史、社会安全号码。报告版本应基本符合国际标准版式设计,考虑到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在设计上应具有中国特色。此外,为保证信用报告的公正性与维护消费者个人的合法权益,应允许消费者进行申诉,对于消费者的服务应有一定的作业流程。
个人征信标准化和征信产品多样化的关系
个人征信标准化作为征信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在业务上涉及到从征信数据的采集、传输、交换、处理和使用以及行业运作的管理规范等领域:在技术上涉及到数据格式、网络通信、数据库、系统安全、应用软件和硬件及相关技术领域。在个人征信标准下,所有行业和单位都必须使用一个标准、统一、开放的计算机数据输入格式。这一数据格式为个人征信行业内的所有机构所接受。必须指出的是,尽管个人征信的标准化建设有可能会导致各大基础数据库内容的基本一致,但并不会影响个人征信市场产品及业务的多样性和个人征信的市场化运营。因为个人数据的标准建设只是提供了一个最原始的数据格式和信息交换方式。但各个征信机构会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和数据变换,因此数据转换和加工技术就成为各征信机构的技术机密。就是说在相同原始数据的情况下,各个个人征信机构拥有自己的“黑匣子”,进行完整的数据处理和加工,并由此产生描述个人行为和信用状况的一些数据变量,从而最终可以产生供商业运作和其他小型征信公司进行增值加工的征信特征变量。从整个意义上说,尽管各征信机构有可能通过相同的格式采集到基本一致的数据,但各自保存和加工处理方法是不同的。图3给出了标准化体系下的个人征信数据采集和加工的大流程。
总之,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标准化建设有利于不同数据库和征信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规范个人征信市场秩序以及个人征信业的监管。但必须注意的是,标准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个人征信的市场竞争和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相反。因此,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在于信息的范围和格式,以及数据交换的硬、软件标准,而对于征信数据的转换和加工则应该鼓励各征信机构发挥技术特长,开发具有特色的个人征信产品,促进个人征信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
结论
个人征信的标准化建设能促进信息在不同主体之间的顺利交流,保证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健康发展。首先应该促进个人征信行业协会的组织和建设,以行业协会为中心开展个人征信的标准化建设。要制定个人征信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其次是建立标准的个人征信数据库,特别是基础数据库。个人征信标准化必须注意标准化和个人征信产品多样化之间的关系,基础信息和中间变量的标准化并不会妨碍征信产品多样化和市场竞争,其原因在于各个征信公司在细分市场和信用评估技术上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李曙光.中国征信体系框架与发展模式[M].科学出版社,2006
2.王小奕,李豫,梁明高.世界部分国家征信系统概述[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3.胡梅.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金融与经济,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