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作,兴起。《易·乾》:“圣人作而万物睹。”释文:“马融作起。”另有义项是:创作,撰述。《论语·学而》:“述而不作。”
文,彩色交错。《易经·系词下》:“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引申为文雅。另有文字,文辞等义项。再有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义项。
写,有两个读音,一个是xiè,另一个是xiě。在xiè这个项下,第一个义项是移置。以此注彼。《礼记·曲礼》:“器之溉者不写,其余皆写。”注:“写者,传己器中乃食之也。”第二个义项是:宣泄,排除。《诗·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笺:“我心写者,舒其情意,无留恨也。”另有义项是:解,脱。在xiě这个项下,有三个义项,分别是用笔作字,描摹,抄录,熔铸。
“写”:《说文解字》说,本意是“置物也,谓去此注彼也”。《曲礼》曰,器之溉者不写,其余皆写。注云,写者、传己器中乃食之也。《小雅》曰,写,俗作泻者,写之俗字。
作文是作与文的组合,作是兴起,文是彩色交错。文衍化出文雅、文辞之义。文的这个原初意义,从源头上、本质上决定了所以成为文的文字、文章,交错相杂、变化、和谐为其本质的基本特征。由此不难延伸想象到,文章必须有诸多要素,单一要素根本谈不到交错、相杂。这些要素包括形而上的内容与形式,包括形而下的语言形式,字、词、句、段,包括主旨与材料,包括此材料与彼材料,包括开篇、中间、结尾,等等。文章本应该就是这样一个诸要素相杂、嬗变、和谐的有机整体。这也许就是文章的本质。文章自身就是一个经脉贯通、有机和谐的生命体。如同一部和谐运转的机器,如同一个和谐运作的家庭,也如同一个各方面协调发展的人。兴起、创作文章,兴起是从无到有,从始到终,是无中生有,是从零开始,是创造,而创造的文章又是这样一个要素众多而齐全、关系协和的生命体。可见其要求之高,难度之大。从这样的角度理解,也许就解开了学生怕作文,作文难写、难教,耗时费力效果差的根源所在。
再谈写作。写作在中小学是作为一个指代宽泛的概念出现的,大多时候,其与作文是不作区分的,甚至大多是作为作文的一个替代或等同的概念出现的。如果将我们的视野真正在写作这一概念上驻留的话,会发现写作是大学阶段或是专业创作阶段有确切含义的一个专业术语。大学叫写作课,大学写作教材叫写作学,或者写作教程,而不称之为作文学,或作文教程式,就是一个明证。
写作是由写与作这两个语素构成的。写的本义是移置,是由此地移置彼地,由此器中移置彼器中。由此可想到写作之写,就是将作者心中的情思、想法、观念等意念化的东西通过文字的手段,移置到由字、词、句组合而成的文章中。这就有了后续义项宣泄、排除之义。即写作的本义就是,作是兴起,兴起五彩斑斓之文,为何而作,为何而兴起,是由于作者心中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念,有所郁积,有情绪在奔腾,需要找到一个宣泄的途径、对象,于是通过文字这种手段,凝结布局构成满注作者情思的文章。这时的文章就是作者内心精神情感状态在文章中的驻留。所以,文章的生命,文章生命性的获得,文章生命性的源头,是作者情思、情感的生命性。所以,写作的本质,或者写作的最高境界就是作者活泼泼的生命在文字、文章中的驻留。
在这样解读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写作是作者生命状态的一种确认,为什么写作是作者生命的一种驻留了。
看来,作文、写作概念的区分,不仅仅是其适用范围的不同,更是其不同内涵的必然呈现,是对小学、中学以至大学不同阶段关乎写作学习这一连续性、递进性进程的理性而科学的认知。有了这份清醒与明晰的认识,就可以解读我们的作文学习、作文教学法的现状,从而调整我们的教学行为,使写作教学法真正走出少慢差废的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