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法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应用初探

2009-04-29 00:44:03陈兴宝
中学理科园地 2009年1期
关键词:同步卫星习题卫星

陈兴宝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物理习题教学中经常会听到学生这样的抱怨和质疑:我们这样日复一日解题只是一种“纸上谈兵”,一种应考需要。解题能力的提高是否就意味着实际科学能力的提高呢?面对这样的抱怨和质疑,我们既不能因此全面否定物理习题教学的作用,也不能对这样的抱怨和质疑置之不理,否则极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那么怎样进行物理习题教学,才能既不降低教学质量,又能使学生感到实实在在能力的提高呢?这就要求我们全面更新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手段,改革传统的物理习题教学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探究式教学法引入物理习题教学中。我国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探究的要素是这样说明的,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可以涉及所有要素,也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不要误认为只有包括科学探究所有要素的教学过程才是探究式教学,实际上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以及实际教学的需要,学生的探究过程更经常是只涉及部分要素的探究,轻形式而重实质。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完全有理由充分利用探究式教学法的优势,将其引入物理习题教学中来改革传统物理习题教学模式。下面是笔者对关于物理习题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应用的几个探究实例:

一、关于物理习题所涉及解题方法的学习可进行探究式教学

探究示例:一个物体从光滑的斜面顶端静止滑下,斜面高1m,长2m。不计空气阻力,物体滑到斜面底端速度多大?

探究过程:

1、自由探索:即教师不先入为主,直接按教科书上方法讲述或让学生直接按照书上方法解题,而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解题。即使有些学生基础较差,无法独立解题,也要鼓励他们认真分析题目,经历独立思考的过程。(教学情景再现:很快有的学生跟课本方法一样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出本题,有的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题,还有学生用动能定理解题,当然也有些学生解不出来。)这种放手让学生自由探索的结果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习题教学的灌输形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摄取信息能力,独立思考、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的习惯:能体验因为克服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2、乘胜追击:在学生自由探索自主解题后,教师进一步鼓励学生用其他方法解题。(教学情景再现:一些学生很快又用另外方法解出题目,一些学生在老师鼓励下也实现了老师的要求。即使一些学生无法用另外方法解题,老师也鼓励他们课后弄清对应的知识点,他们也能和其他同学一样用其他方法解题。)这种乘胜追击不仅使学生在具体的物理习题学习中拓宽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而且使学生树立从各种角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观念,加强使用各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交流与合作: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分小组互相交流、讨论解题方法,使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在同学的帮助下及时排除困难,也使基础较好的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对各种解题方法的理解更加全面和透彻。(教学情景再现:小组中有不会解题学生及时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我说我的思路,你说你的方法,各种解题方法在交流与合作中在所有小组成员中呈现。)这种交流与合作在实际能力的培养上使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的习惯,能够认识在实际工作中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和正确世界观的形成都不无裨益。

4、分析总结:引导学生总结题目所涉及不同解题方法对应的知识点自己的掌握情况,分析各种解题方法的优缺点等。(教学情景再现:学生们最终总结出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和用动能定理解题本质是一样的。)这种分析总结不仅能极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而且能使学生经历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过程,培养从事物的表象抓本质的能力,从而塑造学生的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关于物理习题教学所涉及应用性知识的学习可进行探究式教学

探究示例:同步地球卫星是相对于地面不动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可在地面上空任一处的正上方,且离地心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的值

B它可在地面上空任一处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

C它只能在赤道的上空,但离地心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的值

D它只能在赤道的上空,且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

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这道物理习题发现、联想提出有关同步地球卫星的有针对性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是否成熟,是否是题目所涉及到的,都要加以鼓励,总之应充分发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学情景再现:教师让学生自由提问,学生有的问同步卫星的轨道与其他卫星有无特殊要求、有的问同步卫星的离地高度确定吗,当然也有学生提出类似应该怎样发射同步卫星等跟题目关系不大的问题。)这个过程能够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问题的能力,锻炼书面或口头表达能力。

2、猜想与假设:让学生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提出针对本题的有关同步地球卫星的猜想与假设。(教学情景再现:教师让学生迅速给出问题的猜想与假设,结果有的学生说出同步卫星只能在赤道上方,有的学生却觉得我国不是也有同步卫星,我国的同步卫星是否就在我国的上空呢。有的学生认为同步卫星离地高度一定,有的就质疑说如果这样将来各国同步卫星发射多了是否会在同一轨道相撞呢等)这个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形成有价值观点的能力,为问题的解决打下很好的基础,这种猜想与假设的训练为学生将来的实际研究工作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

3、收集证据:学生通过复习教科书上有关人造卫星的相应知识,通过查找课外资料,上互联网查询等方式收集有关同步地球卫星知识,很多学生课后还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有关同步地球卫星的课外知识。)这个过程能够培养学生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养成通过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资料的习惯。

4、分析与论证:引导学生根据有关物理知识和所收集材料对猜想与假设进行分析与论证,从而得出题目中所涉及到有关同步的球卫星正确的结论,并且使学生对同步地球卫星的了解更加全面和科学。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进行简单因果关系的推理能力,经历从物理现象、事实、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

此外关于物理习题所涉及物理实验现象及结论的研究等也可进行探究式教学。

三、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减少对学生的束缚,特别是思维的束缚,要提供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判断、自我创新、自我发展的机会对学生多鼓励,不用太注重结论的正误。

2、提倡师生平等对话,平等研讨,保护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积极性。

3、例题选择要典型,难易适中,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可以得到,保护他们探究的积极性,让他们能经常体会探究成功带来的快乐和成功感。

4、评价成果的标准是学生通过探究学到哪些知识,是否有了新的收获,而不是简单的是否解对此道题目。

5、不追求每节课完美无缺,要让学生有充足而紧凑的思维空间,要实现教师引导下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物理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胡兴宏,关于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构想,上海教育科研,2000,(1)

3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同步卫星习题卫星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miniSAR遥感卫星
抓住习题深探索
静止卫星派
科学家(2019年3期)2019-08-18 09:47:43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同步卫星的理解和应用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同步卫星相关问题释疑
弄清同步卫星 以防错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