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江波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主要涉及掌握各科知识和各种技能的心理活动特点及规律,研究智能的发展与智力测查方法,影响教学过程的心理因素、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形成规律,以及家庭、学校、团体、社会意识形态等对学生的影响。掌握心理学知识,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应用心理学原理对物理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思维过程是可以理解的,用心理学的原理和理论结构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必然会取得令人振奋的成效。高中生处在少年后期与青年中期之间,在身心发育和社会成熟方面有一些交叉,个体心理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物理学习时出现了一些情况。
高中生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意志品质在发展,但克服困难的毅力还不够;而初中、高中的物理教学内容在难度上有一定的跳跃性,学习初、高中物理在思维方式上也有一定的跳跃性。初中阶段,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有一些简单的、经验型的抽象思维,进入高中后,要求他们以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求他们对比较复杂的问题有较深刻、较全面的理解。高中学生一时难以适应,觉得学习物理很困难。从而导致了失落心理与焦虑心理出现。
高中生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关系上,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老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竭力摆脱对成人的依附和盲从地位,对教师,家长的规劝往往采取抵触情绪,这类学生表现在物理学习中我行我素、不配合、不努力,学习方法不对头,学习态度不端正时不做及时的改正。
高中生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要求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有的学生自尊心过强,自我中心突出,在物理学习中遇到挫折时会有种种消极情绪。对物理学习没有信心、有自卑感。他们认为自己的学业、前途、未来没有希望,整日没精打采,从而变得只是简单地应付。被动地学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学生学习成绩差,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于对学习自暴自弃。
掌握了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并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就可以促进学生成长,培养高素质的后备人才。在长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本人特别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教师不应简单地去“给出”问题、并通过各种方法施加压力使学生“被动地”为教师工作。而应努力使学生感到相应的学习活动是有趣的和有意义的,从而主动地承担起解决问题的责任。应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让同学认识自我,把握未来,面对挫折能够战胜,面对机遇懂得珍惜。
增强学生学习信心,锻炼其意志。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培养兴趣出发,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并知道学好物理与自己成才的关系,培养学生为祖国的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在这方面,教师通过介绍著名物理学家对人类所作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介绍自己历届教的物理学得好的同学的事迹;介绍当年进校的基础较差的但通过三年不懈的努力学习,进步特别大的学生的情况,激励他们上进,增强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特别是对女生,要引导他们扬长避短,打消自卑感,课内多提问,锻炼她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她们的自信心。认真观察、了解、分析学生,做好备课等方面的教学工作。在我们平常的备课中,提出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前者大多数教师做得好,而后者往往停留在理论上。备学生就是指我们应当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实的思维活动,这才是一切教学T作的实际出发点。在教学进度方面,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先慢后快的办法,对关键性内容舍得花时间和精力。例如,物体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动量,机械能,电磁感应等内容,都让学生反复讨论、思考、练习和总结。在教学内容方面,以讲授必修内容为主,适当穿插选修内容,既重视物理知识的传授,又兼顾学生的智力、能力和品德、情操的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分层次要求。对基础较好的班级,做到课堂容量大,节奏快,深度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着重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部分尖子学生,则利用课外活动,开设竞赛辅导讲座,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让他们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提高。对那些基础较差的班级,则适当降低教学重心,使学生学有所得,激发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对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的评价,这既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起到了学习成功的激励的作用。心理学家盖滋曾经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因此,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功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这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促进学生的学习,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良好途径,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重要方面:如高中物理的力学实验,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用冲击摆测子弹的速度等学生实验,学生都有浓厚的兴趣。要鼓励学生动手将实验做成功,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就会增加,也能比较长时间地保持这种兴趣,并逐步地转化为学科情感。
总之,我们应通过对高中生心理的研究,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及转变教学思想,总结自己过去教学的成败,重视学生思想、情绪、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对学生的影响,完成对人才的培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