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龙龙:原平农民和国家发明

2009-04-29 00:44赵晋伟
山西青年 2009年1期
关键词:杨师傅厂里木匠

赵晋伟

金秋,收获的季节,农田里村民们都在忙着收割庄稼。但他们中却有一个人,并没有着急忙活。望着自己种的60多亩玉米地,他又动开了脑筋……

山西北方的一个小村子,有个叫杨龙龙的人。他也和普通农民一样,种地为生。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民,却在自己家里研究起了农业科技,并发明了玉米联合收割机。

通过原平市农机技术推广站的站长兰俊田介绍,我们找到了他在辛章村的家。

吃三大碗肉,还要一斤的面。

杨师傅说他没有念下书。1960年读初一时,因闹饥荒,学校宣布放假后,杨师傅就没有再去学校。在家里待了两年后,毅然决定离开父母,去宁武干活养家,这时的他才刚满18岁。

去了宁武的管涔山,杨师傅主要任务就是砍树。虽然年龄不大,但他的气力却大得惊人,碗口粗的树,左右各来两斧,轻轻一掰就倒了,当时人们都称他是砍树第一人!气力大,当然饭量就大。一顿吃斤四两的被面外加一小盒蔬菜,这才吃个半饱。还好他的人缘不差,经常给食堂的事务长帮帮忙,挑个水,打个饭什么的。一次事务长想试试他的饭量,就破例做了许多肉。当时的生活条件艰苦,有白面还吃不起,更何况做的是美滋滋的红烧肉。他倒也不客气,一口气吃了三大碗肉,还又吃了一斤的面,看得事务长目瞪口呆。

困难时期,一天的工钱连一顿饭都买不下,工人们活干得多,却是没几顿饱饭吃。管涔山当时的刘民副书记经常与杨师傅在一起,谈天说地,俩人脾性相合,也就成了朋友。那会儿,俩人都穿着一身没有棉花的破棉袄,但刘民家里多少比别人过得好一点,起码一日三餐不发愁。刘民挺喜欢这小伙,每次杨师傅饿得受不了时,刘民总是把他叫到自己家里,有莜面就吃莜面,剩下半碗稀饭也留着给他喝。

刘民是朔州人,之前是部队营长,赶上那会儿的军转干,就来了这里当书记。刘民的脾气大,山上的工人们都知道。当时有个保德的工人,发了丁资时,全部拿上跑走了,工人们没办法,就去找刘民。

刘民最见不得这种事,听到消息,他狠拍桌子大叫一声,发动大伙一口气把那人抓了回来。追回了工资,又把那人痛打了一顿,给大伙出了一口恶气。杨师傅当时还小,刘民只让他看着犯人,他也认真,吃饭睡觉上厕所寸步不离。

后来因为生活太困难,山上200多工人接二连三的走了,后来就剩下杨师傅一个。这样一直到了年底,杨师傅要回家过年,刘民也没多挽留,他知道这里条件很苦,对杨师傅说:“回吧,来年还想来我随时欢迎啊。”这样,杨师傅就离开了管涔山。

管涔山回来之后,他去了村里的木厂。

回来后就在村里的木厂待了下来,让他记忆最深得就是水厂院子里那四个大圆锯。一天干活时,他的搭档没有米,厂里临时帮他找了个人。锯木头一个人不行,得一边一个,这边拉那边推,俩人有默契这活才做得好,也保证安全。既然是厂里派的人,杨师傅就没多想,谁知这个人没有经验,拉得快了一点,杨师傅还没来得及喊出声,自己的食指瞬间就被割了下去。

打这以后,杨师傅就干起了木匠的活。

厂里的木匠师傅当时有16个,技术那是没得说,打小就是干这的,而且是八仙过海,各有妙招。那会厂里不分老小,给的工钱都一样,所以老师傅们教他时,都留着一手,拿手的技术都不说。倒是杨师傅脑子快,也不怕他们不教,只要人家干活时他就在一边看。几个月下来,16个老木匠的拿手好戏竟然都被他学到了手,做的木工活比那些老师傅们好得多,以至于后来城里的好多人都向他请教过,他也是有问必答。

杨师傅也常常想起在管涔山的日子,想起刘民。赶上了不能乱说话的年头,在厂里更是艰苦,远不如山上过得自在。杨师傅也想过再回管涔山,但没能如愿。

虽然艰苦,但村里人还是很羡慕木匠的。当时粮食紧缺,村民们吃饭有一顿没一顿,秋天刚收的粮,吃到过年就所剩无几。没粮了,就得去村大队借粮,全村的人都靠着大队借的那点粮食过日子。是借,就得还,等到来年再收粮的时候,把借的粮还回去,没了再去借。木匠还可以,经常会有外面揽下的活,只要出去干活,一干就是三四个月。这样吃饭就不愁了,因为出去干活的时候,厂里会有粮票补助,偶尔还可以吃东家的。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生活谁都羡慕。

尽管这样,家里老老少少七八个人也没几顿饭吃,杨师傅看在眼里,疼在心头。

天生胆子大,没有个他怕的。

夏天时,滹沱河发大水,水里渗着很多可以吃的东西。但发大水的时候水流很急,人下去一准能冲个二三里,村里人谁都不敢去捞。杨师傅天生胆子大,从小就没有个他怕的。想想家里的人都饿着肚子,他什么都敢做。河里只要发大水,他总要跳进去捞个够,一次下来能让家里人吃好几天饱饭。水里的土豆被泥沙打得千疮百孔,捞出来已成个大铁蛋蛋,吃起来碜牙。尽管这样,当他带回去,一家人还是乐呵呵地吃了。杨师傅也高兴的很。

当时,地头的大喇叭会唱歌。只要一放开歌,村里的人们就扛着铁锹锄头去农田劳动,谁家有个三长两短,全村都知道,倘若谁干了坏事,一准抓起来当众批斗。当时人们天天饿着肚子,但也没有去偷粮食的念头。河里的东西就不一样,没人管,谁敢下水把它捞回来,那算他本事大。去河里捞东西那是拿命换下的,村里人自然不会说什么。

一次发大水,杨师傅同村里的曾牛一收工就去了河边,那天的水特别急,俩人一下水就被冲了下去,一会儿的工夫就冲出去四里地。这倒不要紧,既然敢下来捞东西,凭的就是胆大水性好。可是随着水势猛涨,从上流冲下来一根粗木头,不偏不倚,正好顶到了杨师傅的胸口上。这一顶可是要了命了,一口气没吸上来,一下子又冲出丈把远,胸口疼没办法继续捞了,只好上了岸。一直可惜着今天没什么收获,全把疼痛忘得一千二净。回了家杨父杨母知道以后,坚决不让他再去,河里太危险,这回差点就要了他的性命。可杨师傅想着自己要不去,家里人还得挨饿。等伤好以后他起身又去捞了。

村边除了滹沱河,还有一条阳武河,阳武河发大水时也有好多东西,不一样的是,阳武河里一般都是木材。这样,杨师傅在滹沱河里找吃的,在阳武河里找用的,乐此不疲。

1979年,厂里在石豹沟包了一个工程,杨师傅也去了,那里的条件同样艰苦,而且没有卫生站。一次他得了重感冒,躺在床上起不来,一位姓刘的工友自称学了点医,会几手扎针的活儿。杨师傅就让老刘给他在肚子上扎了几针,结果感觉到不对劲,肚子疼得厉害,赶紧叫人扶着他跑了老远去镇里医院看病,待了六天也不见好。

杨师傅忍着剧痛,又往轩岗医院跑,在路上,肚子已经涨得老高,他就随手抱了个灌着热水的罐头瓶,不一会儿,肚子竟然不疼了,病也好了,后来才知道,是扎针时没消毒,发炎了,白白让他疼了好几天。

在他这,没有不能的事。

随着时间推移,杨师傅的木匠技术越来越成熟。那会儿厂里级别最高的赵师傅,是七级半的木工,很佩服他的技术,许多疑难的地方赵师傅都向他请教。就连包工队的技术员老王都称

赞他是木匠第一。

有一回厂里要做个屏风,杨师傅看着别人做的别扭,回头做了个新的。当评定的人看到他做下的屏风后赞口不绝,说道:“就算是多出一倍的钱,也只用他这样的巧匠。”杨师傅做的这个屏风,不光工序简单,而且造型大方,高低正好,长短合适,不多一厘,不少一分。打这以后,只要是认识他的人。遇到难解决的事儿都会说,去找杨师傅吧,准没错。

跟着包工队的时候,一次起二楼,没有工具。队长就向他请教了,怎么把工料弄上二楼去,你给想个法子。杨师傅就回去琢磨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找到队长说“想到了,来吧。”一队人跟着去了工地,杨师傅用两根20公分粗的杆,用夹板一夹,做一个横栏。和一般的做法不同,他在下面套两个栏管固定,这架子就算是做好了。上面搭一根绳,这边一拉,那边工料就上了二楼。杨师傅称他做的这个为“土伐拉料架”。

还有一次,五台的白师傅带领着自己的包工队起二层,找不到木工。白师傅由业内人士介绍,认识了正去看望老友的杨师傅,当时就以极高的工薪请杨师傅帮忙,杨师傅欣然接受。当时正做一个门的图纸时,他恰巧有事外出。平常都习惯了他指点,大伙做,这次人不在,一群人看了半天也没看懂,都觉着是他画错了,杨师傅当时已经是木匠里的权威人士,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正巧,和杨师傅共事多年的朋友锦平从家里出来,看到了围着圈儿的这帮人,就过来瞅了瞅。一看是杨师傅画的图纸,笑着挽起袖子,两三下就插好了。方方正正,而且没有接口的痕迹。一帮人这才明白,做了多年的木工活,头一回见这样的方法居然行得通,而且比以往的更结实、更好看。

这之后,杨师傅组过一个40人的包工队,也当过铝帆土的厂长,乡里的中学建设他也有参与,其中的酸甜苦辣,抑或趣闻趣事有很多很多。也有一件生活上的小事。

杨师傅与他的朋友老张一起去办事,回来的路上经过一条山路。因为前些天下了雨,路中间被雨水冲成了一条不深不浅的沟,虽然不会影响路人,但从上而下这整个山路,因为这条沟的缘故,变得泥泞不堪。杨师傅就想了个很聪明的办法,这样他继续走他的路,没有停下脚步,但当他走完时,路的沟也消失了。至于是什么办法,这里不再赘述,但杨师傅这样的精神很值得我们这代人学习。

挑战自己,不会也要做到最好。

1994年,两个弄石英矿的人要在上封村修路,盘山路不好修,以至修了五年也没修成,耽误了工期,一直很着急。打听到杨师傅很能干,就找到了杨师傅去看路,杨师傅发现这条路从最开始的测路就弄错了,他对这两个人说,这样的情况再修二十年也是白搭。还是重新开始吧,我来测路。

在山上测路,杨师傅还是头一回。很早以前,杨师傅就想着去修一条路,虽然没干过修路的活,但他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做好,就想着要亲手去做一做。和老王一起重新看了路,杨师傅仔细想了想,说:“走吧,明天来测路!”老王知道他从来就没干过这事,半信半疑,看他能搞出什么明堂。第二天,杨师傅找了三四个人,没有带的测路仪器,只是拿着一根标杆,外加水平、水压。只见杨师傅领着众人,从山脚边走边测,走到山头了,路也测完了。几天的测路工程,杨师傅半天时间就做完了。

测路时,中间还有这么一段。当测到山边的时候,顶到了头。弯太急、路太窄,这样就算通了路,车也拐不过去。遇到这样的情况,一般的选择都是从头再测,可杨师傅不一样,遇到了难事,他脑里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解决问题。当时过弯的地方正好有个小土堆,他心想,车直接拐是拐不过去,但可以利用那个小土堆,让车前后腾挪两下,过这个弯完全没有问题。

就这样,五年没能修成的路,杨师傅前后用了四十天就完成并通了车。其实他仿照的方法老少皆知,那就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所设计的“人”字形线路。直到今天,那里还是老样子,只是人们又把路头的小土堆拓宽了些,现在大车也可以过了。

杨师傅砍树那会儿力气就很大,但不是那种粗壮型的,反而还很灵活。一次厂里机器上的大链条脱落了,人们习惯性的来找他。当时他干了一天活,已经很累了,就去休息了一小会儿,喝了几口水。等休息好了,力气一恢复,只见他深吸一口气,赤手空拳,噌噌两下就爬上了机器旁边的一根杆子,还有那链条,少说也有个200斤,他只用右手一抡,就把链条弄好了。在别人眼里想都想不到的事,他却是轻轻松松。

看着自己的这片地,杨师傅在沉思。

1996年,赶上村里重新分地,杨师傅分到了十多亩,自己又把村里的荒地开垦出来,前后加起来一共六十多亩地。一家老小从此种地为生。

2003年,等到秋收的时候,他带着家人去收割玉米。看着自己这么大的一片地,他灵机一动,如果把收割也机械化,那何愁收割这六十多亩玉米地。有了这份心思,杨师傅就回到了家,在纸上写写画画,写了扔,扔了又画。这样一直折腾了三天,理所当然地设计出了机器的原始造型,当下就跑去城里买材料,回来同儿子杨美乐一起研究、制造。自己弄不了的,就去让人加工,人手不够了,又把他丈人也叫来,三个人早起晚归,干劲十足,日子一天天过去,机器模样也越来越成熟。一个月之后,这台机器终于可以运作了,试了试还真像那么回事,这就是杨师傅自己发明的第一台玉米联合收割机!

这样,收割玉米不再是村里人发愁的事了,因为杨师傅经常用这台机器帮助村里人收割。但同时,他也发现了在收割过程中的一些弊病,不时就有顶秆的情况发生(机器把玉米秸秆顶倒,玉米绞不进机器里),这是机器很大的一个毛病。杨师傅做事要求很高,不光要做好,还要好上加好。所以在这之后,他一直在改进机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一直想顶秆的情况要怎么解决,这让他很头疼。直到2007年,杨师傅终于想到了问题的根本原因,一天晚上,他重新设计了三种样式,并在地头实际操作,效果非常理想,再没有出现顶秆的情况。杨师傅就此去城里申请了好几项专利保护项目。

直到现在,杨师傅还在继续改进他的玉米联合收割机,并且村里的人也在使用。经常,会有一些有想法的人,去找他改造机器。加高一点,或是弄长一些,杨师傅都很乐意地去帮忙,而且得心应手。因为不管机器的哪个部分、哪个零件,尺寸、位置,他都熟记于心。

猜你喜欢
杨师傅厂里木匠
基因工程菌有什么本领?
木匠身影
倪进明
木匠手中的诗情画意
空调越修越坏,谁来赔?
空调越修越坏,谁来赔?
空调越修越坏,谁来赔?
风车(短篇小说)
生意太差
谭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