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市镇的“三代”变迁

2009-04-29 00:44胡玉姣
开发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变迁香港

内容提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与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对目前香港新市镇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提出香港新市镇建设是香港解决经济发展、缓解城市问题的手段和策略;到目前为止,香港新市镇建设已经经历了“三代”的变迁,并正在进行着“第四代”的建设;从新市镇建设中可以看出,香港新市镇实质上是霍华德花园城理论的延伸,它对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依然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香港;新市镇;变迁

中图分类号:F299.276.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1-0053-07

新市镇,顾名思义是指在市区之外兴建的新的城市区,中国内地一般称其为卫星城。香港新市镇是在香港政府行政力量的引导下,作为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有目标有规划地建立起来的,它是香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与趋势。香港新市镇建设构想始于20世纪的50年代,启动于60年代,大规模发展于70年代,到目前香港已开发了9个新市镇,即荃湾、沙田、屯门、大埔、粉岭/上水、元朗、天水围、将军澳、东涌/大蚝,并继续规划和实施新的市镇计划。

1.目前对香港新市镇的研究

香港新市镇建设是香港人口扩张及经济实力增强条件下的必然选择,是香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市镇建设集中在新界地区,是香港城市化向新界扩展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新界地区的城市化。通过新市镇建设,不仅使香港人口得到合理分布,而且使新界地区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环境优化、人心归属的新支点。新市镇的发展和建设改变了香港的城市面貌,形成港九母城与市镇新区(子城)相结合的城市新格局。它以其完善的规划布局、优美的市镇环境、迅速崛起的多元经济,而被誉为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正是新市镇建设,提高了香港整体城市化水平,并最终促成新界地区向都市区域的迈进。

从目前香港与内地的研究状况来看,涉及香港新市镇建设的成果很多,论文类的如A•B•蒙乔伊的《香港的住宅建筑和新城镇》[1]、郑天祥的《香港的新市镇》[2]、邹时萌的《香港新市镇的开发建设》[3]、郑天祥的《荃湾香港建设规模最大最有成效的一个新市镇》[4]、李蓓蓓的《香港的新市镇建设论析》[5]、秦虹的《香港的新市镇建设》[6]、胡雨村、沈歧平的《香港新市镇住宅发展模式浅谈》[7]等,都是直接关于新市镇建设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人口扩张、公屋政策、交通问题等方面着手,对新市镇建设进行了探讨,但大部分属于描述性的,对新市镇进行深入分析的不多,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其他的论文如方慕坤的《香港城市发展的趋向》[8]、温长恩的《香港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9]、毛麒瑞的《香港城市发展策略及规划体系》[10]、潘国城的《香港城市规划》[11]、刘家麒的《香港的城市规划》[12]、吕政的《香港工业用地的开发和利用》[13]、黄君华、杨志威等人的《香港公共房屋发展模式》[14]、钱本德的《保护生态环境 更保护精神环境──记香港新市镇将军澳的建设》[15]、王纪武、张丽璐等人的《香港新市镇建设的启示》[16]、张骁鸣的《香港新市镇与郊野公园发展的空间关系》[17]等,从香港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城市发展规划、公屋建设等不同角度介绍了新市镇的发展。

涉及香港新市镇建设方面的专著并不多,有关新市镇的内容大多仅作为香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加以论述,或者作为香港城市发展中的某个环节进行研究。《现代香港经济》[18]、《香港房地产管理实务》[19]、《香港交通与市政管理》[20]、《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崛起》[21]、《香港房地产的发展与管理》[22]、《香港城市建设与管理》[23]、《东西方的纽带——香港》[24]、《香港发展地图集》[25]等就属于此类著作。另外,由彭华亮主编的《香港建筑》[26],从建筑学的角度,将新市镇建设和城市建筑布局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对新市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分析;由苏泽霖、陈金永合编的《地理研究与区域发展》[27]是一部内地与港台三地学者研究成果的论文集,其中有数篇文章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探讨了香港新市镇的开发;袁镜身著的《城乡规划建筑纪实录》[28]则是一部香港城市规划实例集锦,对于了解香港市区及新市镇新村规划、各景观规划、社区设施建设规划等有很大的帮助,为了解香港各规划景观打开了一扇窗户。除此之外,关于新市镇方面的著述《漫游香港新市镇》[29]是从新界旅游景观的角度对各新市镇进行介绍,《变迁中的新界》[30]则从新界整个地区发展状况讲起,较为全面的分析二战后①,尤其是70年代以来新界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对新市镇建设中的不足有诸多讨论。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与香港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及新界城市开发等问题有关的学术专着、香港各类年鉴、报刊资料及香港和内地发表的一些相关文章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归纳,并利用互联网等辅助手段,力求全面客观地探析香港新市镇建设的必然性、历程及其特色,进而对新市镇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新市镇建设的社会历史意义进行评析,在此基础上借鉴其有益的城市发展经验,为今天的城市发展提供参考。本论文在分析香港新市镇建设的基础上得出,香港新市镇建设是花园城建设理论的延伸。

2. 新市镇建设是香港解决经济发展、缓解城市问题的手段和策略

2.1 香港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

香港新市镇建设是战后香港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必要手段和策略。战后香港经济结构经历了四次转型,每一次结构转型都对城市建设提出新的不同要求,且随着香港经济的每一波发展所产生的城市社会问题,也要求香港重新考虑城市规划,开拓新的城市发展空间。香港新市镇建设正是适应上述需要而产生的。

战后香港利用世界经济局面的变化,迅速由转口贸易向工业化阶段转变,实现了经济结构的第一次转型。香港工业中以轻工制造业为主,小型企业比重很高,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小型工厂大部分分布在港九市区的住宅楼宇之内,或者是在地下的铺位里经营。由于生产场地拥挤,道路狭窄,又缺乏仓储等设施,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酿成大祸,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气、废水等也给周围环境带来很大危害[31]。这种状况限制了香港工业生产的发展。之后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地产商又兴建了大量的工厂大厦,分层租售给小企业主,这些分层工厂大厦经过合理的用途分工及与其他设施一起得到合理安排后,有效分布在港九市区各地。

20世纪70年代以来,适宜服装、玩具、塑胶、钟表等小型轻工业生产的工厂大厦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新型的冶金、机械制造、化学等大中型重化企业,难以在工厂大厦内进行生产。同时,市区拥挤的工业生产环境、日益攀升的高地价、高租金,使市区工业失去低劳动成本的优势。原有的市区工业发展模式不适应香港经济发展的需要,香港经济进入由工业化向经济多元化转型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经济再次向以高技术产业、高增值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转型。这些业务主要集中在市区,为了确保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港府将注意力转向对市区环境的改善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来,以便为新的经济结构转型寻找市区发展空间。对于传统的工业部门、占地较多的新兴技术产业及部分服务业来说,港英政府有意识的引导其向新市镇发展。特区政府推行重振工业的政策之后,新市镇又成为香港未来高科技工业首选的后方投资基地,香港地产商注意的焦点。

香港新市镇就是应香港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而产生的,新市镇建设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内香港政府工作的重点。香港经济的历次转型过程中,新市镇都成为市区转移出来的产业的接收重心,不仅促进了新市镇自身的发展,也使其充当了为新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市区空间的任务。这是香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香港经济结构转型对建设新市镇提出的要求。

2.2 缓解城市社会问题的客观要求

另外,新市镇建设也是缓解香港社会发展中积累的城市问题、提高城市化质量的客观要求。人口膨胀是香港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自开埠以来,港英政府推行自由港政策,实行自由出入境和自由移民制度,吸引了大量人口迁移到香港,这在香港发展的早期适应城市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推动了香港的繁荣。但是,二战后,香港人口急剧增加,据统计,1951年香港人口由战前的不足99万人增至200多万人,到2001年,香港总人口已达670多万,可以说从1951年开始,香港人口大约以每隔10年增加100万的速度增长。这些增加的人口在新市镇未大规模开发之前,8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港九市区,而港九市区建设已趋饱和,人口增长变成了城市发展的沉重负担[32]。

作为移民城市的香港,随着人口的集聚,住房问题也毫无例外的成为城市发展中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住宅紧张及住宅质量低下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健康发展。要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并非易事,香港土地资源缺乏,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土地问题越来越尖锐,地价越来越高。香港除进行填海造地、在半山区建楼等土地开发工程外,还通过向高空发展,来扩大现有土地的使用效率,致使香港建筑物越来越高,建筑面积越来越密集。港岛从二三十层的住宅楼房,到五六十层高的大厦,在战后短短的二三十年里迅速崛起,使香港变成了一座“水泥森林”。由于长期无序的城市发展,加之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及人口的急剧增加,导致港九市区产生一系列交通、失业、犯罪、环境污染等大都会通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这一现象在战后五六十年代尤为严重。这些城市问题对旧的港九市区集中发展模式提出了严重的挑战,香港急需开拓新的市区发展空间,改变旧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战后,香港各界要求政府制定拓展计划,发展新界的呼声日益高涨。20世纪50年代中期,香港大学建筑工程学教授戈登•白朗就曾出面敦促政府重新考虑制定新的拓展计划,发展新界,并在舆论界掀起一场关于香港城市开拓计划的讨论,这场大讨论对香港城市规划工作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为日后香港城市发展及新市镇的建设规划奠定了舆论基础[33]。从50年代末开始,港英政府相继决定在香港建设新市镇,并于70年代初将其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城市发展政策来执行。于是香港新市镇建设作为开拓市区经济发展空间、解决香港城市问题的有效途径被提上工作日程。从此,新市镇的开发成为香港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

3.香港新市镇的“三代”变迁

香港新市镇建设是香港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必然要求。香港政府在规划新市镇建设时,不仅为新市镇的开发确定了宗旨,即建立“自给自足”及“均衡发展”的独立卫星城[34]。而且为了实现这一宗旨,港府还为新市镇建设计划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即:第一,开辟新土地,配合十年建屋计划,以解决房屋问题;第二,将工业吸引至新地区;第三,将人口分散到新界,以缓和香港市区挤迫的问题,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35]。

为实现上述目的,港英政府希望每一个新市镇都能够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购物、康乐及其他社区设施,为居民营造一个满意的居住环境。按照“自给自足”要求,希望居民可在新市镇内找到日常所需的服务,并可在当地就业,以减轻原市区人口和就业的压力,同时减少新市镇与市区交通干道的挤塞。而“均衡发展”理念除了希望新市镇提供所需要的各类就业机会外,还要提供一个各类型房屋的理想搭配,如实现公共与私人房屋、自置与出租房屋、高密度与低密度房屋等方面的合理比例搭配,并使其得到均衡发展。通过这些,试图建立一种拥有健康生活的社区群体,实现分散市区人口、缓解市区挤迫环境、发展新城区等目的。从开始至今,香港已经开发建设了9个新市镇②,即:荃湾、屯门、沙田、大埔、粉岭/上水、元朗、天水围、将军澳、东涌/大蚝新市镇等③(见表1),并规划继续开拓新的市镇建设④。

香港政府资讯网:http://sc.info.gov.hk/gb/www.info.gov.hk/tdd/chi/towns/index.htm#nt.

http://www.info.gov.hk/planning/p_study/comp_s/swnt/con_report/summary_c.htm#4.

因规划先后及规划理念的侧重点不同,香港9个新市镇事实上产生了前后“三代”的划分。

第一代新市镇是指最早起步的荃湾、沙田及屯门3个新市镇。1954年,港英政府依据英国“花园城”理论构想,在观塘进行了新市镇的实验性建设,由于经验不足,观塘只是开发成为一个设施条件较好的高尚住宅区。为了解决香港人口及工业发展的需要,1959年港府又通过在荃湾实行新市镇的计划。荃湾新市镇包括葵涌、荃湾和青衣等区,吸取观塘新市镇的经验,荃湾新市镇从规划设计到开发建设都较观塘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大量的房屋、货柜码头及工业区纷纷在荃湾建设起来。1965年港府又推出沙田和屯门新市镇计划。借鉴观塘、荃湾建设中的不足,沙田和屯门新市镇在设计和规划上考虑相对比较周详,规模更为庞大。沙田新市镇属于带型发展设计,以城门河为中轴线,并由城门谷向两面的山脉扩展,市中心设在沙田车站,并附有大型购物中心、公共交通交汇处及政府设施;为了有效分散市区居民,香港在沙田新市镇还建了大量的公营及私营的屋村;另外为方便居民就近就业,沙田还规划了四个工业区等;对于居民娱乐休憩、交通网络的完善等也考虑周详。70年代,屯门和荃湾、沙田一起被列为第一代新市镇,进入发展期。屯门新市镇贯彻新市镇的“自给自足”理念,在市中心毗邻地区规划了工业区,为居住在周边的大型住宅区如蝴蝶湾、良田、屯门南、屯门北等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屯门因和市区相距较近,香港政府修建了公路及轨道交通系统,便于新市镇与市区及其他新市镇的联系。

第一代新市镇利用临近海旁的便利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造地活动,为新市镇增辟大量建设用地。它们发展较早,规模较大,人口也较多,被称为“大新市镇”。第一代新市镇从70年代初大规模发展至今,成功分散了市区人口,其中沙田新市镇约有人口63.5万,荃湾人口最多,目前为全港最大的新市镇,人口达80万,屯门人口则突破了50万。除此之外,在第一代新市镇中,居住在公共房屋中的人口占各新市镇人口的百分比也很高,达70%左右。第一代新市镇建设从开始起步,就强调“自给自足、均衡发展”的规划理念,被称为是“自给自足”的一代[36]。

第二代新市镇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元朗、大埔及粉岭/上水3个新市镇。相对第一代,第二代新市镇是从传统的墟镇改建、扩展而来。未发展为新市镇时,大埔已是新界主要的墟市。香港在大埔市中心及附近一带建设了大量屋村,市镇边缘及半山经过平整的土地上兴建大量低密度的屋苑。与第一代新市镇一样,除了工业用地外,大埔亦建有多个大型政府及休憩设施服务居民。粉岭/上水未发展为新市镇时,也是新界的墟市。该市镇以九广东铁的路轨为主轴线,在市中心的周边建有大型住宅区,区内交通十分方便,除九广东铁外,粉岭公路贯穿整个新市镇,将其与大埔和元朗连接起来。新市镇同样设立了工业区,为居民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为了保留新市镇的田园特色,粉岭/上水新市镇的中心位置保留了乡村发展的模式,成为这个新市镇的特色之一。元朗新市镇坐落在元朗、锦田平原的中心,亦是发展多年的墟市。元朗市中心位于青山公路—元朗段两旁,市中心兴建了多个住宅区及与之配套的商业发展区。近年又继续开发元朗市镇的周边地区,例如元朗公园、鸡地、元朗旧墟及元朗南一带。元朗设有香港第二个工业邨,另外在其西面则是东头工业区。这些工业区为区内居民以至区外人士提供就业机会。为了方便居民出行,香港在第二代新市镇之间兴建了便利的交通设施,以加强新市镇与市区、新市镇与新市镇之间连接。

第二代新市镇发展至今,大埔人口约为30万,粉岭/上水人口约25万,元朗约20余万人。即使在远期的规划中,第二代新市镇中最多也只是容纳30万人左右。和第一代一样,虽然第二代新市镇也强调“均衡发展”,注重创造良好、完善的居住环境,但它更强调保持原有的自然乡村风貌,选址皆位于香港古老的墟镇,港府在此除兴建“公屋”外,还在当地专门划出乡村发展区,帮助原有的居民建设“丁屋”⑥,改善当地的居住环境。因而,第二代新市镇可称为是乡村改良第二代。

第三代新市镇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开始拓展的新市镇,包括将军澳、天水围及目前正在开发的东涌/大蚝新市镇。

天水围新市镇在设计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及居住环境相融合,新市镇以两个市镇公园为中心,大型屋村分布在公园四周,而在新市镇发展的预留区北部,则计划发展为香港湿地公园及自然保护区;在交通方面,香港建成了通往天水围的三号干线及九广西铁,大大方便了天水围的居民,亦令天水围居民不用再依靠屯门公路进出市区,减轻了屯门公路的负担。在20世纪60年代,将军澳一带还是渔村及重工业生产基地,至1982年,港英政府正式宣布发展将军澳为新市镇。因将军澳邻近市区,人口密度相对较高,故在规划时特别发展以地铁站为中心,将高密度住宅及地区中心设在区内五个地铁站(即宝琳、坑口、将军澳、调景岭及将军澳南)附近,而低密度住宅则设在市区边缘。将军澳的市中心规划有政府设施、市镇公园及文娱广场,同时发展商业及住宅区。东涌新市镇以线形发展,南倚北大屿山山脉,北面则为东涌湾。东涌市中心设在地铁东涌站侧,而其东面及北面则为公营房屋发展。另外,市中心以西的小山预留为未来发展市镇公园所用。机场铁路除了连接机场外,亦为东涌居民提供市区线服务等[37]。

可以看出,第三代新市镇不再刻意强调自给自足,而特别强调兴建集体运输系统的重要性,以此吸引更多的市民到此定居。第三代新市镇基本靠填海造地,或通过地盘平整工程提供发展用地,因而其建设可说是没有任何依托的从零建起,受高度及周围环境的限制很少,致使成片的高密度[39]住宅楼宇拔地而起,整个市镇建设向高空发展,犹如“水泥森林”,被称为“水泥森林”第三代。第三代新市镇的人口增长相对第二代新市镇为快,将军澳的目标是从现在的29.5万增加到52万,天水围计划从24.5万逐步增加到34万人,目前发展着的东涌仅有2万多居民,未来的目标是容纳32万人[38]。后两代新市镇由于人口容纳量及发展面积较第一代新市镇为小,又被称为“小新市镇”,其公/私住宅的居住人口百分比在50%以下。

香港特区政府目前正在规划的新界东北及西北发展区的新市镇计划,可称为第四代新市镇。第四代新市镇以环保为设计主题,其整体发展目标是要把新开发的市镇建设为具备高质量的生活环境、而又各具特色的新市镇。这一代新市镇的规划仍沿用自给自足、均衡发展原则,以确保新市镇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不同的城市功能分配,特区政府正加紧筹划。

香港新市镇从最初完全理想化的“自给自足、均衡发展”,到高密度发展的“水泥森林”,再回到未来均衡发展的“环保”型新市镇,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自己的特色,并根据不同情况调整规划策略,充分显示了新市镇建设中的独有个性与特色。

4.余论——香港新市镇建设是霍华德花园城理论的延伸

香港新市镇是与花园城市一脉相承的,它运用“自给自足、均衡发展”两大原则进行规划和建设,是花园城理论的一种延伸。只是香港的新市镇建设比花园城规模更为庞大,规划更为完善。

花园城理论是19世纪末由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Howard,1850-1928)提出的一项城市改革理论。霍华德是英国开明的社会改革家,世界花园城运动的创始人,他于1898年写成《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Tomorrow:APeacefulPathofRealReform)[39],书中提出“花园城市”构想,在他的构想中,希望通过建设花园城镇,来安排一种健康的生活和工业,并使其“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⑧。

按照花园城构想,任何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应该停止增长,其过量的部分由临近的一个花园城市来接纳;每个花园城皆为自给自足的统一体,而非大城市郊外的居住区;为防止膨胀,限定每座花园城人口为3.2万人,花园城的用地范围不得超过一定的限额,超过限额如需扩延,则允许在相应的附近地区,再建一处新的花园城市;花园城内除建有住宅外,设有休憩处、市政府、商店、学校、音乐厅、医院及货仓、交通设备、食肆和市场等各种社会生活、服务设施。这样,在绿色田野的背景下,若干个名称与设计各异的花园城围绕中心城,共同组成一个有农业地带分隔的、有一定面积范围和人口限定的城市群。另外,在这个城市群中,各花园城与中心城之间则以铁路等道路交通系统相连接。

霍华德针对现代工业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主张把城市和乡村结合起来,作为一个体系来研究,以解决城市工业和人口的疏散问题,并设想了一种带有先驱性的城市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力求达到社会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和自给自足,籍此为市民提供一个既具有经济发展机会,又能分享大城市种种舒适的城郊居住实体区,具有一种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论“对其后出现的有机疏散理论⑨、卫星城规划理论等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也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花园城市理论引起了一场世界性的新市镇运动,其核心原则“自给自足,均衡发展”也为日后各新市镇倡导者所秉承,此后很多国家尤其是英国的新城建设就是在其理论指导下发展起来的。

香港长期以来并没有一个整体的城市规划方案,二战后,面临一系列的城市问题,港英政府向英国提出请求,希望派规划专家为香港战后重建做一长远发展规划。1947年,英国政府派柏德•亚拔高比爵士(Abercrombie,SirPatrick)到达香港,就规划港口和市区的未来发展方面向港督提供意见[40]。亚拔高比曾吸收霍华德、盖迪斯⑩等思想家的规划理论,在40年代初为英国政府编制疏散伦敦中心区人口及工业的大伦敦规划和一系列的新市镇开拓计划,并由此而催生了英国1946年的《新镇法》,该法律详尽地阐述了大战之后政府开发新镇的政策要点。亚拔高比将英国新市镇计划带到了香港,成为香港日后建设新市镇的一个借镜。

1948年9月,香港公布了一份《亚拔高比报告书》,此报告书被看做当时的一个全港规划大纲(11)。尽管由于种种原因,该规划并没有被完全接受,但它仍然成为香港城市规划史上的一项重大贡献。

从亚拔高比全港规划图及其报告书中来看,亚拔高比对香港城市规划提出了多项具体建议,包括兴建海底隧道、填海、更改铁路线位置、迁拆军部设施、划出工业及住宅用地等;在其报告书中,亚拔高比还建议设立一个专门的规划机构,负责拟订并执行详细规划[40]。此外,针对港九市区经济、工商及港口等的拥挤状况,亚拔高比吸收霍华德花园城理论,建议通过在新界建立新市镇达到缓解市区挤迫状况的目的。由于战后人口的激增及港府着力恢复香港社会等问题,亚拔高比的规划方案并未被认真地执行(12),有关新市镇的开拓问题更是被搁置起来。

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及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城市各种矛盾突出,香港各界要求政府制定拓展计划,发展新界的呼声日益高涨。50年代中期,香港大学建筑工程学教授戈登•白朗就曾出面敦促政府重新考虑制定新的拓展计划,发展新界。他声称:1948亚拔高比所拟香港初步设计报告书,本身就是“有关制定拓展计划的指示”,指责香港政府“并不依亚拔高比爵士的原意以其报告书作为制定一个拓展计划的根据,却把它当作一个拓展计划去采用。”[41]白朗认为香港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政府应该根据发展形势重新检讨城市设计政策,以适合人口、工业及住宅对土地的需求。这次对于香港城市开拓计划的讨论,对香港城市规划工作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为日后香港城市发展及新市镇的建设规划奠定了舆论基础。从50年代末开始,港英政府相继决定在香港建设新市镇,并于70年代初将其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城市发展政策来执行。

受“花园城”规划思想影响,香港开发新市镇的宗旨在于建立“自给自足”及“均衡发展”的独立卫星城。为此,港府将制定新市镇计划的目标确定为:

①开辟新土地,配合十年建屋计划,以解决房屋问题;

②将工业吸引至新地区;

③将人口分散到新界,以缓和香港市区挤迫的问题,同时,缓和过挤的市区情况,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港英政府希望每一个新市镇都能够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购物、康乐及其他社区设施,为居民营造一个满意的居住环境。按照“自给自足”,希望居民可在新市镇内找到日常所需的服务,并可在当地就业,以减轻原市区人口和就业的压力,同时减少新市镇与市区交通干道的挤塞。而“均衡发展”除希望新市镇提供所需要的各类就业机会外,还要提供一个各类型房屋的理想搭配,如实现公共与私人房屋、自置与出租房屋、高密度与低密度房屋等方面的合理比例搭配,并使其得到均衡发展。通过这些,试图建立一种拥有健康生活的社区群体,实现分散市区人口、缓解市区挤迫环境、发展新城区等目的。

从香港新市镇的建设及其三代变迁来看,香港新市镇建设吸收了霍华德花园城理论的核心内容,把建设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作为最终目的,把“自给自足、均衡发展”作为卫星城建设的核心原则。这与英国建设新镇以吸引内城迁出的人口和工业同工而异曲,不仅是英国新镇建设的借鉴者,也是霍华德花园城理论在香港的一种延伸。当然由于很多难以预测的社会、心理及其他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这种理想化的城市发展模式未必能够完全按照构想中的情况实现,但在规划每一个新市镇过程中,香港运用这些概念和理论,尽可能的达到“自给自足、均衡发展”的目标。从香港大规模开发新市镇开始,“自给自足、均衡发展”就成为新市镇规划及发展的基本原则,且贯穿了新市镇建设的始终,它成为新市镇建设的灵魂所在。

基金项目:《19世纪中、英、美经济发展与早期城镇化进程》项目编号:05JJDZH228;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上海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项目编号:B405。

注 释:

①香港新市镇建设从构想的提出到计划的实施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进行的,本文的论述也主要集中在战后的香港,除非特殊注明2本文所指年代均包括在20世纪内。

② “香港新市镇”的名称,在70年代大规模开发之前并未统一,由于它实质上是分担港九市区部分城市功能的卫星城,有人又称其为卫星城、新城、新镇(New Town)。从70年代初期开始,新市镇建设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城市发展政策被确立起来。1972年港府制定了一个“十年建屋计划“,目标是到80年代中期,为180万人提供足够的住所。为了能在10年内达到庞大的建屋计划目标,港府决定加速发展新界的新市镇及扩展墟镇。1973年“新界拓展署”正式成立,专责规划、统筹及执行新市镇的发展进度计划,这标志着香港新市镇拓展计划进入成熟阶段。“新市镇”作为港英政府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其名称才被统一起来,并一直沿用到今天。但原来的很多习惯称呼,如“市镇“、“卫星城“等仍有使用。从此,新市镇建设的理论依据、建设目的、规划的整体运作以及各项规划的实施等,都作为政府发展新界的主要内容确立下来,并以法律形式确保其稳定性。新市镇建设同开辟土地供庞大的公共房屋建设需要、新市镇规划同整个新界甚至香港整体发展计划密切联系起来。

③ 1954年港府曾在观塘进行了一个实验性的新市镇建设,并按照英国“花园城”设想进行了合理规划,但由于经验不足,观塘新市镇仅开发成了一个设施条件较好的高尚住宅区。此后兴建的荃湾新市镇吸收了观塘新市镇建设的经验,在设计和规划上较观塘周详很多。因此,人们一般把荃湾作为香港的第一个新市镇,但也有人一直把观塘看作香港第一个新市镇,这样香港已建成的新市镇加上观塘则有10个。

④ 目前,香港正在规划研究中的新市镇建设有位于新界东北部的古洞北和粉岭北两个新发展区,位于新界西北部的洪水桥新发展区。这三个新发展区将可容纳部分预计于未来10年出现的人口增长。见香港政府资讯网站:http://www.info.gov.hk/cf3.htm。

⑤由于资料来源不同,表格中一些数据在不同资料中会有所不同。

⑥“丁屋”制度是港英政府针对新界居民而制定的一项特殊的土地屋宇政策。“丁”是男丁。新界为英国的“租借地”,考虑到新界原居民的特殊情况,港英政府规定,凡新界原居民(即1898年英国租界新界前已经居住在新界的居民)的男性后代,年满18岁之后,可申请一幅屋地,只要交纳象征性的地价后,即可在其上兴建总楼面面积不超过700平方英尺,高三层,楼高不超过25英尺的住宅。一个男丁,一生只有一次这个机会。这种屋宇称为“丁屋”。“丁屋”不许转让他人,但可以出租;当户主按十足市场价格补足地价后,则有权出售该地段和房屋。“丁屋”制度是香港所特有的一种土地屋宇法例。

⑦香港城市建设实践中采取“高密度发展模式”,即为了优化利用土地,尽量发掘土地潜能,在城市建设中经过整体设计,使建筑区内的建筑物尽量向高层发展,这样在高层建筑楼宇之间留出更多的空间,使各高层建筑之间的距离相对拉大,以容纳公园、休憩地、学校、商场、社区中心等,从而在整体上增加了绿化面积和活动空间,提高了环境质量。这种高密度发展模式在新市镇建设中得到了有效利用,也可以称为新市镇建设中的另一种特色。

⑧ 1919年英国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与霍华德协商,对田园城市(花园城市)下了一个简短的定义:“田园城市是为安排健康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镇;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被乡村带包围;全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者托人为社区代管。” 见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12月,“译序”第18页。

⑨1918年由芬兰建筑师伊里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最早提出,其核心思想是疏散市区过于集中的工业和人口,使城市人口和工作岗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发展的离开市中心的地域上去,所腾出的空间用以开辟绿地,从而有效的缓解由于城市机能过于集中所产生的弊病。有机疏散理论对其后欧美各国发展新城、旧城改建,以至大城市向郊区扩展的工作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⑩盖迪斯:苏格兰生物学家,首创了区域规划的综合研究,是西方城市科学走向综合的奠基人。

(11)受40年代英国规划思潮的影响,亚拔高比很重视工业的发展,在其规划中,东西九龙的大部分土地被划做发展工业,包括将旺角避风塘填为工业用地;将北角、柴湾分别发展为重工业区,使其和九龙的红磡、马头围并立等。在中区商务中心区的发展上,亚拔高比建议在海军船坞填海,以便商务中心区向湾仔方向发展。交通干线方面,除了九广铁路观塘支线外,提议兴建一条新支线由九龙塘经旺角、避风塘新填地、尖沙咀,再以海底隧道方式和中区连接。在住宅用地方面则主张将九龙中及九龙北的坡地发展为住宅用地,用以解决战后人口的增长所引起的居住问题。在他的规划中还建议有大规模填海工程,包括红磡湾、醉酒湾和荃湾等。见薛凤旋:《香港发展地图集》,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2001年2月,第128页。

(12)尽管如此,港英政府针对亚拔高比的建议也做了一定的工作。如1947年为协助亚拔高比的工作,香港工务司总部成立了“城市设计组“,拟订香港初步土地用途图则及所需的调查研究,打下了香港城市规划工作的基础。1953年工务司署辖下的地政测量处成立一个“设计科“,目的在统筹工务司署内各个部门及政府其他部门的有关工作,为香港未来的发展作详细规划。在“城市设计委员会“的监督下,“设计科”完成了一系列规划图则的制定,到1958年末有70%以上的市区已展开了分区规划。在20世纪50年代末“设计科“也为新界的数个小市镇制定了发展蓝图等。除此之外,“设计科”人员还协助并参与多个与全港性具体发展有关的委员会及工作小组的工作。六七十年代制定并开始实施的西区“实验性重建区“的市区重建计划,就是在“设计科“的参与及工作下完成的。这些可以说是香港政府适应报告书中设立一个城市规划部门的建议而作出的反应。通过五六十年代的规划工作,为日后香港城市发展及新市镇的建设规划奠定了基础。参考《香港城市规划》,屋宇地政署城市设计处,1986年,第6-7页。

参考文献:

[1] 经济地理[J].1985,(3).

[2] 港澳经济[J].1985,(2).

[3] 城市开发[J].1985,(4).

[4] 城市问题[J].1986,(3.)

[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J].1996,(3).

[6] 城市开发[J].1997,(7).

[7] 住宅与房地产[J].1999,(11).

[8] 社会科学情报资料[J].1985,(3).

[9] 中国土地[J].1985,(4).

[10]地理学与国土研究(第10卷)[J].1994,(4).

[11]城市规划[J].1985,(4).

[12]城市规划研究[J].1985,(4).

[13]港澳研究[J].1985,(1).

[14]香港公共房屋发展模式(一)[J].建筑经济,1997,(12);香港公共房屋发展模式(二)[J].建筑经济,1998,(1).

[15]建筑学报[J].1999,(11).

[16]规划师[J].2002,(9).

[17]城市规划学刊[J].2005,(6).

[18] 郑德良.现代香港经济[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北京),1987.

[19] 蔡育天,李百灏.香港房地产管理实务[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20] 吴国蔚,王湘丽.香港交通与市政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21] 蔡来兴.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崛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2] 甘长求.香港房地产的发展与管理[M].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2.

[23] 劳炯基,蔡穗声.香港城市建设与管理[M].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3.

[24] 张健.东西方的纽带——香港[M].长春出版社,1997.

[25] 薛凤旋.香港发展地图集[M].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1.

[26] 彭华亮.香港建筑[M].万里书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联合出版,1989.

[27] 苏泽霖,陈金永.地理研究与区域发展[M].香港大学出版社,1993.

[28] 袁镜身.城乡规划建筑纪实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6.

[29] 陈迹.漫游香港新市镇[M].香港山边社,1986.

[30] 郑宇硕.变迁中的新界[M].大学出版印务,1983.

[31] 劳炯基,蔡穗声.香港城市建设与管理[M].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3:95-96.

[32] 陈栋康.香港的人口地理[J].经济地理(第6卷),1986,(1);高添强.香港今昔[M].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7:91;香港统计数字一览[J].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2002年编订.

[33] 星岛日报[N].1956-06-08,(5).

[34][35][40] [41] [43] [44] 香港城市规划[M].屋宇地政署城市设计处,1986:19,19,6,6,19,19.

[36] 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8/21/20020927/832387.html。

[37] 《香港地方》,见:http://www.hk-place.com/view.php?id=161

[38] 香港政府资讯网:http://sc.info.gov.hk/gb/www.info.gov.hk/tdd/chi/towns/index.htm#nt。

[39]1902年再版时改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见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12月,“译序”第2页。

[41]《星岛日报》,1956年6月8日,第5版。

[40]《香港城市规划》屋宇署城市设计处,1986年.

[作者简介]胡玉姣(1972— )女,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师。

[收稿日期]2008-11-25

(责任编辑:正融)

猜你喜欢
变迁香港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清潩河的变迁
展与拍
象棋子的变迁
我们应该向香港学什么---参加香港工商业研讨班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