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位获奖者,个性不同、方略迥异,却拥有相同的“基因”——开放的理念、创新的举措和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为他们赢得了中国传媒界的感动与尊敬,也征服了严苛的年会评委。
魏文彬
传媒发展特别贡献奖
职务: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原湖南广电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个人荣誉:第8届“长江韬奋奖”、2008年中国“改革之星”
说起中国广电业的发展,有一个单位不得不提,那就是湖南广电;说起湖南广电的点点滴滴,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魏文彬。
他1993年执掌湖南广电帅印,湖南广电在中国广电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无论是独立制片人制,还是平民视角,百姓情怀;无论是成功上市的电广传媒,还是气势恢弘的金鹰城、落地长沙的金鹰节;无论是娱乐中国的《快乐大本营》,还是唱响中国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魏文彬一直率领着湖南广电挺立在中国广电业发展变化的风口浪尖,为人所未为。
作为电视湘军的领军人,魏文彬带领湖南卫视走到了全国最前列,也彻底改变了整个电视产业。他第一次提出“媒体产业化”和“文化产业市场化”的思路,大刀阔斧地进行电视台机制改革,为打造中国自己的传媒航空母舰倾尽心力,而他的改革锐气与创新魄力也成为了中国地方电视台改革实践的标杆。职场经历:
魏文彬,自1984年开始历任湖南电视台新闻部主任、湖南电视台副台长、湖南电视台台长,1992年7月任湖南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党组成员、湖南电视台台长,1993年4月任湖南省广播电视厅党组书记、厅长,1998年12月任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南省广电厅党组书记。2000年4月起任湖南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同年12月兼任湖南广播影视集团董事长。2008年1月当选为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十大传媒领军人物(排名不分先后)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尹明华
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
读者出版集团副总裁、读者杂志社社长彭长城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
湖南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总经理、湖南电视台台长欧阳常林
英语周报社社长、总编辑席玉虎
辽宁日报传媒集团社长、党委书记姜凤羽
上海文艺出版总社总编辑
故事会杂志社社长何承伟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总裁陈夷茁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汪良
尹明华
现任职务: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个人荣誉:首届“中国韬奋新闻奖”提名、首届“上海韬奋新闻奖”获得者、“上海十佳青年编辑”
时至今日,“4I”品牌产品、“虚拟资产”、“创意轻资产”依然为传媒人津津乐道,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它的领路人尹明华也一直站在中国传媒航母的最前沿。
凭借思想者的睿智与开拓者的激情,尹明华为这个传统的报业集团探寻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改变分散单一的盈利模式和利润结构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实现旗下报刊的品牌延伸以及相关产业的拓展。战略胜,成就自然卓越。但他并不满足于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状况,经营丰收的同时,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他对党报集团国资运营的创新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2007年3月,解放日报报业集团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打开了资本市场的融资通道。
而由他创意并组织的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化讲坛”。至今已举办19届,极大提升了解放集团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可以说,尹明华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不仅给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本身,更给新时期的报业发展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刘长乐
现任职务: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
个人荣誉:2007年度“中国十大传媒创新领军人物之特别贡献奖”
传媒人抑或是商人,刘长乐在不同的语境中,操持着不同的语言,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穿梭往复,挥洒自如——他总是能够抓住时代转瞬即逝的机会。
他以传媒人和商人的双重智慧,协调两岸三地华语电视精英,以华人的视点关注世界的变幻。制造最精良的主持人品牌组合,建立了极具美誉度、创新意识和发展眼光的华语电视媒体。
在复杂、交错而敏感的意识形态领域内,刘长乐获得了明显的成功,其意义当然并不止于商业。凤凰卫视沟通两岸三地乃至全世界的华人,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传播给世人,并帮助所有同一血脉的同胞,就这一点而言,刘长乐已然为传媒30年留下了厚重的一笔。
刘长乐1980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作为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在经过8年的人脉、人事关系的广泛积累之后,于1988年开始进行身份的蜕变,从石油贸易起家,直至成为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
彭长城
现任职务:读者出版集团副总经理、读者杂志社社长
个人荣誉:“全国十佳优秀出版工作者”、“蒙代尔世界经理人奖”
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的街头书报亭,有一本杂志总是摆在醒目的位置,这就是《读者》。这本1981年诞生于西部兰州的杂志,在27年的历程中屡创中国期刊发展的奇迹。而在这个文化传奇的背后,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彭长城。
1982年,兰州大学毕业后的彭长城来到创刊伊始的《读者》杂志,一干就是26年。他把最宝贵的年华全部奉献给了《读者》,在光阴的故事里,他成了工龄最长的“《读者》人”。
作为《读者》杂志领队人,他发展了《读者》的编辑理念,明确提出“人文关怀”和“打造中国人的心灵读本”的办刊方针;在经营上,他主持策划推出了一系列有前瞻性的举措,带领“读者”团队成功铸造出了中国期刊的优秀品牌,使《读者》月发行量连续6年居全国近万种期刊之首,并突破千万册大关,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华文第一刊”。
1953年出生、1982年走出兰大校门的彭长城,把《读者》作为他毕生的坚守。26年来,除了职务的不断升迁,他的履历与“读者”两个字紧密相连,看似简单却最好地诠释出新闻人的责任与专注。
张朝阳
现任职务: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个人荣誉:1998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50位数字英雄”之一,2001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全球二十五位企业新星之一,2001年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全球“明日领袖”之一,2004年荣获国际管理学会“年度杰出经理人奖”
他是中国最成功的海归创业者之一,是中国屈指可数的明星企业家,他理性深邃的思想常常对互联网业界产生重大影响。他所创立的搜狐公司已经成长为中国媒体市场的一方诸侯。
从1996年创立爱特信公司,到1998年推出国内第一家全中文搜索引擎——搜狐,再到2000年带领搜狐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张朝阳成为无
数年轻人追捧的偶像。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互联网寒冬真正考验了张朝阳和他的搜狐。靠着张朝阳特有的执着,靠着对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搜狐不仅熬过了寒冬,并且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2002年实现全面盈利,2003年正式宣布进军网游领域,张朝阳以自我代言的方式成功实践了“品牌市场”策略。使搜狐迅速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门户网站之一;2004年推出第三代互动式搜索引擎——搜狗;2007年搜狐3.0推出,张朝阳所倡导的“技术、产品”驱动策略使搜狐门户矩阵的优势得以充分释放。
作为奥运史上第一个互联网赞助商,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网站的承建者,搜狐在大事件频发的2008年承担了更多的媒体责任。而这一年,搜狐的品牌和影响力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欧阳常林
现任职务:湖南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总经理,湖南电视台台长
“电视是遗憾的艺术,意味着电视事业的追求永远没有止境。”以完美来要求各种事物的欧阳常林信奉这样一种事业哲学。在他的世界里,只有毫不停歇的创新步伐和精益求精的文化标高才是趋于完美的境界。
从《超级女声》到《快乐男声》,他明确了“把湖南卫视打造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电视娱乐品牌”的构想,提出“新娱乐”的全新概念,认为“大众娱乐大众”、“观众决定标准”,成功地把电视节目转变为面向大众的平民电视运动;从《大长今》到《恰同学少年》,他提出“大片战略”,强化了“湖南制造”的品牌效应。他率湖南电视台不断推陈出新,在超越自身的同时也超越了对手。
自1974年进入湖南电视台工作,历经30余年电视实践,欧阳常林见证了湖南广电事业发展的全过程,而他自己也成为湖南乃至中国电视界有影响的电视艺术家和电视媒体经营管理专家。
席玉虎
现任职务:英语周报社社长、总编辑
个人荣誉:“全国报业先进经营管理工作者”、“山西省十大文化创新人物”
历经25年拼搏,席玉虎将一份校办小报,由期发行几万发展至1600万份,他让《英语周报》高居中国报刊发行之首。《英语周报》已被纳入“文化强省”战略,成为山西省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
《英语周报》在席玉虎的带领下组建了一支由外籍编审、归国留学人员以及众多中高级教师组成的专职编辑队伍,除太原总部外,还成立北京、西安、武汉、广州四个采编分部,每周为全国大中小学的各级师生提供专业的英语教学资源服务。
2007年,《英语周报》结合新型的网络技术,自主研发了1.0系统,实现了《英语周报》的在线浏览、在线测试、在线答题,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英语周报》1600万读者跨越地域限制,实现全天候学习与交流。《英语周报》又与清华大学合作出版了英语阅读字典。在席玉虎看来,教辅报刊作为传统媒体,一定要适应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趋势。调整产业经营结构,延续报刊的竞争状态。利用新兴媒体的巧战创造出更符合时代潮流的报刊模式。
姜凤羽
现任职务:辽宁日报传媒集团社长、党委书记
个人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在神州大地吹响,姜凤羽进入《辽宁日报》,开始传媒生涯;2008年,传媒业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姜凤羽已成为报业领军人物之一。投身报业30年,姜凤羽用自身的新闻实践为传媒业许多命题提供了有益对策。
党报的发展是报业改革的重中之重,面对日益变化的传媒环境,《辽宁日报》何去何从方能激流勇进?姜凤羽提出“做优做强党报集团、整合区域报业资源”的扩张理念,引领辽沈报业市场由“竞争”走向“竞合”。2008年5月,辽报集团所属《辽沈晚报》与铁岭日报社合作,将《铁岭晚报》更名为《辽沈晚报·铁岭版》,成为全国报业资源整合的成功范例。
为推进党报集团全面、可持续发展,姜凤羽积极探索跨地区联合扩张方略,与北京《精品购物指南》进行深度合作,填补了辽沈地区时尚生活类报纸的空白。通过加入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促进辽报集团从报纸出版商向传媒内容提供商转变。
立足东北,放眼全国,辽报集团在姜凤羽领导下获得一系列国家级荣誉。成就的背后,支撑他的是30年来对新闻事业不变的热爱与忘我,对新闻使命不尽的责任与担当。
何承伟
现任职务:上海文艺出版总社总编辑、故事会杂志社社长
个人荣誉:“国务院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专家”、第七届“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得者、首届“中国政府优秀出版人奖”
一本杂志是它主编的影子。《故事会》这样一本薄薄的、32开的小册子在中国家喻户晓,被出版界誉为“故事会神话”。它的成就,自然是集体智慧的结果。但无疑深刻地打下了主编何承伟的烙印。34年、300多期,至今他仍是一篇篇地审读初选来稿、打上等级、提出修改意见、通读校样,策划新栏目。他已经把《故事会》和自己的生命熔铸在一起,而他所提出的“眼睛向下、品位向上”的办刊原则更成为期刊界的法宝之一。
不甘守旧、勇于创新的何承伟面对《故事会》的成功,继而提出了“让大众读物精品化。让精品读物大众化”的出版理念,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策划发行的《话说中国》、《五角丛书》、《中华民族故事大系》等图书在中国文化界享有相当大的社会影响。伴随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
“创造代表东方人的世界级的出版物”成为何承伟的又一个梦想!
陈夷茁
现任职务: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总裁
从经历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的“阵痛”,到置身于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大潮,一路走来,她一直心存“改革无退路”的坚定信念。
1997年一纸调令,她正式进入传媒行业,在此后的8年问,陈夷茁带领一班人开启了艰难的改革历程。2006年。她力推党报要闻版改革,一版腾出2/3的版面来报道基层,对增强党报的权威性与可读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举措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她通过“五多”原则创新话语体系,力推“责任传媒”理念,又使得重报集团培养和涌现出了一批守望真情与道义的“田坎记者”、“巷子记者”、“百姓记者”;从战略高度加强集团体制、机制创新,开展资本运作,加快平面媒体数字化网络化进程,使得重报集团在这位巾帼英雄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形成了15报2刊5网的传媒格局和16家公司、6大经营体系的产业格局。
从企业宣传处处长到重庆市人大财经委办公室副主任,从长寿县委副书记到市人大副秘书长,从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到报业集团一把手,岗位变了不少,角色换了多次,但唯一不变的是她“干就干出个样”的“改革”心态。
汪良
职务: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长
个人荣誉:第一届“广播金话筒奖”获得者、第七届“长江韬奋奖系列之韬奋奖”获得者
北京交通广播创始人汪良在中国广电改革大潮中,不断创新,一年一个新台阶,成为全国广播界改革创新的领军人物。汪良率先在北京交通广播推行广告代理制,用招标的方法选择广告公司,并按行业管理广告公司。此举让交通广播的广告收入年增长超过20%,2006年营业额达到2,8亿元。
正是由于大胆创新,从1970年至今,汪良在中国广播界创下了许多第一:第一个实现频率专业化,第一个实行采编播首席制,中国广播界第一个网络电视,中国广播界第一家全面开展数字多媒体广播试验,中国广播界第一个实现单频率经营收入过亿元,中国广播界第一个保持7年经营收入全国第一,全国首家通过质量认证的省级电台……
1982年起,汪良先后担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部、新闻部主任,1990年起先后创办了北京经济广播、交通广播、生活广播并担任台长,2000年12月担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2001年4月任电台总编辑,2003年起担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长。
十大传媒创新人物(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张延平
《新周刊》执行主编封新城
现代传播集团董事长、周末画报社社长邵忠
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总裁张惠建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经理王一义
网易公司CEO丁磊
辽沈晚报社社长徐少达
酷6网CEO李善友
齐鲁电视台台长闫爱华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社长郑强
张延平
现任职务:北京青年报社社长
个人荣誉:“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青年报刊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青年报十佳记者”
张延平是个会把关的媒体掌门人,更是个善于策划的新闻实践者。他的办报思路并不单纯体现在对事件的策划上,更在于对报社名牌栏目的策划和建设。如今,由他搭起的“新闻+副刊+产经”的都市报结构正在被国内众多纸媒体效仿。
张延平不但善于策划,而且长于经营。1995年。他牵头策划推出了《北京青年报》的《广厦时代》、《汽车时代》。《电脑时代》3个周刊,把读者群扩大到这3个新兴产业,使《北京青年报》获得上述领域在北京综合类纸媒体50%以上的广告投放份额;2001年建党80周年,北青报推出的《80位共产党人的故事》报道竞成书卖了12万册;2004年,北青报成为中国内地报业直接上市的第一支股票。如今,北青传媒集团总资产已达24亿元。
张延平历任《北京青年报》记者、部门主任、副总编、总编辑,2002年任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同时兼任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封新城
现任职务:《新周刊》执行主编
成立12年的《新周刊》已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由本土传媒人创办、以本土社会资讯为主体并具备国际水准的杂志之一,“出新”是这本中国最新锐时事生活周刊的灵魂,而封新城就是这灵魂中的灵魂。
他让《新周刊》在成立最初的几年里成为了国内最活跃的批判媒体。《中国不踢球》、《砸烂电视》、《弱智的中国电视》、《不想再去的旅游胜地》等至今仍余音绕梁。而“十大感动”、“十大愤怒”、“十大不明白”、“十大不孝”等充满人性、感性的大盘点一改国内媒体冷冰冰的理性盘点面孔,为中国传媒开创了一种全新报道方式,也成就了《新周刊》无以参照的独特风格,成为期刊界的另类。
1984~1996年,封新城历任甘肃电台、广东电台新闻台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和节目监制,1995年参与创办《七天华讯》杂志,任执行主编,1996年参与创办《新周刊》,现任执行主编。
邵忠
现任职务:现代传播集闭董事长、周末画报社社长
他想用一种看不到的力量去影响一个看得到的社会。在不同地方,他会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在北京,他侧重文化艺术圈;在上海,他侧重时尚与跨国公司的圈子;在广州,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管理者,那里是《周末画报》的制作中心,承担大部分编辑和印刷工作;在香港,他收购了香港时尚与设计杂志的标杆《号外》。他曾任中国政府经济部门研究员,现如今,他致力于促进国内出版业的国际化之旅,他就是现代传播集团董事长邵忠。
直到现在,邵忠仍然坚持创意要比工作、比生意更重要,并将自己精力的60%放在创意上,40%放在生意上。对创意的坚持使得《周末画报》成为时尚的意见领袖。邵忠旗下的《新视线》、《生活》也已分别成为创意者与企业家们案头的常备品。
邵忠1993年创办现代传播集团,任《现代画报》社长;1996年创办《艺术界》杂志;1998年与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合作,革新《周末画报》;2005年创办《生活》月刊。
张惠建
现任职务: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总裁
个人荣誉:2006年度“中国十大传媒创新人物”
张惠建终于可以缓一口气了,他的蓝海战略显现出了巨大的爆发力与持久力。
在他的率领下,从2008年元月至今,广东电视台夺取广东全省收视份额的35.755%,继续位居所有电视媒体之首,超越了香港无线、亚视两个台4个频道及央视15个频道的收视份额总和,巩固了对广东“天空”的控制权。张惠建蓝海战略的核心主要可以分为新媒体战略和“走出去”战略。
新媒体战略:广东台通过组建设立在整体产业框架之上的新媒体产业群,包括手机电视、移动电视、地铁电视、IPTV、数字电视以及SP、网络视频等新媒体研发、加工制作。
“走出去”战略:2004年,广东台旗下珠江频道海外版覆盖到北美、南美、欧洲、南非等地区;2005年,与境外投资者合作,在香港开办了粤语卫星电视频道“点心卫视”,同年在马来西亚开办了“家娱电视”频道。
1978年张惠建进入广东电视台工作,2004年1月至今,先后任广东电视台台长、党委书记,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总裁。
王一义
现任职务: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总经理
“传媒控制资本是手段,资本壮大传媒是目的”已成为王一义的名言。面对2005年出现的中国报业首次下滑,王一义推动并实践了“一媒体一公司、两分开一本账”的改革,大力拓展多元业务,推进浙报集团通过实现从事业法人向企业法人、从单一经营向多元经营、从产品经营向资本运作、从传统媒体向多媒体融合的“四个转变”,做大做强报业集团。
王一义主张,报业集团要以主业经营为主、多元经营补充支撑;搞多元经营要依靠专业团队,寻找好项目、好合作伙伴。在以传媒主业发展为基础,以高新技术、房地产、资本运营三大重点多元产业和培育上市公司群投资策略的支撑下,2004~2006年,浙报集团营业收入、净利润均保持15%以上的增长。2007年,集团营业总收入20亿元,利润3 4亿元。
1984年,王一义任《浙江科技报》总编辑;1999年调任浙江日报社编委委员、副总编辑;1999年至今,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社长,并从2002年起兼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丁磊
现任职务: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首席架构设计师
他是耐得住寂寞的读书人,也是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他既朴实无华又富于传奇。
“互联网,应该使每个人的生活都变得更加容易而又轻松,应该帮助每个人不断地超越自我,实现梦想”。故此,丁磊为自己的企业起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名字——网易。因为他一眼看穿网络的本质——作为新兴的媒体形式,互联网最大的价值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在于每一个普通人的自我实现,在于社区群体的能量聚合。
丁磊带领着网易,一路走来。从10来个人到2500多名员工;从开发中国第一个双语电子邮件系统,到成为中国最具综合性的互联网门户之一。十一年间,始终走在中国传媒创新的最前沿。
2008年,丁磊的个人财富在与网易股价一起飙升,创富速度在中国史无前例。然而,也许更应该被传媒记忆的不是这些,而是一个年轻人对理想的执着、对事业的自信与对一切的善意和宽容。
丁磊,26岁白手起家,创办了中国最著名的门户网站之一;30岁卧薪尝胆,改变了中国互联网的游戏规则。埋首铸剑十一载,他成为了中国第一代网络精英的代表人物,成为了一个激励无数年轻人拼搏上进的成功符号。
徐少达
现任职务:辽沈晚报社社长
个人荣誉:“辽宁省报业杰出经营者”、“中国最具影响力媒体经理人100强”、“中国报业十大年度人物”、“中国十大创新传媒人物”
2008年5月,《辽沈晚报·铁岭版》的成功创办,开辟了省级都市报与地市级晚报都市报战略合作之先河,被誉为“区域内都市类报刊资源整合的成功范例”。本次合作的幕后推手是我国东北地区晚报都市报的重要领军人——徐少达。
近年来,徐少达带领《辽沈晚报》在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中,逆势上扬。他提出的“一个对接”、“四个战略”和“七个转型”理念让《辽沈晚报》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建立了以《辽沈晚报》品牌为龙头,跨地区、泛媒体、全天候的都市传媒集群,实现了《辽沈晚报》从一份报纸到一个报系再到一个传媒集群的历史性跨越。
徐少达曾任辽宁日报社编辑委员会委员、社长助理、辽宁日报报业集团秘书长、大连分社社长、《半岛晨报》总编辑;2004年任辽宁日报社副社长、党委常委、辽沈晚报社社长;现任辽宁日报传媒集团党委常委、副社长,辽沈晚报社社长。
李善友
现任职务:酷6网CEO
他使酷6网凭借全、快、清三大视频特色,在国内网络视频领域独树一帜,通过UGA(用户产生广告)模式,他让酷6网成为国内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之一,他就是酷6网CEO李善友。
2006年至今,李善友领导酷6网通过参与性的广告制作、渗透性的广告传播、大众性的广告分成、热门话题,使UGA成为中国最领先的交互性广告营销平台之一。目前酷6网拥有超过6万名原创作者和100万部原创作品。
李善友曾先后在摩托罗拉公司和博士伦公司任职,2000年10月加入搜狐公司任人力资源总监,2001年10月执掌搜狐新闻中心,2002年7月晋升为副总裁并出任搜狐网总编辑,2005年9月晋升为高级副总裁,2006年6月投资创办酷6网。
闫爱华
现任职务:齐鲁电视台台长
个人荣誉:首届“山东省直十大杰出青年”
2008年9月,当闫爱华作为中国电视第一人登上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百年院庆的讲坛发表演讲时,闫爱华团队的所有付出都有了回报,作为中国地面媒体新锐代表的齐鲁电视台在改革与创新上的探索已经进入世界传媒界的视野。
2001年10月,刚上任的齐鲁台台长闫爱华将现代市场4P营销理论引入电视台经营,覆盖、推广、节目、广告四个“轮子”一起转动,让齐鲁台的发展张驰有序。他带领齐鲁电视台在节目创新、广告经营、内部管理诸多方面领跑全国地面频道:全国地面频道收视率第一名,以3亿元广告年收入位列地面单频道创收全国第一。如今,《拉呱》、《开讲天下》已成为齐鲁台的原创招牌栏目并在全国开花。
2005年,当互联网从Web1.0进化到Web2.0的时候,作为地面频道的齐鲁台也进入到了“全直播、全互动”的TV2.0时代,并被写入2007年中国广电蓝皮书。闫爱华的“直播、参与互动、嫁接式创新”成了齐鲁台有别于其他电视频道的独门秘诀。
1995起,闫爱华历任齐鲁台制片人、节目部主任,1998年任齐鲁台副台长,2001年任齐鲁台台长。
郑强
现任职务: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社长
他是一个敢想敢干敢说、从“高空”俯瞰地市报改革的传媒人。他倡导只有建立全媒体数字复合出版流程,才能实现地市报自我转型,最终实现突围;他认为地市报自我转型,须逐步从“报纸社”转型成为“报道社”,从“营销报纸”转型为“营销内容”。
在郑强的带领下,2007年10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正式启动“全媒体数字复合出版系统”的研发并于2008年正式上线运行。这标志着传媒产业实现了用户管理、内容管理、线索管理、选题管理、任务管理和数据库管理的统一。目前,固然全媒体的运作方式、生产流程及各种运营平台的探索还有待时间检验,但这个过程所揭示的战略意义不容置疑:传统报业要想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必须改变现有以纸媒为中心的布局,借助新技术、新介质、新渠道,从报纸产业向内容产业转变。在这一意义上,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探索之路发人深思。
1995年,郑强由莱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任上调烟台日报社工作至今,历任烟台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烟台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2005年9月任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社长、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