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乐等
摘要:《国富论》构建了以“经济人”范畴为中心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分析框架,强调私人利益、经济自由、市场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弱化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责。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必要重新解读,正确处理市场、个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实现政府与市场结构的优化组合,保障政府对经济的有效干预。《国富论》核心思想对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的启示是:市场机制是现代市场经济最有效的运行机制,尊重私人利益、发挥微观主体的能动作用,明晰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关键词:《国富论》现代市场经济启示
中图分类号:F014.3文献标识码:A
亚当·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取决于经济自由、私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高度重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亚当·斯密所处的时代正是英国从手工业向制造业过渡的时期,他创立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从人的本性出发,将人类欲望、动机等心理因素引入经济学理论,提出了经济运行机制理论。他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了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信奉完全的经济自由主义,以至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足,是其理论的缺陷。
1《国富论》的核心思想
亚当·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取决于经济自由、私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巨大。他的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的核心内容基本上贯穿了这一思想。
1.1“经济人”的理性逻辑
亚当·斯密从人的本性出发,将人类欲望、动机等心理因素引入经济学理论。斯密认为,人类的利己性是一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财富增长的原动力。斯密对“经济人”的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方面,利己是“经济人”的本性,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出发点。每个人都追求个人利益,对财富的追求是每个社会大多数劳动力行动的动机。另一方面,理性的“经济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最终会促进公共利益。斯密强调,人又具有理性,每个人是自己利益的最好判断者,按照自己的判断和方式行动,如果外界不加干预,他不仅会达到个人效用和利益的最大化,而且有助于推进公共利益。也就是说,个人对私利的追求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最终使整个社会受益。
由此可见,“经济人”追求私人利益是增进社会利益的原动力,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一致。因此,每个人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应任其自由发展、自由竞争,而社会本身也应是一切都听其自由,提供给每个人自由选择的机会,允许每个人完全自由地各行其是,追求自己的利益,从而使社会利益得以不断地增进。总之,斯密认为,自由社会的利己能够促进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国民财富的增长。
1.2经济自由的理论
经济自由思想贯穿《国富论》的始终。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反复强调,自然秩序比人为秩序要优越得多,它支配着人类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只有顺应自然让其自发地起作用,才最有利于国民财富的增长。因此,一个国家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经济自由主义。为了实现国民财富的增长,最好的办法是让每个人按照自然秩序自由地从事经济活动,在自然秩序与人为秩序的相互斗争中,总是能够排除各种不同的经济政策体系所给予它的各种障碍和阻力,而开拓着自己的道路。人是利己的,这就是人的本性,生产者凭借经营上的自主权,在竞争中追求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自由和普遍的竞争势必驱使每个人采取良好的经营方式,激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生产要素得以合理配置。因此,对私人的经济活动,斯密主张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反对国家政策的干涉。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人在追逐个人私利时又需要其他利己主义者的帮助,这种帮助是通过交换形式实现的。在实行分工和交换的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是以利己之心为动机从事经济行为,而经由价格机制的引导,走向私利与公利的调和。据此,要增加一国财富,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完全的自由,实行自由放任和完全竞争,就会达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由此,亚当-斯密得出结论:只有完全的竞争,才能保证每个人获得努力的全部报酬,并对公共利益做出最大贡献。
1.3市场与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依赖于广泛的市场交易,因为它使专业化和分工变得可行,并允许社会成员充分利用获得收益。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无须政府的宏观干预,依靠市场机制自身,便能实现一国财富的增长。在斯密看来,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形成市场。亚当·斯密认为,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市场竞争必然会引导他选择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在市场竞争中,他们如同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要达到的目的。人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亚当·斯密强调,只有个人才能知道资本用于哪一方面才最为有利,市场操纵着个人的投资动机,哪种产品有市场,资本就会流向哪里。国家不能干预、控制经济活动,否则会对社会带来危险。在斯密看来,增加资本的数量是节约的结果。一个人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自己必须时刻注意节俭,浪费会造成财富的流失,使其资本存量减少,因此,追求资本的增加也是个人自利本性发展的结果,国家也无需对此干涉。综上所述,亚当-斯密认为,要使一个国家的财富增长,需要市场机制与人的利己本性相结合。对政府而言,最好的经济政策便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2《国富论》核心思想的解读
《国富论》的核心内容和经典理论,在资本主义初期,一定程度上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需要,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了繁荣,随着现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理论的弊端显露,需要我们根据当代的经济形势,对其理论进行新的解读。
2.1《国富论》核心理论的不足
斯密过分强调经济自由,过多地强调市场、个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忽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使他的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陷入困境。
2.1.1强调单一市场调节的有效配置
亚当·斯密创立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并以“看不见的手”的学说为依据,提出了经济运行机制理论。他认为,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机制下,生产者为了自身利益,能够把握市场价格信号,使生产要素有效配置,在各部门之间实现均衡状态,市场力量可以使一切尽善尽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打破了“斯密神话”,市场的种种缺陷都暴露出来,人们充分认识到
政府干预的必要性。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扩大政府职能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指出,如果让市场自由发挥作用,则会导致现行经济形态的全部毁灭,只有依靠政府力量在确保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市场力量的自由应用才能充分发挥生产潜力。从西方各国发展的历史来看,20世纪30年代以前,基本上都采用了自由放任政策,以罗斯福新政作为转折点,各国都加强了政府干预。在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中,经济学家们一方面称颂市场的优点及其神奇力量;另一方面也分析市场的不足与失败,强调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的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市场经济也从古典市场经济转变为现代市场经济,其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拥有了政府干预。
2.1.2突出个人逐利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亚当·斯密认为,人类的利己性是一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财富增长的原动力。他指出:“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按斯密的观点,自由社会的利己能够促进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国民财富的增长。人人只要追求自己的利益,期间不可避免的与他人或团体利益发生直接和间接的联系,从而就自然而然地形成相互的共同利益。经济人追求私人利益是增进社会利益的原动力,每个人的一切经济活动应任其自由发展、自由竞争,社会本身也应一切都听其自由,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人完全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利益,从而使社会财富得以不断地增长。
2.1.3弱化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
亚当·斯密宣扬的自由放任,主要针对私人的经济活动,强调每个人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在自然规律的约束下,对公共利益做出贡献。只要他不违反法律、制度和规则时,都应该任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平等竞争,追求自己的利益。亚当·斯密也强调,政府应在各方面保证人民的自由权利,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生产经营能力,保护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他还专门提出了国家与政府的三项职能:第一,保护社会使其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其不受社会上其他人的侵害和压迫;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这是国家可在宏观上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的领域。但这种干预并不充分,是为了保证自由竞争下私人利益的最大化,将会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造成个人生产的有序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序性之间的矛盾。最终形成产销矛盾,引发大范围的经济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就是盲目扩大生产的结果,造成大量生产资料的浪费和国民财富的损失。
2.2《国富论》核心理论的新认识
针对亚当·斯密经济理论的不足,尤其是他对政府作用认识的有限性,有必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对其进行创造式的探索,尤其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新进行解读。
2.2.1正确处理市场、个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
市场经济的运行内核,在微观层次是受私人利益驱动并以此为核心。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高度重视主体利益,确立以经济主体利益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利益机制,避免公权力的异化与私权力的萎缩,造成对个人权利的践踏。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各经济主体围绕其利益的自我制导,从事充分自主的生产经营。主体利益的自我制导作为一种内在机制,需要自由竞争的外部环境,破除经济活动中人为的封锁和垄断,在有关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下,自由、公平地展开竞争,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促进整个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在许多方面,政府与市场可以起到互为补充的作用。发挥市场的作用,并不否定政府的作用;同样发挥政府的作用,也不否定市场的作用。政府的作用是补充市场,而不是替代市场,政府的作用是对市场友好,而不是排斥市场。同时,政府在纠正市场失灵和组织有效市场方面的作用也不可缺少,干预本身就是接受法律监督和法律制约。要提高政府干预的有效性,需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各类挑战,提高政府干预的透明度,减少干预过程中的“寻租”现象。一个有效的政府是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它能够对市场经济和个人活动起到催化、促进和补充作用,因此,既要提高政府自身的效率和使用公共资源的效率,也要提高和改进政府的能力。
2.2.2实现政府与市场结构的优化组合
政府与市场是作用于国民经济运行的两种不同力量。政府与市场的组合问题,从总体上看,是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政府与市场两种运行力量的配合问题。而只有当政府和市场的运作配合最有利于经济运行达到最优经济境界时,而且当政府和市场的分工协作最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或层次均衡于最优经济境界时,政府与市场的组合才最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谓政府与市场的最佳配合,就是以市场力量为本体,再加之以政府力量的干预。市场力量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内在本体力量,而政府力量是外在的调节力量。市场与政府的选择比较复杂,主要是在两者不同组合间的选择,以及资源配置的各种方式不同程度上的选择。政府和市场是一种优缺互补的对应力量,它们都有机会促进和改善对方的管理,因此,在政府和市场的选择中既要注重发挥政府在改善和扩展市场中的作用,又要有效发挥市场力量在改善政府功能上的潜在作用,通过在政府管理中注入市场因素,缩小政府缺陷的影响范围。能否恰当地确定政府的经济职能,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既能激发经济活力,又能平衡经济运行的经济运行机制,是现代化成败的关键。通过政府的调节来弥补市场的失灵,通过国家执行宏观经济的控制职能,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的基础上,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在总量上的平衡、结构上的不断优化。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关键。
2.2.3保障政府对经济的有效干预
针对市场的缺陷。要使经济得到健康发展,政府必须发挥重大作用。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要表现为弥补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和不足。在存在着垄断、公共物品、外部效应等问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机制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政府可以部分地替代市场和培育市场对经济生活加以干预,通过实施公共管制,提供公共物品及界定产权、征税、发放津贴等办法解决问题。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解决市场机制调节下容易出现的宏观经济不稳定和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要有效地发挥政府干预的作用,通过产业政策有效地介入产业活动,建立健全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并
使之保持一定的伸缩性,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刺激,使经济体系能对外部干扰作出调整,防止经济结构重大变化和经济较快增长中可能出现的重大失衡,如严重的通货膨胀、巨额外债负担、经济大起大落等。
3《国富论》核心思想对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的启示
《国富论》初步创设了比较系统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理论,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如何增进国民财富的整个经济运行流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发掘其市场调节的基本思想。对现代市场经济仍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1市场机制是现代市场经济最有效的运行机制
所谓市场机制,即指运用市场(价格)方式来配置社会经济资源。斯密在《国富论》通过对分工、交换、价值规律的分析,目的是以此来论证市场机制是商品经济阶段最有效的经济机制。西方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的现实对此作出有力的证明。在商品经济阶段,市场机制是提高经济效益必不可少的体制条件。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市场,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共性,我们应当尊重经济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重视与之相应的自由竞争环境的创造,破除经济活动中人为的封锁和垄断,在有关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下,自由而公平地展开竞争。30年前,由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经济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损失;30年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上不断的对外开放,使市场从国内扩展到国际,引致我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局面。
3.2尊重私人利益、发挥微观主体的能动作用
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是经济主体利益,市场经济的运行内核,在微观层次受私人利益驱动并以此为核心。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高度重视主体利益。在市场经济时代,经济主体都是理性的“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是经济主体的共同属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动力。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仍然是经济发展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决不能忽视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经济利益,要建立社会主义利益机制,运用利益杠杆来激励和调控企业及其劳动者的积极性,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让各经济主体围绕其利益的自我制导来从事生产经营,诱导国民财富自然增进,引导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使社会供求自动趋向均衡。
3.3明晰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从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实践上看,自凯恩斯以来,经济理论与各国的经济实践都一再强调看得见的手。现代经济学的分析也表明,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造成市场失灵与公平收入分配、公共物品提供、产权界定都需要政府的干预,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成员,国家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弊端,诸如: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缺陷都是市场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的干预。因此,国家应积极运用宏观干预,创造公平的竞争秩序、积极引导充分就业、确立合理的分配机制以维护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当然,我们在提倡国家宏观干预的同时,还要注意国家干预的相机性和适度性,要以尊重市场主体的自由竞争为前提,政府干预的范围和方式要与本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国情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