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19世纪情感社会主义及其历史演进

2009-04-29 00:44:03于文杰
史学集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罗斯金莫里斯民族性

于文杰 杨 玲

摘要:19世纪中叶,欧洲诞生了多种社会主义思潮,英国的情感社会主义就是其中之一。从英国的文化传统、社会需求和民族情感出发,情感社会主义思潮在工业文明的背景下,主张复兴伟大传统,重建信仰、道德和情感等现代人的精神品质,吸收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的优秀文化,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事业。

关键词:英国;情感社会主义;约翰·罗斯金;威廉·莫里斯;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K5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59-8095(2009)02-0021-07

19世纪中叶,正是英国工业革命取得成功之后,英国社会面临全面转型:政治与经济改革逐步展开,新型文化与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根本的变化。诸多社会主义思潮正是在这一背景中诞生的。本文探讨的英国19世纪的情感社会主义,蕴含着许多重要的思想内涵和历史品质。什么是情感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否具有多种历史形态?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科学地理解社会主义的性质和类型,在现代经济技术不断走向一体化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思潮与建设事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英国19世纪情感社会主义的含义

英国学者普遍认为,情感社会主义思想家们的成就与手工艺运动的发展是同步的。在伊丽莎白,卡明等人看来,许多手工艺运动的领袖人物都是社会主义者。他们认为,英国手工艺运动同时取得了两个伟大的成就:一个是造就了英国人博爱的情怀,另一个就是英国社会主义的增长。崇尚传统的博爱之情感与社会主义紧密地联成一体,或许这正预示着情感社会主义多元并存、相悖互补的品质。

什么是情感社会主义?我们认为,情感社会主义的性质,或情感社会主义称谓的由来,主要来自于它的奠基人罗斯金、代表人物莫里斯和经典批评家恩格斯的相关论述和基本思想。

西方学者认为,罗斯金的社会主义思想在本质上非常接近马克思。所不同的是,马克思更多地提倡政治与阶级斗争,罗斯金则提倡哲学与道德的发展道路。他认为,总有一天,被剥削者会起来反抗雇主的暴政。在理论上,经济学家作了一个根本的假设,即人是被一己私利驱动的;然而在实践_中,他们却不考虑人类常常是被情感驱动的。“情感”是罗斯金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内核和重要观点。

恩格斯在评价罗斯金、莫里斯等人创立的社会主义时说,莫里斯是一个感情用事的社会主义者。在莫里斯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挫折重新埋进书堆之后,恩格斯又批评他是一个定了型的伤感主义的社会主义者。也就是说,无论是在具有坚强革命斗志的时候,还是在革命激情遭到挫伤的时候,“情感”在罗斯金和莫里斯的生活中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现代西方学人的眼中,情感社会主义是手工艺运动的一种发展方式,或称英国手工艺运动的三条道路之一。第一条是以普金为代表的、以宗教为特征的发展道路。通过宗教,特别是哥特式建筑来体现中世纪时代的宗教精神与人格修养,从而达到重建信仰的目的:第二条是教育的发展道路。它指的是以欧文·琼斯和亨利·科尔为代表的通过学校的途径来培养心理和情怀的发展道路;第三条就是以约翰·罗斯金、威廉·莫里斯为代表的情感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乌托邦的发展道路。可见,从创立者罗斯金到代表人物莫里斯,“情感”始终是这一社会主义思潮和流派的基本内核,因此这种社会主义思潮被称为情感社会主义。

英国19世纪情感社会主义形成的直接原因在于人们对近代工业文明诸多问题的反思,英国手工艺运动是情感社会主义诞生的母体。在工业文明崛起的背景下,人们越发感受到以信仰道德和情感为基本内容的精神品质的流失,环境资源市场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也面临困境,因此情感社会主义是在包含重建宗教信仰、道德品质和人文情感等伟大传统亟待复兴的背景下产生的:

第一,在工业革命过程中,英国社会出现人口、疾病、贫穷、环境、资源、卫生、生态、战争等问题,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伴随着经济技术的增长,物质生活环境不断恶化的同时,人的宗教信仰与道德品质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宗教信仰不断虚化,并逐步被金钱信仰实质性地替代;在这一背景下,英国政府关注的是资源与市场的掠夺,而不是人民的生活与社会问题的解决,从而使英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陷入困境。

第二,以手工艺为形式、以信仰道德为内涵的民族精神已经深深植根于英国人的伟大传统之中。早在中世纪,英国人就称金属手工艺者为史密斯,即所谓铜匠史密斯或金匠史密斯。据考察,这一传统来自于萨克逊人。早期有一些锤制的用具来自埃及,后来在希伯来的文化中也有流传。

第三,复兴古代传统已经是当时文化观念的基本潮流。拉菲尔前派等文化派别的崛起表明,英国19世纪手工艺运动的诞生具有成熟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基础。早在1848年他们就宣布成立,并且以“忠实于自然”为目的,让艺术成为艺术之外的某种伟大信仰的载体,崇尚中世纪这个信仰的时代,通过中世纪的怀旧之情,尤其是建筑艺术的复兴等方式来实现艺术的目的。事实上,拉菲尔前派已经为以复兴传统与信仰重建为主要内涵的情感社会主义的兴起,建立了便于生长的文化背景并为之开辟了先河。

二、英国19世纪情感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事实上,早在1835年,普金著《比较》,最早提出“哥特复兴”这一英国19世纪手工艺运动的核心范畴,即标志着英国手工艺运动的诞生。从总体上说,英国情感社会主义是在手工艺运动的母体中诞生的。具体言之,19世纪情感社会主义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罗斯金、莫里斯和阿什比为代表的三个历史时期:

一是罗斯金时期(1860-1874)以社会改良为目的的情感社会主义。

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英国情感社会主义的奠基人。西方学者们认为,罗斯金对于社会主义的主要贡献在于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学说和社会主义的劳动理论。1860年以前,罗斯金主要从事手工艺运动的建设事业,包括散文、绘画、建筑和艺术评论等文化活动,人们称之为最后的浪漫主义者;1860年,罗斯金著《给那后来的》(Unto This Last),阐明自己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学说。此后,罗斯金主要投身于批判资本主义的社会问题,以丰富的思想和激情、深邃的思考和理论为情感社会主义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865年在伍尔韦奇皇家军事学院发表关于战争问题的演说,试图阐述自己社会主义的和平理想,为社会问题的解决与世界和平事业的建设探寻出路。

从某种意义上说,罗斯金还不是一个成型的社会主义者,但是他在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方面,却做出了非常伟大的贡献。人们认为,《给那后来的》比其他任何一部书都更加深刻地影响了1906年议会中的工党成员。作为奠基人物,罗斯金的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主流品质,但又同时具有矛盾的思想内涵:

首先,罗斯金不仅反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希望社会发生根本变革,同时也试图从道德哲学的角度改造人的心灵,从根本上否定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罗斯金反对物质主义,希望建立一个

新政府,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为此,他希望通过呼唤人类的良心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上层阶级可以通过良心的改变去寻求公正而不是利润;国王可以靠他一个人的力量管理全国的法律和政府机构。他还希望通过教会的联合来组建新的社会。值得关注的是,罗斯金并不重视中产阶级在社会中的尊严、地位和作用。这一点,在亚里士多德以来的西方政治思想家中间是极其少见的。

其次,罗斯金的情感社会主义格外重视以信仰为内核的人的内在品质。罗斯金从小就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拥有苏格兰血统的罗斯金,从小受母亲福音派基督教思想的影响。注重人的内在品质还与罗斯金的学术兴趣有关。罗斯金最喜欢的思想家是柏拉图,他在1843年曾说过,如果哪一天没有读柏拉图就觉得自己犯了错误,他特别重视《理想国》中公正、智慧和权威等范畴的价值和意义。另外,对于现实状况的思考也促进罗斯金进一步重视人的内在品质。他认为,工业革命尽管推进了经济技术的发展,但却在很大程度上摧毁了人类的信仰。因此,在罗斯金的政治哲学理念中,信仰重建与道德改良等内在品质,是19世纪英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途径。

最后,罗斯金情感社会主义政治哲学存在内在矛盾。他的社会重建思想一方面以普通民众的福利为目的,但是另一方面又在政治上提倡集权反对民主。他认为,社会的一切行为都要首先考虑对民众是否有好处,但是这一目的的实现不是靠普通民众,而是靠少数审慎而明智的人。在他的心目中,普通民众都是蠢物,因此他主张通过教育来提高民众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修养,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他认为,教育是改造英国最重要的途径,只有让民众受到最好的教育,社会进步才能有希望。在这种矛盾的思想中,我们也发现了一种特殊的民本思想。或许,正是这种矛盾、融合的社会思想,奠定了一条英国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正如罗兰·斯特龙伯格说的:像威廉·莫里斯、肖伯纳这样的重要人物虽然欣赏马克思,但很难说是马克思主义者。英国的社会主义更多地源于约翰,罗斯金而不是马克思,而且在对待各种思想来源时其实是采取相当折衷的态度。

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相比较,罗斯金政治经济学说的出现早七年之久,因此人们认为罗斯金是向资本主义经济学宣战的第一人。此外,马克思追求的是一条科学的社会主义道路,而罗斯金走的则是一条艺术的社会主义道路。正因为如此,以罗斯金等人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更多地关注人的情感、信仰、道德等内在品质。

二是莫里斯时期(1875-1890)以经济和道德为内涵的情感社会主义。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英国19世纪情感社会主义探索与建设时期的主要代表。作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文学家、建筑设计师和社会主义思想家,莫里斯的情感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对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经历了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过程。

1861年,莫里斯和他的朋友们精心制作了著名的“红房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莫里斯-马歇尔一福克纳公司”,在手工艺运动的社会实践中,莫里斯创建了自己的事业。1875年,该公司更名为“莫里斯公司”,事实上已经开始由社会协作转向社会主义问题的思考。1876年,莫里斯参加自由党左派,标志着他的社会主义追求进入起步阶段。他先后发表多篇论著,表达自己的社会主义思想。同年,莫里斯发表论文《非正义的战争》,反对英国政府和土耳其联盟对俄国进行的战争。1883年,莫里斯加人民主联盟。研究马克思主义著作并接受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基本学说。1884年与联盟负责人海德门(H.M.Hyndman,1842-1921)的机会主义政治路线发生分裂,遂与马克思的女儿艾琳娜·马克思一艾维林和女婿爱德华·艾维林一道退出联盟,并在恩格斯的支持下建立社会主义者同盟,莫里斯任该同盟机关刊物《公共福利》(The Commonweal)周刊的主编6年,宣传马克思主义。1884-1885年,莫里斯著《社会主义者颂》,热情宣传社会主义。在艺术工人行会建立前两周,莫里斯著《艺术与社会主义》,强调设计艺术应当有自己的社会地位,应当以和谐艺术来建设社会主义。1885年,提出革命的国际社会主义(revolutionary international socialism)主张。在莫里斯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到挫折以后,他又回到自己的艺术世界,先后创作《梦见约翰·鲍尔》(1886-1887)、《乌有乡消息》(1890),并率先发表于《公共福利》上。这些文艺作品以梦幻的方式构建出社会主义的精神家园。1888年,他认为自己是社会主义者,而且更喜欢称自己是共产主义者,并确定奋斗的目标是共产主义。可见,莫里斯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具有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的革命者。

莫里斯倡导的共产主义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经济和道德。莫里斯认为,经济上的社会主义是指建立社会财富的共同体,社会财富为公众所有,为公众服务;道德上的社会主义指的是建立共同事业的共同体,社会成员的身份认同是这个共同体的道德基础。在这个共同体中,平等和自由是基本原则。平等旨在消除垄断,自由旨在消灭资本主义,协作取代竞争,秩序取代放任,人人具有享受快乐的权力,人人可以享受良好的教育,人人平等,人人友爱,富人压迫穷人的专制机器没有了,人们拥有的是完全的自由。莫里斯主张通过变革使社会获得自由和谐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的社会实践中,莫里斯也曾充分感受到政治权力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性,并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念充满热情。这种革命热情,在他早期的一篇演讲《商业战争》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他说,我们的社会有两个阶级,在两个阶级之间保持中立、无所作为是不可能的。你必须参加这个阵营或那个阵营:要么参加反动派的阵营,被民族前进的车轮辗得粉碎;要么就加入进步的阵营,摧毁一切敌对的力量。他认为,在革命的最后阶段,社会主义者也许不得不利用议会形式来使反动派的地位非法化,从而瘫痪他的反抗。但是,他同时也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者强大到足以夺取议会以结束议会的时候,才能这样做。尽管莫里斯在不停地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但实际上他的革命热情却在不断地减弱。他认为,在他有生之年,社会主义革命是不可能发生了。因此,最终又回到自己的文学教育事业中。

与其他手工艺运动领袖人物一样,莫里斯是一位呵护传统的伟大的艺术家,是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揭露者和社会主义学说的传播者。莫里斯认为,热爱艺术是人的天性,是快乐与创造力的源泉。可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机器生产和商业经济,恰恰就是损伤人的天性的罪魁祸首。他认为机器代替了人的劳动,但是却让人丧失了在劳动中享受愉悦感的机会。人类为新的机器文明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另外,工业生产过程中设计者与制造者的分离也是很大的缺憾。这种脱离既妨碍了设计者的功能设计,也妨碍了生产者创造性的发挥。人在劳动中已丧失了原有的价值。很显然,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是一种让人丧失本质的畸形劳动,而情感社会主义追求的正是快乐劳动与和谐发展的社会生活。

三是阿什比时期(1888-1914)以价值和信仰为内涵的情感社会主义。

查尔斯,罗伯特,阿什比(C.R.Ashbee,1863-1942)是英国19、20世纪之交著名的建筑师、设计师、艺术理论家、社会主义思想家及社会主义理想的实践者。从总体上说,阿什比首先是罗斯金、莫里斯情感社会主义的忠实继承者和履行者。1882年,阿什比毅然拒绝了父亲让他加入家族公司的要求,转而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学习历史。在剑桥大学的这几年中,阿什比受到了约翰,罗斯金有关艺术、手工艺与社会主义思想的熏陶,对威廉·莫里斯以及“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罗斯金那里,阿什比体会到了机器工业给艺术及传统手工艺带来的危机,体会到工业社会背景下文化和道德的缺失,并开始质疑19世纪英国的经济体制和工业成就,以及整个英国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式。

大学毕业后阿什比来到建筑师伯德利的事务所专攻建筑设计,做一名忠实的情感社会主义履行者。为了显示与其出身的中产阶级的决裂,他搬出了父母位于伦敦市中心的豪宅,住进了剑桥大学位于东伦敦的分部汤因比礼堂。为了支持“大学扩展运动”,阿什比还在汤因比礼堂开办了“罗斯金阅读班”的系列讲座,向年轻工人宣讲罗斯金的理论。1888年6月,阿什比根据罗斯金与莫里斯的教诲。正式组建“手工艺行会与学校”,并在成立典礼上高悬罗斯金的名言:“脱离了工业的人生是罪恶的,脱离了艺术的工业是残忍的”,把它作为整个行会与学校的座右铭。1891年,阿什比的“手工艺行会与学校”正式迁往迈尔·安德路的萨塞克斯大楼。1896年莫里斯去世后,其一手创办的凯尔姆斯各特出版社被迫关闭,阿什比买下其印刷设备,并接管其工人,组建了“埃塞克斯大楼出版社”,从而继承并发展了莫里斯在书籍装帧艺术等方面的探索精神与社会事业。

经过多年的不懈探索,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欧洲大陆与美国,阿什比的知名度都与日俱增。在历届手工艺展览协会组织的展览上,他的作品总是能赢得高度的评价;1895年,权威的《画室》杂志对他的建筑与室内装饰设计作了专题介绍;1898年,由著名设计评论家穆特修斯主编的德国《装饰艺术》杂志,将他评为英国当代最杰出的设计家之一;1897年,对他仰慕已久的德国海斯大公,委托他设计其公爵府中的家具与室内装饰;1899年,匈牙利的社会名流也慕名而来,请他设计在布达佩斯的豪宅。对他评价最高的是奥地利与美国的设计师与艺术家,就连约瑟夫·霍夫曼、柯罗,莫塞等维也纳最优秀的设计师也对他推崇备至。自阿什比1900年应邀参加“维也纳分离派”的年度展览之后,他与“格拉斯哥学派”的领袖麦金托什,并列成为在奥地利知名度最高的英国设计师。除此以外,在美国人的眼中,阿什比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设计家,更是自莫里斯之后手工艺运动最权威的理论代言人,阿什比的各种著作在美国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过在英国本土。

阿什比不仅是罗斯金、莫里斯手工艺运动的继承人,而且还有力地发展了情感社会主义的理论与思想体系,从奠基、建设到成熟,阿什比时代的到来是情感社会主义成为信仰的根本标志。情感社会主义成为一种信仰,从根本上强化了科学与艺术、理性与情感、现代与传统相互融合的可能性。也在事实上推动了英国现代文明多元均衡、稳定发展的历史进程。

在研究苏格拉底观点的基础上,阿什比为社会主义下了这样的定义:“社会主义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的目标是改善社会。改善社会的方式是对财产的更公平公正的分配,而这种分配必须建立在两大基础上:一是更加集中的生产,二是建立在科学、历史和道德原则基础之上的法令的约束”。“我这样构造我的定义,以引起那些现在还不能完全支持任何教条主义信仰的人、那些有社会主义信仰的人、那些在传统与现代的纠纷下愿意与我们朝相同方向努力奋斗的人、甚至是那些对建设新型国家的道路有异议的人的共鸣。”阿什比同时关注社会主义问题。他认为,应当通过重整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为艺术在工业社会中寻找一条生路:“如果我们的社会主义者除了学习历史,同样也是一名艺术家或手工艺者,他同样也将认同一些过去美好的东西并重新再努力寻求传统,并也将相应地崇敬过去。”在深刻分析了工业社会的现状后,阿什比提出,现代社会存在着三大弊端:丑陋、浪费和不公正。正是这三大弊端使得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必要,也正是这三大弊端使得重整社会主义价值观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使命。总之,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都必须采用同样的标准。如果阿什比对社会主义的定义能够被认同,那么价值的重整就必须包括每一个领域:政治、经济,甚至包括所有的人和所有的事。如同科学社会主义者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彻底批判一样,阿什比对于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批判也是十分有力的。

阿什比提出了对重整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几点建议:一是现代文明离不开机器。“限制使用机器”是阿什比重整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内容。阿什比是“第一个认识到只有丢弃复兴中世纪手工艺的打算,才能取得复兴实用艺术运动的成功”的人,他曾在许多公开场合均表示,“现代文明离不开机器,不认识到这一点,就不能建立一种鼓励和资助艺术教学的制度”。二是自由空间的价值。纵然我们已经承认现代文明离不开机器,但究竟应如何限制使用机器?阿什比在他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就这一点做出了解答,那就是创造“自由空间”。阿什比曾说过,“我想把社会主义从经济学家那里解救出来,我想看到社会留给诗人和艺术家更多的空间;也许首先是让诗人和艺术家们加入进来,我想看到现代社会主义能给《新约》一点更多的空间。”三是有待重整的其他社会主义价值观。比如,财产私有权的价值观、税收的价值观、养老金的价值观等。阿什比认为,对养老金政策的重视和完善是社会主义人性化价值观优越性的体现,应当成为情感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认同机器、自由空间理论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建立,是推进情感社会主义语境中机器与手工、限制与自由、个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重要手段,也是情感社会主义发展、深化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三、英国19世纪情感社会主义的传播

在英国19世纪情感社会主义国际化的历史进程中,情感社会主义的内在品质逐步流失,然其作为载体的手工艺则出现了价值取向民族化的发展趋势。

首先,英国19世纪情感社会主义的传播呈国际化趋势。从总体上看,情感社会主义伴随着英国手工艺运动的传播从欧美到东亚呈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它们通过展览会、出版物、国际交流等方式不同程度地传播情感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髓。如在美国,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建筑观念的交流,在美国国内的建筑事业中特别是东北海岸的建筑,被描述为“阳光型建筑”,以清新与优质来重现莫里斯倡导的中世纪时期世俗主体的优秀品质。也就是说,国际化时期的情感社会主义依然以不同的方式保留着英国情感社会主义的内在品质和基本特征。然而,国际化时期的情感社会主义已经不像罗斯金、莫里斯、阿什比时期那样旗帜鲜明,情感社会主义的内在品质逐渐被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社会需求所替代。

其次,英国19世纪情感社会主义国际化的民族性问题。情感社会主义在英国的土地上基本呈线性

发展的基本特征,然而当它走出不列颠以后,无论是欧洲大陆还是北美东亚,都充分展现出其民族性的基本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情感社会主义具有民族行为内涵的多元化存在样式。这种多元性一方面是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另一方面表现为不同民族的社会需求。前者使情感社会主义具有不同的存在样式,后者则源于不同的现实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欧洲大陆,德国强调理性、严密和精致的民族传统,西北欧则在强调自己民族传统的同时,重视彼此间的共存意识与合作精神。在北美和东亚,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尽管罗斯金、莫里斯和阿什比等人的著作影响深远,但是人们却很难避开来自经济需求并使之成为殖民主义工具的历史事实。

从情感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进程来看,由于手工艺运动是它产生的母体,因此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的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和社会情感的重视,已经成为情感社会主义的内核,然而同时又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的特点。自19世纪70年后起开始,情感社会主义伴随手工艺运动一起,超越国家的边界,打破时间的限制,广泛地吸收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优秀文化,尤其是超越英国工业主义之外的来自东方乡村的和谐文化。可见,情感社会主义的形成要素来自广阔的时域和历史空间,它的基本品质具有多元性和普遍意义。

正像手工艺的传播一样,社会主义的民族化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事实上,除了传统文化和社会需求以外,民族情感也是情感社会主义多元化形成的重要原因。在马克思和罗斯金的影响下,莫里斯形成了情感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而且还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革命性。然而,当莫里斯1883年参加民主同盟的时候,又突然觉得社会主义来自欧洲大陆,是外来的东西,所以有时候莫里斯又认为,社会主义不适应英国的发展,甚至没有人公开承认自己是社会主义者。这一现象表明,求异心理也是社会主义思潮民族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情感社会主义的本质精神在手工艺运动的历史潮流中呈现出弱化的特点,然而它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则是社会主义生命力一种普遍与永恒的品质。

英国19世纪情感社会主义是一种主张以伟大传统,特别是信仰与道德的重建来推进现代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潮,尽管它是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富有理想色彩的一种社会思潮,但其历史演进的过程及其研究依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宋鸥

猜你喜欢
罗斯金莫里斯民族性
论高等音乐教育中民族性的彰显
乐府新声(2022年3期)2022-11-21 08:39:28
“金河王”背后的故事
神奇飞书
能 看 多 远
中外文摘(2018年21期)2018-11-21 05:31:15
半夜的演讲
我的风筝
文学家罗斯金:只因不忍你失望,邂逅最美丽的意外
神奇的镜子
环球人物(2014年21期)2014-04-29 00:44:03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
人生的岔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