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2009-04-29 00:39:44
散文诗 2009年2期
关键词:普罗萨特存在主义

许 淇

许淇画并文

蓬热(Ponge)是二战后法国一位德高望重的著名诗人,和夏尔、米肖齐名。那时新诗运动群雄峰起、流派纷呈,蓬热的诗与散文诗独具一格,可称之为“及物派”。他的题材都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眼见的事物,和我国“格物致知”的观点不谋而合。他往往托物言志,视线紧紧地盯住一物,赋予它以生命。如一支蜡烛、一只青蛙、一块肥皂,我们认为没啥写头的死东西,都成为他笔下的题材,可和我们喻物找教训目的训示后人不同,他是以主观的感受、新颖的意象、丰富的联想、地道的语言结构他的散文诗。他从物的表象入手,有时细致地描摹物的外形,如一幅工笔画。他写石竹花,植物的根索形状,巨细无遗地罗陈,捕捉花叶和环境的内外联系,然后达到哲理的思辨,抽象出形而上的精神世界。再如他的《卵石》篇,以“石”为摹写对象,我国古代文人多有此举,如宋代米芾,见石即拜,世称“米癫”。蓬热不同于我国文人癣石者收藏灵石奇石,他不过是专注于一枚普通的卵石,从地壳运动、石的形成和变迁,经风霜雨露,沧桑历练,在无情的时间和恶劣的环境中,依然是冷硬的一块,独立于存在,他赋予卵石人格化,仿佛史诗时代英雄们冷峻的遗容,“依然是大地的脊粱”。

由于篇幅,我们摘选了他最著名的长篇散文诗《人》的片言只语。蓬热写“人”和他写卵石一样。人也是物的一类,但又终究不同,人是万物之灵,是一切自然物包括创造自然物的超自然的主宰。其时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正风靡欧洲,蓬热是萨特的好友,在《人》这篇散文诗里,不免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整篇充满了哲学的思辨。后来,萨特在发表的阐述存在主义的重要文章中,又引用了蓬热的诗句“人是人的未来”的观点。

蓬热的这篇散文诗收入其诗集《普罗埃姆》中,据翻译家葛雷教授介绍,这是他自创的词:意即散文形式的诗。他采用笔记零札的散文诗体,随想随记,断断续续,历时两年才写成。这种体式,已广为思想者看好,但往往欲成哲学体系诗的意味不足,故蓬热的《人》还应称为他自命名的“普罗埃姆”——散文形式的诗——散文诗。

猜你喜欢
普罗萨特存在主义
自因还是自为?*——萨特自因理论探究
外语学刊(2021年1期)2021-11-04 08:08:26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现代装饰(2021年3期)2021-07-22 07:08:54
奇怪的纸盒子
普罗格:将精益物流与供应链服务进行到底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萨特的电影剧本创作与改编述评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07
荒诞世界的生存之道——《他们》的存在主义解读
《在冰山里》的存在主义解读
生命的转让
读者(2010年16期)2010-07-04 11: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