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瑾
摘要:古代四川是一个手工业发达的地区,到了近代手工业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新的变化。这一发展变化主要表现为手工业产品的多元化,市场的多极化及商人资本作用的变化。与外部市场联系的加强和技术的进步则是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近代四川手工业的变迁对农村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关键词:近代四川; 乡村手工业; 变迁; 农村经济; 影响
中图分类号:F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3-0169-03
一、 近代四川乡村手工业发展与变化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古代经济开发较早,除了发达的灌溉农业之外,冶炼、煮盐、织造、漆作、造纸、制糖等手工业方面,也一直享有盛名。到了清代,四川手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就丝织业而言,据1910年统计,全川缫丝户数约14万户,产丝2174万两。在制糖业方面,1910年的统计表明,全川制糖户数共8937家,产糖138742188斤,合138.7万担。[1]有的糖商或制糖户因而致富,糖业资本猛增。又如棉织业,其素为农家副业,在光绪以前多为农民业余兼理。如巴县附近居民“业此者甚众”……由于扯梭机的应用,本区棉织品因而“价廉物美,产量增加,销路之广,远达邻县”。[2]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性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生产开始形成一定的地区性分工。这种社会分工的发展,不仅引起了农业与手工业之间产品的交换,还促进了四川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但是由于四川独特的地理环境,对外交通联系十分困难。长期以来,四川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因此,这一时期手工业品的流通还是以区域内(省内)市场为主,与外省之间的交流,只是作为区域内商品交易的补充,并不占重要地位,与国外交流的情况更是少之又少。
鸦片战争后,尤其是1891年重庆开埠以后,四川与国际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在被纳入国际市场体系之后,四川手工业产生了新的变化。外国商品的侵入一方面打击着某些传统的手工业品,如棉手纺业在国外洋纱的倾销之下逐渐衰落。绵阳“先年妇女均能纺线,自洋纱输入,纺花甚属寥寥”。[3]另一方面,国际市场需求的扩大也给另一些手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如缫丝业和制糖业。据四川海关的资料记录,1914年到1930年平均每年输出量在3万担左右。又如制糖业,也没有被洋货取代,而且随着对外贸易的需要还有所发展。据海关报告称“蔗糖在本省的销路很大,特别是黄糖,并多由帆船大量运往湖北。”[4]同时对外贸易的发展还促进一些新型手工行业的出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些山货加工业的兴起。另外,在洋纱的倾销下,四川农村反而出现了农村家庭手工织布业兴旺的局面。19世纪30年代“川省购买洋棉异常踊跃”,“川省迤北一带,比户人家妇女,莫不置在布机,以洋纱织布,并运销云南、贵州。”原产棉花的遂宁县“织户已开始乐于用洋纱,不仅其价廉,而且因其易于操作。”[5]总之,洋纱倾销造成了“各地手工织布业散布更广”,“棉织业遍及全省”的局面。这一时期,手工业生产的目的已经发生了变化,主要不再是为自身的消费而生产,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市场需求的扩大要求产品数量的增加与质量的提高。生产工具改进则为这一要求提供了技术保障。就织布机而言,四川最早使用的手工棉织机是丢梭木机。丢梭木机在光绪以前为农村家庭织布业普遍使用,生产能力低下,织品为“质粗幅狭,厚生耐用”的单色布;扯梭木机则在清末“自省外传入,机械构造甚简,较丢梭木机只多一滑车及梭盒,而机身较大,故仿制极易,每机价格仅在十元左右。但其生产效率则倍于丢梭木机,且能仿制外洋宽布。”[6]铁轮机的使用更是手工棉织业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重要技术进步。此机始于1905年,由重庆江北簸箕石之复原厂最先引入,在20世纪20年代得到了普及,因操作时只以足踏板,不用手拉,不需停车,其生产效率较扯梭木机提高了2倍。此外,还有新式织机的引入。毛巾织机技术于1902年由川商白汉周从日本传入,提花织机于1906年由省劝工局从上海购进生产提花织物和线毯产品。[7]生产工具的改进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手工业的近代转型,而且还增加了商品的数量和种类,形成产品的多元化趋向,扩大了其市场的竞争力。
随着市场的扩大,手工业品的流通不再局限于区域内市场,而是向区域外市场以及国际市场延伸,从而形成市场多极化的现象。比如四川蚕丝市场可以分为产地市场,集散市场和出口市场。产地市场属于产丝地区的农村集镇市场,这一市场发展最为广泛,遍布于蚕桑生产的广大地区。集散市场属于交通便利的城镇,其市场贸易主要是集合各产地商贩运来之丝,这些丝除就地消费一部分外,其余的则运往出口市场。如川北之三台、阆中、川东之合川等转口市场,附近各地所产之丝多就近集中此等中级(即集散)市场,然后再辗转运销往重庆等地。集中于成都、乐山、南充等地的丝,一部分就地消费其余部分则运往重庆等出口市场。出口市场是指把川丝直接销往省外的重庆、万县和宜宾。四川桐油市场也分为产地市场、集散市场和出口市场。万县、重庆是当时四川桐油之两大出口市场。仅次于万县、重庆的桐油市场有合川、宜宾、涪陵、南充、泸洲、太和镇、三汇、江津等转口市场(集散市场)。此外便是产桐区域众多的地方性市场。多级化市场网络的形成不仅促进了省内商品经济的交流,还加强了四川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国际市场之间的联系。
随着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商人的职能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开埠之后,四川开始出现不断扩大的对外贸易市场,洋纱、匹头、五金百货等大宗洋货的进口和生丝、山货、猪鬃等大宗土货的出口日益增加。在这一新形势下,四川除原有的盐商、茶商、药材商、典当商而外,涌现出了以重庆为中心的一大批从事进出口贸易并在不同程度上充当洋行买办的巨商大贾。他们经营钱庄业务,拥有雄厚的周转资金,还兼营洋货的进口和出口。如聚兴城银行的创办人杨文光最初只是经营匹头、棉纱、苏广杂货,资本也只有一万两。随着实力的增加,逐步扩展到机器五金、洋杂货以及糖、银耳、药材、山货、牛羊皮等土产的贩运业务。杨文光不仅自己兼做票号业务,而且还与在重庆的外省商人建立了联系,如山西帮的蔚长厚、百川通、大德通、日升昌,云南帮的天顺祥以及陕西帮与成都帮合资经营的协同庆等。到民国初年,聚兴城商号兼营的存、放、汇兑的总金额第年已超过了920万两。在资金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杨文光还把业务扩展到了银行,桐油的出口贸易、航运、洋行的代理、经销等业务上。这类代表性的商人还有汤子敬、黄锡滋、刘继陶及子刘象曦等。
二、 近代四川乡村手工业变迁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近代四川手工业的变迁对农村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仅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一) 手工业的经营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农民的唯一合理的选择
在传统家业社会中,土地对于农民的生活至关重要。就四川而言,清初因受战乱的影响,人口锐减,造成“蜀地有可耕之田,无可耕之民”的现象,但是经过百余年的大规模的外省向四川的人口迁移之后,人口迅速的发展起来,到晚清已出现了巨大的人口压力。人口高速增长的同时,耕地的增长速度相对缓慢得多,出现了人多地少的矛盾。一般史学家认为1910年,四川有人口5021.7万人,耕地9102.1万亩(1913年统计),人均耕地约1.81亩,低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为其1/2左右。[8]在耕地不足的总体情况下,四川农民还面临着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土地愈集中,就意味着失去土地的人口愈多。不少史料表明,晚清时期,四川相当部分地区的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已达农村户数的一半,甚至一半以上。但是,近代四川工业较为落后,才刚刚起步,对于剩余人口的吸纳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在工业不发达的情况下,手工业则成为容纳多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晚清时期,四川盐业手工工场发展较快,从而吸收了大批农村闲散劳动力。因此,在闲暇时间从事手工业,可以既不影响农业生产,还可以弥补家用,成为农民的唯一合理的选择。
(二) 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鸦片战争之前,四川农村经济以种植粮食为主,经济作物的种植虽有一定程度的推广,但并没有形成一定的种植规模,农村经济结构呈现出单一的局面。战后,随着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尤其是重庆开埠之后,四川与国际市场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手工业也在国外市场需求的刺激下发展成为一定规模的商品性生产,使整个农村经济结构也有一定的改善。在此带动之下,首先是作为手工业原料的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迅速的扩大。比如桑树的种植在19世纪末以前,主要种植于川北、川东南等地区的部分县份,到清末尤其是辛亥以后,随着蚕桑商品生产的普遍发展,传统的生产区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扩大。新兴的蚕桑生产地区也得以迅速的兴起和发展。前者如川北的南充、三台等县,后者如川东的巴县等。甘蔗的种植区在民国时已遍及各大河谷地带,尤其是沱江流域的内江、简阳、资中、资阳、威远一带已发展成为四川的重要甘蔗生产基地,如内江全县耕地面积共527307亩,其中水田有209,912亩,旱地除一部分种杂粮外,其余俱种甘蔗,平均每户作物面积约43.3亩,而种蔗面积则达24.9亩,计种蔗面积约占作物面积的57.5%。[9]不仅种植区域有了迅速的扩大,而且还形成了若干专门化的生产区域。如内江、富顺的蔗糖;保宁、顺庆、潼川、成都、绵州、嘉定、资州数十县的蚕丝;荣昌、隆昌的麻布;雅州、灌县、乐山的茶叶;万县、忠县、云阳、奉节、干县的桐油;山区的生漆和中药材等等,这些使得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手工业品对外贸易的发展更是促进了农村内部商业贸易的发展,从而活跃了农村经济。
(三) 增加农民的收入,成为农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正如前述,由于近代四川农村人多地少,农业经营规模陕小,剥削严重等原因,单纯的农业劳动不能维持农民家庭的生活开支。农民除了耕作,还得在闲暇之时从事手工业的生产。贫农所营之农田既陕,生产自然有限,实得鲜少,谋生犹限。于是有农隙兼营他业的,藉以此为进款之一助的。例如砻谷,贩卖,石本,木匠,纺织(妇女),转运……等事业,其实他们非如此难以谋生活呀?手工业的生产不仅可以吸收剩余劳动力及季节性闲散劳动力,缓解人口压力,还增加农民的收入,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据统计,1912年,全川从事手工业约13.2万户,从业人员210万人,创造价值76024万元,其中以酿酒业为最多,达1.7万户,从业者21.4万人。据布郎对四川成都平原五十个田家的调查得知,成都平原田家中有百分之五十有家庭工业的入息,包含抽丝,纺织等在内,此项入息,各田家平均为11.9元,单就家庭工业的人家平均,此项平均数为20.51元,小农得此不小之补助也。经营手工业者大多为农家妇女利用闲暇进行的,经营情况与土地的占有情况紧密相关。占有土地多的则相应的对于手工业的依赖程度较小,相反,则经营手工业的相对多一些,收入也越多。成都平原自有农40%是有家庭工业,半租农亦40%,但租户则79%,一个耕地5亩9口之家的家庭工业入息,高达70元。租户此种入息,平均为18.35元,半租农为7.8元,自有农为6.13元,因租户的田较小,故有较多的余时,亦有较切之需要作这种手工业也。[10]在有的地区,手工业收入在农家经济中的比重甚至超过了农业,农业反而退居成为了副业。川西夹江县为一偏荒的县份,全境大致有三分之二都是山地,不宜农耕,只有川流交错的县南,才可栽种农作物,但是也只有二十多亩。年产稻、杂粮不过五十一万七千市石,能供全县人口八个月的食用,县内人们则长年从事制造土纸,以此作为生活的主要来源。内江全县有户口103341户,575565口,其中农户约占总户数的70%,而农户中大半以植蔗为主。据甘蔗试验场27年(1938年)调查,内江每农家平均作物面积约43.3亩,每农家平均种蔗面积约为24.9亩,种蔗面积约占到了作物面积的57.5%,由此可见,甘蔗的收入实际上占了农民收入的重要部分。[11]
近代以来,四川的手工业与传统手工业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表现为各行业发展的多变化。在与国际市场建立联系的同时,各行业也面临着不同的选择,有着不同的命运,再加上各行业在生产工具及技术改进上的差异,最终就表现出行业的多变化。有的行业逐渐衰落、有的更加兴旺、有的持续发展、还有的新兴行业迅速崛起。其次是在生产组织形式上形成了四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局面。自给自足的家庭手工业、以交换为目的的家庭手工业、商业资本支配下的家庭手工业及工场手工业同时存在。除此之外,随着市场的扩大,手工业品的流通也不再局限于区域内市场,而是向区域外市场甚至国际市场延伸,从而形成销售市场多极化的现象,也就是出现了产地市场、集散市场和出口市场。最后,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以重庆为中心的一大批从事进出口贸易并在不同程度上充当洋行买办的巨商大贾,他们对于四川进出口商品的流通、销售等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一些中小商人也在四川手工业的转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手工业品的收集、运输、消息的传递等都离不开这些商人。近代四川乡村手工业的变迁对四川城乡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首先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近代四川人多地少,农业经营规模狭小,剥削严重等原因,单纯的农业收入不能维持农民的家庭生活的开支,城市工业又不够发达。因此,农民在农耕之余从事手工业有着它的合理性。手工业生产不仅吸收了剩余劳动力及季节闲散劳动,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与此同时,手工业也在国际市场需求的刺激下发展成为一定规模的商品性生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及经济结构的优化,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安定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四川第四次劝业统计表(宣统二年)第22表.
[2]张肖梅.四川经济参考资料[M].中国国民经济所编,1939年刊,第R 纺织业.
[3]民国绵阳县志(卷三)[M].食货志,物产,实业附.
[4]游时敏.四川近代贸易史料[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
[5]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卷二)[M].北京:三联书店,1957.
[6]张肖梅.四川经济参考资料[M].中国国民经济所编,1939年刊,第R 纺织业.
[7]重庆中国银行编.重庆市之棉织工业[M].1935.
[8]何一民.晚清四川农民经济生活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1).
[9][11]内江蔗糖业概述[J].四川经济季刊,1944,第一卷第四期.
[10]布郎.四川成都平原五十个田家之调查,1926年,转见李锡同编译.中国农村经济实况,第187页,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北京:三联书店,1957.
责任编辑 张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