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2009-04-29 22:04
市场周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产业政策台湾地区新兴产业

黄 南

新兴产业从其广义上讲,是指那些利用先进成果而建立起来的对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这些产业普遍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是科技创新最为集中的生产领域,同时,这些产业需求旺盛,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而狭义的新兴产业,则主要是指依靠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而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

新兴产业从其广义上讲,是指那些利用先进成果而建立起来的对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这些产业普遍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是科技创新最为集中的生产领域,同时,这些产业需求旺盛,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而狭义的新兴产业,则主要是指依靠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而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

从以上的认识中可以看出,新兴产业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新兴产业的产业构成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同时,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区域,由于各产业生产率上升的速率不同,对先进科技的掌握情况也不一样,其新兴产业的构成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是,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新兴产业的发展,仍旧可以发现其内在规律,这对于我国发展现阶段的新兴产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新旧产业的更新换代是经济持续繁荣的关键

纵观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及时选择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新旧产业之间的更新换代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必然选择。只有适时地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不断维持较高的产业高度,才能使经济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

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演进的历程看,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都确定了不同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特别是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作为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典型代表,这几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均明确制定了未来将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如,日本在工业化初期将纺织、食品、钢铁、电力等确定为未来的重点产业;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又及时地确定了造船、石油化工、汽车、家电、机械等作为重点扶持产业;石油危机后,日本减少了对能耗高、污染大的产业支持,转而发展计算机、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加大了对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发展,信息通讯、物资流通、节能和新能源开发、环保、生物工程、宇宙航空、海洋开发等产业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日益重视对新兴产业的扶持,纷纷出台了支持本国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如,美国在克林顿执政期间就先后出台了“先进技术计划”、“制造技术推广计划”、“干板显示器计划”、“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系列产业政策,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可以说,新旧产业的及时更新,是日、韩、台湾地区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促进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但是一旦产业的新旧更替出现断裂,就必然会导致经济的衰退。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遭遇困境,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汽车、钢铁、化学等工业在被日本全面赶超的同时,缺乏新兴产业的替代。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的持续衰退,也在于产业结构升级迟缓,在传统产业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之时,新兴产业培育不及时。台湾地区在2000年以后经济的衰退,与新兴产业发展缓慢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见,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针对本身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初始条件,及时确定未来的新兴产业,用新兴产业替代已丧失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才能保证经济的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美国经济的持续强劲发展与其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是密不可分的,1993年以来,美国对先进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总投资每年都达到1600亿美元以上,2002年,制造业所从事的研发活动占全美的71%,所提供的研发经费约占66%。但是也正是长期繁荣发展。

先进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世界各国和地区产业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基础之上的,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努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制造业,是保证新兴产业健由于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对先进技术应用上的忽视,才导致日本经济对其产业的赶超。美国在接受这一教训之后,将科技研发和推广作为全国最重要的战略决策,促进了产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才出现了“新经济”时期的再度辉煌,德国制造业的长期繁荣,也与其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密不可分。同样,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技术创新,也是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因素。

不过,与美国、德国不同的是,这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技术创新均是从引进、模仿先进技术开始的。据统计,从1950年到1978年,日本共引进技术31738项,其中技术含量较高的甲类技术21435项,占引进技术总数的67.5%;韩国在1962—1983年期间,从美、日等国共引进技术2641项:台湾地区从1952—1979年间,引进的先进技术项目达1185项。这种引进、模仿的学习方式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资金获得了发达国家较为先进的技术知识,弥补了自身科研经费短缺、科研力量不足的缺陷;同时,也通过这些科学技术的应用,快速提高了本国和本地区新兴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了工业结构的升级。在对先进技术大力引进的同时,还对每一项引进技术都集中科研力量进行消化、吸收、改进和再提高。尤其是日本,在这一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此外,这三个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专门的开发和研发机构和一些科学园区,用于开发尖端技术,培养高级科研人才,据统计,在日本技术创新成就最辉煌的1979—1986年间,研究投资从4万亿日元猛增到19万亿日元,年均增长率约为29.6%。正是在不断引进、消化、吸收、改进先进技术,以及努力研究开发尖端技术的推动下,新兴产业才具有了强大的竞争优势,并真正成为传统产业的有效替代者。

强有力的产业扶持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必要保证

新兴产业在其发展初期,大多为缺少竞争优势的弱势产业,对这些产业进行必要的培育和扶持,是促使它们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产业发展中,无论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欧美国家,还是以政府主导型经济为主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大多都会对未来需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给予必要的培育和扶持。扶持的重点一方面体现在相关配套政策体系的建立上,另一方面则更多地表现在对这些产业的技术研发、支撑体系

建设等的资金投入上。

以美国为例,政府规定,每年需从军事研究预算中拿出300亿美元,投资到光纤通信、全美计算机网络、生物技术等民用技术中,并要求美国726个从事军事研究的国家实验室,把现有预算的10%~20%用于与工业界合资兴办民用企业,以帮助民用工业使用高技术创新成果上。

日本在历史上对每一个阶段的新兴产业都曾给予一定程度的资金扶持,在2000年11月推出的“信息技术国策”中更是明确规定,要用规模高达1000万亿美元的投资来全面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以此提升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回升。

韩国为了尽快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曾多次明确提出,要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发展重要的新兴产业。同样,英国、德国、台湾地区在新兴产业的扶持上均投入了巨大的资金,这也是新兴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必备条件。

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是新兴产业崛起的重要手段

产业的发展是否需要产业政策的引导,这是困扰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棘手问题。但是从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历程看,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通过产业政策的积极引导,可以促进各种要素资源向新兴产业的集中和倾斜。这确实是发展新兴产业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以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为主的美国,在克林顿政府之前对产业政策并不是十分重视,但是克林顿总统上台后,将制定具有前瞻性、整体性的产业政策作为美国产业振兴的关键,这也是克林顿政府在寻求“政府功能”与“市场经济”平衡点上的结果,为了实现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高美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美国进行了广泛的政府干预,由以往不直接干预产业发展转为推行一系列积极并卓有成效的产业政策,并制定了包括“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等在内的一系列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计划,从而强有力地推动了美国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的飞速发展,这些有效的产业政策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再度繁荣,使以信息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以后几届的联邦政府也越来越重视产业政策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小布什政府的能源战略和能源法案预计就对能源技术创新和能源产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东亚,产业政策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明显。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都认真研究本国和本地区的发展条件,积极采纳专家和学者的建议,制定了详细的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每一发展阶段的重要出口导向型产业和进口替代型产业,并制定每一阶段的发展策略。日本作为产业政策的最早提出国,产业政策一直在日本的经济政策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它对促进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起到了重要作用。1945—1960年间,日本采取了倾斜生产方式、产业合理化、产业扶持与振兴政策等一系列产业政策,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复苏和起飞。进入到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后,日本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产业结构的长期展望》,把发展重化学工业、提高产业的竞争能力作为实施产业政策的重要目标,20世纪70年代以后,针对重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本又提出了“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政策。90年代之后日本提出了“创造性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政策,并先后确立了“新技术立国”和“科学技术立国”的战略方针。但由于这一时期产业政策实施不力,而且随后的政府一直没能拿出更加有效的产业政策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日本经济陷于停顿。

产业链的延伸是新兴产业提升的有效途径

新兴产业往往是产业关联性较强的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实现自身的快速扩张,还必须通过产业链的有效延伸,达到产业提升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新兴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促进经济的全面进步。

英国不仅在第一次科技革命时代发明了蒸汽机,而且通过蒸汽机的使用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使英国成为当时最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在工业化初期选择铁路建设作为新兴产业,通过后向关联,在铁路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钢铁、煤炭、机械制造等产业,促进了依赖铁路提供原材料和设备的工业部门的发展,而且通过旁侧关联,带动了纺织业、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烟草、皮革、造纸、印刷等部门的发展。

日本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选择了纺织、食品两大产业作为当时的新兴产业,不仅大力发展这两大产业,而且通过前向和后向等关联效应,带动了与之相关的农业、机械制造业等的发展,为日本的经济起飞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日本政府有针对性地选择了汽车、机械、电子等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并积极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如通过汽车制造向汽车销售、维修、钢铁、石油、公路建设和运输等产业延伸,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

由此可见,新兴产业只有加强产业链的有效延伸,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产业链的延伸不仅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又会反过来对新兴产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从而使经济驶入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良性轨道。

合理的空间布局是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载体

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可以对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载体,促进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产业自身的发展,同时需要一系列配套产业的支持,尤其是进入到信息经济时代以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使产业之间的融合性不断增强,在这些情况下,通过规划和建设新兴产业的工业园区,实现新兴产业在地理、资金、人力资本等方面的空间集中,形成产业簇群,已经成为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普遍做法。

美国在以信息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围绕科研院所形成了硅谷这样的产业集群,从而有效缩短了技术溢出的空间距离,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生产性服务业向硅谷集中,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配套,德国工业在莱茵河流域的集中,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在亚洲,日本的通产省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曾提出过将在10年内建设一批新的技术密集城市或区域的设想,通过有目的地吸引大量新兴产业和大学、科研机构的入驻,形成“产、学、住”三位一体的技术密集型城市群,这不仅是产业集群在形式上的进一步拓展,而且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台湾地区为了促进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建设了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区内集中了台湾地区的“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和具有商业性质的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设有电子、光电、电脑与通讯、材料、机械、化工、能源与资源等7个研究所,以及生物学工程等4个研究中心,集中了289家高科技公司,10万多从业人员。通过有力的产业集聚,为台湾地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空间载体,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园区已逐步形成集成电路、电脑及附件、通讯、光电、精密机械、生物技术等6大新兴产业,成为台湾地区的高科技基地和新兴产业的集聚区。

如果说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空间布局是市场经济作用下自发形成的结果,对我们新兴产业的发展还缺少足够的借鉴作用,那么,亚洲的日本、台湾地区的产业空间布局则完全是在政府的合理规划下形成的,从对新兴产业发展载体的规划和建设上可以看出,如果规划具有足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完全可以达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生产要素以及配套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有效集聚,从而实现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产业政策台湾地区新兴产业
豫剧在台湾地区的生存与现代化追求
我国卫星应用产业政策及分析
我国台湾地区社会工作参与家事审判机制及其启示
中国制造,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争议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在前进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在新兴产业看小元件如何发挥大作用
论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格原告——以法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规定为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