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缉慈
“当前,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转移的趋势不减,并且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同时,我国产业的区域转移浪潮方兴未艾。珠三角地区出现了大量企业外迁现象,相对落后地区正积蓄力量承接来自国际和国内沿海发达地区的转移产业。要在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政策中正确全面地运用集群发展战略,当务之急是要从产业转移的角度正确把握我国集群发展动态。”
产业转移既包括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现象,也包括产业由于全球竞争在某些新兴国家或地区成长的同时而在老产业基地关闭或消失的情况。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越来越自由、合理。与此相伴随的是: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经济资源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适合其增值的空间,由此呈现出了以各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为内在驱动力、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技术保证、以跨国公司为主要推动力量的多种类、多层次、多形式的产业转移。工厂从一个地区迁往另一个地区,供应商等相关配套企业随之迁徙,产业结构发生改变,这些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在产业全球转移的图景之中。
产业转移和中国集群的关系
中国的大量集群是在全球和地方的联结中形成的,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全球——地方”的张力。这种张力应该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由于跨国公司对全球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全球的离岸外包活动促使了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蔓延和转移,中国集群因这一趋势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地方的各种因素,如改革开放政策及地方企业家精神等,促使作为全球生产基地的专业化集群的形成。
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跨国公司在服装、鞋类、玩具,以及廉价的电子产品等产业进行了外包活动,进而在其母国发展了生产者服务业,控制了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这一轮外包活动的蔓延是促使我国80年代以来中低档服装、鞋类、消费电子产品、个人电脑、汽车等产品制造集群形成的重要原因。2l世纪以来,日常的服务业,例如,信用卡收据处理、机票预定,以及基本的软件编程,也逐渐从发达国家发包到海外。随着跨国公司研发外包和软件外包活动的发展,将促使中国软件外包、生物技术研发外包等集群的形成。
因此,国际产业转移促成了中国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其中以外贸加工集群为主。虽然在产业转移的推动下,我国的传统产业、高科技产业、生产者服务业和创意文化产业都进入了全球分工网络,但仍处在低增值环节。
中国产业集群的动态
从产业集群出现至今,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喜有忧:
一方面,产业集群可以使集群内的企业分享专业化协作、专业市场、社会化服务等外部经济的好处,在生产中能够提高效率、控制成本。中国产业集群的规模和影响力实际上超过了许多人的想象。这里仅举一例,在江苏扬州杭集镇3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80多家牙刷生产企业和1600多家牙刷相关企业,2万多人从事与牙刷生产相关的工作,一些企业除打造自己的品牌外。也承接了国外企业的定单。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不只是靠廉价的设备、原料和劳动力,中国所使用的产业群聚的方法是有些国家所无法比拟的。
另一方面,目前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我国的大多数集群并不是建立在基于创新的竞争优势上,更多的来自于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即依靠降低成本而生存的低端集群。这虽然有利于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但对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的提高方面,作用并不大。如果不注意集群的升级问题,将是很危险的,会造成产业衰退。
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和集群动态
珠三角的产业转移现象
珠三角产业转移是内外因共同驱动的结果,具体情况如下:
外在原因——宏观背景。一方面,由于人民币升值带来汇率成本上升:新《劳动合同法》颁布,要求企业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及提高加班工资而造成的劳动力成本提高……这一连串的“组合拳”大大压缩了依靠成本生存的企业的微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导致美国经济放慢,使我国对美出口遇挫。
内在原因——企业原因。珠三角的产业集群中的大部分企业以劳动密集为特征,大多为外向型中小企业,对政策、经济环境的敏感性强,很多企业是在原有的优惠政策下发展壮大起来的。这些企业主要从事传统的加工制造业的“贴牌生产”,缺乏自有技术和自有品牌,建立在低成本的比较优势上,利润空间低,没有定价权。在目前劳动力、土地、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压力下,很多企业难以为继。同时,其他省市和东南亚其他国家较之而言,更低的要素价格产生了巨大的引力,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有一部分企业由于珠三角地区的房租、工资等上涨而开始向湖南、江西等地转移。
产业转移视角下珠三角产业集群动态——以东莞鞋业集群为例
1、东莞鞋业集群的现状。东莞以承接港台的产业转移为主要动因,发展了制鞋产业并形成集群。目前东莞有大小鞋厂约1800家,鞋材、皮革、鞋机等配套企业2000家,皮革、鞋材、五金、鞋机等配套商铺3000个,贸易商及鞋样开发中心650家,材料市场5家,共计从业人员100多万人,年产鞋量约15亿双。东莞是鞋业资讯、成品鞋、鞋材、鞋机、五金、化工等相关产品的世界最大集散地,形成行业资讯、市场贸易、生产制造、原材料生产、机械设备、人才培训,以及设备专业市场完善配套的供应链。
东莞几乎所有鞋厂的产品都是外销,接单生产,转销欧美,不仅原料、营销两头在外,而且研发机构也在外,靠境外母公司研发机构提供技术支撑。本地的企业80%以上是外资企业的配套企业和小型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其技术来源主要靠引进,自主开发能力差。简单的加工模式使它受制于国外市场,抗风险能力很低,人民币升值更是让这些企业几乎无法承受。在成本驱动下,东莞的制鞋产业中心的地位已经开始动摇。到目前为止,制鞋产业在成本的驱动下已完成了三次转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制鞋产业的中心在意大利和西班牙;80年代转移到日本、台湾和韩国等地;90年代转移到中国沿海地区。目前新一轮的转移已经初见端倪。东莞鞋的产量从1985年的17万双增加到1995年的27184万双,之后产量开始出现下滑,到2000年为23474万双,15年问,产量增加了1599倍。但2000年后,年产鞋量的速度明显放缓。迄今为止,东莞制鞋企业中约有25%迁移到亚洲,如越南、印度、缅甸等,50%迁移到了中国内陆省份如湖南、江西、广西、河南等地,还有约25%的企业处于观
望状态。
2、东莞鞋业集群的未来动态。制鞋产业因为人民币升值等内外部因素而被推到了东莞企业倒闭潮的最前列。如果这些制鞋企业没有新的利润来源与新的出路,那么融资也只能摆脱暂时的困境。应该看到,目前制鞋企业面临的问题并不是鞋业本身的属性问题,问题的症结在于其接单生产的生存方式所决定的低附加值的产业链低端环节的地位,在于该产业集群缺乏创新能力的现实。由此可知,东莞鞋业集群的未来之路只能是升级,需要在材料升级、产品设计、营销、培训等方面进行投入,转变成中高档价位的鞋业生产基地,而便宜的鞋子一定要转移出大陆生产。
我国依靠低成本为继的产业集群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企业需要加入全球价值链当中,通过创新和学习来加强或提升自己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加快获得产业能力和产品市场。集群必须发挥集体效率和进行合作行动,产业的继续转移和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对此,需要澄清以下几个问题,走出目前普遍存在的误区:
不重视传统制造业。传统产业不等于衰退性产业,而现代产业也不意味着成长性。传统制造业也可以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物质产品同样具有不可触摸性,或者说象征的形式,例如时尚的服装和鞋类产品的设计样式、颜色、质料的选择都具有文化或知识特性,这些产业同样能在发达社会中确立行业主导地位。在成本冲击来临时,传统制造业完全可以向高端产品升级、向高创意的设计和营销等环节升级、向生产者服务业发展。这种产业内升级与产业间升级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因此说,产业集群是否能够长久持续发展,不在于该集群所从属的产业,而在于这个产业集群是否能够不断升级来适应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
急躁地号召产业转移。首先,不能简单、主观而急躁地把所谓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换进所谓高技术产业。在当今世界中,传统技术和高技术越来越趋于融合。由于使用高技术的不一定是高技术产业,而那些属于高技术产业的企业又不一定都使用高技术,甚至不顾社会责任地使用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其次,产业转移本质上企业的市场决策行为。如果对于产业转移的干预“越俎代庖”,强制某类企业迁移,会直接造成本地工人失业,突然释放大量土地,由于代替产业难以一时到位,产生“空心化”后果,还会破坏本地的商业氛围,很难将高附加值的企业真正留住。
习惯地采取建园区和所谓打造产业集群的做法。对于承接产业转移的地方,特别需要注意不同的产业特征有不同的空间组织形式,而不能简单地套用工业园区模式或所谓打造产业集群。产业特征不同将导致企业对区位需求不同。比如,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敏感,往往会选择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区位,有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其手工性较强,在区位选择上会倾向于具有产业历史渊源的有手工技能的区域。而那些污染较严重的资源型产业,其承接地要特别吸取转出地的产业过度集聚的教训,需要认真做好规划,对于资源储量、品位、水源、能源、运输条件,尤其是环境容量等需要做评估,不能简单地规划工业园区而把污染严重的企业放进去,而是需要按照工业布局的环境因素,把工业企业布局到城市的下风下水和环境自净能力强的区位。
放任自流,让集群自生自灭。政府在集群发展中应有重要的作为,创造更具有竞争力的投资环境,吸引高附加值的产业根植于本地,促进本地创新性企业的成长,其中长期支持技术创新和投资教育是唯一的出路。政府应该加大对企业研究方面的支持力度,集中资源进行行业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发展专业性大学和职业培训,为企业提供国际标准方面的信息并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标准的培训。
除了以上四点外,片面地拉长产业链,僵化地提出轻工业转到重工业,简单地提出兼并重组,也是各地需要正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