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市长王健民

2009-04-29 00:44吴坤矣黄家石
椰城 2009年3期
关键词:海口市市长海南

吴坤矣 黄家石 王 鹏

王健民同志系海口市演丰镇和村人。1920年3月7日生,1937年1月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健民同志在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任中共演丰乡新民小学支部书记、演丰乡抗日救亡委员会副主任,琼山县河东区委组织部长、远东区委组织部长,澄迈县特别区委副书记、书记,澄迈县三区区委书记,琼山县四区区委书记、一区区委书记,琼山县群众联合会主任等职。在琼崖特委和琼山、澄迈县委领导下,他发动群众,建立区、乡、村民主政权和革命武装,粉碎敌人的围剿和“三光”政策,进行了艰苦斗争,为海南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王健民同志任中共琼山县委民运部长、府海特别区委书记。他为巩固和壮大琼山县的革命势力和革命根据地,恢复和发展海府地区党的工作,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战斗在对敌斗争的第一线。

1950年海南岛解放后,王健民同志任中共海口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海口市郊区土改委员会主任,1952年兼任海口市总工会主席,1956年起任中共海口市委副书记,1961年当选为海口市市长,1964年任中共海口市委代书记。1966年“文革”被罢官后,受到了残酷斗争和迫害,停止工作6年。1972年3月重新出来工作,先后任海南行政区工交办公室副主任,海南行政区行政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书记,海南行政区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党组副书记、书记。1982年4月任中共海口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同年5月再任海口市市长。

40多年来,王健民同志为革命的胜利,为海南、海口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尤其在海口市工作多年,对海口市的工业发展、市政规划和经济建设,对改变海口市的面貌,做出了很大贡献,深受海口市干部群众的赞誉和爱戴,不愧为一位廉洁奉公、勤政爱民、德高望重的海口市人民的好市长。

敢临虎穴 与虎斗

1949年,国民党从大陆溃退到海南,依仗薛岳兵团盘踞海口,陈兵20万,建立所谓“伯陵”立体防线。不久,国民党广东省伪政府也逃到海口,加紧对我党地下工作实行“白色恐怖”。在情况十分危急之际,王健民同志临危受命,任海府地区特委书记。他在府海近郊的苍东、苍西等羊山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在海口市内建立情报站,恢复和发展府海地区党的工作,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战斗在敌人心脏里。特别是在当时的海口市区设立两个党支部,其中一个就在国民党海口警察局内部。他们积极为我党我军收集情报,购买和输送军火,开展对敌政治攻势,争取民主人士,策反伪步校将领,组织府城越狱等,有效地化解了敌人的白色恐怖。有一次,由于叛徒出卖,目标暴露,敌人妄图趁机将我特委一网打尽,就是这个支部及时报送情报,使王健民等特委领导得以及时通知黄春、吴泉等一批同志及特委机关安全转移,避免了党组织的重大损失。1950年,为了迎接海南解放,党组织委派王健民同志配合解放大军渡海作战。解放军从塔市角登陆与琼纵独立团在龙窝坡战斗后,有效牵制骚扰之敌,为挺出外线开展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全琼的最后解放和府海地区的接管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身处逆境 意志坚

“文革”十年动乱中,王健民同志坚决抵制林彪、“四人帮”的反革命路线,受到了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被打成海口市“最大的走资派”。从1966年罢官后,被批斗关押、停止工作6年。全家挤住在破烂潮湿的车库里;他的妻子黄益民同志又患有严重的类风湿,卧床不起;子女不能上学。在恶劣的环境下,他坚持真理,正气凛然,表现了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他说:“我走资不走资,相信党中央。”文革期间,有的“造反派”欲置他于死地,在某批斗据点加紧策划王健民畏罪坠楼自杀的假象,妄图从肉体上消灭他。但由于当时知情人林某秘密通知他提防,并借故迅速将其转移,才避免灾祸。他原工作过的市郊革命老区群众闻讯立即接他隐藏保护起来。但一些人仍不甘心,还借“造反派”之名到处张贴海报并组织人员追捕,均未得逞。革命老区苍西村群众说:“‘哥健是老同志、老革命、我们的特委书记,他怎么会是走资派呢?”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之后,他舒了一口气。“文革”期间受冲击的种种痛苦,他全不放在心上,没有半句怨言。重新工作后,他仍然意气风发地工作,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为海口市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呕心沥血,四处奔忙。

两度担纲 好领导

王健民同志首度出任海口市长,是在1961年至1966年5月。在这段时间里,他怀着满腔热情,为巩固革命胜利成果,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为海口市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倾注了全部精力。他认为,海口经济底子薄,工业基础差,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科技文化落后,郊区小,农村人口少,耕地面积有限,这些客观条件决定海口经济发展应以工业为主导,带动农业、商业、交通运输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在领导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他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白手起家,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人才、四无场地的情况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先后办起40多家国营工厂、67家二轻集体工厂和街道生产合作社,填补了海口工业的空白;先后解决了海口10多万人的就业问题,为发展海口的经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年困难时期,为了度过国民经济严重失调这个难关,在发动全市各行各业开荒生产、大力支援农业的同时,认真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积极调整工业结构,大刀阔斧地将部分工厂企业调整合并,成立专业公司,搞产、供、销一条龙。还派干部到北京、上海等地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为促进海口经济的整体恢复和发展作出了显著成绩。

王健民同志第二次出任海口市长是1982年。此年初,有传全国都要撤销革委会,成立各级人民政府。消息一出,全市干部群众不约而同地自发议论要求王健民同志再次回海口当市长,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呼声越来越高。对此,王健民并无思想准备。有人便问他:有否听到这种舆论?自己有何打算?他笑了笑说:“我很感动,也非常感谢海口人民对我的信任。但是,经过文化大革命,包括人的思想在内的各方面情况都有了很大变化。我是否回去当市长,相信组织上一定会比我更全面地考虑如何才更有利于革命工作。作为我个人,只有服从组织安排,没有别的什么个人打算。”不久,广东省省长刘田夫果然找王健民到广州谈话,当面提出“海口市人民要求你回海口出任市长,这是海口人民对你的信任,你要服从人民的需要。”王健民立即表示,决不辜负党和人民对自己的信任。于是,此年5月,在海口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他再次当选为海口市市长。就任后,他坚决拥护和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改革和发展海口市的工农业生产,开展对外经济活动,搞好市政建设和环境卫生,改善人民生活作出了很大贡献。

鞠躬尽瘁 真公仆

在海口人民的心目中,王健民同志的形象就是脚穿劳动鞋、卷裤脚、戴草帽、骑单车下工厂、下基层,不知疲倦的好公仆。他一贯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以点带面的基本工作方法。早在1958年任中共海口市委副书记时,在海南机械厂蹲点,就经常对干部说:“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要深入群众,为群众解决问题。”他无论在兼任该厂党总支书记期间或在秀英田头和其他工厂蹲点,都实实在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点上办公,在点上处理事务,在点上批阅文件;没有重要会议,他不回去机关。下车间,总是虚心向工人学习,不懂的就问,详细了解每一个生产环节,参加工人班后分析会,召开小型座谈会,帮助基层总结经验。由于他掌握的都是第一手资料,解决问题特别迅速。写工作总结或讲话稿,他也只让秘书将收集到的数据和事例整理出来交给他参考,然后自己动手撰写,不要秘书代笔。他说,毛主席一向强调领导干部要自己动手写东西,就是叫我们干部要自我提高。

王健民同志作风民主,平易近人,和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与群众心连心。海南机械厂老职工周辉日、上游厂技师吴多积等人都说过,我们有问题,根本不需要上访,“哥健”会来下访的。他在海南机械厂跟班劳动时,每天三班制轮流上班,他都按班参加。有一次,他应参加日班劳动,市委通知开会,他还郑重写了请假条向班长请假,没有半点市长架子。作为市长,公家本来给他配有专车,但他下基层就是不坐专车,总是骑他的自行车。有人问他,有专车为何不坐?他深情地说:“我坐在车内,群众在车外,中间就像隔了一道墙,心里很不自在。”有时甚至去府城、秀英,连单车也不骑,干脆走路,有人又问他为何走路?他笑着说:“脚生来就是行路的,不行留着做乜?”

王健民同志的工作热情特别高。他的秘书说:“王市长几乎没有节假日,越是节假日他越忙。”他骑着自行车到基层、下街道,不是与群众促膝谈心,就是找相关同志商谈工作,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力求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要过细。仅以海口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为例,为制定滨海大道、大同路、新埠桥、市人民医院迁建等建设规划,他不知骑车转了多少回,察看了多少次,思考了多少遍才拍板定案。比如,在拟建新埠桥时,有人就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建该桥经济价值不大。他当即在第二天早晨5点钟骑车到新埠渡口观察,然后又组织有关人员连续几天一起观察居民过渡情况,掌握人员流量、摆渡频率等确切数据,说明修建该桥的确十分必要,终于使持怀疑态度的人心服口服,最后才定下建桥方案。王健民市长为海口人民做了多少件实事、好事,人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1983年,他不幸患了重病,医生要他住院治疗,但他执意不肯,仍坚持带病工作,只让医生到办公室来打针送药。当他知道邓小平同志关于海南建省办大经济特区的指示后,更是兴奋异常,简直成了工作狂。雷宇同志得知情况后,立即前往海南医院连系最好的医生,然后亲自到海口来探望,动员他住院治疗。雷宇同志的关怀,使他十分感动,才住进了海口市人民医院。在留医期间,他仍想方设法为海口建设筹措资金,带病到滨海大道、大同大道、海秀大道等路段察看施工情况,到海口糖厂、涤纶丝厂、纺织印染厂等考察建设和生产情况。直到他弥留之际,秘书问他还有什么要交待办的,他坦然地说:“没有了。人固有一死,这是自然规律,但总感到回海口工作时间短,未能为海口人民做更多工作,于心不安。”听了他的话,怎不令人动容催泪!难怪有人感叹说:“有些人也常把‘公仆二字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甚至贴在脸上,却是个假公仆。王健民市长才是烙在脚印上的真公仆。”

大公无私 严律己

1940年,在琼山演丰一带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当时年轻的蔡玉娥送丈夫参加抗日队伍,刚刚结婚不到一个月,丈夫便牺牲在战场,年仅20岁的蔡玉娥强忍悲痛。海南解放后,王健民同志找的第一个烈属就是蔡玉娥,为她安排了工作。当地群众说:“共产党还记住蔡玉娥,她嫁这个丈夫值得啊。”烈属吴海的父亲是特区领导人之一,不幸牺牲,扔下遗孤3人。解放后,王健民把吴海兄弟3人安排在海口工作。然而,王健民同志对自己的亲属、子女却严格要求。他的胞姐从农村到海口找他帮助安排儿子工作,他的妻弟也找他解决住房问题,他都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我这个市长是人民给的,是全海口人民的市长,不只是你们的市长。海口市还有多少人没工作做,没房子住,我若不讲原则给自己的亲属解决问题,怎么向全海口人民交待。”对自己的子女,他也常对有关人员说,按党的政策,该上山的就上山,该下乡的就下乡,将来子女如何发展,要靠他们自己努力,不能给予特殊的照顾。1968年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其子女王学新、王珍、王伟与其他知青一样分别到屯昌县南闾农场、南坤农场劳动,五年后才按政策陆续回城。

王健民同志深知“清则明,廉则威”的道理,始终保持艰苦朴素和执政为民的精神风貌。下基层、下工厂都是在职工食堂与群众一起吃饭,从来没有参加由基层单位及私人约请的宴会。可是遇到节假日或下乡时,他总是喜欢到老屋主和农民家中作客,而且总是引来周围群众挤满一堂,侃乡情、拉家常。他常说,人民的一点一滴都是汗水挣来的,我们当领导的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办件好事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决不能以此当筹码,侵犯人民的利益。为此,他常告诫家人和保姆,如有人送礼,一律不准收。王健民同志参加革命47年,作为行政12级干部,逝世时却不存分文。

人民怀念 老市长

王健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84年3月28日逝世,享年64岁。他的追悼会在中山纪念堂举行,除了全市机关干部、企业职工、郊区农民外,一些残疾人也被携扶着前来向老市长最后告别。花圈、挽联摆满中山纪念堂里里外外,有一副挽联写道:“全市人民痛万家生佛,盈门桃李哭一代良师!”海口人民悲痛至极,几公里远的过路行人到此也驻足致哀。

王市长心中有人民,人民心中有王市长。他虽离开我们24年了,但他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影响几代人。现在海口人民在喝“老爸茶”和各种场合,都怀念王健民老市长。他之所以深受海口人民的爱戴和怀念,是因为他在市长这个岗位上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勤政为民,大公无私。他是海口人民心中一座永存的丰碑。

猜你喜欢
海口市市长海南
凝心深耕育英才,守正创新共致远
——走进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
睡觉的猫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对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以海口市乡村中学为例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
好市长(外一则)
市长给我娘送礼了
市长的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