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变迁与艺术困境

2009-04-29 19:52王苦舟
新闻世界 2009年4期

王苦舟

【摘要】本文以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为例,分析了媒介变迁所造成的艺术空间(潜力)、艺术家的艺术自觉以及受众审美等方面的困境。

【关键词】媒介变迁 艺术困境 无声电影 有声电影

艺术作为人精神生活的一种物质反映,必然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予以表现,随着媒介的变迁,承载物的多样化也导致了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然而媒介对艺术的影响是不是只停留于形式之上,从传播学的视角探析媒介变迁对艺术表现形式之外的其他深层影响就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一、文献回顾

国内在媒介和艺术的研究方面比较有限,而从传播学角度阐述媒介与艺术的关系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以下是笔者对一些较有代表性的相关文献的回顾。

有学者认为媒介就是生产力,在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创造过程中,媒介融入了价值本体运行之中,成为其价值生长的一部分;媒介还进入创造活动的结果之中,成为其价值载体感性形式不可分割的有机因素;一种新媒介的产生,可能意味着一种新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形态的诞生。[1](P23)还有学者在麦克卢汉“媒介即是讯息”的基础上,提出了“媒介即艺术”的观点。[2](P138)

在媒介发展的同时,给不同艺术类型的生存与命运带来的影响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关注。其中有这样的观点: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急剧的媒介技术更迭,使得艺术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当代电子媒介格格不入的艺术,其惯常的命运就是越来越处于边缘地位,或者是变成一种精致的符号,在张扬自己的高调雅致品格的同时,削弱了自己介入生活的能力。[3](P192)文章指出当代文化发生着一种消费主义引导的视觉转向,“图像时代”、“影像时代”遽然而至,然而,此图像/影像不是彼图画(艺术),在这个“图像时代”,艺术要么因为与电子媒介的形态格格不入,“理所当然地要受到资本的冷落而处于边缘的地位”;要么“变成一种精致的精神符号,在张扬自己的高调雅致品格的同时,废除自己介入生活的能力,而在形式上保持与时尚风格的息息相通。”[3](P195)

所有文献中比较有借鉴意义的,是隋岩的《媒介改变艺术——艺术研究的媒介视角》一文。该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关照了传播媒介与艺术形态演变之间的历史呼应,并认为:媒介改变艺术的创作、传播及接受过程,进而改变了艺术的媒介呈现方式,而艺术的媒介呈现方式又改变了艺术的本体性存在,使其获得独特的传播魅力。[4](P52)综上所述,笔者发现在有关媒介与艺术为数不多的研究中,已比较清晰的提出了一些基本命题,就其启发意义来说,前人已留下了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观点。然而作为一个新的学术点,有限的研究也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第一,现有文献更多的专注于媒介对于艺术的表现形式的影响,而忽视了形式背后一些深层因素,如艺术潜能,艺术的创作空间以及受众的艺术审美等等;第二,现有研究虽然都有一定的理论支持,然而在具体的论证实例方面,显得比较浅显,也不具系统性;第三,大部分文献对于媒介发展对艺术的影响都持一定的乐观态度,而缺少一些审慎的批判与反思。本文正式基于以上三种局限,以某一特定时期特定媒介的变迁对艺术的影响为例,深度解析媒介变迁对于艺术所造成的种种困境。

二、夏尔洛的沉默——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艺术困境

1927年,阿兰·克劳斯兰德摄制的有声电影《爵士歌王》的第一次上映,标志着电影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下面将要探讨的是在有声电影出现后,在整个电影艺术界出现的一些声音。

有声电影的产生使电影在表现形式上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这一点在电影作为一项产业来看,无疑是一种巨大的促进力量。《爵士歌王》的上映果然收到了很好的票房效果,之后有声电影在好莱坞找到了生财之路,“这些时髦的作品被大量仿制,好莱坞由此赚了很多钱。”[5](P274)然而,就在有声电影在商业上越来越成功的同时,很多电影艺术家以及电影理论家对无声电影却抱有一种怀疑,甚至是反对的态度。

普多夫金、爱森斯坦以及亚历山大洛夫曾经发表了一篇很著名的反对对白片的宣言。他们说:“仿照戏剧的形式,把一个摄成的场景加上台词的作法,将要毁灭导演艺术,因为这种台词的增添必然要和主要由各分离的场面结合在一起而组成的整个剧情,发生抵触。”[5](P268)

卓别林作为二十世纪早期的杰出电影艺术家之一,多次表示出对于无声电影在有声电影的冲击下步入衰落的惋惜与无奈:“无声电影衰落的日子到了,这是一件令人惋惜的的事”;[6](P395) “一部好的无声电影,是具有世界性吸引力的,它的对象包括知识分子和下层社会,然而,现在这一切都要成为明日黄花了”。[6](P396)对于电影中的对白,卓别林更表现出了他的不屑:“对白片?可以说我是最讨厌它的。它会毁坏世界上最古老的哑剧艺术,它消除了无声片的巨大美感。”[7](P85)。

法国的名导演雷纳·克莱尔在1929年也对有声电影的到来也表示了极大的担心:“我担心的是语言表现的精确性会把银幕上的诗意赶走,就像它赶走了梦幻的气氛一样。”[8](P131)

德国文艺理论家阿恩海姆在电影理论著作《电影作为艺术》中,批判有声电影:“有声电影仍然是一种杂种的手段,它的生命来自视觉语言中尚能幸存的一切残余和它所重现的生物、物体和思想的美”[9](P26),并且认为“电影正因为无声才得到了取得卓越艺术效果的动力和力量。”[9](P82)在此书中,阿恩海姆还系统地阐述了电影之所以能成为艺术的本体论理论,本文以下的分析与讨论正式基于这一理论框架所进行的。

三、分析与讨论

(一)从“无声”到“有声”,电影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当电影成一种极有市场的朝阳产业时,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这样的变革带来的商业价值可想而知。一方面,资本家在这场媒介变革中发现了电影巨大的商业潜能;另一方面,电影也深深满足了人们的感官享受,这下子人们可以一边吃着零食,一边欣赏电影,而不必在乎电影字幕的一闪而过,因为对白绝不会从他们的耳边闪过。也许以上两点就是电影所得到的。

而电影又失去了什么呢?

换一种视角,当我们将电影视为一种艺术时,这场媒介变革对于电影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先要确定的是,电影如何成为一种艺术,或者说,电影作为一种媒介如何才能承载艺术?阿恩海姆把“艺术看成是写作文本与现实本身之间的距离”,[10](P144)电影作为一种媒介之所以能承载艺术,正是由于电影形象与现实形象之间差别,这些差别是由“娓娓动听”的视角、摄影角度、照明、对一般透视法则的突破、在黑白影调范围内对层次的艺术性运用和对时间与空间的不连续性的灵活调配等产生的。而电影与现实最为不同,也就是最能使其成为一种艺术的特性是,电影只能用视觉去感知。因此,当有声电影出现,使这一特性遭到了剧烈的损害,当电影还需要听觉去辅助理解时,其艺术潜力也遭到了扼杀。“默片(无声电影)就是因为它没有声音而产生了一定的艺术潜力。默片把它特别希望强调出来的声音转化为可见的形象;它表现的不是声音‘本身,而是声音的某些最足以说明问题的特征,于是声音就有了形状和含义。”[9](P84)比如,在无声电影中,表现枪响的方式就是,先拍一个开枪的镜头,然后接着一个镜头是人突然倒地,或是鸟群仓皇四散。“没有对话的声音,观众便更加注意人物行为的可见的一面,因而也就对整个事件本身特别感到兴趣”。[9](P86)所以,阿恩海姆指出有声电影减弱了观众的参与程度与演员的表演空间。

从视觉心理学的角度,阿恩海姆揭示了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变革中,电影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失去了原有的艺术潜力,随着电影的表现越发趋近与现实本身,艺术家的创作空间也显得日益狭小。

阿恩海姆的理论只分析了媒介变迁在微观层面对于电影艺术的影响。以下笔者将从更为宏观的视角来进一步反思媒介变迁所带来的艺术困境。

(二)媒介变迁与艺术困境

纵观人类媒介发展史,其间暗含了一条基本的线索,即人类想通过媒介将时间和空间留存,追求以最逼真的形式去复制现实。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媒介的发展轨迹在空间上是从一种感官的延伸,逐渐衍生为感官的综合延伸,由有声电影开始,媒介完成了视觉和听觉的融合,在空间上高度虚拟了现实本身。再则是,媒介在时间的捕捉上,也越来越接近真实时间,等到电视出现,尤其是直播的出现后,媒介对于时间的捕捉已经完全和现实的时间同步。总之,媒介现实的仿真与拟态能力原来越强。

然而,媒介的这种“仿真化”、“拟态化”趋势却是不利于艺术表现的。在媒介比较原始的时候,由于仿真程度很低,媒介所能传达的影像/声响跟现实距离很大,因此艺术的表现空间比较大,艺术潜力也比较大。随着媒介的变迁,它的“仿真化”趋势越来越强,而艺术的表现空间也随之受到压缩,艺术潜力越来越小。另外,每一种媒介都有一定的艺术表现空间(潜力),但是,随着媒介发展速度的与日俱增,一种媒介的艺术空间(潜力)还没得到完全解放,新的媒介却已出现,在人们对于新媒介的趋之若鹜下,旧的媒介的艺术空间(潜力)其实也遭到了扼杀。如麦克卢汉所说,当人类的感官在媒介发展的推动下,得到了全方位的延伸时,艺术作为人的心灵的媒介,却在日益萎缩。

再回到电影来,一切电影理论家在有声电影发轫之时,其实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道理,他们积极地拥护无声电影的最后一点权益,声称:一种艺术的价值即在于它的特殊表现手段所具有的局限性。他们认为:在现实主义方面所取得的每一点收获(例如以逼真如生的色彩来绘饰雕像)都必然会招致一种美学上的损失。因此,他们悲观地预言说:这种最新发明的电影虽然能极完美地表现生活以及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可是从艺术所应达到的目的说来,这种电影却形同废物。[11](P95)

电影媒介的变迁,还绝不止于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随后还有彩色电影、立体电影、宽屏电影,甚至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当我们踏进电影院时,已经不仅仅是去看一场电影,而很可能我们就身处于电影之中。也就是说电影发展到了阿恩海姆所谓的“完整的电影”,它是“长期追求完整的幻觉的成果,务使平面的画面尽可能酷肖它的立体原物的尝试的告终成功……这样,以原物和摹本之间的差别为基础的一切造型潜能都消失殆尽,留给艺术的就只是原物外型上所固有的一些残余。”[9](P124)

媒介变迁对于受众的审美的影响也是消极的。如前所述,媒介发展的趋势朝向与感官的全面延伸。如果说,当年面对这一部没有声音的黑白影片,受众需要将注意力集中于每一帧画面,并且不断进行思考,以理解电影背后的意义的话,今天的受众完全可以手捧爆米花,悠然地坐在电影院舒适的沙发上,等待着好莱坞大片对其眼睛和耳朵的猛烈撞击,当然大脑却是安然无恙的。更可怕的是,伴随媒介的发展趋势,人的审美能力与反思能力正在慢慢消逝。当受众已沉溺于感官上的满足,一些追求艺术表达而在形式上并没有感官冲击力的电影,再也不能唤醒人类对于精神问题的思考与追问。

四、结论

以上是笔者完成的对于媒介变迁所造成的艺术困境的分析。我们看到,媒介的变迁虽然带来了艺术表现形式丰富,然而由于人们趋向去追逐新的媒介所带来的形式上的变化,却忽视了艺术对于心灵中美好状态的表达,使得艺术的表现空间越来越狭小,另外,还看到了这样的变迁对于艺术家以及受众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然而,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媒介的变迁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其本身其实无所谓利弊,关键作为媒介使用者的人在面对这样的变化时,如何保持一种清醒的反思性的头脑。■

参考文献

[1]杜书瀛,论媒介及其对审美一艺术的意义[J],文学评论,2007,(04)

[2] 赵建国,论媒介即艺术[J],新闻界,2005,(06).

[3]董春晓,艺术的命运与现代媒介技术的变迁[J],江西社会科学,2007,(08)

[4]隋岩,媒介改变艺术——艺术研究的媒介视角[J],现代传播, 2007,(06)

[5][法] 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6][英] 查尔斯·卓别林,卓别林自传[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7][法]马尔丹. 电影语言[M].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8][法]雷纳·克莱尔,电影随想录[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

[9][德]鲁道夫·爱因海姆,电影作为艺术[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10]史风华·阿恩海姆的电影美学思想[J],学术研究,2005,(10)

[11][英]林格伦,论电影艺术[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