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英 李巧敏 宇双群
[摘要] 通过连续60天统计精神科住院部夜间医嘱的开具情况并进行分析,发现平均每个夜间开具1.2份医嘱,55.1%的夜间医嘱是在患者住院第1周开具,57.3%的夜间医嘱是处理睡眠障碍。认为应根据住院精神病患者夜间医嘱的特点制定护理计划,安排护理工作。
[关键词] 精神病;医嘱;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4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8650(2009)05-079-02
[Abstract] The statistics for the 60-day inpatient psychiatric night issued orders and carried out the analysis, we found an average of 1.2 copies of each issue orders at night, the night-time 55.1% of patients with doctor-patient in the 1st week issued, 57.3% of the night to deal with doctor's advice sleep disorders. That psychiatric patient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ight-time medication care plans, arranging care.
[Key Words] mental illness; doctor's orders; care
医嘱是指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拟订的书面嘱咐,由医护人员共同执行,或是指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1]。护理人员遵照医嘱执行医疗任务,以确保医疗活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各医疗机构又根据自身的工作时间安排,分为日间医嘱和夜间医嘱。精神科医嘱与其他科有较大差别。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许多意外事件多发生在夜间[2],因此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夜间医嘱的特点进行分析,可以为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必要的科学管理依据。
本研究的夜间医嘱指在18:30分至次日8:15分由值班医生开具的需立即执行的医嘱;除外口头医嘱,除外对临时留院观察精神病患者开具的医嘱。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资料取自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部一男病区(定编床位60张),一女病区(定编床位60张)和一老年病区(定编床位32张)。调查对象为正式住院治疗精神病患者,除外临时留院观察精神病患者。调查时间为2006年3月1日-4月30日,连续60个调查日(夜)。
1.2方法
将获取的临床资料录入计算机,使用医学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夜间医嘱的种类
在连续60个调查夜间,共开具夜间医嘱73份,平均每个夜间开具1.2份医嘱。其中治疗类医嘱42份(57.5%),观察类医嘱24份(32.9%),检查类医嘱7份(9.6%)。长期医嘱份25份(34.2%),临时医嘱份48份(65.8%);平均每个夜间开具长期医嘱0.4份,临时医嘱份0.8。处理精神疾病问题夜间医嘱56份(76.7%),处理非精神疾病问题夜间医嘱17份(23.3%)。有40份(55.1%)夜间医嘱是在患者住院第1周开具,有15份(21.3%)是在住院第2周开具,有7份(9.3%)是在住院第3天开具。
2.2夜间医嘱的患者情况
在连续60个调查夜间,共对5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开具夜间医嘱,平均每个夜间对0.9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开具夜间医嘱。其中41例(78.8%)仅有1次夜间医嘱,7例(13.5%)有2次夜间医嘱,3例(5.8%)有3次夜间医嘱,超过3次(5次)夜间医嘱的有1例(1.9%)。夜间医嘱对象的有关情况见表1。诊断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3]。
2.3夜间医嘱的提出和解决问题
有51例份(69.9%)夜间医嘱是由于护士主动观察,向值班医生提出,由值班医生开具医嘱;有17份(23.3%)夜间医嘱是直接由值班医生检查,而开具医嘱;有3份(4.1%)夜间医嘱是由于精神病患者主动向护士或值班医生反应,由值班医生开具医嘱;有2份(2.7%)是由于家属向护士或值班医生反应,由值班医生开具医嘱。夜间医嘱所要解决的问题见表2(有的一例或一份夜间医嘱要解决一个以上的问题)。
3讨论
3.1从本文的调查中发现
精神科夜间医嘱平均每个夜间开具1.2份,较之其他科并不多。精神科夜间医嘱约2/3处理精神疾病问题(76.7%),有1/3处理非精神疾病问题,提示精神科护理人员在夜间工作期间,不仅要想到精神科问题,还要考虑到非精神科问题。本文还发现55.1%的夜间医嘱是在住院的第一周开具,21.3%是在第二周开具,因此对护理人员应将新入院患者作为重点护理观察对象。精神科夜间医嘱最常见的是治疗类医嘱,检查类医嘱并不多见。但有24.7%的夜间医嘱为“保护性约束”,这是精神科的特点,护理人员应作好准备工作,提高“保护性约束”医嘱的执行水平和质量。
3.2本文可见
精神科夜间医嘱对象大部分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但也有相当部分为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决大部分患者仅有1次夜间医嘱,但也有约1/5的患者有2次夜间医嘱,其中发现1例有5次夜间医嘱。由此护理人员应提高护理报告质量,加强护理观察的力度,密切与值班医师和主管医师的沟通,尽量降低多次夜间医嘱的比例。
3.3本文可见
精神科夜间医嘱所要解决的问题一半以上是睡眠障碍,如何通过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科学制定夜间治疗的时机(根据镇静催眠药物的半衰期、起效时间制定夜间给药时间)及不断改善病房夜间睡眠环境,是精神科护理人员值得考虑的问题。希望通过非药物措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使此类夜间医嘱的数量和比例下降。本文还可见有1/4的夜间医嘱是处理自杀自伤问题。有研究证实夜间是精神疾病患者出现自杀自伤的最危险时刻[2],而夜间的护理观察条件远不如白天,因此精神科护理人员应提高预防自杀自伤意识,作好抢救准备工作,加强巡视,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致谢:本文承蒙本院秦小荣副主任医师指导,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32.
[2]沈渔村.精神病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50.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收稿日期2009-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