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观之我见

2009-04-29 15:13崔海燕王圆圆
医药与保健 2009年6期
关键词:养德养生黄帝内经

崔海燕 王圆圆

[摘要]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这部巨著集先秦医学思想之大成,诸子理论及医药学实践,从医学角度探讨养生与长寿,提出许多养生理论和方法,确立了传统养生学的基础,对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奠基作用,千百年来一直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医疗和保健,时至今日仍有不可估量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黄帝内经》;养生;养德

[中图分类号] R2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8650(2009)06-97-03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健康体现着人类对自身前途命运的基本关怀,健康长寿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拥有健康不仅只是为了自己,同时也是为了家庭和社会。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环境、食品、水源污染有目共睹,拒统计,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在70岁左右,可是40岁以后还能健康无病的人正在逐渐减少,试想一个人疾病缠身、颤颤巍巍地活到100岁,是否也是空过一场,不能充分展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徒劳为家庭、为社会增添负担。所以我们不仅要在时间上延长生命,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生命的质量。养生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佳方法。居于此点,我们有必要认真研读《黄帝内经》,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养生理论和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若能切实依古圣先贤的言教奉行,一定功不搪捐。《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思想博大精深,今仅从以下几点略加论述:养生的含义、形体养生、精神调适、养生养德。

养生的含义:“养生”一词,最早见于《老子·内篇》,所谓“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养”,即保养、养护、供养之意。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规律,通过各种方法以达到保养身体、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理论和方法[1]。

中国的养生文化历史悠久且行之有效,历史上按养生方法精勤练习而实现健康长寿的不乏其人:唐代的孙思邈101岁,宋代的成无己93岁,明代的养生家冷谦150岁,清代的薛血89岁,等等,都为后人做出了鲜活的榜样,为国人的健康引领着明确的方向。他们大多都有一整套的从形体到精神的养生方法,并且持之以恒的坚持习练,用亲身实践证实了祖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功效。

形体养生:即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保养身体,以达到延年祛病的目的。具体的说包括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顺应四时、未病先防。

饮食有节:饮食是人体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身体全赖饮食以资营养而补充不足,生命才能生生不息,即“安民之本,必资以食”。《灵枢·五味》云:“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饮食有节,是指饮食要有节律、节制,不能随心所欲,要讲究吃的科学和方法,注意饮食的量和进食的时间。饮食要定时,《尚书》指出:“食哉惟时”,人们每餐进食要有较为固定的时间,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必要的休息,一张一弛,保护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饮食要适量,不宜过饥或过饱,《素问·痹论篇》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过量会使脾胃受累,长此以往必然影响脾胃运化水谷的功能,进而影响身体健康。乾隆有句养生名言:“事烦心不乱,食少病无侵”。饮食不仅要适量而且要丰富,不宜偏食,《黄帝内经》明确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通,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所以调节饮食,谨和五味,合理配膳,饮食定时,饥饱适中,膳食卫生等是维持健康的重要途径[2]。

起居有常,是指日常作息时间要有规律性。包括生活、工作、行住坐卧等诸方面,如起床、吃饭、工作、睡眠、锻炼、学习等等,均必须养成一定的规律,人体阴阳气血的变化随时间的变化而不同,早晨,万物生发,阳气渐盛,适合户外活动,人应该起床;中午阳气最盛,生命力最旺盛,适合工作、学习和各种活动;午后阳气逐渐下降,到夜晚子时,阳气最虚,阴气最盛,人最需要休息,应当卧床就寝。因此培养良好的作息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养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起居作息要符合自然界阴阳消长的规律及人体的生理规律,其中最重要的是昼夜节律,昼夜颠倒,会引起早衰和减寿。《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云:“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即是此意。起居有常的规律性能够保证人体阴阳不受或少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从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增进健康长寿。

劳逸适度: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也是人类机体健康的源泉。正常的劳动和体育锻炼,有助于气血流畅,增强体质,提高抗御疾病的能力。汉朝名医华佗指出:“人体欲得劳,但不使及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吕氏春秋》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指出了动静锻炼对延年益寿的意义。唐代医家孙思邈指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这些名家的论述说明了劳逸及动静结合之间的关系。劳力过度则伤气,劳神过度则伤心脾,《素问·宣明五气篇》指出:“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持重远行汗出于肾,摇体劳苦汗出于脾”,劳动和运动太过,有损健康。而不事劳作,身体过于安逸,长期养尊处优,肌肉筋骨活动过少,也易使人气血迟滞不畅,脾胃功能减弱,“久卧伤气,久坐伤肉”。只有劳逸结合、劳逸适度,才会对身体健康有所裨益。流传至今的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运动都是有助于促使气血流通,阴阳和调,从而达到颐精养神、延年益寿的目的。

顺应四时:指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以达到保养调摄的作用,《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说明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人的生命活动要遵循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人体,而人体也相应的产生生理和病理上的反应,《素问·五癃津液别篇》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尿与气。”人体脏腑活动与自然界阴阳变化是相应的,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天、地、万物与人类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相互依存,一切都应顺应自然,真正做到喜怒与四时相通,万物依万物自适,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相处,不应为利益所趋而依自己的心志破坏自然。

未病先防: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己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药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提出预防重于治疗。《难经·七十七难》中说:“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是对暂未发病的脏腑进行预防性治疗,防止传变,称为“既病防变”。《灵枢·逆顺》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金匮要略》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叶天士的“先安未受邪之地”等方法的提出,都是秉承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

精神调适: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精神情志的调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脏腑气血等功能密切相关,精神情志活动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体现,又可反作用于脏腑气血,影响其功能。所以,良好的精神情志有利于脏腑功能正常、气血运行通畅。因此调节精神情志就成为养生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告诫人们思想上清净淡泊无贪欲妄想,真气不被无端的胡思乱想所耗散,就能使人体气机调畅,气血平和,正气旺盛,减少疾病的发生。后世张景岳、刘河间、绮石等诸多医家,都反复强调精神与健康的密切联系,如张景岳在《类经》中指出:“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3]。充分说明了形体与精神密不可分的关系。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也告诫世人:“喜乐有常慎怒少,心诚意正思虑清,顺理修身去烦恼”,充分说明健康在于清心寡欲、心胸豁达。《周易大传》提出:“乐天知命故不忧”,要求人们对生命持乐观的态度,时刻保持达观的心态,这是使生命尽享天年的必要前提。那么如何保持心情的恬淡愉悦呢?啬与静是基本要做到的。“治人事天,莫如啬”。意思是说治理国家、养护身体,没有比节约精力更为重要的了。“啬”的概念并非是吝啬,其内涵是爱惜、积蓄、节约,“培蓄能量,厚藏根基,充实生命力”,而不要浪费精神。养神以啬,就可以使生命的根基厚实,精神充沛,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4]。静,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清静可以为天下正”的道理,要人们保持心地空明宁静的状态,“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七情皆安,以此养生则寿”。诸葛亮在《诫子书》的开篇便谆谆告诫他的子弟,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也就是要保持清心寡欲,以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的心灵可以沉淀生活的纷杂和浮躁,过滤人生浅薄和粗俗。

人生处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烦恼之事人人都会遇到,当烦恼来时,我们该如何处置?一味的强迫自己平静下来是不会有作用的,当此之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去从事我们平时喜欢并且是有益身心健康的爱好,在我们专注的做我们爱好之事时,原来困扰我们的烦恼将慢慢退避三舍,郁闷的心情得到释放,紧张的大脑得到放松。所以培养一种或几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爱好是非常重要的,聪明智慧的先贤们早为我们提供了为数众多的选择,其中“书、画、琴、禅、茶”,任选一项,持之以恒的习练,都会令我们受用终生,但一定要在年轻时就培养,待到暮烛残年做什么都来不及了。

养生养德:世界卫生组织提倡要把“道德”纳入健康的范畴,强调健康的人,或者希望自己健康的人,要注意自身道德的修养,这种提倡早在我国春秋时代,孔子就提出了“仁者寿”的观点。《论语?雍也》篇中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并强调:“大德必得其寿”。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暇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道德日定”,“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明代名医孙志宏也说:“德为福寿之本,若其刚恶不肯好德,柔弱而急于修养,则祸及随之,而绝福寿根源矣”。“仁”者所以能“寿”,是因为具有仁德之心的人,在处世上襟怀坦荡,利他利人,薄私寡欲,“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吗,《申鉴·俗嫌》指出:“ 仁者,内不伤性,外不伤物,上不违天,下不违人,处正居中,形神以和,咎征不至,而体嘉集之,寿之术也。” 这就是“仁者寿”的原因吧。董仲舒《春秋繁露·训天之道》中解释说:“故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平和而不失中心”。乾隆有诗云:“百年人大限,如其寿者鲜。试问百岁人,定云多益善……”。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养生的民族,养生文化源远流长,为国人的健康作出了不朽的功勋,在浩如烟海的养生方法中,笔者认为培植德本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毕竟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并不在于他自己拥有多少,而在于为别人、为社会付出多少,德高行高之人,不仅自己“安仁、利仁”,更重要的是为别人作出表帅,使社会更美好、更和谐。让我们趁着青春还在,健康犹存,抓紧每一天植种德本,做一个忠诚、仁慈、善良、正直的人,于人、于己、于社会皆无愧疚,堂堂正正,安然处世,心理宁静,灾病不生,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展示“大德必得其寿”的风采。

参考文献:

[1] 李土生.《儒释道论养生》.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8:2.

[2] 党炳林.《黄帝内经》养生方法刍议[J].陕西中医,2003,24(6):563-564.

[3] 邰东梅,王哲.仁者寿-儒家致中和思想在中医养生学中的反映[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26):393-394.

[4] 高秀昌.论老子的养生学及其影响[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26):108-112.

(收稿日期2009-05-04)

猜你喜欢
养德养生黄帝内经
节俭养德 构建文明社会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节俭养德》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武术功法运动的养生价值探微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浅论庄子的养生之道
浅说档案工作者的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