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结合综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40例临床分析

2009-04-29 14:56梅丽君
医药与保健 2009年6期
关键词:中西结合综合治疗

梅丽君 柯 宏 范 茹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结合综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方法 我院妇科门诊自2001 年1月-2008 年12月就诊的患者40例,采用口服中药阿胶、复合维生素B溶液、维生素E胶丸,结合中药洗剂外洗、局部涂黄体酮油膏(100g黄体酮油剂加30g凡士林油膏加维生素B1片100mg)。以自觉症状及局部病灶消失作为疗效判定。结果 31例痊愈,痊愈率77.50%;显效5例,显效率12.50%;好转4例,好转率10%。随访37例,随访率92.50%,时间1-8年,无复发或症状加重迹象。 结论 中西结合综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中西结合;综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

[中图分类号] R711.3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8650(2009)06-049-02

外阴白色病变是妇科常见病之一, 是外阴皮肤或黏膜的生长和营养紊乱引起的外阴局限性或弥散性的白色病变。临床症状以外阴痒为主,是妇科难治病之一。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口服中药阿胶、复合维生素B溶液、维生素E胶丸,结合中药洗剂外洗、局部涂黄体酮油膏法对外阴白色病变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我院妇科自2001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4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40 例患者来自我科门诊, 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外阴皮肤增厚、粗糙、变硬、变白或有破溃, 外阴瘙痒, 病变皮肤缺乏弹性。全部病例均经活组织检查确诊。40 例中, 年龄23-77岁,其中小于 30 岁者8 例, 大于60岁者6 例, 平均40.5 岁。均已生育。病程2-30 年。其中妇科检查发现有子宫颈炎者10例, 阴道炎者5例, 盆腔炎者6 例; 全身检查诊断为高血压病者3 例, 糖尿病者3例, 神经衰弱失眠者28例, 过敏体质者3例。患者的病理分型为增生型营养不良者18 例, 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者12 例, 混合型10 例。均经病理切片排除不典型增生及恶性病变。

1.2方法

所有患者口服中药阿胶每天早晚各10g,烊化后按时服用,同时口服复合维生素B溶液20ml,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E胶丸100万U,并用中药外洗,白藓皮20g,土茯苓10g,荆芥15g,防风15g,仙灵脾15g,川椒10g,鸡血藤10g,黄柏15g,野菊花15g,苦参30g,蛇床子15g,艾叶15g,千里光60g,生白矾10g(后下)。上述药物煎取药汁1500ml, 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坐浴20min,即热熏温洗, 将药渣用干净纱布包裹后局部熏敷, 药汁用于外洗患处, 同时局部涂黄体酮油膏,早晚各1 次, 1 个月为1疗程。 连用3-5个疗程。治疗期间, 对患者进行卫生教育, 嘱其注意外阴及经期卫生, 保持外阴干燥,宜穿宽大柔软透气的棉织内裤。不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或肥皂洗擦外阴。饮食宜清淡, 忌辛辣食物及喝酒。及时有效地治疗局部感染及全身性疾病, 对睡眠差者可用少量镇静、安眠药, 或根据患者的性格予心理暗示疗法。

2疗效评定标准

2.1痊愈: 自觉症状消失, 病变区皮肤黏膜颜色、弹性及病理变化恢复正常。

2.2显效: 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痒感, 白色斑点变为粉红色或褐色, 角化萎缩明显减轻, 弹性基本恢复。

2.3好转: 阴痒症状减轻, 病变范围缩小, 颜色弹性均好转。

2.4无效: 连续治疗2 个月以上症状无减轻, 病变无变化,或治疗初期有效, 后又加重。

3结果

本组4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个疗程, 半年后随访,结果痊愈31例(77.5% ), 显效5例,显效率12.5%,好转4例,好转率10%。无一例无效。总有效率为100%。

4讨论

外阴白色病变的病理类型包括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型营养不良,外阴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患者的外阴皮肤黏膜多呈白色,故称之。其病理特征主要为表皮过度角化及黑色素细胞减少,其病因不明,有学者报道与体内黄体生成素(LH)低落有关。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对本病治疗研究的逐渐深入,中医整体观念、证治结合发挥了特殊的优势,但单纯中医药治疗见效缓慢,治疗周期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因其病理特征提示表皮过度角化及黑色素细胞减少,则营养不良,缺少润泽,而中医认为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可在营养毛发的有华方面体现。同时血是神的主要物质基础,有血虚则患者出现失眠、健忘等神经衰弱症状。本组病例有28例患者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占患病总数的70%,说明血虚亦是本病的发病因素之一。《本草纲目》认为阿胶具有和血滋阴、补血养血的作用,中药洗剂是我院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结合中医理论及现代研究而创立的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中药外洗方,方中蛇床子、艾叶、仙灵脾、川椒均性温,在祛风燥湿、杀虫止痒同时温通经脉,加强局部的气血运行。鸡血藤养血活血,和上述阳药合用,改善病变部位局部血液循环,加强局部营养,可促使病损恢复;荆芥、防风驱风止痒;白藓皮、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土茯苓、黄柏、野菊花清热解毒,可预防病变部位搔抓后出现的溃烂感染。综观全方,诸药合用,功能温通经脉、祛风止痒。共奏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之效。临床还可结合辨证,对药量进行适当调整,如脾肾阳虚者加大仙灵脾、艾叶、蛇床子用量;湿热为主加大苦参、白藓皮用量,血虚明显者可加大鸡血藤用量等。同时配以西药复合维生素B溶液、维生素E胶丸口服,局部涂黄体酮油膏联合应用, 黄体酮有轻度扩管作用,增加局部色素,与复合维生素B溶液、维生素E胶丸合用可改善局部循环,加强营养。凡士林有保湿润泽作用。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缩短中医治疗周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故我院采用口服中药阿胶、复合维生素B溶液、维生素E胶丸,结合中药洗剂外洗、局部涂黄体酮油膏治疗外阴白色病变。且取得了显著疗效。痊愈率达77.5%,有效率100%。说明口服中药阿胶、复合维生素B溶液、维生素E胶丸,结合中药洗剂外洗、局部涂黄体酮油膏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有效方法。且长期用药无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另本组52.5%合并有慢性炎性疾病。说明炎症是本病的诱因之一。由于慢性炎症对外阴的局部刺激, 致使表皮组织自稳调节失去平衡, 痒感阈值降低。若抑素分泌下降, 表皮细胞的增生率超过丧失率, 致表皮细胞大量分裂与生长, 使外阴皮肤粗糙变硬增厚,局部瘙痒。若抑素分泌过多, 可使表皮的分化与生长受到抑制, 而引起皮肤萎缩改变。故对本病应积极治疗局部炎症,减少诱因。同时治疗与垂体、丘脑、卵巢功能相关疾病。大脑皮层接受各种内外环境刺激, 传递给下丘脑, 可使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不足, 影响垂体功能,LH 分泌减少。故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 可减少或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 纠正外阴皮肤神经血管营养失调, 以利缓解病症, 促使皮肤白色病变向正常方向演变。外阴白色病变不属癌前病变,但要积极治疗, 密切随访, 定期复查。

参考文献:

[1] 丰有吉,外阴白色病变.妇产科学,第七版.

[2] 郑守增.奇恒六腑的主要功能,气血、津液的作用.中医学基础,第五版.

[3] 卞度宏.外阴白色病变的治疗概况[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3,3.

[4] 何丽华,胡晓光,刘英杰.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114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1:2.

[5] 刘福珍,胡满霞,徐谦.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外阴白色病变33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2:2.

(收稿日期2009-05-25)

猜你喜欢
中西结合综合治疗
急诊内科患者急性肠胃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简述“气韵生动”在现代没骨画中的表现
带状疱疹后遗痛23例临床分析
带状疱疹后遗痛23例临床分析
综合疗法治疗井下煤矿工人功能性消化不良47例临床观察
65颗牙隐裂的临床疗效分析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治疗的128例效果观察
儒家思想与明治维新后日企的管理理念
社区康复对婴幼儿精神发育迟缓的疗效及父母情绪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