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激肽原酶与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09-04-29 14:51黎君君
亚太传统医药 2009年6期
关键词:活血化瘀中药

黎君君

摘 要: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与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糖尿病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胰激肽原酶治疗组和活血化瘀法治疗组,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病例。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两个月后进行24h AER、CH、TG、CRE、BUN等指标的检测。结果:活血化瘀法治疗组总有效率大于胰激肽原酶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或P<0.01),且活血化瘀法治疗组低于胰激肽原酶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与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性肾病均有明显临床效果,但后者疗效更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性肾病;胰激肽原酶;中药;活血化瘀

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6-0050-02

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Diabeitic MeUitus,DM)主要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复杂,与遗传因素、血液循环异常、糖化终末产物及蛋白激酶C(PKC)有密切联系,当血糖长期控制不良时,肾脏吸收的糖分增加,会引起微循环障碍,形成尿中蛋白明显升高,最终会引起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采用新透析治疗后心、脑等大血管损害,同样会引起显著的预后不良。本文通过对82例糖尿病性肾病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比分析胰激肽原酶与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82例糖尿病性肾病患者,诊断标准符合WHO 1999年提出的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1]。其中男44例,女38例,平均年龄50.5岁。所有患者均无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酮症酸中毒、心力衰竭、发热、运动及近期使用肾病药物病史等引起尿蛋白增多的情况。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种治疗方式组:胰激肽原酶治疗组和活血化瘀法治疗组各41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损害程度、基础治疗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口服降糖药物或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稳定于7.0 mmol/L左右,伴有高血压的患者予口服降压药物,使血压稳定于130/80 mmHg左右。胰激肽原酶治疗组:将40 U胰激肽原酶溶解于2 mL生理盐水中,肌肉注射1次/d;活血化瘀法治疗组:以自拟益肾活血化瘀汤为主,其主要成分为: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枸杞子、葛根、麦冬、黄芪、丹参、怀牛膝、益母草、太子参、人参、沙参、白术;阴阳两虚者加肉桂、制附子、黄连、石膏、红花、赤芍、莪术等,水煎取汁分早、晚2次服。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进行24h尿蛋白(AER)测定,总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及肌酐(CRE)、尿素氮(BUN)等肾功能指标的检测。疗效判断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24h AER含量较治疗前下降2/3以上,CH、TG、UA、CRE、BUN较治疗前下降1/3以上;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24hAER含量、CH、TG、UA、CRE、BUN均较治疗前下降1/3以上;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的或症状加重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病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为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显示,活血化瘀法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7.8%,高于胰激肽原酶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各项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激肽原酶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血化瘀法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活血化瘀法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较胰激肽原酶治疗组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约有20%~30%的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肾脏并发症,即糖尿病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①糖尿病肾病是因复杂的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而形成,为多基因与多环境因素疾病;②患者肾入球小动脉扩张,而出球小动脉血管扩张不明显以致形成肾小球高血压,是肾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升高时引起白蛋白尿的原因之一;③终末糖化产物使蛋白质难以分解,并引起细胞外基质的增加;④蛋白激酶C(PKC)的活性化,引起肾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亢进及肾系膜细胞的细胞外基质产生过多[2]。当血糖长期控制不良时,肾脏吸收的糖分增加,会引起微循环障碍,形成尿中蛋白明显升高,最终会引起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糖尿病肾病治疗的关键在于对肾病早期可逆阶段进行治疗,主要是把血糖严格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限制食入蛋白质的量,服用可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的药物。如已出现肾功能衰竭,就要考虑做透析甚至行肾脏移植手术。目前的观点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仍以保守疗法为根本,主要是控制血糖、血压与低蛋白饮食疗法。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性肾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生[3],糖尿病性肾病可使肾血流速度减慢,压迫毛细血管,在毛细血管内形成微循环障碍。胰激肽原酶具有扩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肾血流阻力、增加肾血流量及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等作用,从而达到调节血糖、改善心脏功能及消除或减少蛋白尿的目的[4],因此在糖尿病性肾病早期阶段使用胰激肽原酶可逆转病情。有研究表明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性肾病可取得一定的效果。本研究表明,在胰激肽原酶治疗后,降低24hAER含量,CH、TG、UA、CRE、BUN较治疗前均有下降趋势,提示在胰激肽原酶作用下,其肾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作用。糖尿病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与血清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值呈正相关[5],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

糖尿病性肾病有肾组织局部血瘀,血瘀是其基本的病理基础,贯穿整个病变过程,使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出现蛋白尿。患者可出现以下病理变化:肢体微血管病变,管腔狭窄或闭塞,血流瘀滞,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渗入组织间,其渗透压增加;蛋白丢失形成的低蛋白血症;肾小球硬化所致滤过率降低,水钠潴留。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末梢血管扩张,动静脉分流形成,静脉瘀血。因此,化瘀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有文献报道利用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性肾病效果明显。国内多项药理研究证明,丹参、川芎、益母草、当归等均具有改善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肾脏微循环、改善肾功能的功效。本文通过对自拟益肾活血化瘀汤治疗糖尿病性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发现其治疗有效率达85%以上,且高于胰激肽原酶治疗组。该汤对患者24hAER含量、CH、TG、UA、CRE、BUN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且低于胰激肽原酶治疗组,提示我们:中药活血化瘀法是保守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较佳方法,而且在治疗过短中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87-789.

[2] 合田,朋仁.糖尿病性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J].日本医学介绍,2003,24(9):394-395.

[3] 刘新民.实用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4.

[4] 姚合斌,潘长玉.激肽系统在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6(6):356.

[5] 金京玉,裴海成,文英玉.胰激肽原酶治疗78例糖尿病性肾病临床观察.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4,27(4):295-296.

(责任编辑:姜付平)

猜你喜欢
活血化瘀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的“人事档案”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基于撤药分析法的当归系列药对在新生化颗粒中的作用贡献研究
基于撤药分析法的当归系列药对在新生化颗粒中的作用贡献研究
中医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辨证及用药规律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
中药也伤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