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有个小“联合国”

2009-04-29 00:44张谯星
椰城 2009年7期
关键词:归侨老杜兴隆

张谯星

站在兴隆街道熙攘的人群中,即使闭着眼睛你也知道是置身兴隆。因为你会听到一种奇妙的语言,它既不是海南话,也不是客家话,而是具有鮮明特色的“兴隆普通话”。大街小巷里,随处可以看到身着“咨蒂”的人。虽然这种花衬衫具有浓郁的马来风情,可是在兴隆,无论是印尼华侨、泰国华侨或是本地土生土长的海南人,都喜欢穿这种花衬衫。穿鲜艳的花衬衫、品醇香的兴隆咖啡、尝风味馥郁的东南亚小吃……这些外地人眼里的异域风情和不可思议,在这里是司空见惯的常事。半个世纪来,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生活、文化、习俗大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兴隆文化”。归侨们都称自己为“兴隆人”。

今年70岁的老赵,1955年随家人回国。那时的兴隆已有近4000人口,生产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可是谁又能想到,4年前的1951年,这里还是一片恶疾横行的不毛之地。老赵告诉记者,当年的海南民谣说:“万宁、陵水,有命去,无命回。”而兴隆正处于两县之间,是个连汽车经过这里都不敢久留的地方,可是归侨们却在这里成就了50年的辉煌。老赵拿出了一本珍藏多年的相册,珍贵的照片透射出了归侨们艰苦创业的岁月。

50多年前,眼前的一切还是一片荒芜。整个兴隆只是一条不到30米长的小街。泥泞的小道边,几间破瓦房在风雨中摇摇欲坠,瑟瑟发抖的茅草房散落在残垣断壁间。1951年10月,历尽千辛万苦回到祖国的700多名马来西亚归侨踏上了这块土地。面对眼前的荒凉,归侨们平静地放下行李,立即拿起镰刀斧头,割草砍木,先把兴隆镇上近10间只有墙没有屋顶的房子盖了起来。在当地民众的帮助下,他们又盖起了9间大茅屋,在泥地里用木料撑起了拼接起来的“床”,终于在祖国安家了。他们就是来到兴隆的第一批难侨。

兴隆第一批归国华侨,是被驱逐出境的马来西亚华侨,他们有的参加过抗日抗英斗争,有的则在集中营里待过三年之久,饱受迫害之苦后,终于能在祖国安定下来。

在广东省难侨处和海南分处的指导下,他们成立了“生产指导委员会”,这就是华侨兴隆农场历史上第一个生产领导机构。为了在短时间内达到自给,生产指导委员会定下了开荒指标:两个月内,大人要开垦水田一亩,小孩半亩。大生产开始了。他们为新建的小学盖起了茅草房,学生们上午读书,下午在生产队劳动。现在六七十岁的老华侨们,就是这样度过了特殊的青少年时期。

1956年,国营兴隆华侨农场正式成立。1960年,2000多名印尼归侨落户兴隆。上世纪70年代末,5000多名越南难侨回到祖国。加上几十年里陆续回到祖国,在兴隆安家的新加坡、泰国、香港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兴隆共落户归国华侨近1万人。从此,这块太阳河畔广阔的土地上,遍布了难侨们兢兢业业的足迹。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兴隆视察农场建设,慰问归侨。1990年江泽民同志视察兴隆时曾赞不绝口的说道:“兴隆这个地方水好,自然环境好,人情风土好。”

现在兴隆镇上酒店林立,游人络绎不绝,大家都知道“海南有个小‘联合国,‘联合国里华侨多”。如今,无论来自哪个国家的华侨都称自己为“兴隆人”。

如果说兴隆是个小联合国的话,那么,“兴隆普通话”就是唯一被华侨们接受的“官方语言”,同时也是兴隆人包容、团结的最佳见证。初到海南,各国归侨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语言不通。然而,无论是本地人或者归侨之间都没有因为语言而表现出亲疏。他们凭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建设兴隆的热情,摒弃了说了几辈子的口音,用起了第三种语言——普通话进行沟通和交流。几十年过去了,“兴隆普通话”便成为华侨们包容互助的结晶。

从教几十年的兴隆华侨农场原副场长杜添江告诉记者。“兴隆普通话”既带有一些海南话的语调,又保留一些客家话的口音,但基本的语音语调仍是普通话。他说,现在的兴隆话里还留有很多东南亚词汇。

“大家都是中国人,我们都是兄弟。”50多年来兴隆人一直都是这样做的。每当新一批华侨来到兴隆,无论是本地海南人还是已经定居本地的华侨们,都会热情的邀请新“兄弟”到家里暂住,随后便齐心协力为兄弟们修建在兴隆的家。

这就是兴隆包容的魅力。

华侨老杜家中摆了不少小玩艺。东南亚图腾挂饰旁是一个鲜艳的中国结。虽然饰物来自不同的地域,但在这里,它们看上去如此和谐。

提起花衬衫(Bacik),不了解内情的朋友可能会说:“不就是岛服么?”事实上,花衬衫和岛服无论在布料选用和制作工艺上都有很大区别。

热心的兴隆华侨农场原党委副书记陈明源,特意让记者仔细观察了他穿的花衬衫。除了美丽鲜艳的花纹外,记者没有看出什么特殊的地方。这时陈老突然变魔术似地从胸前掏出一张纸巾。原来那里还有一个布兜啊!整个花衬衫所有的缝合处都是如此的吻合,其高超技巧让人惊叹,简直像一整块布制成的一样。

除了带回了各自不同的异域文化,东南亚人精巧细腻的特点在兴隆人的身上也多有体现。

记者在归侨老杜家采访时曾经见到一个木质青蛙。长约10厘米。青蛙的眼睛嘴巴都雕刻得惟妙惟肖:暗绿色的漆将青蛙背部的花纹一一绘出,远远望去真像有个活青蛙蹲在桌上。

更进一步观察青蛙,记者才发现青蛙的肚子是中空的,并且还有根小木棍藏在腹中。老杜抽出木棍从青蛙头部顺着青蛙背部刮下去。“呱呱……”木青蛙居然会叫了,而且非常逼真!原来这只木青蛙的玄机在这里啊!

除了这只木青蛙外,老杜家中还有很多小玩艺,有东南亚图腾、壁饰,门口还有一个鲜艳的中国结。虽然饰物来自不同的地域,但是在老杜的家里,它们却营造出一种中华民族与东南亚民族文化交融的和谐气氛。老杜也开玩笑地说:“这也是具有我们兴隆特色的装饰文化。”

在兴隆采访,记者亲身体会到了兴隆人不同一般的细致和真诚。接受采访的老人都已经超过60岁了,但他们每次都那么准时地如约而至。

采访中,兴隆人的热情也令人很难忘怀。他们始终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饱满的精神风貌。

离开兴隆时,小巷里传来欢快的印尼舞曲,记者忍不住去看个究竟。年过半百的老人们随着舞曲翩翩起舞,每个人都在会心地笑着。

一位头带船形帽的老人双手合拢邀请我一起来跳。盛情难却,记者也学着老人的样子舞动起来。顿时一种亲切而又温馨的感觉涌上心头,记者这时才感觉到舞曲与舞姿是如此的默契。快乐的感觉原来可以这么容易得到。老人告诉记者:“我们跳的是‘大家乐,加入进来,自然全都要快乐呦!”布满皱纹的双颊,这时却流露出孩子般天真的笑容。快乐的含义原来是这样诠释的。

他们享受着生活的诗意和浪漫,他们创造着一生的快乐和激情。

猜你喜欢
归侨老杜兴隆
韩国归侨小少年的诗词达人故事
弘报国家风 为归侨楷模——访南京秦淮区老归侨胡鸿飞先生
老归侨谢美英忆述“过番”往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老归侨晒少年“文物”
特别的生日礼物
手机
我要飞翔
老杜,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