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兵
[摘要]对政治教学的价值分析和价值设计是成功进行政治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本文阐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治教学的价值分析。二是树立政治教学价值观的教改实践意义。三是用教学价值观指导政治教学设计,提高政治教学的科学性。
[关键词]政治教学 价值分析 价值设计
教学价值观,是指教学活动和教学主体需要的关系,即教学活动应该满足教学主体的哪些需要。相应地,政治教学价值观就是政治教学活动和政治教学主体需要的关系,即政治教学活动能满足政治教学主体哪些需要。很明显,政治教学价值观关系到社会、教师、学生对政治课的教学价值取向,关系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因而,对政治教学的价值分析和价值设计是成功进行政治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一、政治教学的价值分析
从教学论的发展看,传统教学观都把教学价值直接指向知识,认为“传授生产经验,获取实际知识”是教学的首要价值。例如,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就强调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实际有用的知识。现代教学论在强调教学的知识价值的同时,其主要价值取向,越来越集中于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政治教学具有知识、能力、方法和品格价值,但它们在政治教学价值构成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政治教学要形成合理的价值结构,必须以知识作基础、以能力为中心、以方法为手段、以品格为保证。
二、树立政治教学价值观的教改实践意义
教学价值是教学活动与教学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即教学活动满足教学主体哪些方面的需要。非常明显,由于教学主体的不同,其需要也不相同,也就是说不同的教学主体其价值取向是不同。在政治教学的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社会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政治教学的知识价值和品格价值,教师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政治教学的知识价值,而学生则更注重政治教学的能力和方法价值,三方的价值取向是不统一的。这是社会对政治教学不满意、学生对政治学习没兴趣、教师认为政治难教的深层原因。树立正确的政治教学价值观,能够统一社会、教师、学生的价值取向,从而能够形成政治教学的合力,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而作为社会价值取向和学生价值取向的协调者和实施者的教师,只有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优化调节教学要素,才能实现三方的统一的价值取向。
三、用教学价值观指导政治教学设计,提高政治教学的科学性
政治教学价值观对政治教学的指导作用,从操作上看,主要是从政治教学价值观对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上表现出来。对教师而言,教学价值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价值观对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上,因而如何利用教学价值观指导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价值观的实践意义的关键。
1.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
要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对教学内容价值分析,研究教学内容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和品格点,并系统研究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和品格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它们在价值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对于高二政治第五课“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作用如下的简单价值分析。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一般说来学生对"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及其三个方面的表现“为什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能顺利掌握,学生能够发现“主观能动性与意识的能动性的区别和联系”这个问题,但不能弄清二者的关系,从而影响这个教学点的知识价值和品格价值;学生能够顺利掌握“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学生容易忽略“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是“物质决定意识”的具体要求,“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是“意识的能动性”的具体要求,因而还不能用演绎的方法、在辩证的高度上掌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制约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影响这个教学点的知识价值、能力价值、方法价值和品格价值;由于教材主要论述“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由于学生缺乏辩证思维方法,很可能误认为“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而看不到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正误之分,即使知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正误之分,也未必能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高度去认识,从而影响其知识、能力、方法和品格价值。
对教学内容进行价值和学生的水平基础进行分析之后,再联系《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也就容易确定了。
2.根据教学价值目标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育工作者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现方案。它包括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依据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原则,选择和组织各种方法、材料,确定师生行为程序等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很明显,不同的教学策略对教学价值的实现的有效程度是不同的。下面我们把一些比较典型的教学策略对不同的教学价值的有效度分析如下。
任何一种教学策略都有它产生的理论背景、优点和局限,不同的教学策略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但为完成某种特定的教学目标,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往往不是唯一的,教学策略的选择应注意策略的复合与协同。我在教授上述高二政治第五课“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选择教学策略时,就采用了范例教学策略与发现教学策略的结合使用。
3.根据教学价值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及组织形式的总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是隐性方法和显性方法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内化"所使用的观察方法、认识方法和思维方法是思想政治课的隐性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知识进行“外化”所采用的组织形式和具体方法是思想政治课的显性教学方法。我们平常所讲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显性教学方法。很明显,不同的教学价值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为了充分实现政治教学价值,我们将不同教学方法对教学价值的实现的作用分析如下。
以上教学方法必须合理使用,所谓合理使用,一是指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与不同的教学价值取向相适应。二是指任何方法孤立使用都是不合理的,必须根据教学价值结构,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真正合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