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预算管理 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2009-04-28 09:55卢鸿雁
中小学校长 2009年4期
关键词:保障机制预算编制农村

卢鸿雁 周 军

沙洋县地处湖北腹地,是传统的农业县。全县国土面积2044平方公里,辖13个镇,人口645万。现有初中20所,小学6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41367人,其中初中学生17895人、小学学生23472人;义务教育阶段在职教职工2603人。2006年秋,沙洋县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试点县。近3年来来,沙洋县统筹安排,周密部署,以加强和规范学校预算管理为突破点,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真正实现了让新机制的阳光普照农村。通过加强预算管理,学校的资金安全和效益有了保障,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一、把握三个条件,夯实预算管理基础

1、提高思想认识是前提

对大多数农村中小学而言,编制农村中小学预算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只有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并且基本熟悉预算编制的总体要求和方法,农村中小学预算工作才可能切实推进。为此,沙洋县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国家要求,积极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和相关财会人员学习了相关政策文件,收看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编制辅导讲座》,让校长和财会人员认识到学校预算工作的必要性,初步了解学校预算编制的“二上二下”基本流程和方法。二是举办中小学会计预算编制培训班。通过模拟网络演练学校预算编制,模拟国库集中支付,让广大农村学校校长直观体会学校预算执行的流程,掌握学校预算编制方法。三是向教师宣传预算管理政策,让每个教师都知晓并参与到学校的预算管理中来。各校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通过集体研究,科学编制学校预算,并公示公开,使学校预算编制公开化、透明化。

2、强化管理手段是重点

为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县财政在财力并不充裕的情况下,安排120万元专项资金,为全县农村中小学财务核算点统一配置了电脑设施,安装了“湖北省农村中小学财务核算管理系统”软件,实现了校与县、县与省市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联网,初步形成了全省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六统一”(统一编制预算、统一国库集中支付、统一核算、统一财务核算管理软件、统一科目、统一报表)的管理运行模式,建立了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的农村义务教育财务管理新机制。全县农村中小学校利用该网络进行日常账务处理,申报资金用款计划,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可以通过网络对各学校的财务和用款计划进行实时监控。

3、提升业务素质是保证

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需要相关人员熟悉相应的财会知识,但农村中小学在这方面比较薄弱。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前,农村中小学财会人员很多都不具备专业资格,并且很少接受专业培训,业务素质难以胜任预算工作的要求。为此,沙洋县从三个方面切实加强了对义务教育学校财务人员的培养和培训。一是积极转变观念,选准人。选择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教师从事报帐工作。二是强化学习,培养人。通过对学校财务管理人员多次专项培训,让他们熟悉业务,迅速进入角色。三是严格要求,用好人。要求学校报帐员精通业务,建立学校现金帐,做到日清月结,在报帐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要求,当好校长的参谋和助手。

二、着力抓好四个关键环节,强化预算管理措施

沙洋县以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管理、预算监管为抓手,切实加强学校预算管理,从源头上把握经费支出去向,从过程控制经费支出额度,确保学校公用经费安全,并且发挥最大的效益。

1、着力抓预算编制,从源头上把好关

在预算编制上,沙洋县做到了“三全”,即全部学校都按规范的程序和方法编制和预算,编制的预算覆盖了全年的收支,覆盖了全部的收支。总体上,力求学校预算编制科学、规范、全面、真实。在操作上,一是摸清家底,确定基本数据。学校全面认真地开展资源调查,摸清家底,确定学校人员情况、校舍情况、设施设备情况等基本数据,为编制学校预算打好基础。二是掌握政策,分析预算形势。学校先总结和分析上年度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掌握学校财务收支和业务活动的变化情况,确定本年度预算的一般性因素;然后对影响预算的各项政策进行分析,掌握学校收支的政策性变化;最后考虑各项县级已列入计划的大型支出项目等因素,科学分析预算形势,准确判断学校收支情况。三是量入为出,编制收支预算,做到收支平衡。总的来说,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做到了收入编全,支出编实。

2、着力抓预算执行,在过程上狠下功夫

学校编制预算经县教育局审查后,送县财政局审核,报县人大批准后,下达各中小学执行。每月10日前,各中小学按预算指标在网上申报当月资金用款计划,经县教育局审查,县财政局审核后下达。学校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各中小学在下达的用款额度内,在网上录入支出项目,经县教育局审查后,在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实施直接支付或授权支付。通过一整套严格的预算执行程序,强化对学校的资金管理,确保学校经费用在刀刃上。对于学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因实际需要不得不调整预算的情况,要求学校严格按照程序报批,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调整预算,保证预算的权威性。

3、着力抓决算管理,保证预算工作的完整性

决算是对一定时期预算执行结果、财务状况和事业发展成果的总结,是预算管理的终结。每年,学校均对本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制分析,在此基础上为下年度的预算编制和执行做好准备。同时对资产进行清理清查,报送教育、财政主管部门总汇、审核,提交县人大审议通过,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通过抓决算管理,一方面是全面总结本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为下一年度的预算工作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对学校的一种监督和约束。

4、着力抓预算监管,加强规范和约束

一方面,监管学校预算编制。县教育部门对学校上报的预算报告进行审查,要求学校预算项目及额度符合主管部门的编报口径,符合学校实际需求。另一方面,监管学校预算执行。县教育部门每月审核学校申报资金用款计划,控制学校月度用款额度;审核学校支出,监督学校财务行为,对学校财务进行年度审计。县教育局、财政局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同时组织审计部门对学校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总体上,通过加强对预算的监管,保证资金不被挤占和挪用。

三、实现四个目标,预算管理成效显著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近三年来,让政府感受到了责任和压力,让农民体会到了轻松和喜悦,让学生收获了知识和希望,让义务教育展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实施严格的预算管理,提高了教育保障水平,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

1、经费投入有保障

通过严格落实预算制度,农村中小学

合理的经费需求者性内入了财政预算范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切实保障。2008年,各级政府补助沙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705万元,其中中央补助1393万元,省补助833万元,县补助479万元,比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前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水平,改革前明显提高,学校正常运转得到了保障,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2、财务管理有章法

通过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实行“校财局管”,加强学校预算管理,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财务收支计划更加透明,资金使用方向受到严格监控,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同时,经费管理体制的改革,也有效防止了学校新增债务。

3、政府责任有体现

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建立后,政府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全额列入了县级财政预算,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农村义务教育预算执行和决算情况。同时,政府部门还制定了具体措施,管好用好农村义务教育资金,加强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由于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的落实,保证学校的经费需求真正成为了政府的责任。

4、治理教育乱收费、减轻农民群众负担有效果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农村中小学的经费需求都通过预算由政府予以保证,学校不用再通过向学生收费来维持学校运转了,这就从源头上为治理学校乱收费提供了根本保障,真正实现了“上学不交费”。2008年,沙洋县减免农村中小学生杂费、课本费,发放生活补助费共计2000万元,惠及41万个农村家庭,平均每个家庭减负480元。因治理教育乱收费切实有效,沙洋县被评为了湖北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变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探索解决。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一方面在于不断增加政府投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水平;另一方面,在于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规范学校经费使用,不断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沙洋县将依托学校预算管理,进一步探索学校财务管理模式,科学规范管理学校财务,切实保障义务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樊平军

猜你喜欢
保障机制预算编制农村
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保障机制研究
试论国企全面预算编制问题及改进措施
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中央发千亿“县级政府低保金”
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浅析预算编制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影响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