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焱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技术素养为主旨,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课程,它是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的课程理念,而备受人们的关注。学好通用技术课,学生将受益终身。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与高考关系不大的课程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加之教师授课方式不当,常出现学生被动学习、课堂气氛沉闷、老师唱独角戏的情况,教学质量不尽人意。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乐知者,以技术课堂的“活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是开好这门课的关键所在。
一、选择恰当的教学资源,展示技术的魅力
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往往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精心选择、准备、制作恰当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
1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资源。例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时,课本上的纸上谈兵并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此时教师从日常生活中四处搜集的精美的笔筒、新型水壶、功能强大的新款手机等技术设计产品都派上了大用场,学生对新的技术产品十分感兴趣,在好奇中轻松掌握了设计的基本原则。
俗话说得好,榜样的力最是无穷的。我们可以用同龄人学习技术的事例来激励学生,明白技术就在我们身边。通过展示广东某中学学生悉心观察日常生活而设计的无尘黑板擦、牙膏卷筒、多用途衣架等小发明的图片,使学生在感叹同龄人智慧的同时,也激发起我也能当发明家的自信心。
2教师应善于挖掘我们身边的有感染力的时事案例,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如:观看雪灾、地震中倒塌建筑的图片,在强烈的震憾隧中激起主动探究结构的欲望;播放神七载人航天全程动画,既帮助学生理解流程的含义,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实现了情感价值观目标。
同时也要注意,教学资源在精不在多,一节课中如果举的例子太多,学生将会把注意力过多的关注于令人目不暇接的教学资源本身,而忽略了资源所蕴含的知识原理、思想方法。教师只有精选资源,并与学生一起对资源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有效实现教学同标。
二、设计丰富的实践环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新的课程,学生只有在设计实践中才能体会设计思想、锻炼动手能力、提升创新意识,才能突出这门课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学生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都有强烈的实战、创造欲望,而设计实践活动,正好给了他们一个彰显个性的机会。
另外,实践既包括动手操作也包括解决身边实际问题。如引导学生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分析身边的产品设计,用影响结构的强度、稳定性的因素发现、解决现实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等,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认识到这是一门学有所用的课程,才会认真上好这门课。
三、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大量研究证明,最后沉入一个人的记忆深处的知识大都是自主学习而非被动学习所得。因此我们应将教学策略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而不是放在如何实现知识的传授上。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如在技术两面性的教学中,若只采用传统的案例分析法、讲授法等教学法,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极易产生听觉疲劳,对该节内容印象也不会深刻。因此我想,现在的高中生思维活跃、表现欲强,如果该节课采用辩论赛的方式,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果然,课堂上学生对技术应用的正反两面作用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学生在唇枪舌战中学会了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技术的应用,加深了对技术性质的理解。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课堂的效果如何与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有很人关系。一节好课离不开幽默风趣的老师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离不开知识渊博的老师对各种问题的答疑解惑,离小开胸怀宽广的老师对学生偶犯错误的宽容,离不开和蔼可亲的老师对每位学生的关注和一视同仁。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升教师个人魅力,吸引学生爱上你的课。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主动积极。在通用技术课上充分挖掘学生的兴奋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发挥学习主体最大的潜能,才能让整个教与学的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样的课堂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好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