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本院校作为新兴的办学形式,其重要性日益体现。影响三本独立学院金融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包括学生、教师和教学等三个方面。通过明确培养目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式等对策,可以提高独立学院金融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三本院校;金融学教学;师资建设
金融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一门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随着世界经济的融合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金融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也给我国高等教育金融人才的培养和金融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现代金融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学有专长的金融人才,各种对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和调整的探讨不断涌现。但不难发现,这些探讨主要是针对“一本”、“二本”院校提出的,强调的是高层次的金融人才体系的建设,而对新兴的本科办学模式——“三本”院校却极少提及。本文以“三本”院校为立足点,对该类别院校的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一点见解。
一、三本院校的基础特征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时所在的本科录取批次,是由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根据本地招生工作的实际,以及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条件、办学历史、生源情况和国家重点保障的学科等情况,经与有关高等学校协商后划分的。所谓“三本”,是指在第一批和第二批录取的本科院校之后招生的院校,“三本”院校为独立院校,一般为民办院校、普通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和部分院校的合作办学专业等。独立学院主要有三大特征,一是一律采用民办机制,所需经费投入及其它相关支出,均由合作方承担或以民办机制共同筹措,学生收费标准也按国家有关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政策制定;二是实行新的办学模式。重点是突出一个“独”字。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三是实行新的管理体制。独立学院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由申请者和合作者共同商定。
二、三本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
教学是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是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最重要的途径。对于三本院校金融学课程的教学活动而言,既具有一般高等院校的共同特点,也具有其自身的特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1.学生特点
三本院校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非常明显地体现出不同于其他两个批次本科学生的特征。
首先,学生的理解能力差,知识基础薄弱。一般而言,三本院校招生的分数都低于前两个批次,绝大部分独立学院很难招到高分学生,就这一点来说,生源质量与公办高校是无法相比的。与一本二本学生相比,三本学生无论是在理解能力还是知识的全面掌握程度上,都存在一定差距。而对于金融学科目的学习而言,学生的数理统计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财务运算的理解能力也有相当程度的要求,三本学生自身的特点,给金融学的学习和教学带来了一定的不利条件。
其次,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差,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虽然主要是在大学期间培养,但由于在以前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大学之后,缺少家长与老师的时刻督促,很多三本学生都会无所适从,甚至根本不懂得如何学习。在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平日学习又没有良好的方法,预习复习不到位,知识出现断层,这也是三本院校金融学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
第三,家庭条件较好,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和社交能力,善于表达自己的诉求。可以明显看出,三本类院校的学生在生活条件上的要求相对较高,由于家庭条件的影响,大多数愿意组织和参加各种活动,反应机敏,自我意识强,与别人的协调合作能力较差。在这种情况下,个别选修类课程,如礼仪,修养,影视欣赏等课程较受学生欢迎,而传统的知识类课程,往往令学生头疼,其中,金融学由于存在较多的数学计算和模型,尤其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2.教师特点
目前,独立学院的教师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一是通过社会公开招聘选聘而来的中青年教师,这些是三本院校教师的骨干力量。但由于公开招聘的大多数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具有贴近学生,创新性强的优点,但是却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大多数教师都是从一个校门直接进入另一个校门,很多教师具有较高的学历,但却没有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结构,在传授知识和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往往缺乏相应的技巧,会造成双方沟通不畅的问题。尤其是涉及计算的部分,青年教师往往起点较高,学生很难接受。二是依托于对应的一本二本院校的师资力量,外聘其他高校的兼职教师。这些教师学识水平较高,经验丰富,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外聘教师与代课院校之间不存在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其职位晋级,津贴发放,都与代课院校没有太多的相关性,这影响了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影响了授课效果;另外,外聘有时候很难了解教师的教育背景,一时也无法辨别其教学能力,从而可能会耽误学生的学业,影响教学的质量。三是返聘社会上已经退休的教师,他们经验丰富,但是语言和知识的更新相对较差,知识结构与现代的知识结构差距较远,这样就很难有新的发展潜力,无法适应新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需要。而且他们的思维习惯与当代学生相差较大,容易产生“代沟”,这也会给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不利影响。
3.教学特点
鉴于三本院校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也应当与一本、二本有所区别,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无论是教材选取、课程设置还是人才定位,三本院校都没有自己的特色,基本上是照搬本部院校的模式,或者说仅仅略加改动,这严重影响了三本院校的教学质量。以金融学课程为例,目前三本类院校基本上没有独立的金融学教材,市面上出现的要么是针对一类二类本科的、知识体系较深的教科书,要么是针对职高中专等较低层次知识要求、强调实务操作的书籍。无论采用哪种教材,都需要三本类院校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进行重新把握,这又会造成授课范围和深浅程度的差异,没有统一标准。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讲课范围与教科书范围不一致的情况,又可能造成思维混乱。另外,从课程设置上来看,三本院校的课程设置没有自己的特色,学生构建的知识体系与一本二本重合,但掌握程度却没有前两类学生好,所以在就业市场上极不具有优势,容易使人得出教学质量差的印象。最后,从人才定位来看,一个学校的人才定位关系到该校金融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对于金融学科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学改革目标的确定等具有指导性作用。目前三本类院校,课程建设自身创新能力不足,对课程的教学定位不清晰,很多学校都是直接采用或模仿重点院校的教学版本,导致教学培养模式与学生人才培养目标不吻合,直接影响三本院校金融学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也有根本不分定位模式的院校,相关课程全部开设,造成学生知识杂而不精,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三、提高三本院校金融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建议
针对以上指出的金融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该加快三本院校金融学课程的改革和创新进程,从多
方面入手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拓展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
三本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应该是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所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应当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课程设置方面与一本二本院校区分开来。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应当强化基础知识的传授,充分利用分层次教学的优点,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开设不同层次和课时的基础知识课程;对那些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学校可以适当的开设补习课程,通过这种半强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将金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联系到一起,举办各种形式的竞赛或辩论,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一个学校得以发展的生命线,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对推动三本独立学院金融学科目的教学质量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独立学院应该在师资方面形成自己稳定的队伍,进行多层次,多年龄段,多知识储备的教师队伍建设,有了自己的教师队伍,才能形成自己学院的特色。这就要增加专职老师数量,尽量控制兼职老师数量,形成以专职教师为主,适当兼职为辅,返聘退休教师为完善补充的师资结构。其次,充分发挥年轻教师的优势作用,对其不足之处进行多方引导。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创新能力较强,年龄与学生的年龄相差不多,能够更好的理解学生的心理,易于交流。而且,他们的知识结构也是与时俱进的,能够与时代接轨,把更新的知识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其不足,学校可以以培训及讲座的形式予以改进,使年轻教师能够迅速的掌握讲课技巧,充分发挥其骨干作用。最后,针对学生社会活动能力强,对实践感兴趣的特点,学校应当聘请一些校外的金融领域的实践人员作为整个学校师资力量的有益补充,定期为学生做报告或者演讲,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也增加了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为日后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3.改进教学方式,增加教学互动性
教学是学校日常活动的主体,是一个学校得以深入发展的最关键环节。在教学方面的改进,直接关系到金融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认为,三本院校在教学方面,应当充分根据自己的特点,提出自己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在教材选取的问题上,要充分发挥专业自主性,依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应独立学院学生的口味教材,参考书等。如果没有合适的,学校可以组织专业知识丰富,具有多年教学经验,了解本校学生情况的教师专门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培养目标进行编写,真正做到使用的教材与学生的特点相统一。而且教材的编排要打破传统套路,保证让应用型本科生能接受到最新鲜、最前沿的知识。另一方面,三本院校应当结合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就要充分体现自己的优势,真正实现国家原先设置独立学院的初衷──应用型本科的特色。各院校应该在认真分析自身院校专业和层次要求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实际的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对于不同专业基础的学生,可以量体裁衣地分别开设不同层次要求的课程。最后,在教学方式上要充分体现应用型教学模式的特点。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实践教学,加强应用软件的课堂演示和案例的课堂分析,开辟金融学实验室上机操作,鼓励学生进行模拟股市演练或者实盘操作。这样可以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和学的互动性,将看似枯燥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总体来说,三本类院校的金融学教学仍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从学生、教师、教学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三本类院校金融学科目教学质量的提高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经济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金融与保险学科组:《我国金融学专业教育的问题与分析》[J],《中国大学教育》,2007年第1期.
[2]杨超:《对三本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
[3]周月书施培菊:《适应形势,改革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农业教育》,2003年第5期.
作者简介:白玮炜(1981-),女,满族,助教,硕士,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货币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