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的民间文化解读

2009-04-27 10:03
电影文学 2009年7期
关键词:抓周民间文化民俗

张 敏

电视剧《走西口》成为2009年度央视大戏的“开门红”,剧中高扬的民族精神,充满传奇色彩的情节以及演员的精彩演绎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走西口》的成功有多方面因素,然而它之所以能吸引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乃至不同地域的众多观众,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剧中丰富斑斓、引人入胜的民间文化图景。民间文化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它保存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比较真实地表达出民间社会生活的面貌和下层人民的情绪世界。《走西口》一剧从民间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巧妙地运用各种民间元素来进行创作,充满了民间特色、时代气息和乡土芬芳。本文就民俗层次、艺术层次和心理层次等三个方面来对它进行民间文化的解读。

一、民俗层次

民俗层次是民间文化的表层结构,即指民众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包括礼仪习俗、岁时节日等。《走西口》在很多情节的设置上展现了观众熟悉的民风民俗。如小田青周岁时,由田青祖母主持的“抓周”仪式。“抓周”是一个在民间流传已久,具有人伦味、以育儿为追求的信仰风俗。它是小孩周岁时举行的一种预测前途和性情的仪式。抓周时在一张炕桌上摆放笔、书、算盘、脂盒等东西,由父母把小孩抱到上面,让其随便抓取桌上的东西,以最先抓取的东西来判断其将来的志趣。如果是书、笔,预兆将来会有文才;如果是算盘,则有商才,如果是脂粉盒,就不会有大出息。按说这只不过是一种家庭游戏,但从民间文化的角度来看,“民俗就是民风,其中包含着为了社会福利所需要的一种信仰,而且是人们要求他们社会中的所有分子都要遵从的,虽然‘习俗并非由于政治所造成的权威”。田青的父亲田耀祖“抓周”时抓到的是色子,后来他果真成为嗜赌之徒,输掉了田家大院。而田青紧紧抓住的是一把算盘,长大后成为一代晋商。这种剧情的安排恰恰体现了对抓周这一民俗的遵从和信仰。正如有学者所说:“民俗在社会中以习惯的力量,像一只无形的手,暗中支配着人们所有的行为。从衣、食、住、行到信仰崇拜,从行为到语言、心理,人们都不自觉地遵从着民俗的命令。”类似的还有田青在走西口的路上抓一把黄土放在身上珍藏,端午节时乡亲们互送蒿子秆,做生意的人家都要供拜关老爷等情节。

民俗世界是一个布满了象征符号的世界,在民俗信息的交流和传递中,人们经常以某种约定俗成的感性事物的形象暗示特定的抽象民俗意义,形成民俗意象体系中极为丰富的内容。《走西口》中就有很多民俗意象,如翠翠给田青送的鞋垫上纳的“鸳鸯”,田青和豆花结婚时,龚婶送的一对“欢鱼喜兔”的花蒸馍。在民俗中,“鸳鸯”、“鱼”、“兔”都有着专门的指义。“鸳鸯”象征着夫妻和美,“鱼”象征着吉庆有余,“兔”则有镇宅驱邪之意。这些剧情设置对于浸染了中国民俗民风的观众而言,看过之后会倍感亲切和熟悉,逐渐进入到剧中营造的浓厚的民间文化氛围中。

二、艺术层次

艺术层次包括民众的文化娱乐活动和审美趣味,具体表现在民间文化艺术之中。《走西口》在民歌、表演、饮食医药和语言等方面展露出鲜活的民间文化艺术魅力。最具感染力的是贯穿全剧的山西民歌《走西口》。这首民歌来源于晋西北地区一带的地方小戏——二人台,创作于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反映陕西遭受大旱灾后,一对新婚夫妇为生计所迫忍痛分离的情景。剧中民歌《走西口》恰当地借鉴并灵活地发挥了这种民间小戏:片首歌苍凉遒劲,将山西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口外”谋生的故事演绎得凄凉哀婉,翠翠唱得缠绵悱恻,将痴情女子对恋人的千般不舍、万般留恋,千般叮咛、万般嘱托表达得淋漓尽致;豆花给奔向革命的田青也唱了《走西口》,却唱得大气磅礴、振奋人心。可以说。这首民歌成为贯穿全剧灵魂的红线,对提升作品的艺术魅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将成为影视剧歌曲中的又一经典。此外,剧中还有一些山西小调、十步弦、皮影戏等民间表演也让观众津津乐道。《走西口》中还展示了民间饮食医药文化的神奇魅力,田耀祖走路脚上磨了泡,深诸土方的龚丰仓用几根头发就轻松搞定……剧中的山西刀削面、莜面馆、汾酒、竹叶青等特色饮食也洋溢着浓厚的地域气息。

民间的各种方言、谚语、歇后语、俚语,是民众日常习惯使用并普遍流行的用语,恰当地将一些风味独特的民间语言运用到影视剧中,能够有效地增强观众的地域语感。提升作品对观众的吸引力和亲和力。《走西口》中就使用了很多土语,例如“萝卜缨不大——长在辈上了”、“大酱抹在裤裆上——不是屎也是屎了”、“羊羔羔都知道跪着喝奶,更何况人了”、“额知道盐打哪儿咸、醋打哪儿酸”等等,类似的语言在剧中俯拾即是,显示出此剧对民间文化独特的审美追求。

三、心理层次

心理层次是民间文化的深层结构,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宗教信仰等,是民间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表达了民间的理想意愿、情感态度,是维系民间生存和发展,决定民间生存境遇、前途命运的重要力量。《走西口》通过对剧中人物不同命运的描述,展示了民间精神中勤劳谋生的劳动观、侠义向善的处世观、随遇而安的生活观、身正形端的修养观等历史延伸过程中民众生存所积淀的精神特质和文化意识。

勤劳谋生的劳动观乃是植根于民间生活的现实土壤,就中国古代的历史进程而言,民间在任何时候都只能屈压于社会和自然的双重威胁,必须努力谋生才能维持其“活下去”。《走西口》中的人物都在为生存而苦苦挣扎,田青、王南瓜、龚家叔侄等人为躲避旱灾九死一生地走西口,无论他们做什么都丝毫不敢懒惰。淑贞从田家少奶奶变成村妇后没有怨天尤人,洗衣补衣、种地耕田。充分体现了辛勤劳作、自食其力的劳动观。

民间在遭受欺凌压迫时,总希望有匡扶正义的人说公道话,办公道事,所以民间崇拜侠义精神。如果说田青把山西老乡们从土匪窝救出的行为是民间侠士所作所为的话,那么徐木匠的“侠义”就被扩大为一种社会行为,发展为民族大义。民众力求与左邻右舍、同乡同行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非常注重情意。田青真诚待人,所以事业兴隆,而梁满囤心胸狭隘、不为人缘,所以万事不成就,鲜明反映了与人为善的处世观。

知足常乐、平安是福的观念是民众在天灾人祸面前不得不坦然面对的随遇而安的生活观。淑贞、满囤爹娘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还感慨自己的幸运:“比起那些饿死的,强多了”,翠翠、丹丹遭受沉重的情感打击,依然劝慰着自己,淡然而坚定地活着。正是这种随遇而安的生活观使民众有了承受社会歧视与生活压力的耐心与底气,形成了坚忍乐天的性格。

民众大多数虽非饱读诗书,但仍有重视身心修养、端正行为举止的文化心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缺钱可以,不能缺德”,剧中很多人物朴素的话语中均流露中朴素的崇德重养的心理。李义小时候曾受诺颜王子救助,当听说王子可能受难毅然冒死相救,土匪头子刘一刀也只是“杀富济贫”,看到贫苦农民绝不劫持。这些精神特质存在于民间自发形态的历史过程中,维系和支撑着千百年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乃是深层次的文化根基之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走西口》注重民俗民风的情节设置,贯穿着浓郁的民间艺术趣味,张扬了民间的心理特征和精神观念,文化取向和审美判断上符合广大的观众心理,有着长久、稳定和蓬勃的生命力。这正是那些洋溢着民间文化色彩的影视剧——如《走西口》、《闯关东》、《当家的女人》等总能获得高收视率的重要原因和根本秘诀。

猜你喜欢
抓周民间文化民俗
冬季民俗节
“抓周”已有1500年历史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妹妹抓周
妹妹抓周
抓周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贾平凹民间文化意识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创作